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堅定國人道路自信的「勵志詩篇」

堅定國人道路自信的「勵志詩篇」

堅定國人道路自信的「勵志詩篇」


一段時間以來,國內圍繞民族復興和國家崛起的討論不絕於耳。這本湖北教育出版社引進出版、由海外華裔學者熊玠所著的《大國復興》,採用跨學科的方法,從文化、歷史、意識形態和社會科學的角度全面分析中國的現實,創造性地提出了「第二次崛起」的概念。是第一部從國外視角下研究中國復興的著作。


作者熊玠先生是著名國際政治與國際法研究專家,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系博士,美國紐約大學政治學系終身教授。在亞太國際關係、美亞關係、中國外交、國際法方面出版了20餘本著作。作為海外華裔學者,作者堅信中國能夠復興,堅信中華文明能夠實現第二次崛起,而且中國的崛起必將是和平的崛起。

作者認為,相較於其他文明古國,只有中國的文明從未發生斷裂。中華文明能夠綿延不斷的原因除了獨特的地理生態因素外,最重要的是儒家文明的兼容並蓄。正是多民族的大融合和唐王朝統一中國,才使得中國在開元年間實現第一次崛起。此後直到19世紀,中國一直保持著世界最大經濟體和超級強國地位,中國GDP超過歐洲總和。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藝術都曾經乃至正在深刻影響著世界的發展。作者認為,中華文明歷經磨難從未間斷的關鍵原因,在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也使我們更加期待21世紀中國復興後主導新的世界秩序將是何等景象。


本書批駁了中國威脅論,探討了文明古國中為什麼只有中國可以再次復興,從文化基因上闡述中國復興的必然性,又貼合「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題,充滿正能量。書中指出,歷經一個世紀的鳳凰涅槃,中華民族第二次崛起的機會再次到來。與威斯特伐利亞體系下西方國家的崛起不同,中國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中國會因循傳統的和平的方式發揮影響力。一些人擔心的中國威脅論,也不過是基於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形成的歷史經驗,並沒有任何現實的例證能夠說明其合理性。儘管工業革命後的英國、拿破崙時代的法國、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後俾斯麥時期的德國以及斯大林統治下的蘇聯都曾經在國家崛起後走上過對外擴張的道路,但問題在於,中國並不是第一次崛起的國家,而以上述國家的發展軌跡來臆斷中國的未來,顯然有失公允。


本書以歷史的、世界的眼光,深刻剖析中國百年圖強的艱苦歷程,總結出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文化力量和制度優勢,充分展現了風靡全球的中國力量、中國模式和中國道路。正如有學者評價說,這本《大國復興》是一部揭示中華歷史發展脈絡的「大歷史」,是一部剖析民族性格的「心理學」,更是一部堅定國人道路自信的「勵志詩篇」。


(責編:tibet)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西藏網 的精彩文章:

《中加之春》拉開「相約北京」大幕
飛絮飄完,再說北京離不開楊柳
一位京劇大師與他放不下的藝術傳承——追憶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
看浙里︱西湖音樂噴泉 五一華麗回歸
工藝大師「曬」絕技
您可能感興趣

「我們的自信」道路篇——人間正道
中國武器發展道路:看完國人自豪無比
格蘭仕集團:一個自主品牌的國際道路
「中國道路」主題圖書閃亮德國 準確認識當代中國
狐偃是如何將晉文公推向復國的道路的?
你的心態決定你的人生道路!
哲理故事: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
國產動畫《全職高手》,崛起的道路任重而道遠
孫麾:中國道路的哲學現實性品格
英國調查:中國大陸民眾對國家發展道路最有信心
張愛玲:道路以目
靜心佛語:反思自己走過的道路
使英國風景畫走向獨立道路的大師威廉·透納作品欣賞!
華為進軍美國道路鋪平 能否打敗蘋果讓國人沸騰?
直擊全世界最要命的道路,外國人稱中國的難以描述
健身的道路上,自律給你自由
德國專家稱中國為「穿著短褲」的強國,未來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
全球最要命的道路,外國人稱中國的難以描述!
勵志美文:通往成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