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是名將趙括導致了長平之戰趙國的戰敗?

是名將趙括導致了長平之戰趙國的戰敗?

發生在公元前260年的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乃至整個華夏歷史的經典戰例之一。多年來,大家從中學就開始接受這樣的解釋:趙軍在老將廉頗指揮下深溝高壘堅守三年,秦軍無法。秦遂施反間計使趙括帶兵。括紙上談兵輕敵冒進,數十萬大軍中伏被圍全軍覆沒。筆者以秦趙兩國戰略博弈為切入點,在研究多家史料之後,竊以為趙軍之敗,趙括有過,廉頗亦有過。但主要過錯在以趙王為首的趙國統治集團身上。縱觀秦趙大決之前後,趙人剛烈過人能征善戰,但在重大戰略決策上卻連犯大忌,可謂只知兵法皮毛不識戰略詭道,如此焉得不敗?


秦趙大決起於「上黨之變」。秦軍奪河外渡口,切斷上黨五萬韓軍的後路,引發韓郡守馮亭將上黨要地獻於趙國。趙孝成王聽從平原君的建議接納韓國上黨太守馮亭的投降,趙國虎口奪食,佔有秦國的勝利果實。實質上,趙韓唇齒相依,趙救韓,實為自保。趙王接受馮亭之降,原因有三:其一,從地理態勢增強邯鄲西部的防務,上黨入秦,邯鄲的門戶洞開,此所謂唇亡齒寒,趙不可不保。其二,秦兵東進,意在吞併各國,東方各國都清楚,與其坐等秦國各個擊破,不如聯合一拼。東方各國又想聯合,又不敢聯合,因為誰先聯合,秦又會先攻誰,於是各國處於兩難選擇。如今秦兵到了家門口,上黨十七城納入趙國版圖無形中增加趙國實力,於是趙不惜一戰接受上黨。其三,趙惠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0年),秦二十萬大軍攻韓,趙援救,秦趙閼於之戰,趙勝秦敗。此時趙國為三晉之首,有與秦抗爭的能力。上黨突然易手,三晉結盟抗秦,使得秦國苦心經營的河外優勢在頃刻之間蕩然無存。趙軍進駐上黨天險,在捍衛國都邯鄲西大門的同時對秦國河東河內兩郡形成居高臨下的威逼之勢;趙韓魏三位一體,合縱與連橫的天平也隨之向趙國傾斜。在這一輪秦趙博弈當中,趙國由於秦國的大意,一開場就佔了上風。

是名將趙括導致了長平之戰趙國的戰敗?


誰能料想,這個一開盤就取得的巨大優勢,竟然反而成為趙國的巨大包袱,致使趙國的戰略戰術一錯再錯,終致潰不成軍。從博弈分析來看,趙國在佔據上黨取得軍事優勢的同時,也就承擔了在博弈中「做出選擇」的義務--由於趙軍高居險要,趙軍若攻,秦軍只有應戰;趙軍若守,秦軍卻難以仰攻趙軍,只能無可奈何的對守。對於秦人來說,這倒也有不用傷腦筋的好處--反正選擇之權為對方掌握,跟著應就是了。在長平大決之中,是戰是守唯趙定奪。


令人遺憾的是,面對事關國運的重大決擇,趙國君臣前後矛盾莫衷是一,在這場「戰略大考」當中交了一張不及格的答卷。未能經受「做出正確選擇」的考驗,就必然要在博弈中遭到懲罰。趙國一開始得到的優勢也就迅速的歸零,直至成為負數。戰機就在這舉棋不定、左右搖擺中錯失,戰爭勝負的天平在一開始就漸漸從趙國向秦國傾斜。


秦趙對抗當中,秦國的戰略目標是非常清晰的:削弱乃至攻滅趙國,為秦掃平六國一統天下開路。而趙國的戰略目標卻是搖擺不定的:一方面,趙人深知秦強趙弱,趙國需要奮發圖強方可求存;而另一方面,自閼與之戰趙奢大破秦軍之後,趙人便以「首勝強秦」自詡,心中懷有和秦國一爭天下的豪情壯志。佔據上黨俯瞰河內,就意味著趙國必須在堅守不出抵禦秦軍和大舉進攻一分高下這兩個截然不同的戰略當中做出選擇。而且趙國沒有太多的時間來做這個選擇,上黨之變就是秦趙大決的開始。隨著秦國大軍隆隆開赴前線,趙國的選擇空間在急劇的縮小。是以堅守保邯鄲,還是以決戰爭天下,趙國君臣需速做決斷!

