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面臨野蠻併購 大明董事長崇禎有幾種可能不被趕下台?

面臨野蠻併購 大明董事長崇禎有幾種可能不被趕下台?

作者:見微君


上月,和幾個小兄弟在一起聊天,明朝如何滅亡?


雖然明朝滅亡已經372年了,但仍然有各種說法。什麼一個快遞員下崗導致的滅亡,明亡實亡於萬曆,東林黨人滅國,李如松養虎為患滅亡明朝,崇禎剛愎自用自取滅亡,殺了魏忠賢導致亡國,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但是研究歷史的人知道,這些當不得數的,都是為了點擊率聳人聽聞。要按這種寫法,我也可以寫出明朝亡在一個奶媽(天啟客氏)、亡在一個妓女(陳圓圓)、亡在一個同性戀(洪承疇)手裡的十數篇文章。


我們知道,大國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絕不是一宗單純事件能夠導致一個大帝國崩塌。而恰恰,史料記載,李自成一路勢如破竹打到北京城下,他是向崇禎求和,自己也就滿足當個西北王劃地割據,根本沒指望能把北京打下來。

面臨野蠻併購 大明董事長崇禎有幾種可能不被趕下台?


崇禎


那麼我們回顧這段歷史,看看崇禎在那個特殊時段,有沒有可能不當亡國之君?


答案是,有。


其一,回復李自成同意割據。


但是,崇禎召集內閣,沒有一個閣員同意,也沒有人敢表態,崇禎沒有拍板。浪費了兩天,內奸打開城門,迎接大順軍,崇禎上吊,國破。

其二,棄城而走


歷史上,帝國被攻擊都城後,選擇棄城,大有人在。


李自成是從陝西山西一路攻入北京,張獻忠是在漢中河南割據,江南一帶仍然在明軍掌握之中,倘若崇禎實施戰略轉移,以明朝子民在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反抗決心,有了這麼一位皇帝作領袖,清軍不會那麼容易顛覆明朝。


第二次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咸豐逃到承德;義和拳亂,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攜光緒逃到西安。滿清都避免了亡國。


現代史,蔣公棄守南京,退到重慶,我中華民國終於抗倭成功。

其三,讓太子或指定繼承人擇地遷都立國。


西晉亡國,長安被劉淵所破,司馬睿利用丞相、揚州大都督身份,在建康接任晉帝國掌門,東晉再立。


安史之亂,安祿山叛軍逼近長安,唐玄宗自己逃亡四川,讓太子監國,太子李亨遂在靈州即位,終於讓大唐穩住陣腳,唐朝國祚多延續了152年。


北宋被金國滅了之後,宋徽宗的第九個兒子趙構被指令擔任天下兵馬大元帥渡江,建立了南宋,宋朝基業又延續了152年。

明朝面臨的局面遠比北宋樂觀,只要崇禎下定決心遷都,或者讓太子監國。局面都將完全不同。


但是,崇禎皇帝沒有遷都,僅僅是在內閣會議討論中詢問大臣,當今之事何如?問首輔問了兩個小時,就是一句話不說。


3月16日,崇禎死前一天,還堅持上朝,百官一個沒來,他還親自擊鼓呼喚大臣上朝。可惜沒人理他。


其四,與滿洲談和,集中精力剿滅李自成部隊。


崇禎嘗試過,但國防部長陳新甲做事不紮實,把密報放在桌上被秘書拿去當正常文書傳遞了,消息走漏輿論大嘩,崇禎為了推卸責任只能卸磨殺驢。


類似的事情,袁崇煥實際也做過,但他與皇太極前後通過七次信,一次也沒有上報中央,他是知道崇禎的脾氣,也知道「清流」們眼中只要和敵方談判就是賣國。

面臨野蠻併購 大明董事長崇禎有幾種可能不被趕下台?



