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在青山區,坐落著一座「包頭商會文化廣場」,隨眼望去,仿古建築與駝隊雕像別具風情。然而,車來人往,熙熙攘攘,卻很少有人駐足細觀。老包頭,素稱「西北商業重鎮」,演繹過許多的傳奇往事,可惜,都已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被淡漠。這座廣場的設計,融入了相當多的歷史人文成分,可以稱得上包頭市「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2012年9月,包頭市工商聯組織會員企業投資7.5億元,建成了單體建築面積15萬平米、31層、120米高的包頭同心商會大廈,並配套了五星級酒店和3萬平米的同心公寓大廈。同心商會大廈前面,是同期建成的包頭商會文化廣場。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包頭商會文化廣場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劃分為五個遊覽區:蒙元文化與包頭區、"走西口"文化區、包頭商會文化發展區、包頭商會文化"誠信"區、包頭商會文化集萃區,還建有一個休憩長廊,集中展現了包頭的起源、走西口的艱辛、工商業的發展、商人的誠信經營、現代商業文明和商會工作。


第一站:蒙元文化,感受塞北風情。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蒙古包、手捧哈達的蒙古少女,還有包頭的象徵——鹿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蒙古包和迎客的蒙古少女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蒙古包旁的羊群


阿勒坦汗與三娘子的雕像

阿勒坦汗,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後裔,明朝時期,稱雄於塞北草原,主要駐牧於土默川。他與明朝先戰後和,開創了數十幾年間漢蒙民族友好的局面,並先後建起了福化城(今美岱召)和庫庫和屯(今呼和浩特)。


三娘子,美麗聰慧,十九歲時嫁於阿勒坦汗,曾長期參與政事決策,堅持與明朝保持睦鄰關係,被封為一品「忠順夫人」。


他們是土默川蒙古族的先祖,也是漢人移民塞外的重要引導者。


這尊雕像,很有些眼熟,哦,想起來了,在美岱召內,也有一座相似的雕像。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美岱召內的雕像


第二站:「走西口」文化,老包頭的興起與晉商的繁盛。


這棵大約就是那有名的"山西洪洞大槐樹"吧?


明朝年間,那場轟轟烈烈的大移民,留下一首廣為流傳的民謠——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里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

如今,"大槐樹"已經成為山西移民,甚至是中華民族尋根問祖的標誌性象徵。


這株大槐樹雕塑,偉岸滄桑、粗壯虯勁、支根入土,形似拱門,寓意著山西後裔同源、同根、同門、同心。


咦,大槐樹的樹洞里,探頭探腦的,是個啥東西?


清朝年間,晉陝貧民,尤其是山西人,飽受饑荒磨難之際,越過黃河,越過長城關塞,進入內蒙古草原,墾荒求生。


「走西口」,讓晉陝等地的難民找到了生路,也為「老包頭」拉開了興起的序幕……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走西口」路上,那道有名的長城關塞——殺虎口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殺虎口」關塞與「走西口」壁雕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走西口」壁雕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走西口」壁雕的撰文(點擊這裡,可查看相應文字資料)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走西口」人的塑像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走西口」壁雕底側的船模


這艘「船模」,有兩個涵義:一是「走西口」穿越黃河之時,所要乘坐的渡船;二是老包頭作為「西北商業重鎮」,黃河航運是其繁盛的重要根基,船模象徵著商船。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老包頭南海碼頭的帆檣林立(攝於20世紀30年代,摘自互聯網)


支撐老包頭商業進入繁榮時期的,還有一股重要力量——旅蒙商。


旅蒙商,俗稱「拉駱駝的」,他們用駱駝馱載漢地的茶、布、水煙、糧食等物品,深入草原,與蒙古牧民交換牲畜、皮毛、藥材等。


草原上的每條貿易通道上,都奔波著旅蒙商的身影,不遠萬里,歷盡艱辛……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老包頭的城牆與駝隊(攝於20世紀30年代,摘自互聯網)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廣場東側的雙駝


廣場東側的旅蒙商與駱駝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廣場北側的旅蒙商與駱駝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廣場北側的旅蒙商與駱駝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廣場北側的駝隊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第三站:包頭商會文化發展區。


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包頭形成村。嘉慶十四年(公元1809年),包頭村改置為包頭鎮。


包頭商會發展的雛形是「社」,「走西口」人來包頭按籍貫、行業、信仰、地區等組成「社」,「社」有社首、社日、社規等,宗旨「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


包頭鎮設有巡檢,不過,日趨繁盛的商業與迅速增加的人口,已不是一個小小的巡檢衙門所能管得過來。清政府鞭長莫及,便由包頭商界組成「包鎮公行」,不僅管理工商業,還負責地方治安、司法、勞役、賦稅等,下設「大行」(工商業組織)、「園行」(蔬菜業組織)。


