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華文化復興的根本

中華文化復興的根本

編者按


戰略與管理學習俱樂部授權愛思想獨家首發,轉載須取得授權。


賴一誠,中華運氣醫學學會副會長、台灣音聲律歷研究中心主任,黃帝內經研究學苑創辦人。

今天謝謝各位蒞臨,我在講座開始之前,我先吹一曲給各位欣賞。


我剛吹的這根管子啊,牽繫著中華文明的過去和未來,不要小看這根管子,在古代我們對聲音的傳遞,發出聲音是從這一根管子開始的。這根竹管要能發出聲音,必須要有氣在裡面流動,所以中國對氣的概念,間接地可以想像成音的流轉,音的變化,與陰陽很像。音振動之後的頻率,其進行方式是慢慢地衰減,音會有一點慢慢往下走;而如果氣漸強的時候,音的頻率就往上走,音就揚起,這個音揚,就是古人最初的陰陽原型。所以,在我的研究,中國的文化有一個一以貫之的學問,就是音律學。


我一開始吹的曲子是陶淵明的《停雲詩》,台灣藝術家郭淑玲女士所作曲,我吹的這根管子是木頭做的,這個是斜吹口的,真正名稱叫"古鑰",它配上洞簫的身體,我稱之為"尺八簫"。它是中國很早的吹管樂器,只不過後來消失了,我用尺八原始的吹口,配上中國蕭的身體,這樣會更好表現中國古代的曲子,它的情感會比較澎湃和豪放,和我們平時聽到的笛聲和洞簫聲不太一樣。


中華文化之果——經、史、子、集

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中華文化復興的根本。這個問題,我花了十幾年的思考,幾年前,我有個好朋友去聯合國參加活動,就有外國人問他,中華文化是什麼?在平時,我們做一些事,都感覺是在推動中華文化,可是遇到這問題,我們反而詞窮了,覺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似乎沒有辦法用簡單的語言,精準地描述。你看,我吹尺八簫算中華文化嗎?琴棋書畫也算嗎?我們做很多事情,感覺都像。可是,中國文化到底是什麼?我就想了一下,就歸納出四個字:經、史、子、集。

中華文化復興的根本



*尺八簫


何謂經?不讀經,不足以知仁義,經就是四書五經,就是因為我們要學習"仁義"的知識,仁是"仁義禮智信",義是"禮義廉恥",就像現在的道德觀一樣。而史是古代留下來的通史或者斷代史,不讀史,不足以學古今。有人說,我們學習古代的五千年,是為了今後的一百年,我看可能不需要到一百年,五十年就好。你越研究古代的東西,你會覺得你對未來越有想法,越不會恐懼。

在台灣,我們除了有一些中國傳統的教育以外,我們絕大部分還是西洋的教育,看西方哲學和科學。我本身是數學系出身,後來才輾轉繞到中華文化這一部分,當我越探求的時候,越發現研究古代的這些看似很古老的東西,反而更能面對我們的未來。我自己內心有種感受,覺得我們可能都誤解了古人,而且可能都小看了古人,古人有一套很龐大的智能系統,我現在才有一點點摸到而已。


什麼是子學?醫學、佛學、道家之學,與其他諸子百家之學都是子學。"不讀子,不足以知天地",子學就是天地之學,非常重要,可是,在整個中的國文化傳承中,太偏重於經史學,子學則流落到民間去發展,而平民老百姓為了吃、填飽肚子,又偏重於生活的運用,而子學裡面的哲學思考就被遺漏了,子學實際上有非常多的思維。我個人認為,子學是在教你天地之學,如果你想要知道生命的科學,就要念子學。


而集學呢?個人認為是"人文之學",它可以歸納成八個字,就是"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就是以人為本所發展出來的學問。我認為,中華文化可以歸納成這四個字"經、史、子、集",不管是學醫、彈琴、插花、教歷史,都是屬於這四個部分中一環,這也說明中國文化非常的博大精深。


聖人南面之道


中國文化的經典、古書,都會面臨著傳承問題,古人出一本書,非常難,所以,一般而言,書的重要思想就遺留在"書名"、"第一章"及"第一句"了。通常,這三者就已經把一本書很重要的思維傳承了下來。比如說:《莊子》稱《南華經》。為什麼叫《南華經》?《易傳》講"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聖人做事情要面南,為什麼面南?你看,南字上頭是一個十字,十字觀天,下面就是黃庭,就是《黃帝內經》所言:"前有廣明,後有太沖"。畫一個圓,前面是南方,後面是北方,左邊是東方,右邊是西方,左為陽,右為陰,人身和宇宙就有一個調頻的方式。當你面南之後,就把很多的學問記下來了,古人言:南方之數為七,於是,很多經典都是7篇,比如大家熟悉的《易經》與《易傳》。《易經》是周文王做卦辭,周公作爻辭的,而《易傳》,是孔子做的。《易傳》有幾篇呢?有人說十篇,它就叫做《十翼》嘛,其實,孔子一開始作《易傳》是七篇,因為南面之數為七的概念,但古文的"七"和"十"很像,後代編的時候,都以為是十篇,於是,就把其中3篇,拆成上下兩篇,就變成"十翼"了。

而莊子作《南華經》,既然取名《南華經》,就是應聖人南面之道,《莊子》分《內篇》《外篇》與《雜篇》,《內篇》有幾篇?就是7篇,稱之為莊子內七篇。而《內篇》第一句為"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古之聖賢書的第一句第一個字,要麼是南,不然就是北。然後化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這就是調整天人相應的坐標,坐北朝南之法,定一個地理坐標。然後南方為鵬鳥,這就是古人所講的:"左青龍、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講來講去,都是給你做一個時空坐標,講一些表示東南西北,如要麼講南方,要麼講"七",要麼就講"鳥",或者是"火",這些都是指南方。你看到這些文字,自己必須要有一套思維去判別。


這跟中國文化傳承的載體有關係。各位都知道,紙的發明要到東漢末蔡倫的時候才有。在春秋戰國打仗,兩軍交戰的奏摺用什麼寫呢?竹簡,如在竹簡上表達方位,是非常難的,你在竹簡上畫一個大圓圈,如果竹簡少了一兩片,圓就會不成為圓了。所以,中國的圖書《河圖洛書》這兩張圖,一直要到五代末宋代才出來,距今不到1000年。再比如,古代如何表達我剛剛吹的曲子呢?要是像現代用五線譜,往上往下標示,都可以表達的。可是,偏偏我們記錄文化的載體,是很難表現出這個線條的模式,而當我們在文化傳承接棒時,在採用線條這種模式的文化文明,就遺失掉了很多東西。


文化傳承——聲音與文字


文化的傳承不外於"聲音"和"文字"。文字的改變會因為改朝換代而有很大的變動。你看,唐宋以前,文字幾乎是每個朝代都換一遍。在商代轉到周代時,商代的甲骨文就徹底遺失了,一直到清末才被發現。清末,王懿榮得了瘧疾,去藥店抓藥,因其中一味葯"龍骨"沒有磨好,他才在龍骨上發現了甲骨文。可是,清代之前的訓詁學家在做研究的時候,皆不知道有此甲骨文,因為這樣,歷史上傳承下來的古文就是有缺憾的,文字訓詁學第一的《說文解字》,編撰時也不知道有甲骨文。其實,商代不僅是甲骨文不見了,還有很多其他系統也不見了,商轉到周,周滅商而變商,商朝叫"殷"人,表示他們是最懂"音"律的人,所以,商代首都叫做"朝歌"。中國古代有五音:宮商角征羽,其中有一個音就是"商",能把朝代名稱變成五音之一,多麼偉大阿!

