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運河與黃河

南運河與黃河

(歷史探秘



南運河與黃河

南運河,又稱御河。原為古老河道,後經人工開鑿,系京杭大運河漳衛南運河系的一條河流。故有人誤認為南運河裡是黃河水,請看:


南運河的源頭


南運河乃人工運河,自東漢建安十一年(206)曹操開鑿平虜渠,南迄參戶(青縣境內)北行入泒水,與東漢建安九年(204)開鑿的「引淇水入白溝」共入清河,為後來開鑿南運河奠定了基礎。


隋大業四年(608)重修永濟渠,基本上利用曹魏時舊渠。因沁、淇兩河合於衛又得名衛河。因隋煬帝乘龍舟沿永濟渠抵涿郡,故又名御河。

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至二十九年(1292),先後開通濟州河、會通河、通惠河,從此京杭運河不再繞道中原,故名曰京杭大運河。以天津三岔口為界,南為南運河、北為北運河。


明、清因漕糧運輸興旺,故又名漕河。因分段命名,衛河下至三岔口稱衛漕。以現水系劃分,因其屬漳衛南運河水系,故稱南運河。


1949年新中國建立後,南運河經過幾次治理,形成自四女寺樞紐開始,流經德州、吳橋、滄州、青縣到達天津市,全長309公里的河道。它的左堤長271.4公里,右堤長273.1公里。


漳衛南運河是海河流域的五大水系之一,由漳河、衛河、衛運河、漳衛新河和南運河組成,流經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四省及天津市。漳衛南河系位於太岳山以東,滏陽河、子牙河以南,黃河、馬頰河以北。流域內大致分山地、平原兩種地貌。


它的西部即上游,地處太岳山東麓和太行山區,地面高一般在海拔1000米以上,為土質丘陵區和石質山區;它的東部及東北部即中下游區,為廣闊山前洪積、坡積、沖積的平原。西部山區與東部平原直接相接,山前丘陵過渡區很短。

漳河屬海河水系南運河的上游。它源於長治西部和北部山區,其源有二:一源於山西省平樂縣南少山,該河大部流行於太行山區的石灰岩和石英岩區,泥沙較少,水較清。名清漳河;一源於山西省長子縣發鳩山,該河流經山西的黃土地區,水色渾濁,名濁漳河;兩河在河北省涉縣田家嘴匯流後,稱為漳河。


1960~1969年,在上游林縣境內建有紅旗渠水利工程。漳河進入館陶縣後匯入衛運河,然後進入南運河。


其中,濁漳河是長治境內的最大河流,河分三源:濁漳南源出於長子縣發鳩山;濁漳西源出於沁縣漳源村;濁漳北源出於榆社縣柳樹溝。南源和西源先在襄垣縣甘村交匯,又東至襄垣縣合河口與北源交匯,始稱濁漳河。


清漳河屬海河流域,發源於太行山,分東西兩源,在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下交漳村合流後,經黎城縣流入河北省的涉縣,在縣南的合漳村與自西而來的濁漳河匯合,形成漳河。漳河東流,在冀魯交界處的館陶縣與另一條來自太行山的衛河交匯。


衛河是海河水系南運河的上游。春秋時因處衛地而得名,是由古代的白溝、永濟渠、御河演變而來,發源於山西太行山脈,流經河南新鄉、鶴壁、安陽,沿途接納淇河、安陽等河,流至河北館陶與漳河匯合後,稱漳衛河。再流經山東臨清入南運河。

衛河,漢稱白溝,隋稱永濟渠,宋曰御河,明稱衛漕,清代因該河發源於春秋衛地,終止於天津衛,取其首末兩端「衛」字,而得名曰「衛河」,一直沿用至今。


通常說的衛河,是指新鄉合河鎮至館陶縣的溝彎這一段,該段長約100公里,通稱運糧河。衛河源自山西省陵川縣的奪火鄉南嶺,流域內均為山區,流向自北向南,出山西省進入河南省焦作市,經馬安石水庫轉向東流,納入石門河、黃水河、百泉河,全程58公里。


解放後,衛河曾一度為兩個源頭,一為共產主義渠引黃河之水,系1958年前後開鑿,因無預防措施,很快因造成嚴重水患而停止;另一支為衛河河道。共產主義渠和衛河在老關嘴合流後。繼續北流,在南樂縣流入河北的大名縣,再進入山東的冠縣,復入河北的館陶縣稱溝彎,在館陶縣徐萬倉與漳河匯流後叫做衛運河,也叫漳衛河。


自館陶縣徐萬倉的匯合點起,到四女寺的這段運河稱衛運河;自四女寺水利樞紐至天津的這段運河稱南運河。

流經德州區域的南運河裡,流的是山西長治山區里的水,不是黃河裡的水。為什麼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南運河源自黃河哪?