1915年,「包鎮公行」改為包頭鎮商會,下轄商業「九行」、手工業「十六社」。(相關簡介,大家可以觀看壁雕背後的撰文,寫得很專業、很精彩。)


1926年,包頭鎮商會改稱包頭縣商會。1938年,改稱包頭市商會。1951年,包頭市工商業聯合會成立至今。


廣場里側,錯落有序地布置千姿百態的塑像,再現了老包頭的各個行業的繁盛景象。尤其是兩座大型壁雕,精練地表述著包頭商會的發展歷程。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包頭商業「九行」的壁雕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包頭商業「九行」壁雕的撰文(點擊這裡,可查看相應文字資料)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包頭手工業「十 六社」的壁雕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包頭手工業「十 六社」壁雕的撰文(點擊這裡,可查看相應文字資料)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打鐵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編筐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制鞍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熟皮


釘馬掌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小商販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沖茶湯


吃稍麥


內蒙的特色早點——稍麥


第四站:包頭商會文化「誠信」區。


無論做人,還是經商,誠信是很重要的。這一點,「知易行難」!


當年,老包頭的商業繁盛,與山西籍商人的誠信經營,是分不開的。


「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山西祁縣喬家大院,那發家致富的第一桶金,便是從老包頭掘得的。


至今,包頭商界仍舊傳揚著喬家事業的輝煌與喬家經營的誠信。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喬家錢當行"復盛公"的壁雕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錢當行"復盛公"壁雕的撰文(點擊這裡,可查看相應文字資料)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據說,這位儒雅的商人,就是以喬家大院的喬致庸為原型的


在包頭商會文化廣場的中央,矗立著一尊很有商業寓意的主題塑像。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底座是古代量器——斗,上方是古代衡器——秤。秤鉤上掛著一顆金色的"心",象徵著"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業界良心,也象徵著"包頭同心商會"。斗與秤之間,是一架算盤,湊成了舊時商業文化的要素。算盤之上,又別具匠心地裝飾著計算機的鍵盤,大概寓意著商業脈絡的古今融通與繼往開來吧。


從算珠上,我讀出了一組數字「201291690」。顯然,「20129」是指包頭同心商會大廈及包頭商會文化廣場的建成之期——2012年9月。那麼,「1690」又意味著什麼呢?


第五站:包頭商會文化集萃區。


主題塑像的西側,是包頭商會文化廣場的主題牆。


「包頭商會文化廣場」幾個飄逸的大字,是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所題的。成長於包頭的這位美術大師,有著「梅花香自苦寒來的」一番經歷,如今已成為家鄉的驕傲。


藝術與經商,似乎「雅俗」有別,然而,「不弄虛作假,不半途而廢,不小成即滿」的成功之道,總是相通的。


主題牆上,還鐫刻著一副對聯:商業發展冀九行同臻進步,百事整飭願各社咸與維新。


字裡行間,隱約透露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憂患意識與「時不我待,奮發圖強」的革新精神。


這副對聯,原本鐫刻於包頭商會的前身(包鎮公行)的大門兩側。如今,包鎮公行的舊址早已面目全非,唯有大門與對聯僥倖保存了下來。


主題牆前,擺放著五隻蟾蜍雕像。


這個十三億人向錢看的時代,金蟾吐錢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大家並不陌生。


只是,包頭商會文化廣場的這五隻蟾蜍卻另有寓意。


清朝同治年間,臨時駐防老包頭的山西大同總兵馬升,為防禦"陝甘回變"血洗這座繁華的商業重鎮,力主修築城垣。


據說,築城之前,曾有神蟾顯靈,暗示馬升。因此,包頭老城,並不是尋常的方形,而是略呈橢圓,狀似一隻蟾蜍。兩條前腿分別是西城門、東城門,兩條後腿分別是西北城門、東北城門,頭部則是南城門,伸向南海子碼頭方向,暢飲黃河。


主題牆兩則,各有一座大型壁雕。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抗日戰爭時期,1939年傅作義將軍率領愛國官兵發動抗日包頭戰役,一度攻入包頭城內,給敵人沉重打擊,包頭商會組織商戶給愛國官兵送乾糧、彈藥,救護傷員等,戰後日軍將包頭商界80餘人逮捕,嚴刑拷打不屈,顯示了包頭商界的家國情懷,後將包頭商會會長董五三等愛國人士9人殺害在張家口。(摘自張貴教授所著的《包頭史記》)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新中國成立後,包頭工商聯積極組織私營工商業聯營,組織城鄉物資交流,組織工商界參加愛國運動,支援抗美援朝,組織建設公債的認購,對私營工商業者進行思想教育,整頓同業公會等。1953年,國家開始建設包頭鋼鐵工業基地,全國人民支援包鋼,蒙漢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奮力拚搏,包頭私營工商業積極支援包鋼建設,1959年包鋼一號高爐出鐵。包頭現已成為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最大的工業基地。(摘自張貴教授所著的《包頭史記》)