甲骨文,我們從周代開始就完全不知道。訓詁學的書《說文解字》都用小篆來讓你查,之後宋代《玉篇》用楷書來查,基本上是都沒有甲骨文的。

中華文化復興的根本



*甲骨文


聲音的傳承,不會因為改朝換代而改變,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是先發聲記起來,比如說:我給你講一篇文章,你一定要先背誦起來,然後再去刻再竹簡,因為竹簡刻一個字可能要刻很久,所以說,所有東西都是先記在腦子裡面,用發音慢慢地開始記錄,但是,也是會產生一些發音上的不同變化。


上古生命音韻的失傳


人的生長和植物一樣,是隨著生長環境變化的,因改朝換代,或我們居住都城不一樣,人的口音就會不一樣,人因為地理環境不同,就會有一些發音不容易被發出來,就像日本人、吉普塞人那樣,環境造成的身體共振不一樣,就會有一些共振音出不來,如上古音和現在的音就有很多的變革。我舉個例子,我們看漢代以前的書,伏羲都不叫伏羲,叫"庖犧",懂的人都叫這個"庖犧" "包犧",而今,我們都稱之"伏羲",這裡頭,上古音有一個音不見了,"庖犧"之"庖"是雙唇音bāo,後來變成了輕唇音或單唇音fú"伏羲"的"伏",其中,就是雙唇音不見了。


一個發音的發展,和人體的演化共振是緊密相關,我們發出唇音,常常會共振兩腎,發雙唇音或者做"吹"這個動作的時候,都會共振到人體下丹田,就在人在日常口耳相傳講"庖犧"的時候,實際上就在按摩丹田,這可以關聯到一個讓人很納悶的現象,"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這說明上古的人,至少都超過100多歲,據我推演,姜太公在牧野伐紂的時候大約是116歲,天啊,116歲還可以號召大家去伐紂,太神奇了,當時,伐紂要先卜個卦,卜卦一看,大凶,不適合伐紂,那到底要不要伐紂?之後太公推著蹈龜而曰:"枯骨死草,何知吉凶?"之後,就發紂去了,從這裡告訴我們,不要太相信卜卦,各位想想,一個音的改變,是會影響整個民族的語言,甚至是這個民族百姓的平均壽命的。


古代的雙唇音"庖",因口耳相傳到後來,變成了"伏"的單唇音了,《論語》有一ˊ句話:"子貢方人",其實是"子貢謗人",,你要是懂得音律的話,方就是謗的意思,就是子貢誹謗人家,雙唇音"謗"幾經口傳記錄,後來寫成文字的時候,雙唇音的"謗"就記錄單唇音的"方"了。音很多的變革都是這樣子,所以,語音的發展和字形的發展會有兩條不一樣的路線。


中國數字下隱藏密碼


古代出書不易,一本書,皆是每個出書者一輩子的心血,它一定要符合中國的一個規矩,要麼取七,要麼取九。七是應南面之道,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書是聖賢之書,一定要定七篇或者是定九篇,多篇就必須是九九八十一篇,九為天地之至數,九之後不是到十的循環,是又回歸到一。對於這一點,我花了很多的心思,找了一些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去問,發現宇宙中也沒有十的循環,物質中,我們再極微細電子、原子中,或者已知任何一個地方,皆找不到是十進位的證據,可是人類偏偏發明了十進位,那人類是怎樣創造出十進位的呢?我在《黃帝內經》的五運六氣發現,"天六地五,數之常也",我們宇宙觀有五的循環,就是沒有十的循環,我們常稱"陰陽五行",五的循環分陰陽,就形成了十的循環,所以,十的循環是等於兩個不一樣的五的循環。


我們一般在看《黃帝內經》的時候,通常不會看整體結構的問題,上部叫《素問》,談心法,下部叫《靈樞》,談針法,上下部各九九八十一篇,以《素問》而言,81篇內容都是某某什麼"論",但是,其中有九篇叫做"大論",不是10篇大論,而是9篇,因為九為天地之至數,《黃帝內經》言:"天地之至數,起於一,終於九",一到九再回到一,就是萬物的法則。如果你沒有時間念全部81篇,就念這九篇,這九篇最為重要。那九篇大論出現在哪裡呢?首先,也適應南面之道,南方之數二七,一定會拆成二和七,有七篇大論落在運氣學,剩下的兩篇則落在第二篇和第五篇。二代表陰陽,第二篇叫"四時調神大論",五代表五行,第五篇叫"陰陽應象大論"。所以,九篇大論就等於跟你講,《黃帝內經》是"時空"為基礎,然後用"陰陽和五行"演化去構築這一套系統的書。


易經陰陽的失落


陰陽是什麼?首先,先不管各位認定的陰陽是什麼,因為提到陰陽,還是讓人很納悶。其實,先秦學術輝煌的時候,諸子百家有著名的九流十家,每一家都有論陰陽,十家中還有一家就叫做陰陽家。然而,但文王原始的《易經》中,卦辭、爻辭里一個陽字都沒有,在整本《易經》中只有一個陰字,在中孚卦的六二"鶴鳴在陰",談的也不是陰陽的陰。


可是,諸子百家中,沒有一家不提到陰陽的。《黃帝內經》就有3500多字是陰陽,如果不知道陰陽,《黃帝內經》可以說就看不了,陰陽架構了中華民族中醫的基礎,生命的科學與諸子百家,要了解中華文化,你得懂陰陽,那麼《易經》為什麼沒有陰陽?因為商朝圖騰的思維經過周朝人為變革發生了變化,《易經》經過人為的變動,這跟商朝甲骨文系統的命運雷同,易有陰陽,是600年後,孔子作《易傳》而補上了陰陽。


