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肉雞理想氨基酸模型的研究進展及應用

肉雞理想氨基酸模型的研究進展及應用

肉雞理想氨基酸模型的研究進展及應用



肉雞生產的本質是把植物蛋白轉化為動物蛋白,對於轉化效率的追逐是理論研究和實踐生產長期以來的根本動力。在蛋白轉化的理論研究領域,研究者們經歷了粗蛋白質、可消化粗蛋白質、可利用粗蛋白質、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數、理想蛋白質,最終建立了以可消化氨基酸為基礎的理想氨基酸模型,這是一個逐級深入的研究過程,為肉雞的工業化生產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在生產領域,營養師和配方師更主要的工作是深入理解理想氨基酸模型,並在複雜多變的生產條件下靈活運用之,實現以最低成本達到最優的生產目標,同時減少氮排放。本文將從理論研究進展和實踐應用這兩個角度,簡要闡述理想氨基酸模型在肉雞生產中的意義。

一、理想氨基酸模型及其研究進展


理想蛋白(ideal protein,IP) 的概念源於人們用氨基酸組成來衡量蛋白質的營養價值,是指各種必需氨基酸(EAA) 與供合成非必需氨基酸(NEAA) 的氮源之間具有最佳平衡的蛋白質。ARC(1981)首次提出了理想氨基酸模型(ideal aminoacid pattern,IAAP),將理想蛋白質定義為飼料蛋白質中的各種氨基酸含量與動物用於特定功能所需要的氨基酸量相一致。此後,許多學者對理想蛋白質先後給出了自己的定義。儘管表述各異,但其實質相近:即各氨基酸平衡最佳狀態下的蛋白質,這裡的平衡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間及必需氨基酸與非必需氨基酸之間的平衡。通常IAAP的氨基酸平衡狀態用各種氨基酸相對於賴氨酸的百分比來表示。在肉雞中,選擇賴氨酸作為參照氨基酸有以下幾個原因:1)在含硫氨基酸之後,賴氨酸在家禽日糧中是第二限制性氨基酸;2)飼料或原料中賴氨酸含量的化學分析較含硫氨基酸容易並且準確;3)含硫氨基酸在動物體內具有多種生物功能而賴氨酸的唯一功能是合成蛋白質;4)對賴氨酸需要量的研究最為廣泛。


……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支鏈氨基酸在動物營養與人類健康方面的作用機制研究獲進展
低級別膠質瘤輔助化療的應用現狀與研究進展
相變儲能材料的研究及應用新進展
超快速冷卻換熱機理與工藝模型的研究與應用
膿毒症相關性腦病診斷及病理生理機制研究進展
燃煤電廠脫硫廢水處理技術研究與應用進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診斷研究進展
無土栽培營養液廢液循環利用研究進展
擬表皮與組織工程化皮膚模型構建的關鍵技術研究尋合作
梳理苦瓜功能研究進展
新型生物功能材料構築及應用研究獲進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關肝癌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
新型碳氮材料的儲能應用與空間限域的自催化製備研究獲進展
基於人工智慧技術與業態的教育應用模式研究
高脂飲食促進炎症性腸病發生的機制研究進展
酶催化主要研究進展
研究證實:使用鋁箔料理食物會造成大腦和肺等致命的風險
活性污泥菌膠團形成機制研究獲進展
電催化電極材料的構築及應用研究獲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