黃河自古就以「善淤、善決、善徙」而著稱,向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之說。其主要原因是,它不斷的搬運、堆積泥沙,使河床形成堆積地貌而致。


在遠古時期,黃河裡有無泥沙,洪水期淤灘,枯水期淤積河槽等現象,不完全取決於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在1946年前的幾千年中,有記載的黃河決口就達1593次,較大的改道有26次。


清朝建立後,南糧北運的形勢沒有改變,京師所需亦是「仰給於江南」,因此,清朝廷一直十分重視運河漕運。但由於京杭運河,經明代上百年的經營,運河路線大體定型,重大的運河工程也已經完成。期間,黃河是借淮河入海的。在清代,他們只是做了些整理與維修的工作。清咸豐五年(1855)六月,黃河水位猛漲,十七日大雨傾盆,蘭陽(今河南蘭考縣)一帶一片汪洋,許多地方「堤水相平」。十八日,銅瓦廂附近決口三、四丈,二十日,全河潰決。


據《山東通志》載:河決後,「復分三股,一股由趙王河走山東漕州府南下注,二股由直隸東明南北分注,近山東濮州、范縣至張秋匯流穿運奪大清河,由鐵門關北肖神廟以下二河蓋牡蠣咀入渤海。濮、范以下,壽張、東阿以上盡遭水淹沒。」


洪水先是淹沒蘭陽、封丘、祥符、儀封、考城、長垣。再分兩股流入山東,一股東流注入趙王河,經曹州府(今山東菏澤)流向東北;一東北出長垣至東明雷家莊又分兩股,一股經東明南門外東流,經曹州府北入趙王河與第一股匯合,另一股經東明北門外東北流經濮州(今山東鄄城北)、范縣(今河南范縣東北)繼續東北流。三股洪水在張秋鎮匯合,沖毀運河堤防,向東奪大清河入海。


後來,東出曹州的一股在咸豐八、九年淤塞,另一股變成黃河今日的河道。


這次銅瓦廂決口,致使京杭大運河南北斷流。清光緒27年(1901),漕運完全停止。


改道後的黃河,將大運河在十里堡村北攔腰截斷,被分為南北兩段,截斷了汶水使之不能北注黃河,破壞了明清以來會通河的水源體系,極大地降低了會通河的通航能力。


對此,清政府卻採取「暫行緩堵」的放任態度,「泛濫所至,一片汪洋。遠近村落,半露樹梢屋脊,即漸有涸出者,亦俱稀泥嫩灘,人馬不能駐足」(《再續行水金鑒》卷92,第2392頁)。加劇了這場災難的廣度和深度。


黃河在清朝咸豐五年(1855)以前,在安徽的濱海入黃海。這次決口後,在如今河道,東營市墾利縣流入渤海。致使黃淮分離,安山至臨清間運道涸竭,淮河下游及山東境內黃河兩岸的運河航道淤塞,河道廢弛。


這時清朝已進入腐朽衰敗的階段,內憂外患重重,根本無暇顧及也無力解決運河通航的問題。光緒二十六年(1900),漕運全罷,至此,運河及其漕運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清朝後期和中華民國時期,曾幾度倡議治理運河,但均未付諸實施。


就是說,從這次黃河改道起,截止今日(1855至今)約160餘年間,運河根本就沒有通過黃河。除個別的引黃工程外,根本就沒有用過黃河城的水。


2016年5月20日

您可能感興趣

河南、河北的分界線是黃河還是漳河呢?
陝西渭南蒙華鐵路龍門黃河大橋主拱合龍
「九渠之首」青銅峽:黃河大峽谷巡遊
秀美山河之黃土高原與黃河
陝西宜川壯美黃河壺口瀑布
長見識!漢武帝和司馬遷竟在河南濮陽治理過黃河
北方千島湖 黃河小浪底——「暢遊華夏行」
沿黃公路景色-黃河崖畔香爐寺
「中山橋」頭說黃河
蘭州:黃河遠上白雲間
長江、珠江、黃河、淮河,特大水災,日本人落井下石
黃河灘上的紫晶棗
康熙皇帝體恤民情勵志治河,親自九下江南巡視黃河災情
胡智深│黃河故道古淮河口雲梯關歷史追溯
白庚延—黃河水黃土地
故鄉淮安的黃河橋已成南北地理分界線
北北:黃河飲酒記
蘭州黃河風情線
小見——長江與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