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胡智深│黃河故道古淮河口雲梯關歷史追溯

胡智深│黃河故道古淮河口雲梯關歷史追溯

1.地質文化,2.海關文化,3.海鹽文化,4.漕運文化,5.河防文化,6.水利文化,7.移民文化,8.文學名著,9.戲曲文化,10.名人文化,11.孝道文化,12.民俗文化,13.濕地文化,14.農耕文化。

胡智深

黃河故道古淮河口

雲梯關歷史追溯……

文│胡智深

雲梯關,地處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的入海口。

成陸於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境內及周邊曾多處發現出土新石器時代的中晚期文物及文化遺址。

漢唐時期中原地區與海外貿易的古海關-東洋航線的起點。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抗金黃河人為決口,南宋紹熙五年(1194年)黃河決堤奪淮入海——形成太平洋西海岸、亞洲大陸邊緣最大灘涂濕地的源頭。

明洪武五年(1372年)設立的東南沿海最大抗倭大河衛營所在地。

清朝數代皇帝御批、大臣督察的黃河水患治理重點區域。

米芾、龔自珍等文人墨客都曾到訪並留有千古佳句。

目前我國區域文化從大的範圍分類,一般都按黃河文化、長江文化等區域劃分,或以先秦時期的國度劃分為齊魯、吳越等區域文化,尚無以淮河流域為地域特徵的淮河文化之說。而淮河文化作為獨立的區域文化,是黃河文化和長江文化不可取代的。

由於淮河文化具有鮮明的過渡兼容性質,對研究我國地域文化融合規律,有著典型的意義。

其一:地質文化

滄海桑田,是中華海陸相生的自然地理現象,華夏陸地的形成和長江、黃河、淮河等眾多入海大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淮河、黃河的東流入海不斷沖刷沉澱形成了今天黃淮平原、江淮平原的勝境,也形成了從北至南沿海滄海桑田的獨特自然地理現象,雲梯關區域是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抗金人為決黃河入淮河、南宋紹熙五年(1194年)黃河自然決口奪淮河入海的古淮河入海口,727年間的陸相沉積,使古為滄海今為田的自然地理變遷現象,在雲梯關演繹地淋漓盡致,是我國大江大河形成華夏陸地、演繹滄海桑田的重要自然地理標本,同時,不會再生、不可複製的滄海桑田自然地理現象,也具備了申報世界自然地質遺產名錄的基本條件。

其二:海關文化

古代海關。江蘇省文物委員會原主任王少華考證認為,雲梯關為古代青徐吳越中原出海口岸,是我國最古老海關之一。中國《海關研究》2003年第二期發表《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海關之一——雲梯關》,作者李建:「……在北宋、元之時即存在」。

海上絲綢之路始興於漢唐,盛於宋元,明初達到頂峰。自漢武帝拓疆貿易、隋煬帝開通運河之後,中原東向、華夏中天所在地的古淮口雲梯關便進入國際港口的範疇,漢唐與日本、新羅等國的文化交流人員和商貿船隻,都通過古淮口上的雲梯關和長江揚州等地進出中原,因此,雲梯關可以說是漢武大帝拓展疆域、海外貿易的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東洋航線的重要起點。古稱「大海口」、「海要」,淮河流域民間一直傳唱「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收了淮河灣,富甲半邊天」的歌謠。

據《阜寧縣誌》記載,廟灣榷政始自明代萬曆年間,榷政,建設建立徵收賦稅的機構。廟灣口雲梯關地方船料梁頭則屬淮關,客商貨物則屬海關。海關有官瓦房十間,民房三間,巡船七隻,凡經過該關所有貨船俱按江海關依貨徵稅,一切巡航貨載七折報納,車載驢馱肩挑背,稅銀不及三分者,概免輸納。

其三:海鹽文化

蘇北鹽場。7000年前的地球第四紀冰川變化,將大陸海岸線向東逐步推移至贛榆-大沂山(灌雲)-雲梯關(響水)-廟灣(阜寧)-鹽城一線。早在春秋時期,古淮口兩岸的先民們,以「近海之利」「煮海為鹽」。秦漢時廣大東部沿海地區已因鹽利興市。漢元狩四年(前119),鹽城就以其興旺的漁鹽之利立縣鹽瀆,明朝的蘇北鹽場所在地,現在的「中國海鹽博物館」就座落在鹽城。清末民國初成立的大源製鹽公司,建國後的淮北灌東鹽場、東泰鹽場、江蘇最大的地方鹽場-三圩鹽場等均位於淮河入海口東移後的灘涂濕地,海鹽的生產方式經歷「煮海熬波」「淋鹵煎鹽」「曬海成鹽」「鹵晒成鹽」。