皇太極


終崇禎一世,皇太極從來沒有對明朝有推翻政權想法,都是要求和談罷兵。即使是打倒北京城兵臨城下,也僅掠奪人口與糧草而已。


假設和談成功,後金也只是遼東割據政權而已,而關寧鐵騎入關後,一有紅衣大炮,二他們戰鬥力連清軍都忌憚三分。李自成的部隊能有多大本事打贏?且全國兩大財政支出,一是練餉二是遼餉,與滿洲和談之後,遼餉節省大半,用於對付李闖軍是綽綽有餘。


這些假設自然是不存在,崇禎自盡372年。在形勢遠遠好於南宋對金國的背景下,依然擁有戰鬥力仍然很強的軍隊,為何就滅國了呢?為什麼就沒有出現一個長期南北分治的局面?讓我們來看看真實的歷史。


第一季:天亡大明


有一種神秘的力量,於崇禎在位的17年里,一直持續地攻擊大明帝國,致大明傷亡慘重,屍體遍野慘絕人寰,它能不能算是大明滅亡的罪魁禍首呢?


它究竟是誰?


讓我們回到1628年。


朱由檢確實是個非常不走運的皇帝,接手了哥哥朱由校交給他的爛攤子,偏偏遇上了幾百年都遇不上一次的複合天災,有持續數年的北方旱災,還有覆蓋北方及長江流域的蝗災,還有爆發了十二年的鼠疫!


自崇禎元年(1628年)起,中國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崇禎朝以來,陝西年年有大旱,百姓多流離失所。崇禎二年五月正式議裁陝北驛站,驛站兵士李自成失業。崇禎三年(1630年)陝西又大飢,陝西巡按馬懋才在《備陳大飢疏》上說百姓爭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剝樹皮吃,樹皮吃完,只能吃觀音土,最後腹脹而死。


旱災又引起蝗災,使得災情更加擴大。崇禎六年,「全陝旱蝗,耀州、澄城縣一帶,百姓死亡過半」。河南於崇禎七年,崇禎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皆有蝗旱,「人相食,草木俱盡,土寇並起」,其饑民多從「闖王」李自成。崇禎十三、十四年,「南北俱大荒……死人棄孩,盈河塞路。」


北方旱情延續時間長,覆蓋範圍大,與旱災同時發生的還有波及北方及長江流域的大蝗災。這也就是說,所謂起義部隊都是因為旱災蝗災引起的災民暴亂。


李自成


而李自成是因為明朝財政吃緊,有人給崇禎出主意,裁撤陝西驛站可以省不少銀子。於是驛卒李自成失業,加入到流民軍集團。


在崇禎六年至崇禎十七年的12年間,鼠疫再度發威。特別是明朝滅亡的最後兩年,即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十七年(公元1644年),鼠疫瘋狂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恐怖至極,「大疫,南北數千里,北至塞外,南逾黃河,十室鮮一脫者。」加上連著兩年百年不遇的超大旱災,當時一片世界末日景象。


北京雖然是京畿重地,也不能倖免,鼠疫肆虐。康熙《通州志·災祥》記載,通州「崇禎十六年癸未七月大疫,名曰疙疽病,比屋傳染,有闔家喪亡竟無收斂者」;昌平一帶,「見則死,至有滅門者」。


城內情況更糟糕。清人吳震方《花村談往·風雷疫癘》記載,崇禎十六年六至八月,京城內外流行疙瘩瘟(即鼠疫,注),不論貧富貴賤,不分年老年幼,得病即死。兵部朱念祖訪客回來,剛進門即死去。


從吳文所記可見,當時北京城鼠疫相當嚴重,從城內抬出去掩埋的屍體,「計數 凡二十餘萬」。現代學者估計,當時京城人口死亡率大約是40%,這是保守的估計,實際應該更多。在萬曆和崇禎的鼠疫中,華北三地死人總計在1000萬。


第二季:不納稅的東林黨人是福是禍?


