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科技發展不能失去倫理約束

科技發展不能失去倫理約束

全球首隻克隆羊「多利」誕生距今已有20年,這隻小羊自始至終都沒有缺少過關注、爭議。近日,記者就克隆技術引起的倫理道德討論及衍變等問題採訪了專家學者。


科技「進步」刺激道德反思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倫理學中心專項計劃主任約翰·洛克(John Loike)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儘管克隆羊多利在1996年誕生,但正式被披露卻是在1997年。英國科學家伊恩·維爾穆特與其同事當年已經想到,此事一經公布勢必會引發大範圍的倫理討論。為此,他們專門聘請了一家公關公司,聲明他們的研究終極目的並不是人類的生殖性克隆,克隆羊只是純粹的商業目的。特別是在維爾穆特及其同事發表的論文中,他們刻意忽略了「克隆」等敏感字眼,採用更為模糊以及在道德上更為中性的說法——體細胞核移植。

洛克說,儘管維爾穆特與同事已經做好了各項準備,但並未能阻止洪水般湧來的輿論。有媒體表示,這項技術可能會應用到克隆人領域,侵犯諸多倫理原則。這引發了人們一連串的擔憂。因此,1998年美國輿論研究所進行的民調顯示公眾幾乎一邊倒地反對人類克隆這一結果,並不令人詫異。當時多國領導人表示,反對用克隆技術複製人類。而克隆技術作為生命科學的前沿,必然會對倫理學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儘管如此,克隆技術的巨大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加速了科學家的研究步伐,從那時起動物克隆技術研究與開發進入高潮期。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展,體細胞核移植開始應用到人類身上。2013年,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幹細胞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舒克拉特·米塔利波夫(Shoukhrat Mitalipov)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克隆技術製造出了人類胚胎幹細胞,向培育用於疾病治療的替代組織邁進了一步,這也可能加速克隆人類嬰兒所需技術的實現。


洛克表示,儘管這一結果在技術上是一種進步,但依然無法逃脫倫理學的爭論。米塔利波夫製造的人類胚胎幹細胞需要三個捐獻者,包括精子提供者、線粒體基因突變者以及線粒體健康者。然而,結合三個人的基因產生一個「三親嬰兒」是否違反倫理原則?誰才是孩子的父母?倫理學家對此爭論不休。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英國第三富猝逝 25歲兒子將繼承90億英鎊遺產
誰是佛教徒?佛教徒是誰?
西「工」東漸:近代西方工程學知識與技術在中國的傳播
陳寅恪、錢穆、柳詒徵談治學的三則史料
埃及的本土埃及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不斷發展科技哦哦哦
研究耳屎也能促進科技發展?
科技的發展依賴於處理晶元 AI也不是例外
科學能否促進精神文明的發展
發揮計量科技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
中醫學不能用科學證明,不代表就不科學,是科學發展水平受限!
智慧生活共享經濟 科技發展超乎你想像
科學發展更證明佛教是真理
科普是推動科技發展的基礎,對社會發展至關重要
科學發展,更加證明佛教的真理
地球資源耗盡後,人類如何發展到更高文明?太陽能量不能浪費
美國彈射技術發展成熟,未來航母核心技術不能隨意提供
英語已經是科研發展的阻礙
阻礙你職業發展的6種不良心理
運動也逃脫不了人工智慧的「佔領」,體育+科技或許是發展趨勢
美日嫉妒中國發展智能技術,就算採取各種阻礙措施也無濟於事
個人徵信牌照遲遲不發 打好基礎才能談發展
科技迅猛發展,未來AR設備或能直接嵌入眼睛
烏克蘭毫無保留轉讓技術,促進中國發動機里程般事件,也利於自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