曾侯乙編鐘的驚奇

中華文化復興的根本



*曾侯乙編鐘


中華文明還有一個變化,就是1978年,在湖北省隨州縣出現了曾候乙編鐘,曾宋宋朝是商朝的後裔,商被周滅掉了以後,周封商之後裔微子於"商丘之地",命名為宋,像送人一樣把他送走。宋地原在山東出海口,河流把很多的垃圾送在那個地方去,實際上有貶低的意思,就是把某個東西"送"走,因為周人很討厭商人,後來秦朝滅六國,統一度量衡的時候,曾宋之度量衡沒有被統一,所以表留了商朝的音律系統,曾候乙編鐘有挖出65件鐘,最大的那個不見了,只有半個鐘架,其音可五個八度,每度十二個半音,跟現在我們鋼琴鍵類似。2012年,我在蘇州參加國際音樂考古會議,與會一半以上都是國外研究音樂考古的專家,甚至包刮米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會議上,一些外國專家發表外國音樂考古的樂器,其拿出來的器物,到都很像我們小孩童玩家家酒時的玩具。反觀,中國展示的曾侯乙編鐘,全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考古專家,都非常驚嘆,覺得很不可思議。有人說,曾侯乙編鐘是第七大文明,勝過於我們中國的四大發明。你看做一個杯子,儘管不是那麼圓,重量線條改變時,仍舊可以用,可以喝茶。可是,一件鐘如多一克、少一克,其冶金密度改變,其音高就會跟著變,可是2500年前的這個曾侯乙鍾,就跟我們現在的鋼琴鍵這麼接近,這是怎麼做到的?以前又沒有現代調音器,那一套工法和邏輯是怎麼樣創立的?這個東西一出來就證明了中國以前有12個半音的,而且,在商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為什麼中國人這幾千年來都不知道?看到中國的音樂就說五聲音階,宮商角征羽,這是不對的,只要聽到了角音木,就想到木頭敲出來的聲音和你的肝氣相應,如只能這樣想,那真看低了古人這一套文明,可是曾經輝煌,為什麼現在失落與失傳?


文明的起源——律度量衡


回溯到我剛剛講的,音律的改變、發聲的改變。12個音變成了5音,後來周公為了表現他的德政,史書記載中國有五音,可是周文王周公補上文武二音,從此才有了七音,好像我們把這個砍掉了之後,我再給你兩個音,叫做七音。到漢初的時候,還有一些邊疆群落保留了原始的文物典籍,沒有改變音律,這些音律也在曆法中保存下來。比如說《漢書歷律志》開章就給你講黃鐘,每個朝代《歷律志》開篇都要講音樂,曆法不是只談歷就可以了,為什麼要談音律?因為音律是它的母,是它的根本,沒有音就沒有度量衡。換句話說,我們所做之器,都要有一個量物之標準,我們量一個物體需要什麼?需要"度量衡",度,長度怎麼來?量,容量怎麼來?體積怎麼來?衡,重要怎麼來?古書明白跟你講,這是因為"律",《尚書》《虞書》:"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因為有律,才會有度量衡。


律,就是一個本,"律本"就是一種標準音高的"量音器"。這個量音器怎麼來?從大自然而來,比如說,現在夏天快到了,你在路上這樣行走,你就會聽到什麼聲音呢?首先,是蟬音、蟬鳴,第二個是鳥叫,蟲鳴鳥叫,蟲以蟬為主,蟬很奧妙,它在地下躺七年,然後出土之後到樹上叫七天,它就了無遺憾的"知了",天地道理全都知道了,但是,我們人活到七八十歲,都還無法"知了"。


神醫扁鵲的化身


這個"知"非常重要,它其實已經隱藏了我們在文化傳承中很多的誤解。我們現在的注音裡面有羅馬拼音,我們目前用的的標點符號,是民國白話學運動時章太炎、黃季剛他們編的,我們現在的念法是這樣來的,但古代沒有這些。古代注音都是用兩個字,叫做"反切音",用兩個字,第一字發聲母,第二個字取韻母,等於說取這兩個字音的頭和尾,然後組成下一個字。這叫做反切。全部的中國古文都是用反切的,那兩個字就是讓你發一個單音的字。"知了",就是zh和iao就會形成diao(蜩),就是蟬。中國第一大神醫扁鵲,"鵲"是一隻鳥,左邊為"昔",其上是"共",下是"日",在甲骨文中,兩者組合在一起就是"昔"。"昔"字,表示一個時間點,日在水中,水淹沒日,表示地球古代有一個大洪水時期,那時就是伏羲時期,大水來臨時,伏羲晚上被託夢,他就逃到了昆崙山,昆崙山相傳是西王母的地方,這樣一個故事口耳相傳,慢慢地被記錄下來,變成了我們的圖騰或者是神明,所以,鵲就是古代大洪水發生的一隻鳥。


扁鵲則下凡來把人帶走治病,給人帶來好運,所以,鵲就變成了喜事的象徵,表示把苦難帶走,把喜事帶給你。古時候,看到喜鵲就代表你懷孕了、或者你家裡有其他的喜事。在漢代,扁鵲的畫像全部都是鳥首鳥身,或者是鳥首人身,沒有人的形象,表示貶鵲可能真是一隻鳥。戰國時代出現了一位扁鵲,叫做秦越人,作了一本醫書,叫做《黃帝八十一難經》,簡稱《難經》,大部分的的醫書講的扁鵲都是指他,他姓秦名越人。有人就提出反駁說,他不是姓秦名越人,而是往來秦越之地的人。可是這些都有問題。


秦越其實就是"鵲"(què)的反切音,取秦之聲母與鵲之韻母,念起來就是"鵲",也可秦越念快一點,中間不念,也就是"鵲"(què)。西漢時期,又有人一位號稱扁鵲的人,可是沒有人能證明他是,他醫術也很厲害,叫做淳于意。淳于意,不也是"鵲"的反切音嗎?當我看書的時候,很多的文字之所以留下來,並非只有文字,而是其發音,凡走過必留痕迹,文字記錄一開始一定是為了口耳相傳的,所以,文字一定會留下語音的痕迹,這種現象非常多,幾乎充斥著中國的古文字。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聲音判別它的時空,聲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察點。扁鵲的"鵲",可以化成"秦越人",可以化成"淳于意",講的都是同樣的事。


大學之道——日月合明、天地合德


接下來,我們回到"本末"。《大學》就講了,"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我們做事要求本,但求本很容易落入個人的感受,即便我們去找專家來尋求,專家也有他的特性和慣性。常落入個人的感受就沒法接到天,今天我們談"天人之道",實際上都在談人的情感之道,按照人的情感、理智和邏輯去運化,基本上是沒有"天"的。天地實際上有自己的運行之道,現在的建築物太大,我們被擋住了。如果像古人那樣在山林裡面走動,很多的思維就會出來。我們實際上可以由天象、月象去解析中國文化系統全部的邏輯,中國的聖人之道是坐北朝南,然後左為東右為西,全部都是圓。