主題牆的背後,也有一座大型壁雕。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1930年創辦的包頭麵粉廠,1951年成為公私合營企業。1925年創辦的永聚鐵工廠和1946年創辦的民生麵粉廠,1954年在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中首先實現公私合營。1956年1月,包頭市全部私營工商業實行公私合營,敲鑼打鼓召開慶祝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勝利完成。同年,包頭市手工業者組成44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完成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我國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摘自張貴教授所著的《包頭史記》)


至此,包頭商會文化廣場的五個遊覽區已經逛完了。


哦,對了,還有一條休憩長廊。


其實,細細品味,包頭商會文化廣場也是一處老包頭建築的「展覽園」。


那座高大的樓台,常被誤認為是老包頭的城垣,然而,那時的城牆是用土夯築而成的,並沒有包砌青磚,而且,城門之上也沒有建造氣派的門樓。


清朝年間,它是包頭城內的地標建築」,位於城垣西門附近,俗稱「西閣」。如今,西閣早已拆毀,只留下一個「西閣外」的地名,仍然留在公交車的報站聲中。


包頭「最有文化品味」的廣場 你知道是哪裡嗎?


老包頭的西閣


包頭商會文化廣場的門樓


門樓的飛檐


西閣的南側,辟有一座小小的院門,朱漆彩繪,覆著青瓦,有垂花,有楹聯,顯然是殷實之家。在高大墩實的西閣下,顯得玲瓏別緻,透出幾分"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古意,緊閉的門扉彷彿遮掩著褪色的老包頭記憶。


廣場北側,是中國北方四合院中典型的正房建築,一開三間。


正中的那間稱為「堂屋」,或「中堂」,是主人接待貴客的地方。


兩側的耳房,分別作為卧室與書房。


事業有成的商界人士,自然會將房屋裝飾得典雅精美,以彰顯自己的品味。


正堂與耳房


畫梁


雕脊


垛頭磚雕


廣場西側,也就是主題牆的兩側,各建有一座月洞門,狀如一輪滿月,是中國古典園林中不可或缺的建築。


可惜,穿過月洞門,就走出了商會文化廣場,沒有池沼假山,也沒有芭蕉綠桂花香。


為了彌補缺憾,設計師特意在月洞門內外兩側,增添了許多的磚雕,刻上百花佳果,刻上吉祥圖案。


門額之上分別題著"誠信"、"尚義"、"善行"與"仁德",這是浸潤著儒家思想的商道。


"仁、義、禮、智、信"的倫理道德,約束著商業的貪婪本性,使得商人心中求"財",卻又不至於變成"豺"。


包頭商會,在建築同心大廈之時,不惜花錢舍地,打造了這樣一座文化廣場。猶如,當年那些有成就、有德行的商人,不僅翻蓋舊屋、光大門楣,也會為家鄉捐資鋪路修橋。


這座廣場,彷彿一道文化之橋,願意讀它、懂它的人,才能夠到達彼岸。




陰山小蟲 寫於:2016年2月


本文不少內容取材於張貴教授所著《包頭史記》,特此表示感謝與敬意!

您可能感興趣

雖然英國的咖啡文化有名,但是你知道冰咖啡里有『屎細菌』嗎?
明星也有沒文化的,看這八位你知道嗎?
中國錢幣的「最」文化,你知道哪些?
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山有哪些?你都知道嗎?
不知道了吧!涼茶竟然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些古代文化常識,你都知道嗎?
除了知道澳門是「賭城」外,你了解它的文化底蘊嗎?快來漲知識吧
這樣有文化品位的手機殼,適合有品味的你么?
若不是我們這麼有「文化」薯片會和爛白菜等一個味道
中國文化遺產你知道哪些?
呦你知道嘻哈文化的發源地是哪兒嗎?
你所不知道的一些酒文化
端午文化知多少?,除了粽子竟然還有這麼多的文化常識是你不知道的?
你吃的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唉!吃貨有文化!
清涼有勁又富有圖騰文化,難道這就是革命的滋味嗎
不知道這些人的都是沒文化
茶文化博大精深,這些關於茶的冷知識你知道嗎?
酒文化知識都包括哪些方面?
你不知道的那些英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