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徐則臣 短篇小說是文學的實驗場

徐則臣 短篇小說是文學的實驗場

徐則臣 短篇小說是文學的實驗場



《如果大雪封門》

作者:徐則臣


版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6年4月

徐則臣 短篇小說是文學的實驗場


去年,「70後」作家徐則臣憑藉《耶路撒冷》成為茅盾文學獎最年輕的提名者,近日又獲得了馮牧文學獎。他近期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如果大雪封門》,收錄了19年寫作生涯中的17篇小說。昨天,徐則臣接受京華時報專訪時表示,短篇小說特別考驗一個作家的藝術能力,「它是文學的實驗場,幫助作家保持一個非常純粹的藝術狀態。」


關於新書


挑了19年里的17個短篇小說


短篇小說《如果大雪封門》在2014年曾獲得老舍文學獎。小說寫了幾位青年打工者在北京的生活狀態,以精細的語言和豐富的想像,講述了一個夢想與現實的故事。對這幾位來自南方鄉村的青年來說,大都市的生活恍若夢境,又有各種艱難,但他們卻一直心懷理想。

這部小說源自徐則臣小時候的一段記憶,「大概三年級的時候下了一場大雪,把我們家門都封住了一半。我和姐姐去上學,要拿著鐵鍬一路開道,到學校已經很晚了。很多年後提起來,我媽說沒下那麼大的雪,只不過那時候我個子矮。」徐則臣說,從那時起看一場大雪就成了一個心結,「有些時候,一件在別人看來完全不起眼的小事,卻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就像小說里的林慧聰,為了看雪改變了一生的軌跡。」


提到為何用它做書名,徐則臣說:「即使它不獲獎,我也會用它作為書名。這些年我一直想出本短篇的精選集,挑來挑去,19年里挑了17個。看到這個集子的時候,還是有些感慨,一方面,勾起了我很多回憶,另一方面,也能看到這些年我對短篇小說的理解,以及對文學理解的變化。」


從這17篇小說中,可以看出徐則臣近些年創作的兩大脈絡:「北京」和「花街」,前者講述了一些年輕人在大城市的奮鬥;後者呈現出對故鄉的回憶和很多古老文化的趣味。


關於創作


寫短篇是作家最純粹的狀態

2013年,以寫短篇小說著稱的加拿大女作家愛麗絲·門羅獲得「諾獎」後,國內有關短篇小說創作的話題曾熱鬧過一陣。不過,最近又有些銷聲匿跡了,很多知名文學獎評獎同樣也更看重長篇創作。


談到短篇小說寫作,徐則臣說:「對於我們這些從短篇小說進入寫作的人來說,它會跟隨我們一輩子。作家的寫作技藝,以及對生活的理解,在短篇小說中體現得特別精粹。一個作家如果經常寫長篇,可能也會寫出好作品,但容易把自己的東西變得粗放。在藝術表達上,會有漫不經心的狀態。」


《跑步穿過中關村》是徐則臣的成名作,他覺得寫作也像跑步,長篇是長跑,而短篇是短跑,即使是長跑的選手,也得經常體驗短跑的感覺。從那種瞬間加速的感覺中,能找到一個運動員最純粹的狀態。他說:「短篇小說特別考驗一個作家的藝術能力,就像在一個針尖上可以讓多少天使跳舞。它是一個文學的實驗場,幫助作家保持一個非常純粹的藝術狀態。」


翻看書中的這17篇小說,徐則臣回想起自己很多創作上的嘗試,「《花街》是我所有寫『花街』的小說裡面最早的,從這個小說之後,花街在不斷地變長,囊括了很多東西在裡面。《這些年在路上》是跟現實貼得很近的小說,寫了我這些年對城市生活的理解。《古斯特城堡》是我第一次把小說的背景放在國外,《養蜂場旅館》是風格相對另類的作品。另外,從《祁家莊》後,我嘗試把短篇小說的篇幅壓縮到4000到8000字,逼著自己在有限的篇幅內,重新去解構一個故事,換一種寫法。」

近期寫作


《王城如海》寫海歸導演故事


問及最近有什麼新的寫作打算,徐則臣透露,目前已經寫完一部新的長篇小說《王城如海》,預計今年7月發表。「這是個10多萬字的短長篇,同樣跟北京有些關係。講一個從海外歸來的一個話劇導演,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看待中國社會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情。並以此做了一個戲劇,這個戲劇涉及到了很多社會問題,以及年輕人在北京的奮鬥,戲劇中有那麼一句話引起了眾怒,然後一些年輕人開始討伐他。」


整個故事發生在四五天的時間裡,也同樣像一齣戲劇,其中還穿插了導演出國前後的一些生活經歷,由此來展現在北京各個階層人的生活狀態。另外,小說的每一個章節前面都會有一段劇本的引文,與描寫的現實生活相呼應。


徐則臣說:「我平常喜歡看一些話劇,這個小說的名字來自蘇東坡的一句詩,『惟有王城最堪隱,萬人如海一身藏』。北京城裡有很多不同背景的人,看起來藏一個人在裡面很容易,實際上這個人作為一個孤獨的個人可能別人是無法深入了解的,另一方面,一個人的個人生活也很容易被別人闖進來,這是相輔相成的。」


京華時報記者 田超


(責編:tibet)

您可能感興趣

蘇童:短篇小說永遠是正確的 | 文學課
短篇王劉慶邦 找准文學與現實的黃金楔點
表白,我最佩服的是這些文學大師
講給孩子的中國文學史——唐代傳奇小說
舊文:村上春樹簡直是文學界的小李子
要說官場文學的「尺度」,這些小說不在《人民的名義》之下
天文學愛好者的宇宙紋身
張莉:當代文學不是垃圾
沈從文的「文學大師」桂冠是誰封的?
畢飛宇推出文學講稿《小說課》:用玩的心來講小說
占星學並不是天文學,它是古代歷史的文化遺留
27句宋詞佳句,代表著古典文學的巔峰
文學真實論(下)
周星馳最經典對白出自他之手 外表粗獷實剛是一個文學小青年
官場文學的「尺度」,這些小說不在《人民的名義》之下
文學:為什麼我們總是說「唐」詩 「宋」詞?
賭石小說《泣血的翡翠》長篇連載(二),真實改編!也木西文學
文學真實論(上)
明代天文學家 郭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