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三伏天艾灸哪些穴位

三伏天艾灸哪些穴位

三伏天艾灸哪些穴位

三伏天艾灸哪些穴位


1、後天之本,氣足之源——足三里


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按壓有明顯的酸漲感。足三里是人體穴位中運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在我的臨床中,氣虛血虛首選足三里、消化疾病首選足三里。


因為足陽明胃經屬多氣多血之經,足三里有氣血雙補的功能,常用於治療頭暈、耳鳴、失眠、癱瘓、便秘、胃痛、腹脹、腹泄、消化不良、食慾不好、胃潰瘍、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闌尾炎、急慢性腸炎等疾病。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足三里這個穴位能夠提高免疫力,足三里具有雙向調節作用。所以從古代起就被作為要穴來使用。

如果身體不錯只是保健保健,一星期灸2-3次,一次一個穴位不少於10分鐘,如果身體差,氣血差的那灸的時間需要長一點,最好是按摩後再灸,效果最好。你自己觀察,如果堅持灸足三里10日,你會感覺你精神好了,睡眠足了,吃飯香了,面色紅潤了。保健知識


2、任脈穴位關元


關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三寸。簡便取穴,四指併攏,置於臍下橫量,在小手指的下緣處取穴。關元穴的作用:溫腎陽、提性慾,補虛,壯陽的作用。關元穴是小腸經的募穴,也是脾經、肝經、腎經、任脈的交穴。位於下焦,內有腎臟、小腸、膀胱、婦胞宮、前列腺等臟腑組織,故有統治三陰經、任脈諸經疾病。具有補腎壯陽、溫通經絡、理氣和血、補虛益損,補一身之元氣等作用。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從古到今都把此穴作為保健要穴。


有一年青性功能障礙患者,在我的指導下,夏天灸關元穴,在那年夏天后病就痊癒了。特別是老年朋友,如果在伏天堅持灸關元穴,尿頻尿急、前列腺問題就自己解決了,中老年人常灸關元穴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大家不妨試試。


3、人體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神闕

神闕,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肚臍眼」。我們知道,胎兒在母體的時候,是靠臍帶連接到胎盤接受母體的營養,古今以來,大家都十分注重神闕的保養,稱神闕為人體的「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本穴喜灸而禁針刺,能溫通元陽、復甦固脫、調和脾胃、益氣養血。對消化不良、腹泄、下痢、虛喘等有防治作用。還有提高免疫力、調節臟腑功能,延緩衰老的作用。可以按摩和艾灸法,其中按摩最簡單,艾灸最有效。還有貼葯療法,根據病情把中藥研成粉末,用膠布貼在肚臍上,達到治病的目的。這就是我們中醫說的臍療。


4、一切脾胃之疾,無所不療——中脘穴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上4寸。簡便取穴,自己手臍上四橫指。中脘穴為腑會穴,同時又是胃的募穴,因此對於六腑的功能均有調節作用。尤其是對於胃的各種疾病具有良效,總之以治療消化系統為主,如胃痛、腹痛、腹脹、嘔吐、反胃、食不化、腸鳴、泄瀉、便秘、便血,現在常說的胃炎、胃潰瘍、十二脂腸球部潰瘍等一切脾胃之疾無所不療。可以按摩、艾灸療法。如有脾胃不好的朋友,趕快行動吧。

三伏天艾灸哪些穴位


5、生命之門,動力之源——命門穴


命門穴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在第十四椎下,也就是第二腰椎棘突下,前方平神闕穴。因本穴在兩腎之間,也和兩側足太陽膀胱經腎俞相平。因此有生命之門之稱,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源泉所在。命門穴的功能體現了腎陽的作用,對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宮的生育功用有重要影響,對各臟腑的生理活動,起著溫煦、激發和推動作用,對飲食消化、吸收與運化,以及水液代謝等都有促進作用。因此認為是藏真火之穴。臨床上命門火衰的癥狀基本和腎陽不足(和)是一樣的.命門火衰主要表現四肢清冷、虛損腰痛、或五更泄,男子陽萎、早泄、遺精,女子月經不調、經痛、宮寒不孕等虛寒癥狀。


根據臨床實踐,命門和神闕穴組方,壯陽第一,採用灸法,命門用大艾柱灸,神闕用隔鹽灸,不必看灸多少壯,要感到有熱感從穴位直透體內,灸命門可培補腎氣,振奮腎經,使陽氣充盛行;神闕屬任脈,為生命之根蒂,灸之可扶陽固脫。二穴相配具有溫腎壯陽,回陽固脫之效。


6、小兒百病之灸點——身柱

身柱在背正中線,第三胸椎棘突下凹線陷中。取穴時採取俯卧位,先取大椎穴,然定身柱穴。身柱。身柱子之意,適用於腦力不足出現的眩暈,中氣不足出現的哮喘,大氣不足出現的脫肛,督脈之氣升舉無力出現的腰背痛等症,還常作為小兒強身健體的穴位,根據臨床經驗我認為是通治小兒之病。小兒臟腑嬌嫩,功能尚未健全,特別是肺、脾二臟較弱,因此小兒易感冒、發熱、咳嗽、哮喘、腹瀉、消化不良等癥狀,特別是三伏灸身柱穴對以上疾病具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小兒皮膚嬌嫩,艾條相對要小些,因而一定要小心,一般每次灸的時間表10-20分鐘,開始是隔日一次,灸一個月後可減少灸的次數,每周期性2-3次,或者每周一次。根據小兒的身體狀況來定。如果小兒體質太差,易患感冒,還可配合風門、大椎等穴位治療,加強抗外邪的能力。


7、補腎首選穴位——太溪


太溪在足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用力按壓時,腳趾會出現麻木感。太溪穴為腎經的原穴,是腎經原氣經過和停留的腧穴。腎藏精,分化陰陽,因此無論腎精虛還是腎陰陽不足,都可以有太溪穴來補養。如治療腎陰不足,陰虛火旺導致的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耳鳴、耳聾、失眠、健忘,或者腎陽虧虛出現的肢冷、下肢水腫、陽萎等疾病。可以按揉、按壓、以酸痛為適,力量大些以腳趾感覺到有麻木為宜,也可用艾灸。

您可能感興趣

三伏天為什麼要艾灸 三伏天艾灸有哪些好處
三伏天灸穴位敷貼,您知道嗎?
三伏天養生,一起做個艾灸吧!
哪些人在三伏天養生最好?
三伏天吃什麼好?三伏天養生四竅門!
三伏天養生攻略:三伏天這樣吃最健康!
三伏天,長夏養脾,艾灸這六個穴位可健脾祛濕
三伏天適合喝薑湯嗎 三伏天吃薑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三伏天,哪些疾病適合三伏貼?
三伏天如何祛濕,教你幾個妙招!
三伏天,艾灸4個穴位,輕鬆趕走疲勞!
三伏天如何養生?三伏天吃什麼?
三伏天除了老三樣還能吃點啥?
三伏天祛除濕氣的方法都有哪些?
三伏天吃什麼最好 教你三伏天養生秘訣
三伏天就吃這四種食物
三伏天如何养生
三伏天掌灸肩周炎篇
三伏天如何抗癌?專家卻說這四點可以逆襲整個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