1、東林黨控制輿論


明朝政治中,有一個群體,非常重要。它就是文官集團,在萬曆以後也可以稱為東林黨。他們雖然臣服於皇帝,但控制了輿論。


例如嚴嵩得罪了東林黨,所有黨人便將其視為死敵,從御史到內閣閣員到江湖術士,全部是東林黨員,結著伙對付嚴嵩。嚴嵩一下台,有關他的戲劇和作品就滿天下傳唱,流傳至今。這歸功於嚴世蕃得罪了最著名公知王世貞的緣故。


所以整公知大V,最後的後果也不美妙。


嘉靖為了老爹進祠堂,把百官的屁股都打了,還打死了十幾個人,看樣子是他贏了。可惜,夏言、嚴嵩、徐階、張居正都把他心思摸透了,只要對準他的思路,想滅誰滅誰。


萬曆四十年不上朝,朝廷依然正常運轉,「萬曆三大征」都打贏了,這可不是萬曆英明,恰恰說明在這一時期文官系統運轉已經不需要皇帝。


天啟一朝,東林黨人被魏忠賢全面壓制,遭到了摧殘。左光斗、楊璉、魏大中都被迫害致死。天啟時代,國家運轉如何?確實,滿地生祠,阿諛奉承當道。但是從邊防軍事看,明朝並不弱。


東林黨人還有要命的毛病,自詡清高為國為民。不能和敵人談判,否則就是「秦檜」;還要減免賦稅,不能讓皇帝當橫徵暴斂的暴君。這兩下,一左一右給了剛上台的崇禎兩記致命的勾拳。


不能談判,皇太極只能天天打,李自成兵臨城下國破身死;減低賦稅,國家財政不足,造成「崇禎死彎」,天災之後國家又無力撫恤。最奇特的是,東林黨人自己要求不納稅。


東林黨反對向士紳納稅,反對向商人手工業者和礦主納稅,但這實際上變相使帝國財政匱乏。而魏忠賢執政幾年,堅定地延續了萬曆的礦監政策,極力向中上層徵稅,使帝國不至於被財政拖垮,崇禎上台重用東林黨,撤銷了這一政策和加征三餉,反而從側面肯定了這一政策的可行性。


明代的財政在萬曆之前以農業稅為主。而張居正改革重在稅收,重點從徵收收農業稅,轉移到徵收工商業的稅收。這自然大大觸動了江南的工商利益集團,在這個背景下,東林黨開始形成。


張居正一死,東林黨人就廢除這個稅收制度。想逃稅,沒那麼容易!萬曆皇帝心知繼續徵收微薄的農業稅,不但國庫不夠用,而且農民也無法忍受。萬曆仍想方設法從江南的資本家中收入稅收。由於管理外庫的的戶部不接受工商稅,只收農業稅,萬曆便把工商稅收到內庫。這就是所謂的萬曆貪財之迷。而實際上,萬曆三大征所用的錢,正是內庫的工商稅。


當時中國各地區的發展及不平衡。江南工商發達,而幾乎不用交什麼稅。北方各省的農民則難以忍受高高的稅收,一遇到天災更是食不果腹。遼東戰事吃緊,國庫空虛。怎麼辦!?


正是這種背景下,魏忠賢出現了。怎麼做的,當然是找東林黨人交稅。經過幾年時間,國庫開始又充足起來。


2、愛國的藍精靈們


號稱「清流」(現在叫愛國賊)的明代士人表現也很奇葩,舉個例子就可證明。


萬曆年間決定明清戰局決定性戰役——薩爾滸戰役,後人多把罪責歸結於統帥楊鎬,這個輿論就是東林黨弄出來的。


薩爾滸之戰失利後,滿朝大嘩,但楊鎬直到當年8月才被下獄,又過了兩個朝代,萬曆與天啟皇帝,直到崇禎二年才被殺了頭。看來,萬曆當年也不糊塗。


另還有一種輿論,楊鎬書生帶兵一竅不通,朝鮮率兵喪師辱國就是明證,而真實的歷史卻不是這樣,也許楊鎬過去做過御史,得罪過同僚,所以終其一生,一直是在被言官彈劾。


《明季北略》記載的《楊鎬逮治》,堪稱把楊鎬黑出翔的經典範本!