其四:漕運文化

河海相連。河海相交的地理特徵,使處於淮河入海口的雲梯關衍生了水上商業文化現象,這種現象包括漕運、海運,漕運這一文化現象。現在雲梯關周邊仍有王碼頭、楊碼頭、海關、大關等反映古代繁華商貿的地名,是西連淮河、京杭大運河,東向出黃海的河海聯運重要港口,且南京博物院考古勘探也發現了湮沒於地下700餘年的歷史遺存。現在的古淮河、串場河、灌河都曾是繁忙的漕運主要通道。明景泰初(1450年)始在淮安設立運鹽和糧食等貨物的總督漕運部院,清光緒三十年(1904)裁徹漕運總督,設在淮安的朝廷重要的漕運總督部院,足以說明地方交通漕運的繁忙重要和地方物產的豐盛。

其五:河防文化

大河衛營。漢時,海上兵防有樓船將軍、橫海將軍等。唐初征遼,築有城堡,用於囤積軍用糧草輜重和駐軍。宋抗金、明驅倭、清防務,雲梯關及淮河一帶經常兵戎相見。明朝建立伊始,便在全國推行衛所制度。其實,衛所還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兵營,不是戰時組織,衛所軍士世居一地,且耕且守,戰時由朝廷臨時調兵遣將,兵將分離,兵不識將,將不識兵。明代諸城籍軍功子弟大多安置於全國各地的衛所中,明代凡京師和地方均設衛所,5600人為一衛,1120人為一千戶所,112人為一百戶所;每一百戶所設二總旗,十小旗,每50人為一總旗,每10人一小旗。衛所設有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千戶、副千戶、百戶、試百戶、鎮撫等職官。

明代衛所將士實行世襲制,軍官可世襲,士兵則世代服兵役。明初這種軍事建設的藍圖不久便因邊患的日益加劇而改變,特別是明洪武五年(1372年),東南沿海為防倭寇侵擾,朝廷在雲梯關設立「大河衛」,鎮守權重,都統勢輕,衛所精銳,悉從抽選,歸屬淮安府(淮安府統轄淮安衛、大河衛、邳州衛現徐州境內、海州所現連雲港境內),當時全國已設立329個衛所。明鄭若曾在《籌海圖編·萬裏海防圖》中述:「....朐山距淮河之道,郁洲、鷹游山皆淮之東北境也,中包泰興之周家橋,鹽城之射陽湖,山陽之雲梯關、廟灣處,此皆沿海衝要之區,寇盜停泊出沒之處,乃據守當先者也。」,在明朝《萬裏海防圖》上雲梯關作為軍事重地赫然在列。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三十四年 (1555年)和三十六年(1557年),倭寇曾三次入侵雲梯關,均被當地軍民擊敗。雲梯關村《楊氏族譜》記載,嘉靖年間雲梯關守將楊茂,是北宋名將楊五郎的後代,楊茂抗倭殉國後,朝廷又委派楊氏後人駐守雲梯關。

其六:水利文化

國之工程。根據《江蘇省兩千年洪澇災害年表》載,公元1195年至1949年754年間,災害年315年,平均每4.18年就有一次水災。另據《鹽城市志》載,黃河奪淮後,有文字記載的全局性海、洪水災害41次,平均每20年出現一次,就是說每20年鹽城就要承受一次水的滅頂之災。學者說,這是不斷被「格式化」的大地。

明隆慶三年(1569年)七月淮水泛濫,「四望數百里浩淼如大海,溺死者不計其數。」

清道光十一年(1831)運河決堤,平地水深五尺「歲大飢,人相食」。

民國20年(1931)洪澤湖決堤,「平地水深數尺,街道行船」。再就是海水倒灌,由於海堤單薄,海水倒灌屢屢發生。

史書記載,明正德九年(1514)「海嘯,居民漂溺者十分之七」。洪水、海潮交替為患,治水也成為當地歷代政府和民眾的頭等大事。

淮河治理從大禹治水的神話傳說,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抗金人為決堤,自1194年(南宋紹熙五年)黃河歷史上第四次自然改道全面南泛,到1855年黃河北徙復歸山東,在治理淮河的漫長歲月中,形成了大量的歷史典籍,因而有些專家把它稱之為「水利文化」。

