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宮廷皆有內庫,其中御葯庫皆存毒藥

古代宮廷皆有內庫,其中御葯庫皆存毒藥

古代宮廷皆有內庫,其中御葯庫皆存毒藥。此類毒藥大多為川、廣及西南屬國進貢而來,如鴆鳥、蛇頭、葫蔓藤、鉤吻草、毒汗之類,藥性劇毒。宋代周密《癸辛雜識》「押不蘆」篇記述了西域毒藥「押不蘆」之產地、取法及藥性,並認定漢代華佗「麻沸散」必是「押不蘆」製成。御葯院亦有存儲。當時一些貪官污吏賊贓巨大,被人檢舉彈劾而服用「百日丹」自盡,也是「押不蘆」。


皇宮內庫存儲毒藥是古代規制,不一定用得上,但不能不預備。這類毒藥主要用於皇帝賜臣子或后妃自盡所用,大概極少用於配藥而治病救人。賜死服毒一般是將毒藥兌入酒水喝下,相比斬於市朝要優渥得多。服毒而死大概也比白綾懸樑利索好受些。賜死相對明正典刑而言,算是給死者保留體面。


北宋年間曾銷毀過一次大內毒藥。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六月,皇上御筆親書云:御苑東門葯庫毒藥品種尚多,且用三十餘人掌管,顯然虛設無用。五代亂世綱紀頹靡,多用毒藥以剿殺逆臣賊子。太祖以來好生之德洽於人心,律例憲綱完備,罪犯莫不明置典刑誅於市朝,何嘗還須用此毒藥。自今起,停止此類藥物進貢,廢掉此庫,裁撤司庫職官另作安排。凡一切毒藥及盛貯器皿交付軍器所,運至新城門外曠野處焚燒。將灰燼深埋於官方土地並做出明顯標識,勿使一切人畜靠近。此事疾速措置施行。(參宋王明清《揮麈錄.卷一》)

宋徽宗取消內庫毒藥十多年後發生靖康之難,徽欽二宗被擄北去。康王趙構登基改元「建炎」,之後南遷落腳臨安行在,大內毒藥庫或又逐漸恢復。前述《癸辛雜識》作者周密是宋末元初人,他所言「今聞御葯院中亦儲之」即指南宋或元朝大內。


明清兩朝,京師紫禁城內六庫有專庫存儲毒藥。明代內六庫位於太和門之東,清代因仍沿用,並每年派兩名滿大臣率司屬人員盤查一次。凡珠寶等庫,查一次難免丟失一次,毒藥庫卻唯恐避之不及。內庫所貯毒藥名目繁多,司官既不知藥名更不敢接近,遑論盤查。凡遇毒藥,各司員離老遠即急相告誡千萬別碰。懼甚。(參《清朝野史大觀.清宮遺聞》)


有一例賜死服毒頗費周折。清光緒庚子事變後軍機大臣趙舒翹被賜死,陝西巡撫岑春煊負責監督執行。趙舒翹從岑春煊手裡接過少許毒藥服下,多時不見動靜,還坐那兒交代身後諸事。再吞鴉片,仍無大效。岑春煊等著回去復命,又令其服用砒霜。趙舒翹只覺痛苦就是不咽氣,還能讓家人幫他揉肚子。此時已夜裡十一點,岑春煊說:「下午五點我就該復命回稟,此人不肯死,怎麼辦。」最後趙舒翹家人提議用厚棉紙用酒浸濕糊住口鼻使其窒息。換了五次紙,趙才氣絕。(參辜鴻銘、孟森《清代野史.榮祿致許應騤書》)


此例當屬個別,也許趕上假藥也許藥性過期。總之如此死法實在痛苦也未必體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為貴四世 的精彩文章:

縉紳是古代公卿士大夫等仕宦通稱
寒山寺半夜敲鐘及其他
明成祖批 釣魚執法
明代廷杖是在內廷殿階下用木棍杖責朝臣
古人對名字的忌諱,您知道多少
您可能感興趣

餓死在宮廷之內,這位帝王真無奈
古代宮廷如何管理皇帝性生活
古代特供太子的宮廷補藥
「鋪著清代宮廷地毯,擺放唐代石刻菩薩……」古董收藏家的豪宅堪比博物館!
古代人乳為何如此盛行?宮廷愛食用人乳
故宮院藏的精品金器,都是清代宮廷御用之物
那些害死皇帝的「補藥」:中國古代宮廷政治與醫術
宮廷秘史:古代太監與嬪妃間存在哪些潛規則呢?
中國古代貴族的宮廷御膳
古代宮廷如何管理皇帝性生活,皇帝看似風流實際不然
紫檀宮廷藥箱:獨板榫卯結構,古代收藏玩品
古代宮廷十大狠毒皇后,武則天最有名,第一名毋庸置疑!
宮廷揭秘:古代帝王是如何提高性生活質量的
清代宮廷后妃精美絕倫的珠寶首飾
扎小人、念詛咒、埋桐偶……中國古代的宮廷巫術
如何鑒賞、收藏清代宮廷鼻煙壺?
解密中國古代宮廷殉葬制度
為何古代宮廷多淫亂,卻很少有淫亂的宮妃懷孕生子?
中國古代的宮廷佳肴,它又名皇帝菜,加入這2物炒好吃讚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