為便閱讀,下引為白話文——


(萬曆47年,1619年)8月13日,神宗派緹騎捉拿楊鎬。9月26日,刑科上疏彈劾軍前失機眾臣之罪:


據查楊鎬致部隊重大損失、淪喪國土,按法律其罪在不赦,但楊鎬還不停狡辯,說什麼和李如柏並沒有私下交易、杜松故意違反其節制、朝廷嚴令進攻其只是聽令行事云云,皆系狡辯之詞。李如柏為遼東大將,其時四路大軍並進,為何不安排李如柏擔任進攻任務,反而安排其自清河出,而令杜松出撫順作戰?李如柏本就怯懦畏敵,不願作戰,所以一出兵就打算後退,楊鎬不嚴行督戰,反而以令箭將其召回。還有人說撤退的令箭其實早就藏在李如柏的身上,行軍至途中拿出來假託是楊鎬剛剛發出的,以此來看楊鎬和李如柏有私下交易故袒護李如柏是很明顯的。不然,杜松所部冒進,楊鎬完全也可以以令箭將其召回,楊鎬卻沒有這麼做,單單如此急切的召回李如柏是何道理?


杜松清廉勇猛之名早已流傳,有古時名將的風範,聽到楊鎬將要出兵的計劃後,杜松因兵餉還未充實、部隊訓練不足、各部協同不佳,勸楊鎬暫勿大舉出兵,而楊鎬貪圖軍功、剛愎自用,不聽杜松諫言。杜松私下派人入關,向有司報告此事,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延緩出兵,被李如柏探聽到了,於是派人在關外攔截,將報信人重責10軍棍,導致杜松的計劃沒有實現。


到誓師出征時,李如柏假惺惺的與杜松灑淚而別,說:我把頭功讓給你。杜松是光明磊落的人,慷慨仗義,對李如柏說的話也不動疑,率部奮勇向前,哪知道李如柏早就布置了奸人給杜松當嚮導,引誘杜松陷入建奴埋伏。因為建奴平素敬畏的,不過杜松、劉綎,得到楊鎬泄露的軍情,便全體動員,埋伏在撫順附近,全力攻擊杜松部。杜松果然被嚮導引入埋伏,李如柏卻先率軍逃跑了,導致杜松孤立無援,遂至全軍覆沒。劉綎也在血戰中殉國。如是杜松之死,實在是楊鎬和李如柏同謀陷害,壞我長城,打算以後用作求和降敵的資本。


楊鎬還說什麼三路之敗,歸根到底是因杜松不服從指揮所致,楊鎬說出如此喪心病狂的話,不過是希望通過污衊別人為自己脫罪,結果此等謬論卻四處流傳,杜松已力戰殉國,此輩卻不恤其死、吞沒其功,杜松死也難瞑目啊!楊鎬嚴詞催戰,固然是因封有明旨,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臨機處置乃是經略之責。不然,就算以抗命之罪入獄,難道還重於兵敗之罪嗎,任他如何口如懸河,此罪按律在不赦。至於李如柏與周永春失陷開原,已有明旨定性:開原失陷,撫臣守土有責,怎麼能無罪!那麼他們犯的罪和李如柏皆為一樣,況且遼事並未平復,只有罪責,並無功勞,還是應當單獨擬定楊鎬的罪名。李如柏雖已經畏罪自縊,還是應當斬首,楊鎬等人如果逃脫制裁,那設律法有何用處!


看完這篇奇文,我笑了。大學士、兵部尚書、兵部給事中以紅旗反覆催楊出戰這是史實,安排四路大軍難道都一定要主攻?召李如柏劉綎回師是因為獲悉杜松戰敗,當杜松進攻之時為何要召回?難道楊鎬那時有電台有無人機,知道杜松率軍冒進,知道努爾哈赤集合全部八旗進攻杜松?


杜松搶先渡河貪功冒進,不聽指揮,在四處歷史檔案中均有記載,他能夠勸楊鎬不要出兵?呵呵!


