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薑入菜或食療,姜皮是去還是留?80%以上的人都用錯了!
生薑作為一種調味品,是人們餐桌上的常客,自古以來就有「生薑治百病」之說。中醫認為,生薑可溫中止嘔、解表散寒,常常用來治療胃寒嘔吐,風寒感冒等疾病。現代藥理研究認為,生薑中含有植物殺菌素,其殺菌作用不亞於蔥和蒜。生薑中的姜辣素能刺激胃液分泌,有促進消化的作用;其中還含有較多的揮髮油,能抑制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防止肝臟和血清膽固醇的蓄積。
生薑在日常作為調料食用時,最好別去皮
生活中,經常吃點姜對人體是大有裨益的,然而,有些朋友在食用生薑時,總是習慣把姜皮去掉,其實,這種做法並不科學。這是因為中醫認為生薑性味辛、性溫,有發表健胃、止嘔解毒等功效,而生薑皮味辛、性涼,具有行水、消腫的作用,因此,食用生薑或藥用生薑時,有「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之說。生薑作為一種調味品,通常情況下,加入菜肴中時,生薑皮最好不要去掉,這樣可以保持生薑藥性的平衡,充分發揮生薑的整體功效。只是對於一些特殊的人群,在烹調一些特殊食物時,才建議將生薑皮去掉,如脾胃虛寒者,在食用苦瓜、螃蟹、綠豆芽等寒涼性菜肴時,可只用溫性的生薑來調味,同時去掉涼性的姜皮。
生薑在治療疾病時,是否要去掉生薑皮,則要辨證論治,因人而異。
治療風寒感冒最好去皮
如果不慎著涼,頭痛、怕冷、無汗、鼻流清涕等風寒感冒的癥狀找上門來時,喝點生薑紅糖水常常可以緩解上述種種不適,此時的生薑就最好去皮,這是因為,治療風寒感冒,臨床上主要採用辛溫解表、發汗的方法,而生薑皮性涼,有礙於生薑充分發揮其辛溫解表的作用,且生薑皮具有止汗的作用,這也有悖於風寒感冒發汗的治療法則。
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胃痛最好去皮
用生薑來治療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胃痛等不適時,也只取生薑的溫胃的作用,性涼的姜皮也應去掉;用大棗生薑湯來防治治療冬季女性手足發涼時,也應將性涼的姜皮去掉。
治療水腫時別去皮
一些治療水腫的食療方中也經常要用到生薑,此時,最要用帶皮的生薑,這主要利用了姜皮「利水」的功效,如果這類患者表現為便秘、口臭、口腔潰瘍等一派體內有「熱」的癥狀時,最好只用生薑皮,而不用生薑,這樣,既可充分發揮姜皮的利水功效,又可避免熱性的生薑使患者「火上澆油」。(歡迎轉發分享,未經允許,謝絕轉載。圖片來自網路。)

※生薑入菜或食療,姜皮是去還是留?用對的屈指可數!
※40歲了高尿酸,聽了醫生採用食療,但是這就夠了嗎?
※食療,就是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嗎?
※食療養生,春天的飯桌上怎麼能少了它們!
※春分到,食療養生正當時,吃這些蔬菜有禁忌!
※人到中年,八種病會「撲面而來」,能躲過去的都是食療高手
※食療就是把吃出來的毛病吃回去!
※看看40歲的她是如何用食療發去除部膚色暗沉,看完我算服了!
※光吃薑肉,不用姜皮的人虧大了!常吃薑少生病?
※50年間蔬菜營養的驚人變化!看完你還覺得食療夠嗎?
※指甲上沒有月牙,就是不健康?堅持食用1個食療方幫你補回來
※胃潰瘍整天「遭罪」,2個食療下去,葯也不用吃了
※男人常吃了這些補腎食療,腎功能壯如20歲的小夥子,讓你「性福」停不下來
※少花錢、少打針,多吃5種天然食物血糖更穩,食療不能少了它們
※三伏養生最好的40天,記住這些食療方!能幫你祛除冬天的病根
※用了這個食療方法人群,血壓就再也沒上漲過了!
※原來這些食療方不僅能防病還能養生!千萬不能錯過!
※一根蔥竟然有10種食療法,但這3類人不宜食用!
※一個食療方就能治好,而且已經吃好多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