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特朗普為何會抨擊初選制度不公平?特朗普真有遭制度「暗算」嗎?

特朗普為何會抨擊初選制度不公平?特朗普真有遭制度「暗算」嗎?

(作者系 復旦大學國關學院碩士 楊如初)


5月2日,特朗普在CNN採訪中再一次噴共和黨初選制度不公平,聲稱共和黨大佬們準備暗箱操作將他拔掉,共和黨是一個作弊黨。自4月9日科羅拉多州慘敗以來,特朗普就集中火力抨擊初選制度,指責科羅拉多州操縱代表挑選程序,甚至將矛頭指向全國委員會主席普利巴斯,挑起與建制派的口水戰。美國媒體自然不會放過「窩裡斗」的政治戲碼,據美知名選舉預測專家Nate Silver分析,特朗普已成功讓其「制度作弊」的控訴「綁架」近一個月的媒體報道焦點。


那麼,特朗普為何會抨擊初選制度不公平?特朗普真有遭制度「暗算」嗎?

特朗普為何會抨擊初選制度不公平?特朗普真有遭制度「暗算」嗎?


一、特朗普硬傷:不熟悉規則


科羅拉多州選舉是特朗普指控的導火索。去年8月,科羅拉多州宣布將初選規則由黨團會議改為「國會選區大會」,這是共和黨從未嘗試過的新規則,類似於中國的間接選舉,代表層層選出,因此選民不直接投票給總統候選人。科羅拉多州分配給國會選區21個代表名額,在4月2日、4日、7日先行選出代表,另外13個代表在4月9日州代表大會上選出。


克魯茲的幕僚在科羅拉多初選前就爭取到州黨委會的支持,州黨委會也表明支持克魯茲的立場,在程序上直接取消了特朗普支持者參與州代表大會競選代表的資格。9日克魯茲出席州代表大會並發表演講,特朗普只派來一位幕僚,最後科羅拉多州選出的代表都是克魯茲的支持者。

特朗普為何會抨擊初選制度不公平?特朗普真有遭制度「暗算」嗎?


特朗普自然無法接受34張代表票顆粒無收的局面。加上前一場威斯康星州失利,於是連續在推特及媒體採訪中炮轟科羅拉多州黨委會操縱代表挑選。


特朗普為何會抨擊初選制度不公平?特朗普真有遭制度「暗算」嗎?


科羅拉多州黨委會第一時間反駁:挑選規則去年已經制定,科羅拉多州選民不投票給總統候選人,挑選出的代表都是非承諾代表(第一輪投票時就可按照個人意志投票)。然而,這些代表都是選民在基層選舉中選出的,同樣是民意的委託。制度並不針對任何候選人,只是特朗普團隊沒有事先弄清楚規則,最後當然是既懂規則又能有效動員基層的候選人獲勝。


不熟悉規則正是特朗普的硬傷,一方面他本人缺乏政治經驗,另一方面,據說他為省錢,僱傭了一支不專業的「圈外人」競選團隊。

尤其與克魯茲相比,特朗普團隊不熟悉規則的弱點愈加明顯。克魯茲競選團隊深諳基層選舉運作,克魯茲本人正是由來自草根的茶黨選票送進參議院。


自去年開始,克魯茲競選團隊就開始接觸、遊說基層黨組織,爭取在各州挑選出的全國黨代會代表中儘可能多的安插自己的支持者。因為代表們雖在7月份黨代會的第一輪投票中需按照各州的初選結果投票,但是如果黨代會上存在多輪投票,代表不必在後續投票時履行承諾,換言之,在第二輪或者之後的投票過程中,代表可以根據個人意願自由投票。


什麼情況下會出現多輪投票呢?如果初選階段沒有一個候選人拿到1237張代表票(黨代會共計2472位代表),這意味著黨代會上第一輪投票後沒有票數過半的勝出者,則需進入第二輪投票階段。這種情況下的黨代會也稱為僵局代表大會。


直到今年4月初,特朗普火速高薪聘請資深選舉策略師Paul J. Manafort後,似乎才讀懂初選規則。


特朗普為何會抨擊初選制度不公平?特朗普真有遭制度「暗算」嗎?