中華文化復興的根本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這句話怎麼解?文裡頭所有的字都必須要查字典,因為古文每一個字要都磕得很深,你必須要找字典才能進入。讀古文,我通常會講要查三部字典,分別是《說文解字》,《爾雅》和《康熙字典》,但這三部字典也只能解決60%,它們都是以字形為主體的。文明的傳承不光是字形而已,還有一個是音韻的。所以,你得去找韻書,唐朝有《唐韻》,宋朝有《廣韻》,讀佛經要看《一切經音義》。所以要看懂一段古文,一定要有字典、韻書與之對應。


天的喜怒哀樂——24節中之氣


佛教的翻譯,每個時代都有參考字典,包括唐朝,就要看經音義,當你從這些韻書去看,可能就會看到很多的東西。比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白什麼?明白"明"和"德",日月合明,天地合德,明就是日月,德就是萬物,人為萬物之靈,所以我們叫做大德。


如果你看經音義的韻書翻譯的話,就會講"日月曰常",《黃帝內經》裡頭或者其他醫書也講"常"都是在講日月。"起居有常,食飲有節。"人的起居有常,不是簡單地講起居要有正常,而是要按照日月去起居,春夏秋冬日月不一樣,太陽升起的時間不一樣,你的起居也要不一樣。食飲有節,食就是吃,飲就是欠食,不吃的意思,食飲有節就是講也就是吃與不吃要有"節",節是什麼?節制嗎?不是,"節"要講天,不是講人的情感,"節制"是人的情感。"節"真正是指的是24節氣。24節氣在月初叫做節氣,在月中叫做中氣。全名叫做24節中氣,《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這裡也是指24節氣,天有喜怒哀樂如同人一樣,就是24節中氣。其實日月,在經典中名稱皆不同,儒家講"日月合明""聖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


28星宿北方星宿——斗、牛、女、虛、危、室、壁


道家則講"日月含虛",因為他就要守住他自己的丹田之氣,丹田之氣在人體位於北方。北方的天看什麼?看28星宿。北方總有7個星座,斗、牛、女、虛、危、室、壁。中國文字,只要講"斗",都與天有關係,而牛就與物有關係,你看"萬物"的"物"。《說文解字》說"牛為大物",一般的解釋,都是人為當時中國人環境中,最大的動物就是牛。可是後來中國考古發現也有象,而象比牛大,所以,這種說法是不成立。其實,牛不是看你眼前看到的牛本身,牛是指那一個時空,天文的東西,牛是指天牛星系,北方的一個重要星宿,北方是生命的起源。北方第三個星宿"女",這跟人的組成和有關,感覺有一點像講人體的能量。一般,"女"字不能用在動物上,只能用在人身上,人專有用詞,動物中"女"也叫"雌",都跟發音有關。宮生征,天生地,就是聲律的隔八相生的變化。放在不同的地方,字形變了,但聲音差異不大。所以,中國古代的文字裡面存在著一個系統,可歸納為"以形藏理,以音藏意。"形音表示所以文字的思維,當然會有人立馬會反駁說,我們不是"六書造字"嗎?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稱之為六書,各位,這是中國人還沒有發現甲骨文的時候,所有的書會講六書造字,可是,在我們是在發現甲骨文之後,考古學家就講了,中國幾乎只有形聲字。

中華文化復興的根本



愛因斯坦在1905年發表"相對論"的時候講了一句話,"我們不能再用以前的方法看世界"。我這裡也要呼籲一下,我們不能用同樣的方法來看中國文化。中國文化可能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偉大,更具智慧性,只是得在一定時空里才被發現出來。《易傳》:"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日月合明,全部都在講日月。佛經里講日月就是講"空"。我們可以從人體的感受來理解,我們想要放空,就看日月;我們要悟空,就是要悟到天地日月的運行道理。所以,我們談這個方面的所有事情,全部都在天地間打轉。道家講虛,"虛"是北方七星宿的的中心,所以道家守住那個虛或者虛危,就是指人體下丹田,如同北方28星宿里,虛宿與下一個危宿,這些都在講天地運行與人之運行的對應。


黃鐘律本為萬事之本


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名詞,叫做黃鐘。剛才我提到音律與度量衡的關係,其實,如果沒有度量衡的話,可能就不會有中國文明,因為所有的事情根本都沒有辦法做,沒有一個依循的標準。古書有記載,就是說,一定要有一個"律",這個律就是要定一個標準音高。長度沒有辦法去衡量,但是我們的耳朵可以聽,從大自然界蟬聲到鳥叫聲。為什麼我們對鳥這麼崇拜呢?因為鳥是所有生物中最接近人的發聲體,鳥可以發出複合音,動物裡面只有鳥可以發不同音高的音,如果是一隻豬或者牛,無論在什麼地方,發出的聲音頻率都差不多,鳥的聲音高低是可以訓練人耳的。


古代定音律,首先準備一個容器,大小一樣、厚薄差不多的竹子,裡面塞東西。塞什麼東西?得滿足三個條件,第一是得一顆一顆的,數量可以增減的,但不一定是石頭;第二個是每顆大小、重量都差不多,體積也差不多;第三,還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能製作過程中,原料就沒有了。


一粒小米形成中華文化


有什麼呢?沒錯,是農作物,農作物中有三個接近符合這些特徵。第一個是玉米,南美洲瑪雅人就用玉米,但是玉米大小顆不統一。第二是稻米,稻米的品種與收成,多少取決於稻殼的厚薄。第三個是小米,它在古代叫"黍",小米的生長很奇妙,收成好的時候,結穗多,其大小一樣,收成不好的時候,結穗少,大小也是一樣,而且,小米圓圓的。


把很多小米填充在一個容器里,此容器也是大自然而來,就是竹管,古代稱之為"鑰",竹節一端剛好為容器底部,然後找大自然的聲音,尋找與鳥叫音一樣的頻率。古人可以"以耳齊其聲,以身度其律",人用耳朵與身體去感覺,然後調整音高,增減小米來調節聲音。體積越大,低音越低,如果竹子發聲比鳥叫聲低的話,代表填得太多了,就拿出一些,不斷調整到一個聲音,聽者都非常開心,人進到一種空明的感覺、很舒服,那就定這個音高了。之後,把這個竹子打開,小米一顆一顆排列,這就是長度;再裝回去,這個容量就是體積,這就是容量,然後測一下重量,這個就是衡,所以竹管包小米這個音律,就決定了古代之度量衡,所以古書中稱"同律度量衡",沒有小米定這個律,就沒有度量衡,也就沒有中國所有的文明了。


小米很小,如果要排列一個長長直直的長度,不容易。偏偏有一個地方——"羊頭山"產的小米比較大顆,叫做"秬黍",就是巨大的小米(黍)。古書記載,神農氏"秬黍定黃鐘",古之神農氏就用羊頭山的小米(秬黍),定了一個律,然後確定了度量衡。這個黍是一切物質的根源。