北魏酈道元編著的《水經注》,對淮水其支流的原委、分合,流經地區的地理變遷和歷史事件均有記載;唐大曆淮南黜陟使李承築「李堤」、宋代范仲淹築「范公堤」;明代萬曆年間潘季馴的《河防一覽》《兩河經略》等著作,提出了「築堰障淮,束水攻沙,水逼淮注黃」等治水思想,清代康熙年間靳輔的《靳文襄公奏疏》,提出黃、淮、運綜合治理主張,完善了潘季馴的治水思想。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五月,河道總督張鵬翮疏言:「臣遵旨看視海口,將攔黃壩盡行拆去,河身開浚深通,於四月二十一日動工,至五月初九完工開放,水勢暢流,沖刷淤沙,旬日之間深至三丈,寬及百丈有餘,滔滔入海,沛然莫御,且自動工以來,海潮不興,風濤不作,得以施工,工程甫竣,即長水二尺,以資開放,暢達入海,此皆我皇上留心國計,軫念民生,至誠上孚天心,海神效靈之所至,應將攔黃壩之名改稱大通口,伏乞皇上欽定,以垂永久,建海神廟以答神庥。」。康熙准奏賜名「大通口」,建造廟宇。

康熙四十三年正月,甲戌封淮神為長源佑順大淮之神,御賜「靈瀆安瀾」匾額,懸掛雲梯關海神廟(大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卷一百九十九第十二頁)。

乾隆三十二年(1768年)六月十七日,江南河道總督李弘、兩江督臣高晉、河東河臣李清時、河南撫臣阿思哈聯合上疏朝廷奏摺:「河南陝州三門是黃河入淮的鎖鑰之地,安東縣雲梯關為黃河入海尾閭,盱眙縣龜山系淮水匯歸洪澤湖的門戶。這些地方都建有禹王廟。雲梯關禹王廟建於清康熙39年(1700年),由於年代久遠,廟宇損壞嚴重,兩江督臣高晉將其修葺完整。三門禹王廟與河東河臣李清時、河南撫臣阿思哈會商,於本年二月共同捐款已修建完工。盱眙龜山禹王廟亦經修理完畢。這三處廟內俱未有御書匾額,以垂永久,光昭懷柔之典於萬世。」

三十二年九月,乾隆皇帝恩准下賜御書匾額:河南陝州三門禹王廟匾曰「功垂疏鑒」;江蘇安東縣雲梯關禹王廟匾曰「利導東漸」;安徽盱眙縣龜山淮瀆廟匾曰「佑孚川乂」(《清實錄》乾隆三十二年九月下 七三九頁)。

嘉慶十三年(1808年),黃河堤決馬家港及張家莊二套兩處。溢水以張庄決口最猛,旁兩路直向北沖入灌河形成夾沖子,水頭衝過灌河北岸五里,堤北支河港汊悉車平陸。這次決口是蘇北黃河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決口,民眾流離失所,史稱「倒大通口」。次年,工部尚書馬慧裕受命重浚海口,堵塞了兩處決口,挑浚正河,黃水復歸故道,從此下游暢通,全河順軌,永慶安瀾。馬慧裕伏乞皇上睿鑒謹奏。嘉慶御批:欣慰覽之即有恩旨。甲寅以祈禱靈應,頒發清江浦海神廟御書匾額曰「朝宗普慶」(大清《文宗皇帝實錄》卷十八第二六二頁)。

道光三十年(1850年)九月二十六日,南河清江浦伏秋大汛,河湖水勢均形漲滿,埽石坍,勢甚危險,河督及地方百姓恭詣神廟虔禱,水即消落,化險為平,下河一帶得以普慶豐收,皆賴神靈默助。道光皇帝深感慰著,著發去御書「海神廟」匾額一方,交付陸建贏等祗領敬謹懸掛以酬神貺。

清朝孔尚任、左宗棠、林則徐、張謇、于成龍、張鵬翮、李弘、馬慧裕這些名人都曾在鹽城留下治水的足跡。

民國時期,張謇任導淮督辦和國家水利局總裁,遵照孫中山先生「修浚淮河為今日刻不容緩之工」的訓示,對淮河流域進行水文觀測和地形測量,主張江海分流。民國18年,組建導淮委員會,蔣介石兼任委員長,由水利專家莊嵩甫實際負責,選任專門員司、水利技術人員和法國專家,到淮域各水系勘測校核,擬訂《導淮工程計劃》,實施入江入海並舉方針。民國24年,國民政府委員陳果夫主持導淮,江蘇省建設廳廳長沈百先擬訂征工方案,先後役12縣民夫16萬人對協響水縣境內七套以上廢黃河進行疏浚,以下改道取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稱七套以下新開段為中山河,余仍稱廢黃河。

建國後,毛澤東主席針對1950年的淮河大水嚴酷現實,下令「一定要把淮河治好」。之後,淮河再次直接入海的通水道工程歷經治理建設,淮水再次直接入海,這個淮河流域億萬民眾跨越8個世紀的夢想終成現實,淮水不再成為里下河人民的心頭大患。同時,海堤達標建設全面啟動,鹽城海堤總長582km,占江蘇的56%,目前已按50年一遇高潮加10級風浪的標準建成了達標海堤。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較好地實現了侵蝕性海岸灘涂建堤的實踐。

