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道德文化是中華文化之根

道德文化是中華文化之根

道德文化是中華文化之根



一個民族要想有所希望,真正立得起來又可以發展,並且在未來與世界各國的競爭當中真正躋身到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去,離不開本民族根文化的滋養,這一點已經在世界各民族的發展過程當中得到了驗證。

東方中國,是世界上文化歷史最悠久、文化積澱最豐厚的文明古國之一。追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根,上溯八千年,考古學所發現的各類文化,都揭示出最古老的文化就是伏羲文化,即伏羲所創造的以《易經》為代表的「易道文化」。


在易道文化基礎上,誕生了黃帝創造的以《黃帝四經》為代表的「法道文化」。對於《黃帝四經》,熟悉的人不多,因為黃帝文化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斷層。《黃帝四經》的內容,強調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漢朝時,儒生和漢武帝及其舅舅宰相田蚡聯手,將《黃帝四經》從國家教育領域清除,並通過董仲舒的意見,把改造過的儒學定為國家的教育根本,黃帝學說自此就消失了。一直到1973年,《黃帝四經》才被從湖南的馬王堆漢墓中發掘出來。


在漢朝之前還有一位偉大的人物,就是老子。老子在黃帝「法道文化」的基礎上,創造了以《德道經》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德道文化」。雖然漢代將老子原著的《德道經》顛倒為《道德經》,在文字上做了些修改,但是並沒有真正地完全顛覆老子思想,因為她無法被顛覆。


三者的思想共同構成了我們國學的根文化,這就是兩千五百年以前中國傳統根文化的主根,也是祖根。在此基礎上,誕生了儒家文化,即孔子的原義儒學以及被他的繼承者所篡改的儒學。東漢時期,佛學傳入中國,從而形成了人們基本上了解的、談及中國歷史必定涉及的文化三大塊,也就是道、儒、釋三家共同構成了中華國學道德根文化的主根和輔根。

道德文化是中華文化之根



中華傳統道德根文化大系統


考察宏觀歷史可以看出,道學是道德根文化的主根,儒家和佛學是輔根。道、釋、儒三家共同組成的傳統道德文化構成了我們兩千五百年以來精神文化的氛圍,離開這個氛圍,我們就會丟失自己的文化。世界上一些政治家、哲學家說過,要想滅亡一個民族,只要讓那個民族三代以上不能掌握本民族的文化,就可以實現目標,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對一個民族來說,本民族的文化是很容易被外來強勢文化所吞噬、所消滅的,特別是有些小的民族、文化底蘊不豐厚的國家更是如此。在世界上,這樣的先例發生了許許多多,但是中國文化卻始終是一棵吹不倒的大樹,因為她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她紮根於我們民族每個人的心靈當中。


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大系統性上,是一部道德文化。道德,是中華傳統文化各家學說、各個學派的總歸宿和最高境界。中華傳統道德文化,上溯其祖根,是初創於伏羲的「易道文化」,成型於軒轅黃帝的「法道文化」,成熟於老子的「德道文化」。「易道」、「法道」、「德道」,全部都是「抱道無離論天下」、「執一以為天下牧」的學說和思想,共同構成「以易闡道」、「以法論道」、「以德證道」三部曲,非常完美地構成了中華道德文化大系統。

【傳承道家思想,弘揚道教文化。歡迎訂閱(ID:daojiaodaojia)】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家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香道文化|沉香文化是中華民族千年文化傳統
中國文化傳承之道祖文化
玄德堂——道教文化與風水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作文
九華山道教文化遺存中的鶴鹿文化
中國茶道文化
傳喜法師:儒釋道文化是中華文明之魂
中華文化復興的根本
中華古代傳統文化淵博與偉大
並非儒釋道,中華文化的根源是道儒法
道教與中國茶文化
玄德堂——道教與茶文化
中國茶道的歷史文化
中華古代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扇文化
中華文化 傳統文房的標準
文化思想:漢字是中華文明的基因
道教文化是新的中華文化的生長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縮之地——《根植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