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艾若詩詞:浪淘沙 桐城發大水

艾若詩詞:浪淘沙 桐城發大水


艾若詩詞:浪淘沙 桐城發大水



老家今又淹

白浪滔天


莫名湖上幾隻船


一片汪洋都不見


知向誰邊


艾若詩詞:浪淘沙 桐城發大水




艾若詩詞:浪淘沙 桐城發大水




艾若詩詞:浪淘沙 桐城發大水



艾若詩詞:浪淘沙 桐城發大水



放下三米網


天天有魚鮮

桐城文派有遺篇


河清水晏原本是


換了人間



艾若詩詞:浪淘沙 桐城發大水



艾若詩詞:浪淘沙 桐城發大水




艾若詩詞:浪淘沙 桐城發大水



2016.7.16 艾若 於上海



艾若詩詞:浪淘沙 桐城發大水




艾若詩詞:浪淘沙 桐城發大水




艾若詩詞:浪淘沙 桐城發大水




艾若詩詞:浪淘沙 桐城發大水




艾若詩詞:浪淘沙 桐城發大水




艾若詩詞:浪淘沙 桐城發大水




艾若詩詞:浪淘沙 桐城發大水




艾若詩詞:浪淘沙 桐城發大水




艾若詩詞:浪淘沙 桐城發大水




艾若詩詞:浪淘沙 桐城發大水



【注】桐城派是我國清代文壇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稱「桐城古文派」,世通稱「桐城派」。它以其文統的源遠流長,文論的博大精深,著述的豐厚清正,風靡全國,享譽海外,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佔有顯赫地位,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一座豐碑。


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被尊為桐城派「四祖」,師事、私淑或膺服他們的作家,遍及全國19個省(市)計1211人,傳世作品2000餘種,主盟清代文壇200餘年,其影響延及近代,對當代為文亦不無啟迪借鑒之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前「三祖」戴、方、 劉,從未以「天下文章在桐城」自居,姚鼐更未明確言「派」。


正式打出「桐城派」旗號的,是道光、咸豐年間的曾國藩,他在《歐陽生文集序》中,稱道方、劉、姚善為古文辭後,說:「姚先生治其術益精。歷城周永年書昌為之語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學者多歸向桐城,號桐城派。」自此,以桐城地域命名的「桐城派」應運而生。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大美桐城山山水水:龍眠河航拍
葉揚談古詩文教育的「桐城家法」
「一帶一路」:刺桐城裡的古錫蘭公主成新絲路的文化使者
桐城三祖之一劉大櫆簡介 劉大櫆的主要成就
閑說桐城歷史人物:齊之鸞
「桐城派」古文和《古文辭類纂》
清代最盛之「翰林世家」——安徽桐城張氏
桐城美食:山粉圓子燒肉
桐城常青詩詞十首/韓彩娥
姚鼐,桐城派古文大師的書法,胸中學問,腕底氣象,附釋文
31秒擊敗美國「功夫熊貓」 桐城小伙葉翔好樣的!
清朝順治年間,有人在紫禁城發現真龍屍體,安徽桐城發現「諾龍」
精選高清行草!桐城姚鼐書法墨跡
曾國藩桐城派辨
人文桐城|姚文燮:混跡官場的幸運者
春晚上唱的「桐城六尺巷」來歷
致安徽桐城敦厚堂湯氏族人的一封倡議書
清朝順治年間,有人在紫禁城見到真龍屍體,安徽桐城發現「諾龍」
桐城、樅陽為什麼要分開設縣?社會賢達倡議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