《淮河志》對淮河及治理作了詳盡記載,由科學出版社出版,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 淮河志編纂委員會編纂,《淮河人文志:淮河志(第7卷)》是《淮河志》的組成部分。全書共分淮河流域的歷史文明、名勝、風俗、著述、人物五篇及附錄。該書主要記述淮河流域歷史文明和發展變遷,展示出淮河水利事關國家政權安危和社會經濟興衰的戰略地位。

其七:移民文化

紅巾趕散(又稱「洪武趕散」)。洪武時期江南向江北的移民,大致以當時的黃河為北界。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朱元璋佔領淮河兩岸的大片地域。同年,置淮安府,領海、泗、安東三州,山陽、清河、沭陽、鹽城、桃源、贛榆、天長、盱眙8縣。戰亂使淮安及其周圍地區人口逃斃殆盡,亟待移民充實。同時,江南地區的地主階級人士有很多依附張士誠。故明朝初年,政治上的一項重要措施,是進行強制性的大規模的移民。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遷蘇、松、杭、嘉 、湖諸府之民4000餘戶至臨濠(今安徽鳳陽縣臨淮鎮)墾田。又移江南民14萬戶於鳳陽府。泗州、盱眙為交通要道,經明末大亂,人口銳減 ,時均屬鳳陽府,故遷移的14萬戶中,有相當一部分安置於泗州和盱眙。此後百餘年中,又陸續將江南的人民遷徙到淮安府境。這就是淮安民間傳說中的「紅巾趕散」。如漣水、淮陰望族朱姓,就是明洪武年間整族整族地「奉旨」遷來的。其中一族坐的是包鐵頭大船,後人在漣水、淮陰「九朱」中以「鐵船頭朱」加以區別。漣水孫氏、張氏,灌南湯氏,以及金湖等地約70%左右的居民,其先人也多為洪武年間從蘇南遷來的。

又據民國《泗陽縣誌》載,元末明初 ,由蘇南遷來的有翁、朱、盧、吳等25氏族,其中由蘇州遷來的有21族。明中葉,實行「中鹽法」,晉、徽商來淮業鹽,並就地定居繁衍。漣水望族程氏,先世本歙人也,明季始遷安東。耀南縣城新安鎮,是明朝中葉安徽新安商人在此興集命名的。高溝地區的汪、程、吳等姓,其先也是安徽歙縣人,也是因經商就地定居的。淮安河下鎮是著名的徽商、晉商聚居地。

淮安府的移民亦有從蘇州遷入的說法,如泗陽縣的席,唐,吳,朱四姓,即是明初由蘇州的東洞庭山(太湖有東、西洞庭山)、崑山、句容、吳縣等地遷入,因此該縣仍存在有關原籍蘇州的廣泛傳聞。此外,來自零星的北方移民,特別是山西洪洞縣民有部份遷入淮安府.山東東南地區,原為山西移民遷入的區域之一,而後再輾轉南遷進入蘇北地區,因此有些蘇北地區移民,是為山西移民的後代.這些由山西洪洞移民向外遷徙的移民運動甚為頻繁,從前朝開始乃至於整個明朝,多可發現其蹤跡。

今天的鹽城人幾乎都會告訴你祖籍是「蘇州閶門」的,是「洪武趕散」而從蘇南來到蘇北的,這種文化現象與山東人所說祖籍是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的相同。據《鹽城縣誌》所載,朱元璋登基後不久 ,為了報復甦州、松江、嘉興、湖州、杭州一帶王府紳民對張士誠的擁戴,遂以移民墾荒為由,將王府40萬人丁驅趕到蘇北,留下了一段眾說紛紜的歷史公案。為什麼幾十萬人都說來自蘇州閶門?蘇州城內有八個門,其中蛇門與盤門都象徵征服越國,使越朝吳之意。齊門面對齊國,意在制服齊國。閶門之意取自「天通閶闔風」,位於城之西,闔閭首先要西破強楚。鹽城人說自己的祖先是蘇州閶門的,這多少反映了洪武趕散的後裔憎恨朱元璋、擁戴張士誠的「情結」。

祖籍是蘇州者,主要分布在揚州、淮陰、鹽城三個地區。在這一地域範圍內的今揚州、邗江、江都、泰州、姜堰、泰興、高郵、寶應、淮陰、淮安、灌南、沭陽、宿遷、泗陽、漣水、鹽城、響水、濱海、阜寧、射陽、建湖、大豐、東台、新浦、東海、灌雲等地皆有分布。從方言的現狀和所掌握的文獻資料來看,其中以姜堰、興化、泰興最為集中。