上黨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倘若趙軍選擇堅守戰略,那就根本用不著強求兵數對等。三十萬趙軍高壁堅壘嚴陣以待,再加上邯鄲大本營的有力支持,秦軍縱有百萬,也休想越過壺關一步。若是趙軍選擇進攻戰略,那就務必大舉增兵果斷出擊,以雷霆萬鈞之勢將秦軍一舉踏平。與許多人的感覺相反,雖然秦遠來是客,時間卻不是趙的朋友。這是秦趙兩軍的特點和上黨的地形所決定的。


趙軍多習胡風,騎射名動天下,且坐騎多塞外良馬。若在開闊平原縱橫馳騁,秦軍鐵騎雖強,終非趙軍敵手。而秦軍之厚重森嚴,卻非趙軍可比。秦軍重甲步兵號稱「銳士」,陣勢嚴明眾志成城,更兼多配強弩硬弓和完善的攻守器械,特別適合山巒隘口之地的壁壘攻防戰。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秦趙交兵是一場「輕騎兵與重步兵的對抗」。上黨之地雖縱橫六百里山川,卻是山巒重迭河流交錯,絕非陰山千里大草原可比。在此戰場輕騎兵會受到地形的層層制約,而重步兵卻正可以依託地利,收到「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的效果。隨著時間的推移,秦以傾國之力不斷添兵上黨,深挖壕溝高築壁壘,多置擂木炮石攻防器械,對趙軍騎兵的限制也就越來越多。雙方一旦形成對峙局面,地形便決定了趙軍利於守而不利於攻。


不僅如此,在後勤供應上,時間也有利於秦。世人皆以為秦軍遠來,天長日久糧草供應必然生變。那時秦軍不得不退,趙軍趁勢擊之便勝券在握。殊不知秦軍糧草船載以進,不耗人力牛馬。出兵伊始,秦軍五萬鐵騎搶佔野王要塞,修築倉廩疏浚河道,並拓寬野王南北大路,務求後勤供應暢通無阻。野王糧道乃秦軍養命之源,自是趙軍輕騎突擊的目標。但隨著秦軍越聚越多,出擊其後路也就越來越困難。何況秦軍糧道位於平原之上,毫無「斷點」可言。兩軍對峙一旦成勢,要指望秦軍斷炊,除非是秦國大荒。可秦國乃是戰國時代最強盛的大國,坐擁富庶的關中八百里秦川再加上收自韓魏的河東河內兩郡與取自楚國的南郡,如何會有乏糧之虞?再說,就算是趕上了秦國收成不佳,光是秦國囤積在倉的軍糧也足夠應付一年兩載了。


而秦軍的後路越安全,趙軍的後路就越危險。背高山居於險峻之上者,糧道常為其致命點。趙軍雖居高臨下,然糧道狹窄卻實為其短。從長平關到後援基地石長城、從石長城營壘東出太行山、從太行山陘道通往邯鄲,都是萬山叢中一條險道。一旦被敵軍掐斷,糧草供應便立時陷入危機。如趙軍取守勢,那幺秦軍可能的穿插路線被壁壘盡數封死,後路安全便不足為慮。但趙軍若取攻勢,則幾十萬大軍前後拉開,出現空檔便不可避免。一旦被秦軍趁隙輕騎深入阻絕糧道,後果便是不堪設想!還有一層,供應如此之多的軍需糧草,對於國力弱於秦的趙國實為極其沉重的負擔。陷入長期對耗,趙國就有被拖垮之風險,完成至關重要的內政改革就更是談不上了。


綜上所述,由於秦國強大的國力建立了在攻防器械和糧草供應上的雙重優勢,上黨的地理條件又有利於秦軍重步兵正面作戰配合鐵騎穿插斷敵後路的戰術,一旦遷延時日,秦軍便成反客為主之勢。僵持局面一成,趙軍便只能憑高就險謹守城池,不可輕舉妄動出擊秦軍。換句話說,上黨事變不久軍事對抗之初是趙國「做出選擇」的「窗口」。如要戰,便當抓住機會以逸待勞以眾欺寡,三軍并力猛攻;如此時不戰,便當一心一意防守,不再打進攻秦軍的主意。

