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道理我都懂,但這拖延症就是治不好啊啊啊!

道理我都懂,但這拖延症就是治不好啊啊啊!

一句話概括來說,就是因為我們日常所說的「道理都懂」,這個門檻實在是太低了,低到我們輕而易舉就「懂」了很多東西,「明白」了很多東西。在這種低劣的半成品般的認知狀態下,我們其實並不能很有效地做事。於是,「我們誤解了世界,反說他欺騙我們」。

道理我都懂,但這拖延症就是治不好啊啊啊!


「道理我都懂,但鴿子為什麼這麼大?」


有「拖延症」怎麼辦?那就「戰拖」唄。可是「戰拖」容易嗎?不容易。「萬事不拖延」當然是個不切實際的目標,「在某方面實質性地減少拖延」則相對現實。不過,從絕大多數人的例子來看,即便是後者,能做到的也也少之又少。大部分人沒有取得「戰拖」的勝利。


為什麼呢?經過歸納,我們發現,「戰拖成功」的人各有各的成功,而「戰拖有待成功」的人,卻有一個共同的原因:他們都是——拖著不去戰拖。

道理我都懂,但這拖延症就是治不好啊啊啊!


這種繞口令一般的說法,多少會讓人哭笑不得。我們把它縮寫成一個概念,叫做「拖戰」。什麼是「拖戰」呢?有很多種方法在那裡,有很多條經驗在那裡,有很多心理諮詢師等著給你治病驅魔,有很多精神科大夫準備給你開改善注意力的處方。


而你,只是漠然地看了他們一眼,說了一聲:「哦,知道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於是拖延依舊。「慢性拖延」依然如故,直到它下一次急性發作,也許是某門考試迫在眉睫,也許是老闆終於受不了你威脅要炒你魷魚,也許是因為遲到錯過了1分鐘前起飛的航班。你才又一次發出嚎叫:「怎麼辦???我就是克服不了拖延!!!別跟我講方法講技巧講經驗講道理了!!!道理我都明白,可我就是做不到!!!「

道理我都懂,但這拖延症就是治不好啊啊啊!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傳奇大儒王陽明先生的寶貝,應該說是壓箱底兒的寶貝。而這位陽明先生的事迹,很多人早有耳聞。他既是思想家,又是軍事家。在寫書的人裡邊他是最能打,在打仗的人裡面他最有思想。如果你沒有聽說過他,可以去讀《明朝那些事兒》的第三本。大半本書都在講他的事迹,作者寫得非常好,讀來極其可口。


只是未知


對「知行合一」最集中的解釋,我覺得是《傳習錄》里《徐愛引言》當中的話:「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如果要進一步闡釋,那就再加同一本書里《答顧東橋書》當中的話:「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換回「戰拖」語境吧。前一句話的意思就是:什麼「道理都明白」啊?你其實沒明白。明白的人早就去做了。在你說「明白」了對付拖延的方法時,你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了,但陽明先生卻認為你「只是未知」,至少你沒有「真知」。而陽明先生定義的「真知真行」,有一條標準是「如好好色,如惡惡臭」。如果你明白到——就像見到帥哥或美女一樣想甩開節操猛撲過去,或者像聞到難聞的氣味一樣退避三舍——那才是真知。

道理我都懂,但這拖延症就是治不好啊啊啊! 點擊播放 GIF/485K


戰拖當中的「真知」


舉個例子來說。《拖延心理學》里曾推薦了阿蘭·卡凱的「瑞士乳酪法」。在一個比較大的任務中使用「見縫插針」的方法,利用零碎時間,而不要消極等待整塊時間的出現,即是「瑞士乳酪法」。你可以把要背的單詞分成若干組,可以把要聽的公開課提前下載好,可以在平板上安裝電子書閱讀應用。這樣,在乘坐或等人時就可以閱讀了,甚至在安全的地方走路或跑步時,也可以聽音頻了。

道理我都懂,但這拖延症就是治不好啊啊啊!



這是很有效率的利用碎片時間的辦法,戰拖會裡很多有效率的達人也在使用。我認識的一位成員,兩年來,在上下班的地鐵上就讀了上百本書。 不過,只「知道」以上這些,並不等於你已經「真知」。「真知」,應該能對細節問題的答案,做到心中有數:


哪些事情是真正值得在碎片時間裡做的?


是看書、背誦、練口語、運動、聽音頻還是看視頻?


如果是看書,那麼哪些書是值得看的?


是用什麼形式來看?紙質版還是電子版?


紙質版是多大開本,是否方便攜帶?


電子版閱讀體驗怎樣?電池續航能否保證?是否方便做標記?閱讀器應用會不會閃退或頻出bug?


書的內容適不適合在相應的環境里看?比如需要推演大量數學公式的書,就不一定適合干擾密集的環境。


在車上看書會不會暈車?會不會容易坐過站?


如果是聽音頻,能不能聽清楚?會不會影響交通安全?