響水、濱海、射陽、大豐的范公堤以東地區,明初尚未成陸,這裡的蘇州移民顯然是在蘇北地區二次或三次遷徙的。在這片地城範圍內,自稱是蘇州移民後裔的至少在80%以上。

明洪武年間,蘇北地區接納了如此之多的蘇州移民顯然是不可能的。我們根據語言的現狀基本上可以推斷,這次移民的人數不可能佔蘇北當地當時人口的絕大多數。如果來自蘇州(我們遵照習慣,把蘇、松、湖、嘉、杭五府都稱為「蘇州」)的移民在蘇北占絕大多數——這種來自一地,又集中移往一地,遠遠超過當地土著的板塊式移民,新到一地後必然使用原地的方言。這樣,蘇北大地今天的方言應該是吳語,即使從語言發展變化的角度去考慮,至少也應該是摻有某些官話成分的吳語,而不是現在這樣僅僅是摻有吳語成分的官話。這個道理是十分淺顯的,漢語方言的發展史上有許多這樣的事例。如南京、鎮江的方言本來是吳語,演變成今天的江淮話,是永嘉年間大批移民所致。家譜、族譜和一些地方文獻提供的資料證明,明初遷人蘇北的移民並非都來自「蘇州」。如興化的《師儉堂李氏族譜》清楚地記載著被當地人稱為「興化閣老」的明代宰相李春芳家族明初由句容遷入興化(有趣的是,李氏的後人也說是由蘇州遷入)。民國《泰興縣誌·卷二十四》載:「試征諸氏譜諜,大都皖贛各族。於元明之際遷泰。」泰興的李、汪、尹、洪、施等氏族從安徽遷入。

姜堰現陳姓人口近6萬人,有3支,其中2支來源於江西,只有一支來自蘇州。此外,前文所引民國《泗陽縣誌》提及的吳氏也是來自句容,明代的衛所制是「留軍屯田」。洪武年間,駐在蘇北淮揚二府的軍士及家屬共約l2萬人,這在當時的蘇北人口中也佔一定的比例。我們把這些情況弄清後,就可以對明初蘇北接納蘇州移民的人數進行估算了(統計人口時,在缺乏文獻直接記載的情況下,運用各種相關資料進行推算稱為估算)。「估算」這個概念是梁仲方先生在編寫《歷代人口田賦表》時首先提出並運用的並得到認可)。明揚州府轄江都、儀征、高郵、泰州、泰興、寶應、興化、如皋、通州、海門八縣二州(地域範圍大致相當於今揚州市和南通市),洪武二十六年有丁口736165。其中儀征、如皋、通州、海門未徙人「蘇州」移民,我們按平均數計算,假定移民占徙入縣人口總數的50%,揚州府則徙入蘇州移民220850人;明淮安府轄山陽、清河、鹽城、安東、桃源、沭陽、海州、邳州、宿遷、睢寧、贛榆(地域範圍大致相當於今淮安市、鹽城市、徐州市和連雲港市的一部分),洪武二十六年有丁口632541,其中贛榆、邳州沒有移民徙人,宿遷、海州只有部分地區有移民徙入。我們以三個縣沒有移民徙入估算,仍按上述估算方法推測,淮安府接受移民 230000人。這樣,明初蘇北大約接收了共45萬蘇州移民,占當時總人口的34%左右。事實上。各縣按納的移民人數絕不可能達到與土著相等的人數,也不可能達到總人口的50%,我們的這種估算是最寬鬆的。

另據考證,當是明初政權為了安撫新到移民,對來自蘇州閶門的移民,提供農具糧種,並實行實施了免稅政策,使因為戰亂遷出的原居民迴流,而原居民為了享受免稅賦政策,也都自稱來自蘇州閶門。由於當時海水東移,蘇北可耕土地逐漸擴大,也挫需要更多的的移民開墾,明政權在蘇北實施的免稅和輕稅政策近一百年,從而使自稱來自己蘇州閶門的說法普片化。

中國歷史上的十次大移民:永嘉之亂,晉室南遷,中原漢族南下江南、湖南、湖北;安史之亂,中原塗炭,河南、河北、陝西的漢族居民南下江淮,西入川;靖康之恥,天子蒙塵,金兵南下,高宗南渡,中原居民大規模南遷;明初洪洞大槐樹移民,從山西南部向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等中原地區的大規模移民;明末清初的30年戰亂,四川被禍最慘;粵、閩等沿海居民的下南洋;晉商和陝北居民的走西口,形成了今天內蒙古中西部地區的漢族人口;山東、河北、河南的闖關東,形成了今天東北的多數居民;抗日戰爭時期河南人沿隴海鐵路的西北大移民;新中國成立及以後半個多世紀的移民路線:國民政府垮台大批軍政人員、家屬和富豪逃離大陸,生產建設兵團,改革開放以來的勞動大軍奔往東南沿海和農民工進城,出國潮及三峽移民大遷徙歷史。

