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今日小暑

今日小暑

今日小暑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這是唐代元稹的《小暑六月節》中的兩句詩,意思是,突然暖暖的熱風到了,原來是循著小暑的節氣而來。竹子的喧嘩聲表明大雨即將來臨,山色灰暗彷彿已經聽到了隆隆的雷聲。

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時即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古人認為小暑期間,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稱為小暑。


在我國的絕大多數地區,7月的平均氣溫比8月要高,7月是全年之中的最熱月,處在7月之中的小暑實際上也很熱。


小暑前後,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雷暴是一種劇烈的天氣現象,常與大風、暴雨相伴出現,有時還有冰雹,容易造成災害。


民諺

小暑的到來,標誌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炎熱季節,農諺有「小暑交大暑,熱得無處躲」的說法;但小暑並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故農諺又有「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的說法。


暴雨也時常在小暑節氣光顧我國的大部分地區。例如民諺有「大暑小暑,灌死老鼠」之說,更有「小暑南風,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的經驗總結。就是說小暑最忌吹南風,否則必有大旱;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衝決圩堤。


表示小暑節氣下雨打雷對未來天氣的指示性意義的氣象諺語還有:「小暑不見日頭,大暑曬開石頭」;「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小暑下幾點,大暑沒河堤」;「雨打小暑頭,四十五天不用牛。」小暑時節的雷雨常是「倒黃梅」的天氣信息,預兆雨帶還會在長江中下游維持一段時間。比如:「小暑一聲雷,倒轉半月做黃梅」;「小暑雷,黃梅回;倒黃梅,十八天」。


習俗


小暑食新

民間有小暑食新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說。


小暑黃鱔賽人蔘


黃鱔生於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為滋補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緩解期,而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黃鱔還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防治動脈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養生


心態平和

《靈樞·百病始生》曰:「喜怒不節則傷臟」。這是因為人體的情志活動與內臟有密切關係。尤其是夏季,炎熱的天氣容易讓人心煩意亂。中醫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之說,意思是心神受損必涉及其他臟腑。因此,小暑養生主張一個「平」字,即不管天氣如何炎熱,要保持一顆平和的心。


保護腸胃


《黃帝內經》中關於飲食有這樣精闢的論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就是說飲食過量,就會損傷腸胃。


夏季是消化道疾病的多發季節,在飲食調養上要改變飲食不節、飲食不潔、飲食偏嗜的不良習慣。飲食應以適量為宜。過飢,則攝食不足,而致氣血不足,引起形體倦怠消瘦,正氣虛弱,抵抗力降低,繼發其他病症;過飽,會超過脾胃的消化、吸收和運化功能,導致飲食阻滯,出現脘腹脹滿、噯腐泛酸、厭食、吐瀉等食傷脾胃之病。

夏季飲食不潔是引起腹瀉、痢疾等多種胃腸道疾病的元兇。若進食腐敗變質的有毒食物,還可導致食物中毒,引起腹痛、吐瀉,重者出現昏迷或死亡。


飲食偏嗜有過寒過熱之偏、五味之偏。飲食偏嗜不但會導致營養不良,而且還能傷及脾胃以及其他臟腑。多食生冷寒涼,可損傷脾胃陽氣,因寒濕內生發生腹痛泄瀉;偏食辛溫燥熱,可使胃腸積熱,出現口渴、腹滿脹痛、便秘。五味之偏是說人的精神氣血都由五味滋生,五味對應五臟,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若長期嗜好某種食物,就會使臟腑機能偏盛偏衰,久而久之可損傷內臟而發生疾病。


夏不坐木


小暑過後,氣溫高、濕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經過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看上去是乾的,可是經太陽一曬,溫度升高,便會向外散發潮氣,在上面坐久了,易誘發痔瘡、風濕和關節炎等疾病。所以,中老年人一定不要長時間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椅上。


掃描以上二維碼,或微信關注"大眾健康雜誌",每日為您推送健康知識純乾貨!


(本雜誌由國家衛生計生委主管、健康報社主辦,為您提供最權威、最專業的健康科普)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健康雜誌 的精彩文章:

夏季是溺水事故高發期,這些溺水復甦新觀念你知道嗎?
患者點題 我的理想血壓
輕度中暑可刮痧
飯前吃藥還是飯後吃藥?
「醫生,我是不是馬上要生了?」

TAG:大眾健康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今日,小暑
今日小暑·小暑養生
【節日特輯】今日小暑
今日小暑:夏日清補百病除
滕道奇說今日小暑
今日小暑,馬上入伏
7月7日小暑來臨 喝清涼祛暑茶過小暑
今日小暑,夏天正式開始了!
炎炎夏日話小暑
今日是小暑節氣……
今日小暑: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今日小暑,送你三首詩!
今日小暑丨伏天漸近,夏日扶陽正當時!養生全攻略
今日小暑,附上小暑養生常識!
今日小暑:天地為爐鼎,修心正此時
明日小暑,那些名家筆下的雨季與濟南夏日
今日小暑 心靜自然涼
今日小暑:梅雨盡,溫風至
今日小暑,「桑拿模式」即將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