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頸腦動脈狹窄責任病變的確認和處置

頸腦動脈狹窄責任病變的確認和處置

點擊「神經介入在線」可快速關注

頸腦動脈狹窄責任病變的確認和處置

孫軍,男,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溫州市中心醫院副院長,溫州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腦科中心、腦血管病介入診治中心主任。衛生部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醫院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卒中學會神經介入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神經病學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介入醫學工程分會神經介入學組委員,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誌編委,浙江省神經外科學會血管組副組長,浙江省神經外科學會委員,浙江省高評委成員,溫州市神經外科學會副組委,溫州市康復協會副會長。


目的

探討腦相關性多發供血動脈狹窄,如何確認多發供血動脈的責任病變血管,如何處置,為提高此類疾病血管內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進行探索。


方法


回顧分析63例伴有多發供血動脈狹窄患者進行的支架治療。患者經CT、MR、頸動脈的彩超,CTA或MRA、TCD、CTP檢查,造影包括主動脈弓、頸腦動脈4支血管造影,以了解弓上動脈起始部的情況,狹窄及其所在動脈的情況,腦血管及側支循環情況。充分考慮臨床表現、影像學和血流動力學,確認責任病變與責任血管,決定介入治療。術前3天開始口服常規雙抗治療。


手術經過:全身肝素化,股動脈Seldinger法穿刺後將導引管送到病變動脈狹窄近端,造影明確狹窄的部位、程度、長度、性質、最佳工作角度等。選擇合適的支架,將支架系統送至狹窄部位,位置滿意後釋放支架;最後造影確認。

術後治療:術後低分子肝素0.4mg 12h1次,共3天;噻氯吡定250mg/d或氯吡格雷75mg/d用4周,腸溶阿司匹林片300mg/d用6個月,以後酌情減量。


結果


63例患者,133支血管,共有141處狹窄,使用各種顱外頸動脈自膨式支架、顱外球擴式支架、顱內自膨式支架共140個,配合保護傘38例。其中,2例發現傘內有少許斑塊;1例在過程中發現傘以遠的頸內動脈不顯影,即刻收回保護傘,再造影,通暢,傘內沒有斑塊,可能是血管痙攣所致。反覆發作的頭昏均得到明顯改善,8例輕癱沒有得到明顯改善。所有患者均獲門診隨訪,分別為3個月~7年,平均約1.5年;34例患者造影隨訪,2例複查再狹窄,其餘均在原位,無變形,血流通暢,無再狹窄。


結論


多發供血動脈狹窄患者的病情複雜且嚴重。整體評估患者,儘可能結合影像學和腦血流動力學檢查結果進行病情評價,以準確判斷發病原因與機制、評價嚴重程度、積極治療,對改善顱內動脈供血情況、降低複發率具有重要意義。

病例1


患者(圖1):77歲,女性。由於頭暈、左側肢體發作性無力,先行右頸總動脈分叉處支架置入。第2天患者頭暈消失,思路變清晰。2周後行左頸總動脈分叉處支架置入。

頸腦動脈狹窄責任病變的確認和處置

隨訪:至今隨訪13年,正常生活。


病例2


患者(圖2至圖6):31歲,女性,機動車駕駛員教練。突發右側肢體乏力,言語不清10天。

頭顱CT、MR:左側丘腦腦梗死。


DSA:右頸動脈狹窄,左側頸總動脈閉塞。

頸腦動脈狹窄責任病變的確認和處置頸腦動脈狹窄責任病變的確認和處置

治療:雙側頸動脈置入3個支架。

頸腦動脈狹窄責任病變的確認和處置頸腦動脈狹窄責任病變的確認和處置頸腦動脈狹窄責任病變的確認和處置

隨訪:至今11年,正常生活。

作者:孫軍 溫州市中心醫院腦科中心、神經外科、腦血管病介入診治中心

頸腦動脈狹窄責任病變的確認和處置

編輯 黃越


歡迎廣大醫生積極投稿,分享經典病例。


投稿郵箱:sjjrzx@hh-medic.com

您可能感興趣

高血壓患者頸動脈病變情況與年齡、病程、性別及頸動脈內中膜厚度的關係
鼻內窺鏡眶減壓術治療甲狀腺功能障礙性視神經病變
講解椎管內佔位性病變——脊膜瘤
椎管佔位性病變是什麼?
強直性脊柱炎髖關節病變的治療
陸信武:主髂動脈閉塞性病變腔內治療的要點探討
重視惰性病變的辨別與臨床處理
讓病變無處可逃的「魔鏡」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防與治
注意:指甲豎紋一直存在,則可能是體內器官的慢性病變
還在為頸椎病煩惱嗎?幾招簡單的動作,告訴你如何定位病變的頸椎
這些病變均易惡變為皮膚癌,盤點皮膚癌的病因
針刀治療頸椎等部位病變的具體癥狀介紹
肝硬化腹水會有一定的幾率形成肝癌的病變嗎
識別惡性腫瘤、篩查視網膜病變,谷歌正在用機器學習改變醫療
玻璃體切割術治療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應用曲安奈德的止血作用及其機制
腎虧不等於腎臟病變
凝血指標間接監測腹腔病變器官缺血壞死的作用及展望
揭秘胰島素抵抗與癌症和心血管病變之間的微妙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