其八:文學名著

源於生活。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其中《水滸傳》《西遊記》的作者為淮河下游地區人,名著的素材也基本取自於民間流傳和地理地貌。

《西遊記》。吳承恩(1500年-1582年),字汝忠,號淮海浪士,又號射陽山人。明朝嘉靖年間,江蘇淮安山陽縣被嫡小吏吳悅攜子前往連雲港花果山,與故交惠芳和尚交談企盼兒子吳承恩能夠讀書做官、榮宗耀祖。然而,讀書過目不忘、極具天賦的吳承恩,卻喜歡上活蹦亂跳的猴子,想像著自己也能像猴子們一樣自由自在、天馬行空、無所不能,自幼喜愛搜集關於美猴王的傳說 。以唐僧西天取經為主線的西遊記故事在宋代就流傳於民間,但很粗糙,又不連貫。吳承恩一心想在前人有關著述及民間傳說的基礎上,於71歲那年才動筆潛心創作《西遊記》,嘔心瀝血慘淡寫作,歷時7年左右才完成了這部堪稱世界文學瑰寶的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

《水滸傳》。元末明初的小說家,字肇瑞,號子安,別號耐庵,興化白駒場人(今屬江蘇)。祖籍福建泉州市,住蘇州閶門外施家巷,後遷居當時興化縣白駒場(今江蘇省大豐市白駒鎮)。他根據民間流傳的宋江起義故事,寫了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長篇古典小說《水滸傳》。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在今江蘇省興化、大豐、鹽都等地陸續發現了一些有關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譜》《施氏長門譜》等,另有《興化縣續志》卷十三補遺載有《施耐庵傳》1篇,卷十四補遺載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誌》1篇。據這些材料分析: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後代。施耐庵是元末人,其所著的《水滸傳》中有的地名用的是明代建制,應系弟子羅貫中續寫。

其九:戲曲文化

非遺傳承。淮海戲膾炙人口,歷史悠久,與柳琴戲、泗州戲同源於「拉魂腔」。因流行於淮北地區,特別是淮陰、泗陽、沭陽、漣水、響水、連雲港海州、灌雲、灌南等地,曾稱「淮海小戲」,是江蘇地方戲主要劇種之一。相傳,清乾隆年間,山東歷城唐大牛、唐二年兄弟,因災年饑荒,身背大鼓三弦,到沭陽一帶賣唱乞討,海州的邱、葛、楊姓三人從其學藝,並結合當地盛行的「太平歌」和「獵戶腔」兩種民歌,改造成「怡心調」和「拉魂腔」,後三人分別外出賣藝,逐漸形成今日的泗州戲、柳琴戲和淮海戲。

清乾隆、嘉慶年間,藝人多個體分散活動,走村串戶,在農家門前說唱,要點糧食和熟食,故又稱之為「射門頭詞」。說唱內容多半是民間流傳的故事,使用的樂器是一把三弦,人稱「三刮調」。沿門說唱這種形式延續80餘年。清道光年間,幾個藝人湊在一起進行活動,逐步形成班組,在庄頭、場頭、街頭以及廟會上演唱,形成「小戲」。內容也由短篇故事唱段發展為本頭戲,開始有了角色分工。但演員均為男性,扮旦角則用假嗓演唱。演員化裝比較簡單:旦角一般是黑裙一條,手帕一方,摺扇一把;老旦只需頭巾一條;老生只有髯口(鬍子)一套,馬鞭一條。伴奏樂器以三弦、拍板為主。至晚清,小戲劇目、板式、唱腔和伴奏樂器均日漸豐富和發展,劇目發展到32大本,64單出。有少數班組還與京劇、泗州戲、柳琴戲、徽劇等搭班同台演出。

淮海小戲是從海州逐步向西南發展的。民國十九年(1930年)左右,始有來自沭陽的小戲班子,如花二、紀小豁子、趙三、陳步樓、吳大有等班子先後到泗陽北境演出,影響較大。1942年10月,抗日民主根據地淮泗縣民眾教育館館長程翰亭應藝人要求,將「小戲」改名為「淮海戲」,1954年由江蘇省文化局定稱。從此,淮海戲被真正搬上了大舞台。

早期淮海戲並無曲譜可依,僅靠師傅傳教。建國後,著名藝人單維禮(沭陽人)始將部分曲譜記錄下來。著名演奏藝人邵惠川(灌雲人,僧侶出身)傳授佛教曲牌16支(梳妝台、大柳搖金、小柳搖金、凡開門、花開門、豆葉黃、小青羊、城步階、花落板、小桃紅、節節高、十三倫等)。1954年,淮陰專區文教處文化科員阮立林開始整理淮海戲,除改編、加工部分傳統戲的內容外,還記錄、整理了唱腔曲譜。1963年,泗陽中學音樂教師周廣乾調泗陽淮海劇團任樂隊指揮和作曲,他開始對淮海戲的樂曲進行搜集、整理和研究,並進行科學分類。至1972年,共整理出女腔29曲(基本腔12曲,常用腔10曲,綜合板式唱腔7曲);男腔17曲(基本腔11曲,常用腔2曲,綜合板式唱腔4曲);樂器曲牌29曲。