太極之前——太易、太初、太始、太素


太極之前,出現四個狀態。第一個叫做太易,還沒有氣,我們稱之為混沌,如氤氳之氣在流轉。然後氣開始形成,叫做太初,不可見。之後,開始有形了叫做"太始",有"女"字旁的"始", "形之始"為太始,事物的發端,無形不可見的用"初",可見有形叫做"始"。"初"和"始"不一樣。這裡還涉及一個東西方的差異,0與1的認知,實體,西方就叫1,我們不一樣,因為觀察點不一樣,這邊看是一種,這邊看又不同,千變萬化,我們要稱之為2,2為偶數,為陰,表示物質。另外,西方有0,中國不談0,所有中國算術書如《九章算術》都不談0,因為0不能形成一個"率",因為"率"需要相乘與相除,如果0跑到分母就沒有意義了。


所以,中國的歷史上都沒有零,所以,不能用西方的0來解。0在中國是一個不可侵犯的、類似於"天"的東西,我們稱之為靈魂的靈,而西方則僅僅把它當做數字了,上帝造數只造到12,宇宙的循環在12個數,都已具備了,不需要額外造更多的數了,你看,12之後就叫thirteen,fourteen,13就開始循環了,這就是為什麼地支就是12個?為什麼不是13或15?因為,12基本上夠了,宇宙萬物就在12規律流轉。


物質之數——太素


太始之後,物質的東西形成,就是太素,物質紋理也就開始出現了。所以,在隋朝的楊上善編的《黃帝內經》,就叫做《太素經》,他就跟你說,我這部經是以"太素"形成為基礎的物質學,用白話說,就是一套唯物的思維。物又分為無形和有形,無形的變和有形的紋理。有太(素)之後就有了(數)字規律了,這個數字自然就會有一套演化,不會因為人的關係而改變,我們人只能去了解,萬物有其自身運行的道理。這個數是什麼數呢?是阿拉伯數字嗎?是按照1、2、3的順序走嗎?不是的,它是遵循天、地間的跳躍性,有一點像陰陽,像我們白天和黑夜,一直流轉,不是線性的。我們現在都太線性地思考所面臨的世界了,天地的運行不是線性的,它有更微妙的邏輯結構。


這裡,我點出一個律的數,這個數就定到12,12個音變成了12個共振,單數中1,3,5,7,9,11我們稱之為六律,六律之首就是黃鐘。我們把12個音地稱為"小素",黃鐘就是小素之首,我們研究太素,太素就是比大素還要大,就如"大學"之上為"太學"。你要研究太素就得從小素開始,古人言:六律是萬事之本,以人為本就是事,人創造出來的全部東西一定有一個基準,就是律。律再拆解,最基本的核心就是"黃鐘"。


中醫最重要的是經絡,我們要回到那個時空去理解古人的立法,古人有一套很簡潔的文明。我們現在常把明明很簡單的東西搞得太複雜。《黃帝內經》講"六律建陰陽諸經",也就是說用12律呂音符裡面的單數音,叫做六律,去創建經絡的,我們的十二經絡循行、變化都從這裡而來,這就好比說我們人體有12根弦,這12根弦的音高隨著天地的音高在變,而且,天地也有一根很大的弦,這跟嫌就是日和月的距離。


日月之距為弦


當地球和太陽的角度為90度的時候,南方會出現上弦月,上弦月代表陰陽平衡。各位看這個圓,0點、3點、6點、9點的方向對應於一天的子、卯、午、酉,對應於一個月的月像,就是有朔、上弦月、望、下弦月,朔就是初一,上弦月就是初八,望月是十五或十六,下弦月是二十三或二十四。《黃帝內經》就講:"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廓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廓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也就是說,月圓的時候,人體氣血充盈,而月廓空,就是看不到月亮的時候,人體就氣血衰,形獨居,這時候就在於朔日前的晦日幾天。


所謂,聲音,我們只能聽到"聲",而沒有辦法聽到音,為什麼?《老子》講"大音希聲",如同地球繞著太陽轉,我們聽不到。音字拆解為"立日",把日(太陽)立起來,意謂立竿測日影,地球繞太陽轉而形成日影的變化,所以古代論音,有點像我們今天說到的引力和磁場,月亮和太陽之間的引力把我們人體的空間拉開了,月亮離我們比較近,它對地球的引力是太陽的2.37倍,月圓的時候,太陽和月亮洽在地球的直線兩端,就把我們皮膚腠理拉開,所以我們的氣血傳輸就比較通暢,這就是《黃帝內經》所講的"月廓滿,則血氣實,肌肉堅"。


風為天地之始——上弦月

中華文化復興的根本



我們所有的學問,都是為了解答生命與大自然的奧秘的,如果我們觀察的大自然的現象與書本上講的有抵觸的時候,我們必須以大自然為優先,去想書本的邏輯和模型是不是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初八,正上弦月,上弦平如繩,日、月與地呈90度,我們看到的月相是半明半暗,這時候陰陽平衡,古人云:"風為天地之始",此時就沒有風,眼前樹就跟在畫里一樣,動都不動,每一個陰曆月份,幾乎都是如此,上弦月初八那天就是沒有風。但是,我的觀察,十二個月有一個月不大適用,就是農曆七月,用《易經》的卦象說,是"天地否",就是風亂吹。但是在其他的月份都適用。昨天起微風,明天還要大一點,最大的風有時候落會在初三,有的時候落在初四,到初八就沒有風了。之後,到望月,氣血充盈,又有風了,到二十三、二十四,下弦月的時候,月相又對半,真的又沒有風了。這些學問不是只在書本上的,而是現實中可以運用的。古人很厲害,選擇在無風之日沐浴,"新沐浴訖,不得露頭當風,不幸得大風剌風疾","神仙也怕腦後風",以前古人是居于山林之中,吹風了容易生病,所以要抓住時機沐浴,所以在無風之時沐浴,就是"卯酉沐浴"。


中醫四大發明——針、灸、砭、湯液醪醴


一個月下來,慢慢地到朔月(初一)之前,就到了人體最虛弱的時候,我們稱之為"晦日",表示日月即將"交會"。人的病痛一般常產生在月相的最後三天,所以,我們在照顧老人家或者用藥的時候,必須要考慮日月運行的一套規則。初一到十五,我們氣血開始往上充盈,如果要吃藥,上半月的效用最好,尤其以初一到初八又為最,其次是初八到十五。中國四大中醫發明是"針、灸、砭、湯液醪醴",其中,湯液是比較完整傳承下來的,完整地說是湯液醪醴,簡單說,濃酒叫醪,清酒叫醴,所以各位喝酒也是屬於吃藥的,是葯三分毒,不能太過。


