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醫養生 各種慢性病的根源竟是這處不通

中醫養生 各種慢性病的根源竟是這處不通

下焦如瀆是指腎、膀胱、大小腸等臟腑主分別清濁,排泄廢物的作用。下焦將飲食物的殘渣糟粕傳送到大腸,變成糞便,從肛門排出體外,並將體內剩餘的水液,通過腎和膀胱的氣化作用變成尿液,從尿道排出體外。這種生理過程具有向下疏通,向外排泄之勢,故稱「下焦如瀆」。因下焦疏通二便,排泄廢物,故又稱「下焦主出」。


綜上所述,三焦關係到飲食水谷受納、消化吸收與輸布排泄的全部氣化過程,所以三焦是通行元氣,運行水谷的通道,是人體臟腑生理功能的綜合,為「五臟六腑之總司」(《類經附翼.求正錄》)。


焦通則百病不生

亥時21:00~23:00三焦經最旺


亥時三焦經當令,三焦為元氣、水谷、水液運行之所。此時是十二時中最後一個時辰,指當夜的21:00~23:00,亥時又稱「人定」,意為:夜已很深,人們停止活動,此時是安歇睡眠的時候。


三焦是管理水道和主氣的官兒


三焦或三焦經都是傳統中醫的專有名詞。《類經》中說:「三焦者,確有一腑,蓋臟腑之外,軀殼之內,包羅臟腑,一腔之大腑也。」所謂「包羅臟腑」,即包覆各臟腑的外膜,可以保護臟腑,為油脂體膜,故稱為「焦」。三焦油膜可以完整包覆整個體腔,顯然比五臟六腑還要大,所以又叫大腑。其存在形式又與其他臟腑完全不同,又叫「孤腑」。

三焦在人體中有什麼作用呢?三焦既屬「火性」,又位於亥時之「水位」,其對人體的主要生理功能即為「行氣行水」。


《素問·靈蘭秘典論》:「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即三焦可使全身水道通暢。人體中的水液之所以能夠正常排泄,這與三焦的作用是分不開的。


此外,三焦可通行元氣。元氣在腎,由先天之精所化,依靠後天之精滋養。元氣通過三焦而輸布全身的五臟六腑,充沛於全身,以激發、推動各個臟腑組織的功能活動,所以說三焦是元氣通行的道路。


不愛吃麵食,還有其他什麼食物可保養三焦


如果有的人不喜歡吃麵食的話,我們可以吃米飯,不要覺得米飯常見的就忽略了它的作用哦。其實,大米是非常補人的哦。

中醫養生 各種慢性病的根源竟是這處不通



米飯是最大眾化、親和性最強的一種食物。從中醫角度講,米飯味甘、性平,除了入脾經、胃經、大腸經、小腸經、膀胱經之外,其餘各經也都適用,所以也適合三焦經。


1、病後體虛或腸炎發作期,吃點稀米粥可以補氣、厚腸、開胃。米飯與綠豆配伍,煮成綠豆稀飯,既可飽腹,還可清熱解毒、除煩渴。


2、米飯與乾薑同煮,可以溫中祛寒、緩解女性痛經。一碗溫熱的稀粥喝下去,出汗後非常舒服,也可以緩解感冒。

3、 米飯與小茴香、黑糖同煮,煮沸之後再加少許鹽調味即可。趁熱服食,幾次之後,可緩解脹氣、嘔逆等問題。


當然,米飯的功用還有很多,只要合理安排飲食,都可以補益三焦。


亥時三焦通百脈


十二經脈循行了十二個時辰,三焦經則為最後一站,這時是夜間9點至11點的亥時,過了此刻又是新一天的開始。可以說,三焦經是六氣運轉的終點,三焦經通暢即水火交融、陰陽調和、身體健康。

亥時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要保持心境平靜


從亥時之初(21點)開始到寅時之初(3點),是人體細胞休養生息、推陳出新的時間。此時人隨著地球旋轉到背向太陽的一面,進入一天之中的「冬季」。冬季是萬物閉藏之時,人到此時也要閉藏,其目的就是為了第二天的生長。那麼,此時此刻我們該怎麼做呢?要收藏興奮,保持心境平靜。睡前要做到不生氣、不狂喜、不大悲。