在淮海戲發展過程中,泗陽湧現出楊秀英、陳玉梅、王體蘇、劉素琴、沃巧珍、黃永婭、許亞玲、祁樹榮等著名藝人,也編排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如《貼春聯》《十里香》、《三岔路口》《陳毅三會韓德勤》《軍嫂情》《包公自責》《五女拜壽》《新皮秀英》等與現實生活相搏動的具有現代氣息的大型舞台劇,具有極其濃郁鄉土氣息的如《十五貫》《打豬草》《豬吊腰》《雞刨塘》《驢打滾》《狗拜年》等小型劇目,在「放歌中華 築夢北京」 2015「中華頌」第六屆全國小戲小品大展中,江蘇省響水縣淮海劇團參演的淮海戲《貼春聯》,以出色表現,驚艷京城,一舉斬獲全國小戲小品大展金獎,同時囊獲優秀編劇、優秀導演、優秀演員、優秀舞美設計、優秀音樂創作等七個獎項。淮海劇團曾先後三次進京展演參賽,獲得國家及省市幾十項大獎。

這些劇目的表演形式,可以因地制宜,既能登上大雅之堂,在舞台上演出,也能屈尊屈坐,在街頭、庭院、場頭、廟會「擺地攤」。因此,淮海戲深受淮海地區人民群眾的喜愛,城鄉居民在行路、幹活、休憩時都會情不自盡的哼唱淮海戲。在電視網路等現代傳媒的普及、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日益多元化和生活節奏加快情況下,為增強保護承載著淮北地區深厚歷史文化內涵的淮海戲,研究、傳承和發展其歷史文化重要的科學價值和歷史價值,省政府在2007年將淮海戲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其十:名人文化

雅韻遺存。雲梯關海岱樓(望海樓)上北宋書法家、畫家米芾及清朝龔自珍等留下千古佳句。

米芾[mǐ fú](1051-1107),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鹿門居士,宋哲宗紹聖四年丁丑(1097年)四十七歲,在漣水軍使(江蘇漣水)期間,最喜歡登臨瀏覽的景點就是海岱樓。海岱樓在江蘇漣水地區,是唐、宋時代十分著名的望海樓,自古以來,便是許多文人登覽賦詩的最佳旅遊景點,唐代詩人杜甫曾以「浮雲連海岱,平野入青徐」來形容它視野遼闊、宏偉壯麗的景觀,它在米芾的詩文中也經常出現,例如《焚香貼》(大阪市美術館珍藏):「雨三日未解,海岱咫尺不能到」,便提到在淫雨霏霏之日,他登海岱樓所見迷濛的景緻。在另一闕詞《蝶戀花?海岱樓玩月作》中,米芾也提到:「千古漣漪清絕地,海岱樓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廣寒宮闕人間世。」並將海岱樓比喻為月亮上的「廣寒宮」,詩人登樓眺望,頗有遺世獨立的感覺。

其十一:孝道文化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兩大基本傳統道德行為準則之一,另一個基本傳統道德行為準則是忠。小孝為父母,大孝為人民!

古淮河口雲梯關 「孝子坊」遺存,是道光年御賜牌坊,也一直流傳著有關牌坊主人感人的故事。「孝子坊」上懸「孝子坊」匾,左右刻有「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字樣;下邊橫匾刻有「清故孝子楊紹先」七字,乃是被褒獎的牌坊主人。牌坊兩邊石柱上分別刻有道光年間任淮安府知府富斌拜撰的「戴仁而行抱義而處遺清白於子孫」、「生事儘力死後盡思念劬勞於父母」的輓聯,落款為「淮安府知府富斌拜撰。」

據楊氏宗譜記載:楊紹先,字振祖,號省齋,淮安府雲梯關人,生於乾隆三十年(1765年),卒於嘉慶十八年(1813年)。清《山陽縣誌·卷六》載,富斌為鑲黃旗人,道光年間任淮安府知府,道光四年、五年、七年(1824-1827年)再任。