在研究過程中,我發現古人會用艾灸的,通常都會活很久。這裡,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明朝有個記載,古代造樵,沒有水泥,都是用木或竹子做的,橋建成後,一定要請到村莊里最年長者來過橋,代表這座橋可以長長久久。有次請到一個老先生過橋,先問他歲數,他說我今年178歲了,然後我老婆175歲,我兒子一百五十幾,我孫子一百三十幾。然後大家就有問他的養生之道,他說我們祖傳養生,就是每月的前八日灸足三里穴,太神奇了,也許這個人一輩子就只認識足三里一個穴位,就活了那麼久,但我們學了那麼多,還是不行。為什麼?因為沒有抓住時空,抓住時空比抓住物質的東西更重要,看初一到初八灸足三里穴。同樣,你在月初的時候吃東西、吃藥,都比較能化納。所以,如果你是公司的老總,就要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給你的員工加菜,這是可以學以致用的。


以形藏理,以音藏義


古代的文字有一套根本的規則,就是"以形藏理,以音藏義。"所以以前是形音義要符合陰陽邏輯,以形藏理是"體",以音藏義就是"用"。體就是外表、形態,是空間學;用是時間學。現在訓詁學家基本形成了一個共識,中國並不是六書造字,六書是比較後來的東西,其實,中國最早的文字都是形聲字,都具有形和音。所有的東西都是音和形,然後分體用、分陰陽,看得見的叫形,看不見的叫音,發音裡面有相同的意義。形不一樣,就代表了形態各個方面都不一樣。


天命之性,率性之道


《中庸》:"天命之謂性",我們常常講人有性和命,看不見的是性,看的見的是命。"天命之謂性",下一句怎麼念?有人說了,我們小時候就會背了,"率(ㄕㄨㄞˋ)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古文字傳承下來是沒有斷句與發音的,這個音是如人飲水,自己發揮。當小時候就按照這套系統念,就受這套系統的習慣影響,因為大家都是這樣子的,就好像有人幫我們規定一套標準答案,如果你考第一名,你就對得比較多。我常常說,答案有兩種,一種是"答得出來",一種是"答不出來"。如果答得出來,基本上大家都一樣,但我認為,答得出來和答不出來都不是最好的答案,你必須要去找到另外一個與大家有別的答案。"率"應該念 lǜ(律),但,幾乎沒有人念lǜ,就是念頻率的"率",共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命"可以拆解成口和令,天的口令決定了你的性,天命是性,而人命就是叫做命,你的性是天賦與給你的。在《黃帝內經》中,人的生命被認為有一個無形的,有一個有形的,無形的叫陽,有形的叫陰,無形的就是人的性、是人的稟賦。稟是受,賦是付出,人有這個能力就是稟,願意不願意做出來、能不能做出來,就是賦,所以稟賦這事都是一進一出的,而命就是你的生命體。


嚴之義——教、命、急


佛教用一個"嚴"字就把這些講明白了。佛教有兩部很重要的經,《華嚴經》和《楞嚴經》。為什麼都用"嚴",華嚴、楞嚴?我們查些訓詁書《說文解字》,他給嚴的解釋,三個字,分別是"教""命""急",這些是來自《中庸》的話語:"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稟賦的律、共振的東西,我們稱之"道"。古代翻譯佛經的人都是讀中國的聖賢書,他們翻譯佛經的時候,必須要用中國古代聖賢的思維去解讀佛經,它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嚴",佛經就是要引導人們學習生命的學問,去傳承,這是一個當下的事情。"華嚴"的"華"就是立華木測天,立竿測影,華木就是測天之木,所以《華嚴經》是佛經里談論天文最多的經書。"楞嚴"的"楞",拆解開是木、四、方,就是木火金水四方,以木為首,談萬物的根本法則。所以,那個書名已經告訴你它要講什麼,之後在內文第一章再破解一下,此書就登堂入室。以我現在的研究,基本上還沒有例外,聖賢書的主旨都已經隱藏到書名之中了,第一章寫完了之後,其他章節就依此類推了。古人沒有到那麼多的氣力,寫書像小說一樣環環相扣,因為刻劃竹簡不易阿!如是文章環環相扣的書也有,那是印刷術成型之後的事。所以,古代傳承下來的書,都是比較簡單字少的,字多且難的東西不容易傳承下來的,像《禮記》字多大家搞不清楚,就拆解出《大學》和《中庸》,《周禮》大家不會看,因為基本上都和商朝有關係,商朝太久遠了。

中華文化復興的根本



天之未、地之味、人之胃


《中庸》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我想講的是"未",它是地支的"未"。明天是未來,未來是確定的,因為你在經緯度的時空中,這個時空的溫度、濕度等其他條件都是確定的,我們理所當然就可以知道未來。所以,中醫談治未病,未病一定會來,如果病不來,就不用談治未病了。所以,"喜怒哀樂之未發"的"未"是時空點,在未來發生的時間(未時),而"發而皆中節"的"皆",省了"言"字旁,合起來就是"諧",共振之意,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天有喜怒哀樂如同人,一定會在相對未時發生,其產生的振動,就是24中節之氣,稱為和。


"率性之謂道",為什麼我們現在沒有人念lǜ(律)呢?因為《說文解字》的錯解,《說文解字》說,"率,捕鳥畢也。象絲罔,上下其竿柄也。""畢",是28星宿中的西方畢星,實在是看不懂,於是,"率"就對應如天上畢宿,上邊是一個"玄",然後下面一個十字架。"畢,田網也。謂田獵之網也。"很像是補鳥的網子,自此,各個朝代對於"率"自救不佳探索,於是,這個"率"字的錯解,實造成千年的文明之隱。


《說文解字》這類訓詁書雖解不了率、是因為率本是音符,無形的振動,不能依照字形去找,字形是解釋不了聲音的東西。以形論聲是不行的。所以,從古到今沒有人讀lǜ,而都讀shuài。而因為率(lǜ律)隱藏,造成中華文化很多門學問的根本都喪失了,比如我們談12經絡的"循行",就不清楚是怎麼來的。


韻書之率——行、循、自、用


當然"率"讀作lǜ,不是我發明的,我只是查閱古文獻的。《釋文》講,"率,音律也。"《玉篇》講"率,遵也。"《廣韻》講,"率,循也。"大家看到這個"循"不會很喜悅嗎?經絡就講求循行。"循,行也。"行也是共振,也是由率的關係而來。《集韻》,《爾雅·釋詁》都講,"從,自也。""自,率循也"。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共振。《增韻》講,"率,皆也。"它們基本都是在描述同一個概念。我簡化一下,"自己"的"自"就是率,十二經絡循行的"循"也是從率而來,因而《黃帝內經》才講從六律去創建十二經絡,如果你想了解經絡,而你不懂六律,你就沒法明白。如果你僅僅將經絡看作用來治某種具體病症的東西,那你就小看古人的智慧了。"五行"的"行",也可以用率來解。"體用"的"用",是無形的東西,以音藏義,音就是用。"皆",是個轉形的同音字,"偕"、"揭"、"協"、"諧",很奧妙。孔子作的易叫做《十翼》,講八卦的循行。"干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自干至坤皆得未生之卦。"" 皆得未生之卦"這句話不是說八卦都沒有產生,而是說八卦都是皆而得來的,皆就是共振,而"未"是時間,"子生未"是古代的隔八相生之法,也是三分損益法。