恰恰就在這關鍵的當口,趙國兩員大將廉頗和趙括在用兵的根本方略上發生了激烈的爭議。廉頗主張布設西線老馬嶺、中線丹水和東線石長城三道防線,深溝高壘堅守上黨。趙括卻提出集中已抵達上黨的二十萬精兵主動攻秦:以十萬步軍出丹水河谷正面進攻,再分兩路各五萬鐵騎出沁水白陘夾擊秦軍。一番爭執後,廉頗以王命領軍之權否決了趙括的提議。趙軍依廉頗部署三線設防。


平心而論,廉頗的堅守策略自是穩健。然若趙人皆如廉頗之穩健,則趙尚復為趙國乎?秦出關東,追亡逐北流血漂櫓;韓魏楚齊爭相賂秦,但求苟且偷生;燕人以刺客為計,徒自取禍;唯趙獨與秦大戰五次,且二敗而三勝,終以威武不屈力戰強秦而名垂青史!而廉頗身為趙之上將,竟無血戰秦軍而獲大勝之戰績。如此「以勇氣聞於諸侯」,怎能讓人心服?閼與之戰,廉頗本是當然的趙軍主帥,卻以「道遠路狹」為由推託不出。未經戰陣的趙奢卻請纓領兵,大戰秦軍而立下「首勝強秦」之殊勛。趙括乃趙奢之子,對廉頗如何能沒有「畏敵如虎」的評價?更加重要的是,廉頗認為守住上黨就是圓滿完成了任務,卻未能深刻理解進軍上黨的「政治意義」。上黨之變餘波盪漾之際,秦趙博弈的要點不在土地城池,而在連橫合縱。韓魏雖已與趙結盟,但在河外秦軍的虎視眈眈之下,心裡仍是七上八下;楚燕齊更是騎牆觀望,見風使舵。趙括熟讀兵書,「理論水平」終究高出廉頗一籌:不打疼秦軍,顯示出趙國的實力和決心,三晉同盟便會有名無實,六國合縱更是難以成形。事實上,廉頗的專守防衛正是搞出了「不進兵就難以合縱,不合縱便無法進兵」的怪圈,使趙國陷入和秦國長期對耗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廉頗指望韓魏兩國先行出擊秦軍,隨後趙軍便可大舉進攻,乃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單一軍事思維,毫無政治頭腦可言。試問:趙國手握幾十萬精兵強將,卻龜縮上黨畏秦如虎,反要比趙弱得多的韓魏打出第一拳,此乃何等邏輯?縱以藺相如的口若懸河,也決繞不過這一層去。


廉頗策略唯一的勝機,在於楚國乘秦趙對峙發兵北上,直取秦國腹地。那時秦軍被迫回師,趙軍隨後掩殺,可獲大勝。可是應候范雎對這一層看得清清楚楚,把楚國作為伐交的重中之重,使出渾身解數確保南線平安。再加上楚國君王昏庸朝臣無能,終日吃喝玩樂,全然不思進取。秦國不僅無南線之危,就連常駐南郡的八萬人馬都被調往上黨前線。在這種形勢下,趙國唯有用軍事來支持伐交,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以戰求和」之效果。趙括力主進攻,乃是建立在對局勢的深刻理解之上,決非急躁衝動血氣方剛。


然而趙括實戰經驗不足策劃偏於一謀的弱點,卻也在這次爭論中暴露無遺。若依趙括之策進兵,趙軍的右翼便立遭白起暗設於沁水的三萬奇兵伏擊。秦趙交兵之中,趙軍始終把眼光放在正面交鋒步騎對戰上,沒有給予後路糧道以足夠的重視,是「只知兵法,不識詭計」的具體表現之一。秦軍遠來,大屯糧草輜重於野王,本是趙軍極好的突擊目標,卻一直被趙軍所忽視。

是名將趙括導致了長平之戰趙國的戰敗?


以筆者觀點,廉頗可率八萬步軍和二萬騎兵西攻秦軍,不求戰而勝之,但求引其主力于丹水沁水一帶相持;許歷率二萬步兵一萬騎兵把守後方,併兼四方救應;而由年輕氣盛的趙括率七萬鐵騎出太行陘道,突襲據守野王的五萬秦軍,速去速歸,打王陵一個猝不及防。趙軍干肉馬奶隨身足食,座下又是陰山良駒,對騎兵遠程奔襲極為有利;野王以北地形開闊,正是趙軍施展騎射的理想戰場;秦軍忙於屯糧建倉,又認為野王遠離前線,難免兵力分散疏於戒備;趙軍騎士苦練多年初抵前線,正是氣勢如虹奮勇當先之際。趙軍七萬精兵從高而下長驅直入,一鼓作氣殺奔秦營放火燒糧,給秦軍以當頭一棒;等到對手回過神來,七萬鐵騎已如疾風一般撤回上黨,令秦軍鞭長莫及。當年若有此役,不僅必能使雙方的士氣出現極大消長,而且連橫合縱轉眼之間便會煥然一新,只怕中國的歷史會因此完全改寫。


