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夏季養生小常識 輕鬆祛濕又健脾

夏季養生小常識 輕鬆祛濕又健脾

夏季養生小常識 輕鬆祛濕又健脾



夏季女人養生小常識

外熱、內熱一起來,人體極易感受外來濕邪的侵襲,出現渾身無力、舌苔濁膩、脾胃不合、食慾下降、心煩焦躁、頭身困重、口渴噁心等,中醫稱此為「夏日傷寒」或濕熱病。這時,應該特別注意飲食調養,以清淡為主,常吃具有清熱健脾利濕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蓮子、山藥等。忌食海腥魚類、羊狗肉、冷飲等。


天氣悶熱也是濕熱誘


上海中醫醫院內科陳平主任醫師說,近來受悶熱天氣影響而夏季濕熱的病人明顯增多,其中以老年人居多,其中,胸悶、呼吸不通暢,渾身乏力、疲倦、頭暈、腹脹、胃口不好,燥熱、出汗很多或有汗出不出等三類情況尤為多見。夏秋天氣悶熱,對人們生活和身體產生很多不良影響,在悶熱環境下,人體代謝旺盛時能量消耗較大,加上如果人體排汗不暢,造成濕氣積聚,若疏於調理則容易導致濕熱體質。


潮濕多雨也是誘因之一

在夏天特別是夏至後,很多地區都進入了雨季,如果身體素質不夠好,濕熱邪氣就會乘虛而入。要是脾虛再來湊湊熱鬧,就容易在身體內積累濕濁之氣,特別是堆積在臟腑和經絡里。這時,身體里的熱就會不斷炙烤這些濕濁之氣,就像大熱天用被子捂著東西一樣,時間長了,就會產生一定的熱量,這就是中醫所說的「化熱」,從而形成濕熱。因此,生活中,不要淋雨,盡量避開潮濕的環境,避免外感濕邪。這樣還可以避免腳氣、濕疹、下肢潰瘍等病症的發生。

夏季養生小常識 輕鬆祛濕又健脾



濕熱或是吹空調惹得禍


室外溫度升高時,人們都習慣躲到室內『嘆』冷氣,有的還越『嘆』越冷,雖然免受酷暑之苦少出汗,卻引來了一系列的病症。夏天人體的汗毛孔本來是張開的,人們每天都要在室內外進進出出,如果在烈日下出汗後突然回到空調場所中,驟降的溫度會讓張開的汗毛孔突然關閉甚至堵塞,侵入體內的寒氣更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另外,在空調環境中,人不出汗了,還會把本來應通過發汗外泄的濕濁留在體內,因而引發濕熱病症。在夏天合理使用空調風扇很重要,空調溫度不宜開得太低,白天應控制在24攝氏度以上,晚上控制在28攝氏度並伴有除濕狀態,尤其晚上睡覺時不要直接吹風扇及空調風。

夏季養生先學會排濕毒


仲夏季節,潮濕的空氣加上持續高溫,人幾乎天天在「蒸桑拿」,這樣的季節最重要的是排濕毒。濕氣通於脾。厚重的濕氣把脾捆綁起來,叫做「困脾」,會出現頭昏、四肢沉重、噁心、食慾差、大便不成形、胃脘脹氣、舌苔膩。


專家建議:芳香能夠醒脾。將薄荷、生薑涼拌,稍微放點辣椒,能刺激脾胃。脾胃「清醒」過來,才能利濕。具體來說,噁心欲吐者,喝藿香正氣水,吃參苓白朮丸。舌苔膩、早上肚子偏大者,說明身體里有水排不出去,往往是脾虛、脾不健運的表現,可吃薏仁山藥粥或山藥冬瓜湯。


濕毒分濕熱毒和寒濕毒


脾胃濕熱者,有口苦、口臭、舌苔黃膩、尿偏少、大便不爽等癥狀。祛濕熱,可吃綠豆薏仁粥、西瓜皮絲瓜湯、涼拌苦瓜或苦菜湯,嚴重的可煮蒲公英綠豆水喝。

寒濕毒多見於冬天,但少數人長夏也會有,一般為寒涼體質的人,或因貪涼吃生冷食物、長時間開空調,體內會聚集寒濕毒,表現為大便稀、食慾差、舌苔白膩等,可用生薑散寒祛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您可能感興趣

夏季養生保健小常識
女性 夏季 養生小常識
冬季養生健康生活小常識
四大女性夏季養生保健常識
冬季男性養生小常識:祛寒就溫養腎進補
夏季養生小常識 女性注意這些健康過夏季
女性秋季養生小常識 給你健康一季
養生保健小常識 讓你輕鬆過夏天
春季養生 男性補腎小常識
夏季養生小常識-保健要「養陽」
夏季三碗養生粥 健脾利濕又養胃
夏季養生小常識,幫助大家健康度夏
男性健康養生小常識!
夏季養生常識,助你健康一夏!
夏季喝湯更養生 清熱祛濕健脾消暑
【養生】兒童春季養生小常識 可常吃竹筍薺菜!
立夏養生小常識
兒童春季養生小常識 可常吃竹筍薺菜
夏季養生小常識 炎炎夏日吃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