天之韻、地之運、人之孕


我們講立竿測影法就相當於現代的鐘錶。從裡面的圓心畫到外面的東西,就是勾,勾的長短不能叫做長短,而叫做損益,損益之道就可以知冬至、夏至。古代談損益都是談音律,談24節氣,勾的長短和天地的共振是一樣的,你把它當成一根弦就是了。《易經》里開宗明義就講"皆得未生之卦","皆"在古代要加"言"字旁,而行成"諧","大簫謂之言",吾言就是"語","語"就是我人身體如同律管講出來的東西。中國造字先後,最先有聲音,次之是會發出聲音的器物,之後是樂器,是完成聲音的共振的系統,而後才被人使用。


天地運行有一種牽引力,此力來自"一粒黃鐘",黃鐘之音形成一種規律,此律就是天的韻律,其形成了一套學問叫做"律學",其根本就是振動的率。目前世界留下的古聲韻學只有中國有,中國是聲音的國度,從"天的韻"產生出"地的運",《黃帝內經》講"運"氣,其運就是由五音建的,稱之為五運,然後是人的"孕"育,發音也是韻,《黃帝內經》講,"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所以,"人的孕"就隱藏了"天之韻"和"地之運",凡走過必留痕迹,表示我們身上存在時空天地之韻的邏輯。


圓——源、原、旋、緣、元


我們剛講到了"未"和未來。所有事情都要求一個圓字,跟"本原"的"原"字一樣,跟"起源"的"源"一樣。"旋轉"的"旋";佛家談"因緣"的"緣";生物學家說我們由"猿"演化而來;《易經》講"元"、亨、利、貞;數學家也是講元,x+y=3,x和y就是元,就是未知之數。《易經》講"元",就是講我們在求一個未知,不是沒有知,"子生未"已經告訴你怎麼去求知了,就是五度相生之法,就是共振的律法。這一套學問統稱為"玄學"。我們要測這個圓,可以用土圭、用立桿測影來測,然後在立竿上掛一個橫木,就變成了卦了。慢慢發展成圓規。我們常常看到漢代的伏羲女媧圖像,一個拿尺,一個拿圓規,古代圓規不是用來畫圓的,而是用在音律法的子午學中,只是我們現在不懂。規又進化到日晷,用來觀測天。而且,古人發現,一種動物的殼用火烤的話,其紋理會根據溫度和濕度的變化發生改變,於是,也用它來測天。這種動物就是"龜",龜是人命名的,每一個名字都是根據人的需求相應命名的,不是天生就是這個名字,你看這個"癸",天干地支表達時空的一個概念,來自北方,其實,這些都是在講同一個東西。


上古的宇宙——盤古


最終回歸到時空。時空最早叫盤古,在《淮南子》的時候叫做宇宙,"上下四方謂之宇,古往今來謂之宙"。西方的universe與"宇宙"諧音,語音是很像的。在古代,還有一種對時空的表達,叫做"盤古"。"盤"就是盤旋之空間,"古"就像立竿測影,底下有一個華表,為什麼華表的形態確定後,要發音為"古"呢?gǔ是一個低頻聲,盤古等於是古代對時空的一個代名詞,就是Buddha,就是佛陀,時空的概念。萬物都有時空,很多東西都是一個time space。西方文化中,universe不是一個,而是包含了time和space。我們古代的宇宙,宇是指空間,宙是時間。"宇"(yǔ)為什麼是空間?是從大自然界來的。天降神物是什麼?雨(yǔ),老天爺能給你的就是雨。所以,雨是很神聖的,雨組成的任何一個自然也都是神聖之物,和天有關。不是因為雨的關係,而是天降的動作,雨是從天而降的,代表龐大的空間。鳥在天上飛,不經意掉下來一個羽毛,這和雨很像,於是,也叫做"羽"(yǔ),描繪的是對空間的感覺。還有廟宇、車輿。如果你沒有沒有天的概念,你就會把這些化成人的情感和認知了。古代的書在傳承過程中發生了一個重要變化,原來講天地、日月,後來就變成了人、我、情感、國家、倫理這些事,離天越來越遠了。我們研究中醫,湯液在漢代就那麼完整了,但現在我們還搞不清楚,每一個學問是後退還是往前進的?我們必須要知道,是不是我們無法解析它的邏輯。


解『知』之法——時空之『弦』


《黃帝內經》講,"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知"左邊是"矢",右邊是"口","矢"代表時間,箭矢射出去,在最短的時間達到最長的距離,代表速度最快。在古代,最快的就是"矢",用最快的速度來表是時間的速度,如剎那之間,交臂之間。"口"是方,是代表物體。你要解決這個知,就得用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之法。矢,你要用弓去馭它;方,你要把它變成剛剛講的圓。最原始的東西就是一個圓,後來形成了方。我們的手是方的,握起拳頭就是圓的,小朋友剛剛出生手抵勞宮穴,就是握拳,就是圓的。用這個源去對應這個元,就會形成一套概念。


我們每個人的臉,在演化的時候也是從圓慢慢變成方的,五臟六腑的器官排列現在是方的,但一開始也是圓,所以回到最初的狀態,就是要化方成圓。化方成圓就是"弦","弦"是也解答"知"的,左邊變成弓,以弓拉矢,右邊變成玄,玄為圓,可解方。


天之曲、地之咸、人之腎


古人弦的概念從何處來?弦從天上來,日月之間距離就是弦,這根弦和共振有關,這個斜邊好像一根琴弦一樣,在月圓的時候,日月在地球的兩邊,此日月之弦是最長,當然在春夏秋冬不同季節距離也會不一樣,此弦在月相朔日的時候最短。所以,日月的距離一直在變長變短,在不同的時間方位,與地球上的生物形成了相應,所以就變成了生物的多樣性,上弦月、勾股定理都與此相關。日月之距離就是這根弦,這根弦共振就形成天的韻律,古人稱之"咸",來自天上的樂曲就是《咸曲》。"生生化化,品物咸章。""音十謂之章",音的變化、律數的變化到十,就形成一個實果彰顯出來,就會形成一個物質。天上的"弦"和鹹味的"咸"也是一樣。天,地,人,天之韻為"咸",地之五味"咸",人之五臟"賢"。腎不是shèn嗎?五音叫做弦(xián),北方的天也是咸(xián),生命本源來自北方,那我們的器官也要叫做xián啊,為什麼是腎(shèn)?其實,古字腎也是賢轉化過來的。所以,要先有邏輯思考,然後去挖掘。


