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猿吟鶴唳本無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猿吟鶴唳本無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猿吟鶴唳本無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書籍|《蘇東坡傳》

領讀|江徐


猿吟鶴唳本無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在上面一章,我們已經看到,在朝執政的新政派,已將蘇東坡、司馬光等人逐一罷黜或者貶謫異地。期間已是紛紛擾擾,爭端不斷。

事實卻是,反對派從朝廷根除之後,新政派他們自己開始內訌。正如林語堂所言:推翻權貴的心愿帶來人性中最美的本能,而統治別人的權利帶來最丑的一面。


之前與王安石在同一戰線的官員,此時此刻開始倒戈,出現背叛。曾經作為王安石得力助手的呂惠卿,出於一己之私,使出各種手段,取而代之。之後事情轉機不斷,被罷黜的王安石再度擔任宰相,又遭呂惠卿攻擊,種種事因導致兒子意外死於這場鬥爭。這才讓王安石對政治感到失望,於是自請罷相,歸隱鄉野。


林語堂說,八年新政,終究垮台,究其原因:呂惠卿出賣王安石,王安石出賣皇帝,皇帝出賣人民。

猿吟鶴唳本無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用花來兩朵各表一枝的方式來說的話,這個時候,蘇東坡已經離京前往杭州。


他在那裡前後執政三年。


從這個時間開始,蘇東坡的詩歌創作進入活躍期,寫出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古詩。


對他來說,調派杭州,最開心的事,還是能夠和弟弟子由以及好友經常相伴,喝酒,聊天。


蘇氏兄弟倆性格截然不同。弟弟沉默內斂,懂得明哲保身,蘇東坡寫詩稱讚弟弟是「天資和且清」。而他自己呢?豪放,開朗,直言不諱,說話不分對象方和場合。

如果他覺得一件事不對,就像飯菜里有一隻蒼蠅,非吐出來不可。對此性格,他寫詩自嘲:


食中有蠅,吐之乃已。

猿吟鶴唳本無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還好平日有王弗這位賢內助,紅袖添香,為他識辨人性善惡,給予必要的提醒。從這個角度來說,不管古代還是當下,在一個家庭中,妻子的眼光與洞察力,對於丈夫的影響和幫助,可以起到至關重要的的作用。


但是,這種口無遮攔的性格,日後還是給他惹來禍端。


子由也多次勸誡蘇東坡,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還是盡量少說話。這一點,蘇東坡並非不懂,但生來脾性如此,容易輕信別人,看不順眼的就要說。在明哲保身沉默是金和保持英雄本色兩者之間,蘇東坡顯然選擇了後者。


蘇東坡做過一首詩,其中有兩句,體現了詩人率真本性,也是孟子所提倡的「天地浩然之氣」:


多生綺語磨不盡,


尚有宛轉詩人情。


猿吟鶴唳本無意,


不知下有行人行。


來源:慈懷讀書


領讀人:江徐

猿吟鶴唳本無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讀者》微信公眾號專欄作者,80後女子,自由寫作者。喜靜,愛自由,有時閉門讀書,有時出門雲遊。個人原創公眾號:江徐的自留地(ID:jiangxv08)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徐的自留地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天下何處不是修行間,世間無誰不是修行人
花敗不棄,夢醒不悔,方是同行人
我亦是行人
十大景觀用木材,行內人知道的比較清楚,外行人也許就一知半解了
綾辻行人的詭計,行不通了
床底下切記不要放此一物,聽聽內行人的話,別讓自己財運不濟,心神不安!
行人是指即將遠行的愛人嗎?
為什麼現在的修行人,不能畢竟不做十惡根本過罪?
修行人,並不是就要無原則地遷就對方
禪宗說:修行人是怎麼樣能夠修行成就,一切是非莫管,當下直下立判
太監不能「行人事」為何還要娶妻,是為了每天晚上干這事
修行人勿以「無為」為懶惰的託詞
投行人生感悟:為什麼忙碌有可能是不對的
外行人不說內行話,袁大頭的前景你內行嗎
修行人,有幾件事每天都不能忘記
修行人的命為何算不準?
是不是真健身內行人一看便知,看看你中了幾條?
正能量!開挖掘機的感覺原來這麼爽,外行人根本不知道!
每個路過的行人都是一道風景,但他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