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不叩門,道不輕傳
導讀「醫不叩門」這句俗語,指行醫者沒有接到邀請,即使有再高超的醫術,也不能主動叩病人家的門為病人施治。是醫生清高、冷漠、怕擔責……這到底是為什麼?
古人很久以來就有醫者三戒:醫不自治、醫不叩門、醫不戲病。
『醫不叩門』是指:醫者不能主動上門,哪怕是朋友、鄰居。這裡有兩個理:一是責任主體的劃分,二是求醫者需有虔誠、尊敬之心。當然,求醫者非常恭敬地求醫,上門與否則是次要。這不是擺架子,事實上,古代名醫常常『來往病者之家,雖祁苦寒大暑,未嘗少憚,如遇清貧者,時常施與周濟』,心有悲天憫人之高尚情懷。『神醫』是百姓對這些大醫的稱謂,這背後,有對人格、精誠醫術、品格的讚許。
《扁鵲見蔡桓公》這篇文章相信大家在初中語文課文中已經學過,文章的內容是這樣的
通過故事反映出在古代人們也是很忌諱醫生上門去指出自己身上的疾病的,即「醫不叩門」。這種風俗一直保持到現今社會。
醫不叩門,是一句俗語,說的是醫生不能主動去叩開患者的家門,即醫生不要去主動送醫上門。有人理解為即使醫生髮現或知道別人有了病,只要人家不請你診治,自己不要主動上門去毛遂自薦。朋友或鄰居也是一樣,有時候也包括對自己的至親。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要求醫不叩門呢?如果自己有好的技術,為什麼不能主動去幫助別人呢?很多人對此表示不解。事實上從古到今,一般情況下,醫者是不能送醫上門的。這有責任方面問題;也有醫者與患者的心理意識方面問題,一般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習俗 醫不叩門,有請才行
古時中醫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坐堂行醫,一種是走訪郎中,也叫做「遊方」。 坐堂行醫的傳統觀念,認為醫生就該坐在診堂中等待患者上門,或者等待別人的延請,也保證有充裕的時間來為病人服務。如果情況反過來別人會誤認為這家裡出了什麼事情。外出行醫的「遊方」也有行為規矩,如民間過年時醫藥行業忌諱出診,怕「觸霉頭」,除非給雙份診費破災才行。平時出診,也忌諱敲患者的門,故俗有「醫不叩門,有請才行」的說法。為了保守職業技能的秘密,民間又有醫生郎中「施藥不施方」的說法。醫藥行舊時敬華佗、孫思邈等為祖師爺,不敢稍有不恭,如今這些習俗仍可以見到的。
2、送醫上門,另有所圖
「醫不叩門」即不能強拉病人,如果是為了某種利益,而去強拉病人就更不對了。"醫不叩門",換現在的話說就是:不要太主動了,您自個兒跑到患者那裡,沖患者說,我來給你治治吧,患者會覺得你特不靠譜,而且頗為反感,他絕對會拒絕你,甚至是遷怒於你,然後凌晨跑到大醫院去排大隊挂號去,看看你說的是虛是實。
這是患者通常有的一個心理,一來是患者忌諱,二來患者未必認為自己有病,三者患者未必領情。另外,患者自有自己的選擇,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緣分,急也無用,甚至讓患者覺得送醫上門者另有所圖。還有現在保健養生市場,魚龍混雜,令人心有餘悸。從廣大人民的心理來講,一般如果不是自己主動求醫問葯,是很難接受醫生的治療的。特別是現在醫患關係不太協調,會引起諸多誤會。
3、療效與醫從性
中醫治病有其自身的特點,病人對醫生的信任至關重要。《素問·五臟別論》曰:「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有些病,病人不理解中醫的基本原理,對氣血陰陽毫無認識,不信任中醫的診斷和辨證,這種情況下是難以取得治療效果的。或者說是做無用功。
皇甫謐所著《甲乙經》序:漢有華佗,張仲景,華佗奇方異治,施世者多,亦不能盡記其本末。若知直祭酒劉季琰病發於畏惡,治之而瘥。云:「後九年季琰病應發,發當有感,仍本於畏惡,病動必死。」終如其言。仲景見侍中王仲宣時年二十餘。謂曰:「君有病,四十當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含服五石湯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湯勿服。居三日,仲景見仲宣謂曰:「服湯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湯之診,君何輕命也!」仲宣猶不信。後二十年果眉落,後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終如其言。此二事雖扁鵲,倉公無以加也。華佗性惡矜技,終以戮死。當年的王仲宣年輕氣盛,二十多歲就做了侍中大夫,所以,根本就沒把張醫聖的話入在心中,給他開的五石散也沒有服用。十多年過去了,到了四十歲的時候果然雙眉脫落,這個時候才想起張仲景的話,但已悔之晚矣。世人多如此!
如果叩門治病,即使取得比較滿意的療效,病人的期望值可能更高,心情更加急迫,反而影響治療計劃。如果效果不好,病人反生怨氣,於病人和醫生都極為不利。
中醫還有很多博大精深的知識,貧號之前日還發過幾個偏方,感覺也很實用靠譜(其中有親測過2例有效!),請關注貧號微信公眾號「仰望岐黃」後,在岐黃往事里查看3-14日一文:暈車、打嗝、鼻血、積食、便秘、牙疼、燙傷、痛經等一招搞定9種常見小毛病!
想了解、自學中醫,請關注貧號微信公眾號「仰望岐黃」,關注公眾號「仰望岐黃」後,直接回複數字「10」,即可自動推送了解貧號如何自學中醫、自學切脈、了解陰虛、陽虛、陰陽兩虛、了解金匱腎氣丸、桂附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等中成藥的鑒別,如何拔罐刺血拔罐治肩頸、腰椎疾病,為何燒蒼朮預防甲流、SARS等急惡傳染病,如何區分風寒、風熱感冒!歡迎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的朋友學習一下,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仰望岐黃




※醫不叩門,道不輕傳!
※「醫不叩門」,不是擺架子
※醫不自治,醫不叩門,醫不戲病,這都是為何?
※醫不自治、醫不叩門、醫不戲病
※中醫不是安慰劑,也不是偽科學!不懂可以,不要詆毀!
※六步幫你輕鬆去色斑,老中醫不傳的秘密,屢試不爽!
※醫生自己不舒服,是不是「能醫不自醫」?
※老中醫不外傳的獨家秘方,常用治鼻炎,口口相傳!
※老中醫不外傳秘方,一般胃病都能治癒!
※用它煮水喝,不求醫不用藥,清除體內濕氣太輕鬆了,一周不到
※醫不自治、醫不叩門、醫不戲病丨醫生為什麼要三戒?
※中醫不傳之秘不盡在藥量,而在於辯證精準!
※老中醫不外傳的養肝補腎法,不花一分錢,讓你告別色斑!
※藥用價值不菲的「肺衣」,老中醫不說都不知道它的功效那麼大
※老中醫不外傳,不吃藥的降糖方法!幫你徹底擺脫胰島素!
※醫不三世不服其葯
※這不是偏頭痛!五種致命頭痛異狀莫輕忽,儘快去醫不能拖!
※咳嗽不止,中醫不打針只需三味葯,思路不同結果當然不同
※不花一分錢,讓你告別色斑!老中醫不外傳的養肝補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