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虎頭山上抗旱歌》(記憶藏品)

《虎頭山上抗旱歌》(記憶藏品)

《虎頭山上抗旱歌》(記憶藏品)


大寨是太行山麓松溪河畔的一個小山村,在昔陽縣城東南5公里處。大寨其實並不大,何以冠「大」字為名?相傳在虎頭山背後有個重要關隘,叫虹橋關。北宋時,為抗擊敵兵,在此安營駐兵紮寨,故稱大寨。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虎頭山原本是野狼出沒、溝壑縱橫的險境,是勤勞勇敢的大寨人經過戰天鬥地,賦予了虎頭山之靈氣,使虎頭山變成了群芳競艷、飛鳥爭鳴的森林公園。今日葉帥題寫的「虎頭山」,綠樹成蔭、松柏成林、滿山蒼翠、果實飄香,山坳間黃櫨、灌木,丹黃朱翠,萬山紅遍,分外妖嬈。林木間的古式涼亭、迴廊,樸厚勁挺;團結溝渡槽下水花飛濺、水聲隆隆;周總理紀念亭、大寨展覽館、名人遺蹤展、狼窩掌梯田,見證著大寨的昨天,濃縮著共和國的歷史;站在山腰間,下望大寨村,群山環抱層層樓舍,新建民居如詩如畫,展示著大寨在改革開放新時期的巨大變化,讓人在這裡感悟歷史,享受自然。


《虎頭山上抗旱歌》(記憶藏品)


上世紀五十年代起,太行山深處「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地無三畝平,年年災情多」的大寨村在黨支書陳永貴的帶領下,硬是憑著一雙手、兩個肩膀、一把钁頭、兩個籮筐不分晝夜地苦幹,開山鑿坡, "三戰狼窩掌",在虎頭山七溝八梁一面坡上建設了層層梯田,刨出了八百畝「海綿田」,並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引水澆地,改變靠天吃飯現狀,使糧食畝產十年間增長了7倍。 在中國長期貧困、國家投入又極少的農村,不靠農民自身苦幹求生存,還能靠什麼呢?大寨在這方面樹立了光輝榜樣。


全國學大寨 大寨學全國 ,

人是千里人 樂以天下樂 ,


狼窩成良田 凶歲奪大熟 ,


紅旗毛澤東 紅遍天一角。


郭沫若題


1978年夏季,郭沫若的骨灰,撒向大寨的虎頭山。大寨全體貧下中農還共撰祭文,悼念這位史學、科學和文學的泰斗,說「他老人家」活著的時候,賦詩說大寨是「共產仙鄉」,所以死了以後要來到大寨「和我們朝夕相處」。在當代中國,學問之大者如郭沫若,寥若晨星,所以這件事在全體人民的心中當然會留下感情的色彩。不過,大人物死後的魂歸大寨仍為罕有之事,郭沫若之後,唯陳永貴一人了。

《虎頭山上抗旱歌》(記憶藏品)


大寨最寶貴的經驗就是寫在大寨村門口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八個大字,這是1964年年底,周恩來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結的「大寨精神」。


1964年3月,毛澤東出京巡視。一天,他乘坐的專列停靠在邯鄲車站。中共山西省委第一書記陶魯笳當面向毛澤東彙報了大寨和陳永貴的先進事迹,毛澤東聽後投以讚許的目光,又一次深深地記下了大寨和陳永貴的名字。爾後,火車繼續南行。每到一地,毛澤東都興緻勃勃地宣傳大寨和它的領路人陳永貴,毛澤東說:「大寨就是一面旗幟。你們學不學?農業要過關,沒有大寨那種精神不行哪!」


《虎頭山上抗旱歌》(記憶藏品)


當時,我國正面臨著被封鎖、被孤立的國際形勢,日子過得比較艱難。毛澤東在一份材料中寫道:只要有利,向魔鬼借錢也願意。但是,魔鬼不給我們貸款。我們要靠陳家莊的陳以梅,大寨的陳永貴。

《虎頭山上抗旱歌》(記憶藏品)


1964年6月,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一次擴大會議上說:「農業主要靠大寨精神,靠自力更生。要多出幾個大寨,多出幾個陳永貴。」8月,毛澤東在聽取國家計委領導小組彙報第三個五年計劃規劃時又說:「要自力更生,要像大寨那樣,它不借國家的錢,也不向國家要東西。」後來,毛澤東從「反修防修」的高度發出「最高指示」:「農業學大寨」。


《虎頭山上抗旱歌》(記憶藏品)


1964年12月召開了三屆人大一次會議,周恩來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高度概括和評價了大寨精神。他把大寨的基本經驗概括為:「政治挂帥,思想領先的原則;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愛國家,愛集體的共產主義風格。」代表黨中央、國務院把大寨正式作為全國農業戰線上的一面紅旗向全國推介。

寶貴的東西,不妨跟朋友分享


老連環畫微信號:laolhh(長按可複製,搜索即可關注)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連環畫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頭屯河畔的記憶(下)
龍泉青瓷的記憶(下)
山風:我是二代三線人 《廠礦記憶》徵文選登
木棉谷的記憶(下)
故事漫畫《記憶山》 2
故事漫畫《記憶山》 3
故事漫畫《記憶山》 1
讀《爰居閣詩》徐南鐵主編 記憶歌與詩第55期
占國:《老家記憶之——昆蟲記》
故事漫畫《記憶山》 4
春江寒雨《記憶中有你》
童年一部記憶連環畫《西遊記》
四號門——盤山記憶(五)
雲南美食印記記憶中的雲南
【童年的記憶】《菇蔦》
村莊記憶——神雞報警雞毛山
《武林舊事》-杭城「國慶」記憶
舌尖上的美食記憶 湘西南苗家灌辣子
牛士中先生的《洋槐花的甜蜜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