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梁啟超和他的「老白鼻」

梁啟超和他的「老白鼻」

>

□劉永加


梁啟超和他的「老白鼻」


梁思禮

梁啟超和他的「老白鼻」


4歲的梁思禮


梁啟超和他的「老白鼻」


梁啟超

我國近代著名思想家、國學大師梁啟超最小的兒子梁思禮4月14日去世,享年91歲。梁思禮是我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導彈和火箭控制系統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梁啟超十分注重對下一代的教育培養,他將自己的學識和感悟潤澤兒孫,培育了梁氏一家「滿門俊秀」,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成功的育兒佳話。尤其是梁啟超對他這個老兒子,更是厚愛有加。他與「老白鼻」梁思禮的關係,也體現了他慈父的摯愛和大師的風采。在梁思禮生前的自述中就有很多這方面的記載。


老白鼻的來歷


1924年8曰24日,梁思禮出生在北京協和醫院,至今協和醫院的病例檔案中還保存著他的出生證,上面印有他出生時的小腳印。據說,他生下來有8斤重,哭聲特別大。這個胖小子的出世,給梁家帶來了極大的歡樂。


梁啟超特別喜歡他,可能因為是老年得子的緣故吧。在9個子女中,梁啟超最喜歡大姐思順和小兒子思禮。梁啟超20歲時,思順出生,他們只差20歲,所以他們有很多事情都能談得來,既是父女又像知交,梁啟超一生寫了很多信,其中大部分是寫給思順的。後來梁家把信的原稿全都捐給了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那時,因為思順的丈夫在加拿大溫哥華當領事,她一家長期住在國外。思順的小兒子比思禮還大兩歲,他的小名叫小baby。中國民間對最小的兒子稱為老兒子,為了區別於外甥,於是就叫思禮老baby。最初是叫老baby,風趣的梁啟超,就把它給漢化了,譯成「老白鼻」,所以思禮就有了一個風趣的小名叫「老白鼻」。


梁啟超平時在飲冰室寫作的時候,一般不許孩子們去打擾他,可是由於他特別喜歡思禮,有時候思禮到那兒玩,他便常常跟梁思禮玩玩、逗逗。1927年1月2日,梁啟超在給思禮的哥哥姐姐們的信中寫道:


「老白鼻一天一天越得人愛,非常聰明,又非常聽話,每天總逗我笑幾場。他讀了十幾首唐詩,天天教他的老郭(保姆)念,剛才他來告訴我說:老郭真笨,我教他念:『少小離家』他不會念,念成『鄉音無改把貓摔』(他一面說一面抱小貓就把那貓摔下地,惹得哄堂大笑)。他念:『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又一杯,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總要我一個人和他對酌,念到第三句便躺下,念到第四句便去抱一部書當琴彈,諸如此類每天趣話多著哩。」


1月27日又寫道:「每天老白鼻總來攪局幾次,是我最好的休息機會。」


有時候,梁啟超還把著梁思禮的手,給國外的思順寫信。從梁啟超給海外孩子們的信中,可以看到他用了很多筆墨細緻地形容他的老白鼻,舐犢之情躍然紙上。

在1925年7月10日的一封信中他寫道:「老baby好玩極了,從沒聽見哭過一聲,但整天的喊和笑,也很夠他的肺開張了。自從給親家(梁啟超給思禮認大姐思順為親家)收拾之後,每天總睡十三四個鐘頭,一到八點鐘,什麼人抱他,他都不要,一抱他,他便橫過來表示他要睡,放在床上爬幾爬,滾幾滾,就睡著了。這幾天有點可怕——好咬人,借來磨他的新牙,老郭每天總要著他幾口。他雖然還不會叫親家,卻是會填詞送給親家,我問他『是不是要親家和你一首』?他說『得、得、得、對、對、對』。」


1925年8月16日,梁啟超在給思順的信中談到在北戴河梁思禮當小監工的事:「我們做了兩天園工,把園中的惡木砍了一百多棵(其實不甚惡——都是洋槐,若在天津一棵總值幾元)。把荒草拔去幾坵,露出樹蔭下絕好一個小園,我前天就在樹蔭下睡午覺,昨天在那裡打了十圈牌。司馬懿(梁思懿)、六六(思寧)拾得許多螺蛤殼,把我們新辟的曲徑都滾上邊了。我們全家做工的時候,便公舉老白鼻監工。但這位監司是『卧治』的,不一會工夫便在樹底藤床上酣睡,我們這些工人趁空兒都一鬨而散,下海去了。」


老白鼻的病情


1927年梁思禮生了一場大病,連日發燒,最高到39.4℃,梁啟超特別急,5天之內給海外的孩子們寫了3封信。

3月29日第一封信說:「老白鼻得病已逾一月,時好時發,今日熱度很高,怕成肺炎,我看著很難過。」


3月30日又寄一封信說:「老白鼻病厲害極了,昨天早上還是好好的,說笑跳玩,下午忽然發起燒來,夜裡到三十九度四,現在證明是由百日咳轉到肺炎,很危險,擬立刻送到城裡入協和醫院(還不知協和收不收,清華醫生正在打電話去問)。只希望他能脫度危關,我們誠心求你媽媽默佑他。我現在心很亂,今日講課擬暫停了,正在靠臨帖來鎮定自己。」


