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嗜血文化,社會心理的倒退?

嗜血文化,社會心理的倒退?

iFuun導讀:觸目驚心的兇殺事件每日上演,使人們恍若置身血腥的原始叢林。文明的面紗,似乎越來越薄,已經無法遮掩其嗜血的屬性,這是否文化心理的倒退?心理專家薛偉老師來解讀。 —— www.iFuun.com


嗜血文化,社會心理的倒退? 口袋心理測試:教你發現自己的真實想法


 

嗜血文化:社會心理


很顯然,殘害、劫掠這些現象,一直存在,從未消失過。因為它投射出人類的恐懼本能。這種本能,其實是無法被現代文明徹底清理的——理性和條約,可以規範它,可以抑制它,卻無法徹底清理它。這種原始衝動,綿延不已,隨人類的誕生而降臨,已然成為人類的屬性部分(陰影)。不管現代的文明之網編織得有多精細有多縝密,它們都有可能穿越罅隙,捲土重來。


今天我們看到的各種報道,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只不過以前媒體的開放度和流通性不夠,才使其一直處於「地下」,被邊緣化。或者其它的需求,掩蓋了它的存在。但即使它活動的範圍受限,也能經常能感覺得到——它出現於人們的夢境、鄉村的口頭傳說里、地下文化圈中、甚至各種不可理喻的心理怪癖里……


它是一種力量,當過分受制於文明時,它會潛匿;一旦文明表現出自身的脆弱性時,它就會回擊,甚至更加「瘋狂」,表現出強烈的「嗜血」屬性,所以才會讓人有心理倒退的感覺,仿若重新置身於「原始叢林」。在個人,會表現出各種殘害事件;而在集體,則會誘發各種戰爭。

為何這類消息會傳播得更快?它滿足了人們心底的哪些部分?


它其實表達出人們對生命本真力量的回歸和渴求。


因為它彰顯出了某種生命本能的力量。文明滿足了人類社會的整體進步,對人體本能部分卻帶來一些壓抑和鉗制。大家熱衷於傳播,表面看來可能是藉由反思,帶來更多理性的思考,推進文明的發展;但在潛意識中,可能表達出對生命本真力量的回歸和渴求。那種原始的力量,雖然血腥、暴戾,卻帶來強勁的張力,這是擁有狹窄空間和規範生活的現代人所渴望和擁有的。——本能欲力的減退,甚至喪失,是現代文明發展中所無法迴避的缺憾。


當然,這一方面彰顯著現代文明的缺失;另一方面,也彰顯出現代文明的脆弱。我們的現代文明發生才不到200年,文化太年輕,而這種原生恐懼,又太過古老,這場博弈,力量懸殊不言自明;加之在科技的催化下,國民們所歷經的腳步更加倉惶——被無形的網追趕、鞭笞前行,在這場混亂途中,各種退化行徑難免移形換影,緊追不捨。


這也就是為什麼社會上每日都會上演「驚悚劇」,而每場劇目,都會引來「觀眾」無數。

很顯然,面對這些「退化」行徑,不是要否定現代文明——將之怪罪於對欲力的壓抑和鉗制;相反,而是要更加發展現代文明,能創造一些更好的文化形式(比如藝術),變壓抑和鉗製為一種轉化,將其整合於現代文明之中,使之更加成熟,也更加有力量。


這也意味著,發展我們的人格獨立意識,尤其重要。獨立意識會使我們能直面這些潛在的力量,既不被它所恐懾,亦不被其所沉湎,而是以更獨立更有創造性的方式,整合它轉化它,使之成為另一種文化形式,從而豐富並推進整個社會,向更高形式的文化邁進。


來源:林紫心理機構 (微信:iFuun,onexinli


郵箱訂閱留下Email,追蹤每周心理精選


心理延伸

心理圈:心理學人都在這裡


心理FM:為什麼對親人容易發火?


打卡學習:為何會不知不覺買很多東西?

TAG:推薦 |

您可能感興趣

社會心理:撒丫子撤退的理想
社會心理:粉絲都是偏執狂
成熟社會需要理性的社會良心
唱響睡眠健康主旋律,追求軀體、心理、社會的和諧
文明社會裡也能「浴血」奮戰?
社會心理:朋友圈裡的心靈雞湯
舊社會妓女的血淚賣身契!
米德和他的象徵社會互動理論!總結!
保胎結束了,說說自己的曲折心路歷程,孕婦真心不容易,希望全社會都體諒並關心孕婦的身心健康!
明朗心理:社會不是你爸媽,學著管理情緒吧!
舊社會的乞丐要飯真的容易嗎?
社會心理學:幸福在二線城市,真的嗎?
社會心理學:腐敗沒有那麼簡單
錢幣雖小,卻也很理想的反映了事先的社會、文明
社會文化地理環境對飲食文化影響
文化觀察丨社會墮落可以全賴粗鄙化嗎?
中國在美留學生心理和社會文化適應
心理學:不同社會階層的人有哪些顯著的思維差異?
社會心理學:社交網路是一種新的宗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