現存的楊氏家譜記載:楊紹先為雲梯關人,幼年喪父,母親恪守婦道,將其扶養成人。之後其母得疑病,楊紹先為母治病,四處求醫,聽傳關外有一「神醫」可治,便風餐露宿尋求而去,盤纏用盡乞討前行,終於在一個雪花飛舞的夜晚,昏倒在老醫生的門口。次日凌晨,被老醫生髮現,救治蘇醒後,詢其原尾,傳授醫技。冬去春來,楊紹先醫技學成,拜別師傅,趕往家鄉。當他行至京城門口時,看見城牆上太后患病招賢皇榜,因病症在師傅那見過,便揭榜醫治,太后病癒,就提出了回家的請求。誰知在他為太后治病期間,公主看中了他,皇太后也喜歡上這位救命郎中,就直言不諱地講明要招他為東床駙馬,但楊紹先救母心切,又念家中妻兒,竟然違抗懿旨,遂被打入大牢,監獄之中楊紹先嚎啕哭訴,嘉慶皇帝得知緣由,被他孝母大義之舉打動,御釋其回鄉。

楊紹先回家後,因其外出求醫日久,母親已病逝,他便在其母墓前搭茅草屋守孝三年,用其關外師傅所教醫技,免費為周邊鄉鄰行醫治病。期間黃河水患再次奪淮,水勢兇猛,直向其母墳墓湧來。當時他雙手緊抱母親墓頂,嚎哭訴其母親命苦,感人泣神。說來奇怪,兇猛的黃河水似被他的孝心感動了,竟繞墓東流,楊紹先的道與德、孝與親名更加名揚鄉里。

數年後,公主患疾,御醫醫治多日未能見效,有一位大臣想起了揭榜進宮醫好太后奇病、抗旨入獄的楊紹先。皇帝大悅,遂派欽差快馬來到雲梯關請楊紹先進宮醫治公主。可是,楊紹先已離開人世數年。眾百姓見欽差來到,相鄰眾人跪拜一地一片,聯名血書上遞,請求朝廷給楊紹先這位天下難找的有德孝子一個能流芳百世的功名。不久道光御賜孝子牌坊,時任淮安府知府富斌為孝子坊撰寫了「戴仁而行抱義而處遺清白於子孫」、「生事儘力死後盡思念劬勞於父母」輓聯,之後,清故孝子楊紹先孝子牌坊祭拜者絡繹不絕。

其十二:民俗文化

和諧共享。古淮口還有眾多其它非物質文化,如婚俗文化、漁家文化、風箏文化等地域文化,雲梯關所在地黃圩鎮被省政府授予「江蘇風箏之鄉」。

其十三:濕地文化

生態自然。黃河故道入海口雲梯關,古淮河蜿蜒流淌、水天一色,點綴著連片的林地、蘆葦、修竹長廊,牛羊悠閑,白鷺、水鳥嬉戲,濕地叢林間蟬鳴鳥叫、犬吠雞啼,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讓人敞開心肺、感受生態的江淮鄉村秀美田園。

其十四:農耕文化

南稻北麥。古淮口處於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的最東端,兼有南北地理區域氣候條件和移民因素,具有多元的農耕文化,既有南方的水稻、蔬果,也可種植北方的小麥、高粱等「南稻北麥」格局,形成了「南人吃米,北人吃面」的生活習俗,還包括傳統的犁耕、水車等農作方式,留下了「南人駕船,北人騎馬」的說法。

作者簡介:

胡智深,男,1962年生,響水縣響水鎮人。本科學歷,曾任響水縣商務局、旅遊局副局長,現從事雲梯關旅遊景區開發建設前期工作,負責雲梯關旅遊微信公眾號和網站。

雪山飛鴻

雲梯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雪山飛鴻 的精彩文章:

周序蒙│天荷美景韓家盪

TAG:雪山飛鴻 |

您可能感興趣

郭沫若:秦淮河畔
秦淮河畔話詠蟬
淮河正陽羅山交界河段河砂濫采調查
淮河邊的蘆葦盪
大假隨手拍#南京秦淮河夫子廟景區
和黃河長江淮河並列四大河流,這條河為何清代消失了?
淮河灘地蘆葦盪
感悟秦淮河
固鎮:淮河岸邊漢興之地 精美石壺玉質金聲
這條古運河溝通黃河與淮河兩大水系,也是劉邦與項羽之爭的關鍵
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之秦淮河夜景
千古繁華煙月地—秦淮河
中國影像方誌 | 阜南:淮河岸邊千年古城國寶薈萃 安台柳編「鞭打桃花」物阜民豐
秦淮河邊小吃探秘之徐建萍湯包
淮河文化廣場——蚌埠市
螢火蟲、梧桐樹、秦淮河……在南京尋一場盛夏光年
你知道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秦淮八艷」嗎?為什麼被稱秦淮八艷
古代與長江黃河淮河並列的一條河,為何後來神秘消失?
航拍雪中古淮河 兩岸雪景美如畫
飛閱中國#航拍淮河庄台:「淮上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