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英與「唐窯」在制瓷業的貢獻在哪裡

唐英與「唐窯」在制瓷業的貢獻在哪裡

唐英(1682-1756年),關東(今遼寧瀋陽)人,清代陶瓷藝術家,能文善畫,兼書法篆刻並精通制瓷。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被任命為內務府員外郎。雍正六年(1728年)奉命兼任景德鎮御窯廠協理官,在職28年,歷雍正和乾隆兩朝,其督造的瓷器世稱"唐窯"。

唐英與「唐窯」在制瓷業的貢獻在哪裡

唐英 石像

唐英在制瓷上的突出貢獻有二,一是仿古超古,二是創燒。

據《陶成紀事碑記》記載,在唐英督陶期間,共仿古、創新五十七種。

雍正、乾隆皇帝對瓷器的鑒賞水準皆非常之高,他們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追慕前朝製作的精美瓷器。於是,複製重現宋代五大名窯及明朝瓷器就成了一項重要的任務。唐英上任後不久,即派幕友吳堯甫去河南鈞州調查鈞窯燒制的方法和用料情況,按真品仿製造型、釉色。唐英仿製的宋哥窯的金絲鐵線紋、仿汝窯的冰裂紋等,釉面分布均勻、開片自然,質量俱稱上成。此外,他仿製的明永樂、宣德、成化甜白、白釉、青花、鬥彩器等均達到亂真的程度。

唐英與「唐窯」在制瓷業的貢獻在哪裡

清雍正景德鎮窯仿汝釉瓶

唐英與「唐窯」在制瓷業的貢獻在哪裡

清雍正景德鎮窯仿成化款青花群猴圖小蓋罐

唐英與「唐窯」在制瓷業的貢獻在哪裡

清雍正景德鎮窯仿木紋釉提桶

唐英與「唐窯」在制瓷業的貢獻在哪裡

清雍正景德鎮窯仿鈞釉尊

唐英與「唐窯」在制瓷業的貢獻在哪裡

清雍正景德鎮窯仿哥釉葵瓣洗

唐英與「唐窯」在制瓷業的貢獻在哪裡

清乾隆景德鎮窯唐英款粉彩人物圖筆筒

在創新工藝上,唐英時期的釉上彩、釉下彩、顏色釉均有新的突破。同時,他將制瓷工藝與詩、書、畫、印相結合,創造出無與倫比的精美圖案。在陶瓷品種的創新上,後來成書的《景德鎮陶錄》《古銅瓷器考》等著作中,都大為讚歎:"廠窯至此,集大成矣",稱自唐英督陶創"有陶以來,未有今日之美備"的盛況。此外,唐英個人的文化藝術修養,也廣為稱道,他的陶瓷書法行雲流水,身為督陶官親自執筆繪製瓷器圖案,在陶瓷史上也絕無僅有。

(本微信圖文轉自上海博物館官網,原文標題《唐英與"唐窯"》)


1993年創刊的《收藏》雜誌,是中國創刊最早、發行量最大的、最具影響力的收藏類期刊。《收藏》填補了中國期刊界無一本收藏類期刊的空白,背靠豐富的文物資源和強大文博專家顧問團,全方位拓展雜誌的活動空間,反作用於中國的民間收藏,促進了收藏知識和收藏經驗的傳播和普及,催發了收藏品藝術市場的發育和成熟,推動了收藏理論的研討和收藏學的建立,影響和帶動了收藏類傳媒,包括收藏類報刊、收藏類專欄專版、收藏類書籍的創辦、出版熱。

新浪微博:收藏雜誌

微信公眾號:收藏雜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藏》雜誌 的精彩文章:

徐世章的藏硯之道
麵粉貴過麵包?品品白楊與趙丹當年的風雅故事
沉船魔咒,畢加索生命中的7個女人
陝西九家拍賣公司推首屆聯合拍賣,傢具等拍品獨具一格

TAG:《收藏》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在北宋王朝的統一大業中,潘仁美的貢獻不容忽視
乾隆皇帝的歷史貢獻
為中國疆域做貢獻的是哪些朝代?漢唐明!
隋煬帝對於日本的貢獻,不亞於秦始皇對於中國的貢獻
這部影片貢獻了有史最丑的劉青雲、古天樂、林家棟丨影向標
這部影片貢獻了有史最丑的劉青雲、古天樂、林家棟
蔣介石對中國有哪些貢獻?
對中國以及中國文化發展有著特殊貢獻的越窯青瓷
中國哪位皇帝對歷史的貢獻最大?
佛教對於中國的貢獻是什麼
你們覺得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哪位對中國的歷史貢獻最大?
宋慧喬的聘禮、唐嫣的嫁妝,有多少是珀萊雅貢獻的?
三國英雄黃忠為劉備建立蜀國做出了哪些貢獻?
康熙、乾隆、雍正三位皇帝,哪位對國家貢獻最大?
康熙竟對中國歷史有那麼多的貢獻!
我國對日本化妝品行業的貢獻
漫畫丨隔壁老王的貢獻
馬岱與馬超對蜀國的貢獻
歷史上對中國疆域領土貢獻最大的是哪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