過了3天,趕緊又寫了一封信報平安:「前三天因老白鼻著急萬分,你們看信諒亦驚惶,現在險象已過,大約斷不至於有意外。現又由協和移入德院,因協和不準親人在旁,以如此小孩委之看護婦,彼終日啼哭,病終難愈也。」又寫道:「老白鼻平安,真謝天謝地,我很高興,怕你們因前信擔憂,所以趕緊寫這信。」


那時,梁啟超在北平任清華國學研究所的導師,住在清華園的一個小別墅里。梁啟超經常帶梁思禮吃西餐,還會買回一盒蛋糕,坐汽車回清華園,這給梁思禮留下了非常美好的童年回憶。


1925年9月14日梁啟超在給思順的信中,曾講清華的生活情形:


「孩子們:我本月六日入京,七日到清華,八日應開學禮講演,當日入城,在城中住五日,十三日返清華。王姨(梁啟超夫人王桂荃)奉細婆(梁啟超繼母)亦以是日從天津來,我即偕同王姨、阿時、老白鼻同到清華。此後每星期大抵須在城中兩日,余日皆在清華。北陵二號之屋(日內將遷居一號)只四人住著,很清靜。」


梁思禮小時候,比較善於聯想,父親寫文章時想抽煙,他叫梁思禮幫助他拿,思禮不僅拿來了香煙,同時還把火柴和他的煙嘴,一起拿來了,梁啟超就非常開心,這也許是梁啟超非常喜歡他的原因吧。


老白鼻的親家


梁啟超特愛這個老生兒子還有一個表現就是,他給思禮認了「乾親家」。梁啟超讓思禮的大姐思順做了親家,這裡不是兒女親家,而是乾親家。梁啟超常說,思順的女兒也好,兒子也好,全都是思禮的乾兒女,雖然他們都比思禮大。那時思順的大兒子周同軾比思禮大七歲,那個小的baby周有斐也比他大兩歲,都是思禮的乾兒子。


尤其是,梁啟超硬拉著思禮的手給思順寫過一封信,更是有意思。信是這麼寫的:


親家:


你再要親家不要?爹爹說我兒女滿堂。叫我分個把給弟弟。


老白鼻


信中所說的小弟弟是指思同,他出生在1926年。梁啟超又要給大姐拉第二門「乾親家」了,卻要以思禮的名義轉達給大姐。


在這封信的左側字是梁啟超親筆寫的和3歲的思禮商量的過程:


和他商量多次。把干姑娘(指周念慈)給小弟弟吧?不肯。把小的乾兒子(指周有斐)吧?不肯。把大的乾兒子(指周同軾)吧?勉強可以。問多少次總是這樣回答。那麼煙名士(指周同軾)就不認這位乾爹(指思禮)。重新認一位(指思同)吧。好不好。


而在這封信的右下角是梁啟超親筆寫給思禮外甥周有斐的簡訊。


小白鼻(梁啟超也把小baby漢化了):


聽說你當了學生,不要那舊名字了。就把你那小白鼻的台銜送給小舅(指思同)吧。好不好。


可是非常不幸,思禮的小弟弟思同在一歲多就夭折了,這門乾親就沒有了下文。所以最後梁家就9個子女了。


梁啟超一生推崇「趣味主義」。這封信可稱為他的家庭趣味主義的傑作。他用拜乾親家的獨特的幽默方式,把他對大女兒和老兒子以及思同、大女兒的兒女的愛通通聯繫在一起,成為一個慈愛祥和的大家庭。這是一件多麼有人情味而又充滿了愛的有趣的事。


就是這樣,在梁啟超的細心呵護和教育下,他的9個子女個個都成了某一領域的專家,這才有了「一門三院士」的佳話。這「三院士」就是建築學家梁思成、考古學家梁思永和火箭控制系統專家「老白鼻」梁思禮。另外,他的大女兒梁思順是詩詞研究專家,四兒子梁思達是經濟學家,次女梁思庄是圖書館學家,三女兒梁思懿是社會活動家。

您可能感興趣

梁啟超之子梁思永,他的墓地和郭沫若提寫的墓志銘
曾國藩、梁啟超、稻和盛夫的共同心靈導師竟是他!
梁啟超:君子
梁啟超和兒女們
學生梁啟超如何「掐架」老師康有為
他是梁啟超的兒子,中國航天歷史上的千古功臣
「老博士」梁啟超:天生的奇才
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啟超才是中國最牛的爹!
最牛父親,梁啟超、魯迅、豐子愷的教子之道:存真心,成大器
梁啟超:明亡於毛羽健
梁啟超、老舍、沈從文居然都寫過穿越小說……
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大師梁啟超和他的子女們!
維新派領袖梁啟超,妄想威脅孫中山叩拜光緒皇帝,最後被扇耳光!
張君勱是誰?張君勱和梁啟超的關係
孔子為什麼把老子敬為神?胡適和梁啟超證實其墓地所在!
梁啟超與孫中山的恩怨情仇
梁啟超跌宕而大氣的一生,他的陵墓有子女陪伴
梁啟超說他是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
梁啟超說他是「黃帝之後的第一偉人」,漢人也因他而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