李如柏讓頭功給杜松,杜松是光明磊落之人,為什麼就慷慨接受了?軍事任務是兩員將領相讓的?李如柏陷害杜松有何益處?杜松的戰死離李如柏十萬八千里,李如柏如何救援?杜劉軍敗,楊李怎麼有求和的資本?不是說戰敗者沒有資格提條件的嗎?呵呵。


「楊鎬催戰固然是奉有明旨,但就算以抗命之罪入獄,難道還重於兵敗之罪嗎?」這句都懶得駁了,實在太黑。有聖旨說是要狡辯,違背聖旨君命有所不受變成理所應當;若反過來,違抗聖旨豈不是滅族之禍?將在外有所不受的杜松,倒是臨機處置了,葬送大明所有精銳,這應該歌頌?這完全是中國式第二十二條軍規啊!


補充一個插曲:「廷議李如柏逗遛獨全,疑有謬巧,遣其弟都督李如楨代將,撤如柏候勘。」


討伐四路大軍惟有遼東軍區司令官(遼東總兵)李如柏見機得快,及時撤退,獲得保全,但是廷議覺得很可疑,怎麼就他沒事呢?撤職查辦,讓他弟弟代行職責。李成梁一家皆遼東良將,李如松、李如梅、李如柏等,鎮守遼東父子兄弟相替,然皆遭言官非議。


結果是,李如柏不堪懷疑,在家自殺。


這,就是晚明清流。


第三季:崇禎死彎


吳思先生說,崇禎死彎導致崇禎滅國。在下只能部分同意。


如前所述,深重的連年的天災,給明帝國帶來直接影響就是財政赤字。流民越多,派出軍隊鎮壓越多。說實話,明末還是有很多能打仗的將軍與文臣的,不是僅僅只有一個袁崇煥。孫傳庭、洪承疇、孫承宗、盧象升、熊廷弼,楊嗣昌,左良玉、滿桂,趙率教等名將如燦若星河,他們常常打得流民集團找不著北。老闖王高迎祥被打死了,李自成接任,也是反覆多次被打敗,多次投降,最慘的一次只剩18騎。明朝領兵官打仗可不是吃素的。


但是,打仗要發軍餉,打勝了要犒賞,朝廷沒有銀子,怎麼辦?嘩變!仗打著打著,嘩變的官軍越來越多,原來只是流民集團,不成氣候,後來成為叛兵與流民混合軍團,這剿匪就越來越難了。匪越多,需要的銀子更多,從民間增收的稅賦更多(遼餉,剿餉,練餉),一無所有都等著吃死人肉的災民怎麼能交得了稅,於是變民越多,匪越剿越多,已成席捲燎原之勢。


真的是天災毀滅了大明帝國嗎?用橫徵暴斂得來的銀子去鎮壓因天災激起的流民集團,越鎮壓錢越不夠,再征餉再產生更多的變民集團,這也就是吳思說過的「崇禎死彎」。


但換個角度,為什麼不能把徵收上來的「剿餉練餉」,轉化為扶助陝西、河南旱災蝗災災民以及鼠疫死亡撫恤款?這些流民不是因為活不下去,他們鬧什麼起義?天朝子民最為順服,不是到了徹底走投無路,他們絕不會反抗官家。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為什麼一定要剿?崇禎的第五次罪己詔也明白變民軍是什麼人:「至於天怒,積怨民心,赤子淪為盜賊,良田化為榛莽,陵寢震驚,親王屠戮,國家之禍,莫大於此。」然而話題一轉,「不有撻伐,何申國威?」皇帝對待反抗者,只有一種處理方式,剿滅!


第四季:崇禎的個性


過去與李自成、張獻忠部隊作戰失敗,明朝領兵官或地方巡撫多以自殺了局,等到崇禎十六年,十七年,大量的總兵官、巡撫、監軍太監未等開戰主動開門投降,這就是對帝國徹底絕望。項羽死前說過:「天亡我,非戰之罪」。他那是胡扯,他和崇禎倒有幾分相像。


朱由檢17歲登基,不動聲色地除掉權傾朝野的九千歲魏忠賢,手段可謂高明。用袁崇煥守遼東,要啥給啥,袁的方略無有不從,當是慧眼如炬唯才是舉,明朝有望中興。可是到了崇禎三年,皇太極繞過寧遠,直接攻擊北京,隨後袁崇煥判死。


這是個轉折點,明帝國迅速走向下坡路,朱由檢這個19歲小夥子,三觀開始不正,他懷疑一切大臣武將,作戰稍有不利稍有緩頓,便是誅殺。


連年的天災,也讓朱由檢心力交瘁,無怪乎,周國丈周奎敬獻給絕色美女陳圓圓給皇上,待了幾天啥也沒做,朱由檢就把她放還了。是啊,你想,若是一個大國總統,天天不是應對7級地震,就是失火翻船,十幾個省的旱災蝗災,還有鼠疫,一來就是十幾年,你能有心思去充實後宮嗎?