......


這樣的問題,還可以列出很多。一旦你去試驗某種方法,這樣的問題就會撲面而來。如果你沒有解決掉這些,往往根本不可能堅持「瑞士乳酪法」。「書太無聊了」、「太費電池了」、「總是坐過站」……於是作罷,然後得出結論——「乳酪法沒用!我試過」。甚至進一步的結論——「拖延症是絕症」。可是,有人逼著你選無聊的書嗎?小塊的移動電源很貴嗎?你手機沒有定時提醒功能嗎?

道理我都懂,但這拖延症就是治不好啊啊啊!



細節問題,往往只能在行動中遇到,因為很少有人會把他們寫到書里、帖子里。原因至少有兩個吧。一個是:寫得面面俱到,實在是太婆媽了,不夠高大上。一句話讓讀者琢磨半天,那多有境界啊。另一個可能更主要:細節太多了,不同人面臨不同細節,根本顧不過來。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可是,在互聯網時代應該怎樣三省吾身?在什麼時間自省?用什麼工具來輔助記錄,是記事本還是電子表格?就算老先生有心回答,他難道要穿越嗎?


這才是「合一」的意思:要達到「真知」,就必須通過行動來總結;而總結得差不多以後,行動本身也完成了。從時間上,知和行的起點和終點都是差不多的。記得數學上的交集圖嗎?兩個鴨蛋,一碰,一擠,中間有塊重疊。對於知行合一來說,不是中間有交集,而是兩個鴨蛋被擠成了一個。


如此一來,還會有能知不能行,光懂道理做不到的問題嗎?那就是個偽問題。


對一種方法的理解運用,到了自動自發、停下就會不舒服的境地,才能算「真知」。如此一來,才能避開「拖戰」,達到戰拖的目標。也就是「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而把未知的狀態錯當成了知,就是悲劇所在。世界就是一座熊出沒的森林,我們每個人都在裡邊冒險。最大的悲劇,不是你跑得比熊慢,不是你跑得比同伴慢,而是:你跑得既比熊慢,又比同伴慢,卻還錯當自己是短跑冠軍。


是概念遊戲,還是確有其用?


「好的」,你說,「我理解了,不就是把『知』的範圍往後拉了拉,把『行』的地盤往前拽了拽嘛。可是這有什麼差別嗎?換了個概念而已。中國把五星紅旗插到南極,美國把星條旗也插到南極,難道南極就變成聯合國了?」當然不是概念遊戲。「知行合一」能發揮效力,在我看來,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


人類似乎天性厭惡「未完成」的狀態。以往知與行分離,中間是一條人為劃分的邊界。根據方便,邊界可能是你看完一本書,或者做完一遍筆記,或者通過一場考試,或者是跟人討論完一篇帖子。不要低估了邊界的力量,邊界的實質,在於給人一種完成感、成就感、回報感,一種「到此可以停下」的錯覺。

道理我都懂,但這拖延症就是治不好啊啊啊! 點擊播放 GIF/476K



沒有到達邊界時,人更容易不甘心。為什麼?我猜測是:因為沉沒成本。已經在這件事上花費了時間、金錢、精力,沒有人願意有始無終,除非有其他目標的強烈干擾。當知與行分離時,因為一條虛擬的邊界,我們更容易在閱讀、考試、討論等過程的終點上,長鬆一口氣。事實上,如果你學一門課的最終目的只是考試,那你的確可以鬆一口氣。如果你讀一本書的最終目的只是在豆瓣上標記為已讀,增加「讀過」的數量,那你也可以鬆一口氣。可惜真正值得我們學習的一切,終點往往不是考試,不是標記,而是運用,是行動。


而「知行合一」會提醒我們的是:那條邊界是不存在的。它是假的。原先認為的「明白」不是真明白,原先認為的「知」不是真知,而是一知半解。而一知半解才是最大的浪費(就成本來說),而且可能有害。盲目自信、眼高手低者有之,抱怨現實不符合書本者有之,懂得越多信心越少者有之。——最後一種,不是說懂的越多越謙虛,而是說在一知半解之前至少還有希望,而一知半解之後卻只收穫了「挫折感」,因為「拖延依舊」。


想要對得起你學習時死掉的腦細胞?那就把知行之間的溝壑填平。不然,你就虧大了。


第二個原因


知行分離後就不再是知行。再打個比方吧,我喜歡稱作「骨肉相連」的比喻。你覺得什麼是肉,什麼是骨頭呢?


你可以著眼於解剖,除去毛髮皮膚以後,再把動物軀體按照軟硬分開。軟組織稱為肉,硬結構稱為骨頭。這是一種定義。你也可以著眼於功能,把起到支撐作用的硬結構稱為骨頭,把連接硬結構,通過牽拉收縮產生運動的軟組織稱為肉。這兩種定義可不一樣。在屠夫的砧板上,只有前一種定義里才有骨和肉。要是按照後一種定義,不再起支撐作用的骨頭還是骨頭嗎?不再有生命機能的肉還是肉嗎?