初選並不是選民投票那麼簡單,介入各州代表挑選過程同樣是深遠的謀劃與布局。在科羅拉多州選舉結束後,特朗普名下的代表票為743張,倘若他不能在餘下的769張代表票中拿下494張,將會出現不利於自己的僵局代表大會。如果僵局代表大會不可避免,按照現在的規則,初選的勝負已經不重要,代表的個人意願才是關鍵。因此,媒體紛紛猜測共和黨建制派在僵局代表大會上拔掉特朗普的種種可能。特朗普乾脆先發制人,抨擊初選制度不公平,將提名制度重新定義為「初選時支持率最高的候選人獲得提名」,凡是違背這一定義的情況就是「制度作弊」。


二、制度有不公,特朗普好處全占


除了科羅拉多州特殊的選舉規則,其他州選民通過黨團會議(caucus)或初選(primary)兩種形式直接向總統候選人投票。雖然是一人一票,但是不同州的選民同票不同權、同票不同值。


首先,各州選民資格標準設定不同,分為三種情況:一種是封閉式選舉,只有經過選前登記的共和黨選民可以投票;一種是開放式選舉,共和黨選民和民主黨選民都可以投票;第三種是半開放式選舉,共和黨選民和獨立選民都可以投票。

其次,各州代表票的數額不是根據各州符合資格的選民數量等比例分配。每個州代表票配額計算如下:各州自動有10位一般代表名額;州內每個國會選區可分配到3位代表名額;在共和黨人任州長、參議員或者占州議會多數的州,可分配到獎勵代表名額;在上一次總統大選時共和黨勝選的州,也可分配到獎勵代表。


再次,各州在給每個候選人分配代表票時方式也不同,同樣分為三種情況:一種是根據得票率按比例分配;一種是勝者全贏;其他可統統歸納為兩種方式的混合。


初選制度的最大不公平之處在於,在不根據得票率按比例分配的州,領跑者的優勢將被放大。比如密蘇里州實行混合制,9張一般代表票自動歸於得票率較高一方,最終造成克魯茲以1870張選票之差而丟失12張代表票。


特朗普是初選階段的領跑者,也是初選制度的最大受益者。截至5月2日,所有已經完成初選的39個州,特朗普的平均得票率為37.9%,而他分配到的代表票份額佔53.8%,顯然放大了初選優勢。


此外,每張代表票背後積累的選民數量並不均等,有些州的選票雖然比其他州積累更強的民意,卻分配到更少的代表票。比如,克魯茲在威斯康星州的得票率為48.2%,共計528939張選票,僅分配到36張代表票;特朗普在紐約州得票率為60.4%,分配到的代表票高達89張,但是紐約州的投票率僅為6.4%,實際得到的選票支持僅有525782張。如果兩個州相比較,克魯茲比特朗普多贏得3157張選票,反而少拿了53張代表票。


熟悉美國選舉的讀者想必對這種情況不會陌生,因為2000年美國大選時戈爾拿下的選票超出小布希53.8萬餘張,結果卻是痛失總統寶座,關鍵在於贏家通吃規則幫助小布希分配到更多的選舉人票。


此外,民主黨還設有719位超級代表,而共和黨把非承諾代表的特權留給168位自動成為代表的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委員,實際上大大弱化了建制派的干預能力,同樣是有利於非建制派的選情。


在4月底的選舉中,特朗普的這張「制度作弊」牌被證明打出了選票效果,取得6場選舉連戰連捷的戰績。更重要的是,他再一次成功設置了選舉的話語框架。根據NBC新聞與華爾街日報的聯合民調,62%的共和黨選民認為初選中「得票率最高的候選人應當獲得提名」。從目前選情來看,只有等到6月7日初選的最後一天,加利福尼亞州172張勝者全贏票決出後,才能判斷僵局代表大會是否會出現。此前,特朗普可以一邊占著體制便宜,一邊打著反體制先鋒的旗號撈選票。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特朗普為何會抨擊初選制度不公平?特朗普真有遭制度「暗算」嗎?

您可能感興趣

特朗普「禁穆令」是對美國權力制衡制度的一次考驗?
法國選舉制度,確保「法國特朗普」當選不了
被判死的蘇格拉底,被釋放的辛普森,審判制度出了什麼問題?
何為風險控制,風險控制有哪些制度?
您對古代選官制度有什麼看法?
希拉里特朗普再次「互撕」 美國選舉制度成了「輸家」
印度為什麼會有種姓制度? 這種非種族非階級的制度是什麼?
抽籤制度改革通過,莫雷辛基:擺爛解決了
商用太空產業界寄希望於特朗普制度改革
為什麼宋朝保留了特赦制度?
揭秘清朝的花翎制度,講究特別多,可不是你想戴就能戴的
揭秘斯巴達為何擁有那麼強大的戰鬥力,獨特的政治制度
「萬惡」的考試制度竟始於「一字不識」的皇帝
取消乘機特權有助於制度性公平
元朝真的有「四等人」制度嗎?這可能只是你自己的被迫害妄想!
骷髏長肉、不能見血,德國的遊戲審查制度有多嚴格?
清朝的八王議政制度究竟是什麼?它是什麼時候消失的?
仙界是有等級制度嗎?是如何劃分的呢?
積夠分就能拿美國綠卡!川普推新移民制度!高技能者有優勢!算算你能得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