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文人學士崇拜的吉祥物:魁星

古代文人學士崇拜的吉祥物:魁星

古代文人學士崇拜的吉祥物:魁星



明代青花瓷片上的「魁星點斗」紋

(原標題:魁星——古代文人的聖物)


明代青花瓷上常有一種紋飾,如今的許多青年人看了有點納悶:瓷器上畫個鬼頭鬼腦的傢伙,怪裡怪氣,醜陋不堪,實在缺乏美感,什麼意思!如果深入研究下去,真不可等閑視之。這種紋飾竟是古代文人學士崇拜的吉祥物——「魁星點斗」。在科舉時代,通過參加層層考試以求仕進,幾乎是讀書人唯一途徑。所以衍生出很多吉祥用語,「魁星點斗」便是非常流行的一種。「魁」即有「首」、「第一」之意。所以在科舉考試中,取得高第可稱作「魁首」。明朝時,科舉考試實行「五經取士」。所謂「五經」,就是《詩》、《書》、《禮》、《易》、《春秋》五部經書。每經考取的頭一名稱之為「經魁」,五經的魁首,又稱「五魁」。此外,進士第一名稱狀元,也稱作「魁甲」;鄉試中,舉人第一名稱解元,也稱作「魁解」,均有「第一」之涵義。


由此可見,古人造字很有想像力,有時候不能不讓人拍案叫絕。比如「魁」字,左邊一鬼字,右邊被鬼的下面彎鉤半包圍一個「斗」字。人死曰鬼,鬼字除了貶義詞「鬼鬼祟祟」、「鬼蜮技倆」外,還有聰明伶俐的意思。比如:技藝精巧者叫作鬼斧神工;才能出眾者稱為「鬼才」;聰慧超人者可贊為「鬼靈精」;為國捐軀者,可曰之為「鬼雄」……其實鬼與斗皆是天上的星宿。鬼星乃二十八宿之一,朱鳥七宿之第二星;斗也是二十八宿之一,為玄武七宿之首。更為巧妙的是鬼、斗二星組合為「魁」字,《史記》曰:「魁,斗第一星也」。就是說「魁」為北斗七星中的第一星。


然而瓷畫既然是繪畫,必須有形象構成。想像力豐富的古代畫家奇思妙想,竟然巧妙地設計出一個虛幻的醜八怪樣的「鬼」,又疊加一隻現實中存在的盛量糧食的「斗」,使抽象的「魁」字象形化了。加上天上的北斗星,鬼子高舉的筆和手中托著的科舉幸運者的花名冊,構成了一幅生動的「魁星點斗」圖,寓意魁星正用筆點定殿試高中者的姓名。一旦點中,文運、官運就會與之俱來,自然是無比吉祥,為十年寒窗的學子們青睞。正是由於魁星掌管科舉文運,丑歸丑,科舉時代的讀書人依然將其視若神明,衷心崇拜。魁星信仰在民間產生了很廣泛的影響。所以,過去許多城鎮都建有魁星樓、魁星閣,供奉魁星像,為學子們聚會祭拜的場所。相傳七夕之夜是魁星生辰,讀書人要祭拜魁星,並置酒宴飲,稱「魁星宴」。

魁星點斗的吉祥圖案和讀書人信奉魁星的風俗早在宋代就有,而在明、清大為流行。據宋代《癸辛雜識》一書中記載,當時考中狀元,朝廷贈送鍍金魁星盤一副的記載。明朝人陸深在《儼山外集》中記述了士子生員們在座右貼魁星圖,考場外有魁星像出售的熱鬧場面。表明秀才舉人們都希望自己有魁星點斗,金榜題名的幸運。


明清時,還常常將魁星點斗、獨佔鰲頭融合在一起,使魁星立於鰲頭之上,而鰲的形象頗似鯉魚,大概是把獨佔鰲頭和鯉魚躍龍門的傳說互相糅合的結果。


(文章來源:收藏快報 江蘇南京 李紹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收藏 的精彩文章:

藝術本體論不能含糊
楚國稱霸為磨滅記憶曾刻意磨毀銅器銘文
您可能感興趣

高端文玩湘妃竹扇骨,文人學士的懷袖雅物!
文人雅士眼中的茶 茶詩與古代茶文化
古代文人的文房寶物,絕美鎮紙!
古代文人繪石
文人雅士的梅花香
斫琴圖,描繪古代文人學士在製作音色優美的古琴的
古代豪宅和文人情懷
朱彝尊,幫助康熙修《明史》的漢族文人
古代文人九雅圖
桑榆說史:皇帝眼中的文人
古代文人雅士:為何只坐玫瑰椅
寧稼雨:中國古代文人群體人格的變異-從《世說新語》到《儒林外史》
漢奸文人胡蘭成眼中的李士群,親手害死「兄弟」吳世寶
歷史中的唐代文人的幸福生活
古代文人雅士眼中的別樣「豬」趣
斫琴圖,描繪古代文人學士在製作音色優美的古琴的場景
古代文人雅士都在院子里種什麼?
古代文人的文房雅玩
中國古代文人的琴學審美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