趙國君臣上下當斷不斷猶豫不決,給了秦國寶貴的時間調兵遣將壓向上黨,並在南線築起高壁堅壘,便再難得此機會矣。值得注意的是,趙國五十萬大軍兵屯上黨,糧草消耗之大可想而知。長期對峙下去,趙國一旦糧食欠收,便是坐困愁城之勢。趙軍又怎能沒有急於決戰的心情呢?世人皆言趙括輕敵冒進而致大敗,可又有誰想過出兵決戰不是趙國君臣上下的一致意見?三年前廉頗一味退守,對陷入如此被動的對耗局面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被趙王撤換,亦是情理之中。可是三年對峙下來,上黨形勢已然大變,再起用趙括「棄壁壘壕溝而輕銳猛攻」,實在是為時已晚。秦軍的西壘南壘已經營得如鐵桶一般,將領對上黨的山川險要也已瞭然於胸。「以重製輕,以退制進,斷道分敵,長圍久困」,白起的十六字方略深得重步兵依託地形擊破輕騎兵之精要!白起以步軍把守西壘南壘擋住趙軍的猛攻,並抓住對方攻勢中露出的破綻,以鐵騎穿插斷其後路。經驗不足的趙括被困之後,才恍然發覺「長平戰場雖然寬闊,但四周出路卻是極少」。秦軍當住險要遮絕糧道,趙軍旬日之內便饑荒斷糧,陷入危局。五十萬吃掉五十萬,竟然就是這樣駭人聽聞的吃法!


大國交兵,勝負常在戰場之外。長平大決,趙國雖佔先行之利,卻未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從而陷入於己不利的長期對耗之中,關鍵時刻戰略決策和軍事指揮又連出昏著,當攻不攻,當守不守,大敗虧輸,原是當然。反觀秦國,當守則守,當攻則攻,用兵伐交配合默契,戰略決策清晰果斷。兩國君王謀臣決策能力的高下和前線將士綜合戰力的比拼,優勢都在秦國一邊。此戰秦國大獲全勝,一舉奠定掃平六國一統華夏的基礎,乃是秦國戰略博弈水平高出趙國一籌的結果,而決非對方將領一時衝動的僥倖。表面上的偶然性之下,隱藏著極為深刻的必然性。

歷史百家爭鳴特約作者作品文/煙雨平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百家爭鳴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史》二十八、帝國中興
《易經》破譯3:三易都哪兒去了?
錯上加錯——以博弈論視角分析靖難之役
吳三桂愛倆貨不是陳圓圓:別信哥,哥只是個傳說……
《華匈戰爭》第26章之祖龍耀世

TAG:歷史百家爭鳴 |

您可能感興趣

長平之戰,戰國巔峰之作,白起對趙括
長平之戰中,趙國慘敗的原因是什麼?
本可與秦國一戰,長平之戰的失敗卻直接導致趙國滅亡
戰國秘聞 趙括的長平之戰是替廉頗背黑鍋
長平之戰帶來什麼影響?長平之戰後的趙國
戰國最慘烈的戰役:長平之戰
趙國長平之戰的失敗真的是因為臨陣換將嗎?
長平之戰秦勝趙敗的原因,長平之戰有何歷史地位?
強大的趙國為何會敗,「長平之戰」神將廉頗為什麼會戰敗
帝國名將——不是長平之戰,「戰神」白起的成名之戰原來是這一戰
長平之戰:趙國慘販,決不能全怪趙括個人
長平之戰的交戰雙方是誰?長平之戰後的秦國扮演什麼角色
長平之戰中的廉頗和趙括
長平之戰說明趙國無戰略遠見,趙括背鍋俠背了千年?
趙括不替換廉頗,趙國就能在長平之戰勝了秦國嗎?
長平之戰的決戰時刻,秦趙兩國都在幹什麼?
長平之戰:「戰神」白起的謝幕之戰
戰國時期規模最大的長平之戰,趙國敗在那裡
長平之戰趙國大敗,燕國為什麼會背後捅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