以明軍的戰鬥力,即使在明末,也還是不俗的,皇太極始終未能越過寧錦堡壘;明軍打李自成,李自成敗仗吃得多。後來,是明軍守將一個個主動投降。他們為什麼要投降?回看前面,崇禎十六年十七年,發生了什麼?鼠疫爆發,遍野死屍,誰還有心思打仗?


古人還有個習慣,一有了天災,就要歸到皇上德薄,上天譴責什麼之類,所以明朝末年,子民們對帝國信心指數不斷下降。朱由檢也很難受,下過六次罪己詔。次數之多,言辭之懇切,責己之嚴,在中國皇帝里是絕無僅有的。


茲錄第三次罪己詔片段:「比者災害頻仍,干戈擾攘,興思禍變,宵旰靡寧,實皆朕不德之所致也!罪在朕躬,勿敢自寬。自今為始,朕敬於宮中默告上帝,修省戴罪視事,務期殲胡平寇以贖罪戾??」


確實,朱由檢很倒霉,在位十七年,幾乎沒有好的年份,大災荒激起了民變,剿不勝剿,內憂外患壓迫,他上吊前很不服,留下遺書:「皆諸臣誤朕也。」


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些看似簡單的道理,等到坐上了皇位大多數人就忘得乾乾淨淨,以為自己是英明神武天縱奇才,周圍的馬屁團再一拍就是千古一帝,齊活了。誰要是攔轎喊冤上京告御狀(用現代詞就是上訪),誰要是對朝廷有不同意見,那便就是刁民壞民;誰要是不同意縣太爺低價賤賣土地,那就是一小撮壞人帶著不明真相的群眾對抗朝廷。


順便提一句,崇禎在死前20多天,接到內閣大學士蔣德璟的上書,明白練餉就是造成了民變與剿匪之間的「死彎」,他同意取消了練餉,但,為時已晚。


第五季甲申丙申三百年


再有一種假設,大明不亡的前提,是勤王部隊不投降清軍。


吳三桂入關救駕,一路走了二十多天。本來是想觀望,看看李闖對其家人對前朝的官員如何?結果父親是被拷掠,愛人陳圓圓被奪走。吳三桂只能找滿洲借兵。

面臨野蠻併購 大明董事長崇禎有幾種可能不被趕下台?



吳三桂


但,皇太極非同小可,這個人看到入主中原的時機,他沒有同意借兵,而是讓吳三桂當了屬下,剃髮效忠。這一來,滿清打入中原用的基本都是漢奸部隊,以吳三桂孔有德尚可喜的遼東鐵騎為前鋒,還有一個洪承疇在後面出謀劃策。


倘若李自成有一點點政治家頭腦,吳三桂必然不會叛變。


漢家天下不會易主。


甲申三百年之後,一個叫郭沫若的人寫了篇《甲申三百年祭》,彼時抗戰方酣,中華民族的確陷入了崇禎那時的危亡關頭。然而,郭文主旨在於李自成起義,依賴知識分子幫助推翻了明朝,進京後將領腐敗,宗派山頭主義,終於失敗。


此文在兩黨間都引起了廣泛關注,國府自然明白其項莊舞劍,陶希聖發表社論說:"三百年前,蔓延於黃河流域及黃河以北的流寇,以李自成為首領,於外患方亟之時,顛覆了明朝。其所得的結果是什麼?就是二百六十年的亡國局面。"所謂"蔓延於黃河流域及黃河以北的流寇",在外敵入侵時顛覆政府,影射之意昭然若揭。