道理我都懂,但這拖延症就是治不好啊啊啊!



知行分離的定義,是解剖的定義。知行合一的定義,是功能的定義。解剖的定義適合屠夫,也適合周圍那一圈流著口水的吃貨。而功能的定義,才適合動物自身。


你呢,你希望生活在哪裡?是屠夫的砧板上,是吃貨流著口水的目光里,是心理學家和精神科大夫深深的腦海里,還是你自己的生命和夢想里?你還覺得知行合一隻是個概念遊戲嗎?概念是我們精神殿堂的磚瓦。


讓「知行合一」與行動合一


如果你是從本文開頭一路看過來的,那現在你已經看了四五千字了。可是很遺憾,這一切都是白看。你明白什麼意思嗎?單純讀完這幾千字,仍然不能算「真知」,仍然是「一知半解」。重要的是,得做點什麼,讓「知行合一」的認知跟行動一致起來。我想通了「知行合一」,是在兩個月前。現在我來說說它給我造成的幾條影響。


因為乾貨,所以踏實,所以自信


這一條其實可以稱為「後果」。按照「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的標準,我立刻意識到,其實在很多領域,我原以為自己知道的,其實根本不是真知。那麼「知」的數量迅速縮水了。一開始覺得這是可怕的事實,但後來想通:誰又不是如此?在信息時代,每個人接觸到的信息,肯定遠遠多於自己所能行動的量。至於縮水,縮水之後便是乾貨,踏實的乾貨,自信的乾貨。


你也許早就聽說過蘇格拉底「自知其無知」的故事。蘇格拉底清楚自己的無知,但特爾斐神廟的神諭卻說,蘇格拉底是全雅典城最有智慧的。在最初的惶惑之後,他考察發現,蘇格拉底是唯一一個承認自己沒有智慧的人,而這就是他的智慧之處。

道理我都懂,但這拖延症就是治不好啊啊啊!



你看,就連蘇格拉底都這麼痛快地承認自己的無知了。你還為自己「真知」的縮水煩惱什麼?而今我覺得,踏實的感覺最好。


知不足然後學


「學然後知不足」是成立的,「知不足然後學」更常見


意識到「瑞士乳酪法」不能停留在一知半解,我反覆總結,挑出了11個適合自己的app,分成「乘坐/等候」和「梳洗/行走」兩類,在手機第一屏分設文件夾裝進去。從此碎片時間裡,可以閱讀,可以聽,可以運動,可以看視頻。


縮水的感覺過後,猛烈的好奇心重新回到心中。很多熟視無睹的東西,現在突然重新想探個究竟。之前為了避免信息過載,經常關閉信息來源。而現在,信息減肥當然還要做,另一方面也在注意知識面的平衡。現在我有意識讓自己讀綜合性雜誌,讀之前讀不下去的財經和商業雜誌。


在手機和平板上安裝了維基百科的app,可以一鍵查詢了。碰到尚未深究過的東西,無論是柿子里的澀味元兇「單寧」,還是「認知學徒制」,隨手查一下維基。


在朋友的影響下,看TED演講視頻和哈佛幸福課,聽《冬吳相對論》,研讀《騎士制度》學術論文集,籌劃新型系列課程「戰拖騎士團」。回首過去幾年,我覺得有挺長時間,自己都生活在生活之外。而今,能聽到回歸的腳步。


「此地長眠者,知行惟合一。」

道理我都懂,但這拖延症就是治不好啊啊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OOC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你的胃病就是治不好
痔瘡反覆治不好?這種吃法讓你遠離尷尬問題,永不再犯!
為什麼失眠老是治不好?原來是因為沒懂得這些奧秘!
為什麼你的抑鬱症總是反覆治不好?看完這7條你就明白了!
你的胃病總也治不好,到底是為什麼?
胃炎你為什麼總是治不好,你真正的了解它嗎?
為什麼咳嗽咽癢治不好?那是因為你沒找到這個方子!
病若治不好,那是因為沒有真正想去治好
我終於知道,我為什麼治不好她的失眠了
不是慢性鼻炎咽炎久治不好,可能是你沒做對這幾件事!
尿毒症治不好?!不重視「它」,你有什麼資格說這些?
便秘治不好是因太乾燥嗎?不,還可能是它導致的
喝了那麼多雞湯,怎麼還治不好你?
你的類風濕為什麼總是治不好?看看你都犯了哪些錯誤?
為什麼秋天患了咳嗽老是治不好?可能是你沒有注意這些!
慢性咽炎總治不好?那是因為你沒對症治,沒吃對葯!
雞眼怎麼治都治不好,很有可能不是雞眼,而是這種病
腰間盤突出症為什麼老是治不好?真相原來是這樣!
慢性胃炎久治不好?看看這些食物你有沒有吃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