邪入三焦的針灸療法如果邪氣侵入手三焦經,就會使人產生咽喉腫脹疼痛、舌體捲縮、口乾口渴、心中煩悶、手臂外側疼痛而不能抬高到頭部等病變。


臨床針刺療法常取關沖、液門、中渚、陽池、外關等穴。


關沖點刺放血對喉嚨痛有效(醫院常用三棱針,點刺後針孔較大,自己可以用驗血糖用的采血針,筆者常用1寸毫針點刺,以免針孔過大,效果也很好)。


肩部側面疼痛、不能抬起手臂者,針取中渚,常可緩解肩臂疼痛,甚至可以使疼痛消失,手臂即可側舉過頭。 睡前要少喝水


亥時氣血流至三焦經,而三焦經掌管人體諸氣,是人體血氣運行的主要通道,上肢及排水的腎臟均屬三焦經掌管範疇。此時陰氣極盛,要保持五臟安靜,以利於睡眠,睡前要少喝水,容易水腫的人尤不宜多喝水。


要及時入睡


亥時三焦可通百脈。人如果在亥時睡眠,百脈就會得到休養生息,對身體十分有益。最好在22:30左右入睡。在生活中,很多百歲老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亥時睡覺。


人體臟腑直接受三焦的管理,如果三焦不通,必然會生百病。如果想讓養生更上一個台階,就要時刻關注亥時的三焦。


陽池穴是手足冰冷的剋星


三焦經主要分布在手臂外側中間位置,以及肩部和側頭部。其循行路線是:從無名指尖端的關沖穴往上,經無名指與小指之間的液門穴,順前臂兩骨之間往上,穿過肘,從上臂外側上肩,入缺盆,再向下至膻中穴,與心包相聯繫,然後下橫膈膜,聯絡上、中、下三焦。其中,一條支脈從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左右交會於大椎,上行至項,沿耳後翳風,直上出耳上角,屈曲向下,經面頰部至目眶下。另一支脈則從耳後入耳中,出耳前,後注眼外角,與足少陽經相接。


三焦經如果出現問題,就會表現為氣亂水虧,可能出現多汗、水腫、耳聾、喉嚨不舒服等非特定性疾病。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梳理三焦經脈,亥時最好。


經常按揉三焦經還可以防治因胃腸機能失調而引起的痤瘡:用手指從腕至指端,沿大腸經、三焦經、小腸經按揉摩擦5~10遍;也可用毛刷垂直刷腕外側三焦經位置5遍。


對三焦經失調可發揮神奇力量的是陽池穴。陽池穴是三焦經原穴。何謂陽池?陽是指天上陽氣;池是指囤物的器皿。該穴意指三焦經氣血在此囤聚太陽熱量後化為陽熱之氣。因此,經常刺激這個穴位,可以恢復三焦經的功能,並將熱能傳達到全身。【版權申明】以上內容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我們對原文作者深表歉意。

您可能感興趣

「三焦」不通是各種慢性病的根源
太極這樣養生 對慢性病說不!
這些不起眼的生活習慣,是各種癌症、慢性病的元兇
這些不起眼的生活「壞習慣」,是各種癌症、慢性病的元兇!
中西醫治療各有所長,但這種慢性病最好的中醫都看不好
這種生肖,身體不好,容易患慢性病
「癌症」原來也是慢性病!中醫說補充這3種營養食物就可以治療
哮喘是慢性病,這樣食療最好
煙癮是一種慢性病
慢性病最熬人,反覆發作葯不停!四類慢性疾病的根源都是它!
生氣是慢性病最主要的根源之一
誰說中醫藥只能治療慢性病的?
癌症其實是一種慢性病
世界上最難根治的慢性病竟是它!
此處不通,百病纏身!您身上的各種慢性病,都與它有關!
動脈硬化是諸多慢性病根源,一病生百病!3個辦法教你預防
養可醫:中醫藥對於慢性病的調養有很多優點
這些慢性病的發生髮展和這些食物營養的攝入有關
不怕慢性病,就怕你不按脾經這個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