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南北朝——南梁蕭衍
蕭衍是南朝「宋齊梁陳」中南梁的開國皇帝,他也是南朝所有皇帝中在位時間最長、壽命最長的,在位48年,活了86歲(464年-549年)。
蕭衍也是南齊的皇族,只是血緣相當疏遠了。南北朝時,文學很興盛,蕭衍在文學方面也是很有造詣,年輕時是南齊竟陵王蕭子良的門客,和其餘七人並稱為「竟陵八友」。後來蕭鸞篡位,蕭衍也參與了謀劃,蕭鸞對他非常信任,也交給他重要的軍權。後來蕭鸞去世,蕭寶卷繼位,朝中混亂,蕭寶卷猜忌朝中重臣,先後將輔佐大臣全部誅殺。500年,蕭寶卷誅殺蕭衍的哥哥蕭懿,蕭衍當時是雍州刺史,擁立蕭寶融為帝,起兵攻擊首都建業。501年,南齊蕭衍率軍攻入建業,包圍宮城,南齊帝蕭寶卷被屬下殺死;內亂結束,蕭衍掌握政權;502年,南齊帝蕭寶融讓位給蕭衍,南齊滅亡,南梁建立。
蕭衍登基初期先後任用范雲、徐勉參與政治,二人都是正直之臣,尤其是徐勉,從政二十多年,不肯阿諛奉承,多次規勸蕭衍的不合理決定。蕭衍生活樸素,但是比較昏庸,執法上對權貴皇族寬大,多次縱容子侄犯罪,而對卻非常平民嚴苛。
蕭衍晚年篤信佛教,大肆修建佛寺,賞賜僧侶,更四次捨身同泰寺,「捨身」的後果就是,文武大臣要用巨款贖回他們的「皇帝菩薩」。所以不勞動的和尚尼姑反而成為富翁。
547年,東魏的丞相高歡去世,侯景叛離東魏,歸降南梁,蕭衍在寵臣朱異的建議下接受了他的投降。然而侯景狡詐又貪得無厭,548年,侯景勾結蕭正德叛變,直指建康,十月二十五日包圍宮城。宮城內的太子蕭綱等人雖然艱苦守城,但外部各地勤王軍互相觀望,不肯救援。經過近五個月的包圍,549年三月十二日,宮城淪陷。這時蕭衍雖然還是皇帝,但已被侯景控制,有名無實。但蕭衍心中不平,不肯向侯景低頭。侯景於是減少蕭衍的飲食,蕭衍憂憤交加,病死。(雖長壽,但未得善終,叫人感嘆)
蕭衍的兒子們:
蕭衍共有八個兒子,因為蕭衍的長壽,有四個兒子在蕭衍之前就去世了。
大兒子是文學史上有名的昭明太子蕭統,蕭統不僅文才好,而且性情寬厚、仁慈孝順。從蕭統成年開始,蕭衍就讓他參與朝政。但蕭統30歲左右就去世了。蕭統安葬生母時,聽從一位風水道士的話,在墳地里埋了一個「蠟鵝」來改變風水,被人誣陷為使用巫蠱,蕭統無法自明,從此父子間有了嫌隙。
蕭衍的二兒子蕭綜,他母親原來是南齊皇帝蕭寶卷的妃子,而在被蕭衍臨幸七個月後生下蕭綜,許多人都懷疑蕭綜是蕭寶卷的兒子。後來他母親失寵,秘密地對蕭綜說:「你七個月就生下來了,怎麼能與其他皇子相比!然而你是太子的大弟弟,幸保富貴,千萬不要泄露!」蕭綜從此也懷疑自己身世,並偷偷挖開蕭寶卷墳墓滴血認親,得到證實。後來帶兵在外時逃到北魏,後來就死在北魏。