延安邊區政府當此時正在進行整風運動,人人需要過關。郭文一出深得賞識,中國古代講究讖緯文化,借李闖農民起義取代明朝的吉言,延安方面當仁不讓,連續約稿,發表一組明亡大順軍興的文章;郭文關於李自成拋棄知識分子,將領搞宗派主義失去天下的評論,更令毛氏印象深刻,數次引用郭沫若文章。


電影中,在外敵被打敗的三年之後,1948年,毛氏進北京城前,氣勢豪邁地說道:我們這是進京趕考,我們絕不能當李自成。


話說歷史不同於電影,李自成不僅亡於拷掠前朝大臣,他的大順基金公司同時面臨著被前大明集團公司及國際資本收購的威脅。雖然說李自成這支私募基金力量利用26倍槓桿資金吃掉了大明集團公司CEO崇禎,但李氏私募團隊性急,從沒有搞過正規製造業,但做了第一大股東後便自任董事長兼CEO,並且單方面宣布吳三桂等管理層股權作廢。


吳三桂衝天一怒,引來國際資本大鱷——滿洲公司,滿洲公司董事長皇太極以極低價收購大明集團公司股份,重新佔得優勢比例,他們遂宣布大順公司關於併購大明集團公司的聲明無效,因為董事會成員均被脅迫,未過半數。滿洲公司與大明關寧分公司在併購中終於擊敗大順基金,取得了對原大明集團公司的絕對控股權。


滿洲公司在這場併購戰顯示了老謀深算,在大明股價連著十二個跌停板後接盤,並接受了吳三桂無償贈送的股份,順手把股東吳三桂變成了經理人。依賴吳經理和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等經理強大的操盤能力徹底毀滅大順基金。至於,吳經理為滿洲打拚之後又想做股東,那是後話了。


甲申三百年之後,這事當然不會再次發生。原因很簡單,外敵——國際資本大鱷日本已經被前公司董事長在十四年的搏鬥中擊敗了。


今年恰逢猴年,是為丙申年,也算為甲申年做個小註解吧。


轉自見微察史(jwcs007)。


注釋:


近代有學者認為明代末葉明神宗萬曆二十八年至明思宗崇禎十七年,進入中國歷史上第五個小冰河期,是中國歷史上最寒冷的時期。萬曆、天啟、崇禎年間,旱災變得越來越頻繁,大旱之年的比率也在增加,持續了七十年之久。最後終於導致亡國。


參考書目:


計六奇《明季北略》,《明史卷295·左懋第傳》,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周同《被瘟疫滅亡的明朝》


免責說明: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侵權等問題,請聯繫小編刪除。

面臨野蠻併購 大明董事長崇禎有幾種可能不被趕下台?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三頻道 的精彩文章:

林彪死對頭:童陸生
民國第一奇人,青幫大師爺,袁世凱臨死之前,大叫被他害慘了

TAG:李三頻道 |

您可能感興趣

早離開,這位縣長不能死,但是沒有他可能沒有台兒庄大捷!
做對哪幾件事,你才有長壽的可能?
腋下長這兩坨肉不是胖,誰都可能有
警惕!牙齦出血不是小事,有可能是這幾種大病將至!
去香港,這些事一定不能做!不然你有可能被拘禁!
警惕長期「不開心」!這很有可能是一種病
蟹爪蘭葉薄不開花,可能是你沒有做對這件事!
下跪是永遠無法獲得愛情的,下藥可能還有些希望!
憑什麼|她長得可能沒你好看,但男神一半都被她親過
做過這幾種夢,暗示你近期可能有「中大獎」可能
不點開看也可以,但是你可能永遠買不到好三七了!
如果把這幾部電影都看完,你很有可能再也不敢坐飛機了
盤點那些路飛邀請過卻沒有上船的角色,你可能都注意不到!
楊冪二胎劉愷威親口承認,顏值下滑還有點駝背,離婚是不可能了
連弔帶花裙都沒有,你過的可能是假春
哪些廟不能隨便進?亂拜可能後悔一輩子!
催眠這件事兒,可能跟你想得不太一樣
不老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活得越來越漂亮
你可能不知道,海豚還有這種技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