六寸竹管的黃帝音符經


有一本書叫做《黃帝陰符經》,《陰符經》就是黃帝用"音符"所寫的一部經典。《說文解字》說,"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分而相合,就是音律的狀態,分成兩段,兩段音的相共振,形成和諧。所有的物質都有兩個象xiàng,看得見的是"象",看不見是"相"。看得見的"象"就像君王一樣,看不見的"相"就像宰相一樣。相字的是用,都在中國音律里, "黃鐘管長九寸,三分損一,得六寸,即為林鐘管之長",黃鐘九寸而生林鐘六寸,這就是干、坤二卦用九和用六的來源。早期比如在漢代是用管子,後來慢慢用弦代替。弦分成三段,這一段發音do,如果切一半,這一段會變成高音的do,再切一段,原來的二分之一,就是更高音的do。可是,如果切成三段,拿掉一段,弦長變成原來的三分之二,這個音一撥,變成so了,這個so就是剛才我講的"未"。如果這個do就是"子"、第一個的話,這個so在十二個半音里就排第八,就是"未"。子生未,你與自己原來的三分之二共振,就形成了與的你的音高隔八的這個音高。du、so,稱之為五度相生的聲音,形成一個宇宙大圓滿的和諧音。乾卦切成三段,這個六寸就變成了坤卦,乾坤二卦就是從這個音律來的。音律的堆棧裡面就形成了一套生命的科學。


陰陽之管氣——音之源


漢字的拼音有聲母和韻母,母就來自於這個符,它是一個根本,一根六寸管的竹子。早期的符都是看不見的,只能聽,是聲音的。後來,我們才把它化成一個形態,可以看得到。最初會發聲的符,是它本身在發聲嗎?不是,是因為有氣在吹動它。所以,氣為音之源,我們發聲一定要有"氣"(qì)。論音之源,最懂音律的是殷人,商朝稱殷人,殷人之祖先也是"契"(qì),"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商人的祖先是"契",發聲的來源也是"氣"。各位看圖,天是圓,宇宙聲音變化不是線性的,不是一就跑到二,而是跑到八,一應該隔七到八,之後八隔七到三,之後循環前進,最終會到六,之後會回到一,這就是古人所講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是開始,六就是結束,這是在一個八度十二音循還之下,此音就是因果的因,是本源,所以天地就是這樣陰陽反轉,不斷的循環。


十二音符的循環


所有東西都黑白、陰陽反轉兩面,所以,我們對於陰陽的定義,應該去找尋一套音律的邏輯才能落地。現代科學這麼發達,對陰陽的概念都無法掌握,那麼古人怎麼創造這麼完美的理論?實際上是來自音樂,音揚則陽,音平則陰。《靈樞》講"六者,律也。律者,調陰陽四時而合十二經脈。"《新書·六術》講"聲音之道,以六為首,以陰陽之節為度。"都是"六"。"內有五藏,以應五音、五色、五時、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應六律。六律建陰陽諸經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十二經脈者,此五臟六腑之所以應天道。"陰陽就是這麼建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我們就是視而不見。


以前因為沒有辦法保留聲音,我們沒法再現黃帝時期的各種聲音,我常常開玩笑,如果我們是古代人,當我們對著山洞講《黃帝內經》,然後趕緊用石頭把洞口封上,五百年後才打開洞口,黃帝內經四字聲音飄了出來,這是不可能的。古人後來想到了一種方式,把聲音留下來,樂器。我們沒有辦法用腐爛的東西去保存聲音,直到做出編鐘這樣類似不易腐爛的青銅,才能將聲音保存下來,現代很多音樂考古,都哇出了令人驚嘆的古代樂器,比如說,如1978年曾侯乙編鐘,以及,山東濟南洛庄漢墓,其規模另世人驚嘆。


為什麼這個音我們聽起來會感到明亮,這個音聽起來會感到灰暗,一定是我們生命演化過程中,有著與音符共振一樣的邏輯,如能把這套邏輯研究清楚,是不是就是可以更加的了解生命奧秘,進而對於人類生命做出可以量化的系統,但是,古代之"率"(lǜ)的消失是一個很重大的關鍵。

中華文化復興的根本



我以這張圖作為今天的結束。人之生分陰陽,無形叫陽,有形叫陰。生命體有無形和有形的,無形的就是經絡,看不見,是空的東西,跟律管一樣,不是實體的弦管;有形的陰是臟腑。經絡又分手三陰、手三陽、足三陰、足三陽。臟腑相對經絡為陰,但它本身又分陰陽,五臟為陰、六腑為陽。五臟又分陰陽,心肺在上為陽,肝脾腎在下為陰。心肺又分陰陽,肺為陰,心為陽中之陽。肝為陰中之陽,腎為陰中之陰。然後經絡與十二律關聯,十二律隔八相生生五音。陰為五聲,五聲之後的共振,就會產生五行等相關的聯結。然後陽的東西看太陽,陰的東西看月亮。因為月亮就是肉(月旁),有實體的東西,氣血的盈虧看月象就會知道,而經絡的變化,我們就看太陽。古人把這些都非常精準地區分出來。


黃帝內經三部曲——系統論 、時空生命學、音律論


我個人研究《黃帝內經》有三部曲。第一部曲叫做系統論,當愛因斯坦遇到《黃帝內經》,我是一開始找到"系統"的概念。之後,我發現另外一個更大的"時空"概念。最原始的時空概念我叫做"時空醫學",後來,我發覺人不是為了治病而活,而是為活出自己而活,活出自己的稟賦,於是我就發展出"時空生命學",探索宇宙,發現自己。我談時空的概念,其實是在嘗試著找一種介面,可以貫通諸子百家的學問。後來,我發現了音律學,我用小素黃鐘去解開經絡,所有的事情都和音符的變化緊密相關。把《黃帝內經》當成一本音樂書,生命的樂章。這是我個人透過《黃帝內經》追尋生命的感覺來提出的一些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所以,我認為六律為中華文化的根本。東方生風,風生木,東方和木怎麼聯結在一起?有"律"就可以很巧妙地聯結了。以上,這是我今天個人分享,謝謝各位。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燕南園愛思想 的精彩文章:

蕭功秦:華夏國家起源新論——從「猴山結構」到中央集權國家
敦煌隨筆
沃格林:極權主義的起源
論人權及被基因改造的權利:一個超人類主義視角

TAG:燕南園愛思想 |

您可能感興趣

中華文化的精華——中醫
道德文化是中華文化之根
中華文化魅力
黃銅文化:中國的文藝復興
伏羲文化:中華文明的源頭
中華古代文化
中華文化的傳承—北京衚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縮之地——《根植徽州》
日本文化中的妖怪文化
中國文化——武術的根本是什麼
渝北:誦讀中華經典 弘揚傳統文化
傳喜法師:中華民族的復興就是文化的復興、道德次序的復興
中國鼎文化—鼎盛中華
中華文明源:三祖文化博物館
中華古代傳統文化淵博與偉大
中華文化 傳統文房的標準
九華山道教文化遺存中的鶴鹿文化
姓氏文化:中華民族的血脈之根
潮汕方言里的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