蕭衍的三兒子蕭綱,就是繼蕭統之後的太子。當時的傳統,認為太子死後應該立太子的長子為皇太孫,作為皇位繼承人,但蕭衍仍記恨「蠟鵝」時間,於是立了蕭綱為太子,因此朝野上下都認為不應該。蕭衍雖然後來多次安撫蕭統的兒子們,但蕭統的兒子們仍然忿忿不平。蕭衍年老時,兒子們互相不服,蕭綱的弟弟們:蕭綸、蕭繹、蕭紀,權力都很大,蕭綱雖然厭惡,但很無奈。後來侯景之亂時,蕭衍其餘兒子都在外鎮守一方,只有蕭綱在宮城內,和兒子蕭大器、大臣羊侃艱苦守城。後來城破,蕭綱也覺出絕望,不再抗爭。蕭衍死後,蕭綱當了兩年傀儡皇帝,551年被侯景殺害。
蕭衍四兒子蕭績、五兒子蕭續,都在蕭衍之前去世。
蕭衍最小的幾個兒子:蕭綸、蕭繹、蕭紀,都鎮守一方。在侯景之亂時,雖然都派軍參與勤王,但並不下死力,當時身為為益州刺史的蕭紀更是連兵都沒有派。而等侯景佔領宮城,蕭衍去世,幾個兒子便相互殘殺起來。主要是蕭繹,蕭繹一心想繼承帝位,於是用盡心機排除障礙,先誅殺了蕭統的兒子蕭譽。後來蕭綸打算勤王,蕭繹恐怕他勤王成功後會威脅自己當皇帝的可能,於是派人攻擊蕭綸,後來借西魏之力將蕭綸誅殺。後來蕭紀在成都稱帝,被兒子欺騙,以為侯景之亂未平,於是率軍東下。這時蕭繹已經在江陵稱帝,於是一面請求西魏攻擊蕭紀的根據地成都,一面迎戰蕭紀,誅殺了蕭紀及他的幾個兒子(反倒是投降西魏的蕭紀子孫保存了性命)。蕭繹也並沒有做多長時間皇帝,之後西魏又攻陷了江陵,誅殺了蕭繹。
帝王之家骨肉相殘的戲份從來不斷,南北朝時更是密集、慘無人道。目前讀到的宋、齊、梁三朝政權,後來者篡位後,不但誅殺前任,而且將前任的子孫全部殺絕,哪管前任與自己的血緣關係?其實不光是帝王之家,也不光是富豪之家,就連平民老百姓,骨肉之間一旦有了利害關係,照樣會相互殘殺,這時哪有什麼親情?
※讀《資治通鑒》鄧艾屯田淮南淮北
※南宋江西廬陵官刻初印孤本《資治通鑒綱目卷第二十三》
※南宋江西廬陵官刻初印孤本《資治通鑒綱目卷第二十三》—西泠春拍
※讀《資治通鑒》呂壹違法監諸臣,顧雍闞澤依法治呂壹
※解讀《資治通鑒》:「田忌賽馬」與「圍魏救趙」
※周末讀書︱魏延安:讀《通鑒》 品曹操-柏楊版資治通鑒夜讀札記15
※馬邑之圍(一)|選自《資治通鑒》
※孔臧請為太常|選自《資治通鑒》
※姚堯精讀《資治通鑒》第13集
※劉敬宣謀南燕(資治通鑒卷一一三之二三)
※司馬光初進讀通志 賜名《資治通鑒》
※細讀《資治通鑒》:魏文候納賢與吳起休妻
※讀資治通鑒卅二-秦二世(八)
※《丁萬明評說〈資治通鑒〉之縱橫捭闔》出版
※《資治通鑒》里的齊家之道
※司馬光寫《資治通鑒》為何要躲在地洞中
※周末讀書︱魏延安:兩漢的外戚之禍——柏楊版資治通鑒夜讀札記十
※古都洛陽:司馬光閑居洛陽15年 終成巨著《資治通鑒》
※讀史明鑒,必讀《史記》《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