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立秋後,濕氣重的人要改改祛濕方法了

立秋後,濕氣重的人要改改祛濕方法了

立秋已屆,也代表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將要來臨!不過,中醫師提醒,立秋時節其實在中醫理論中仍被劃為「長夏」,而長夏「濕氣」當令,在日常保養、飲食上更要著重利濕消暑,以免損傷脾胃而不自知!



立秋後,濕氣重的人要改改祛濕方法了


長夏「濕氣」重,5食材養脾胃去濕氣


中醫認為五行中,長夏屬土,人體五臟中的脾也屬土,正好相互對應。而長夏之際的氣候又偏濕,濕與人體脾臟關係最大,因此,長夏是健脾、養脾的好時機。


不過,也正由於長夏時節、雨水較多,在暑熱夾濕下。倘若,日常生活又未加以留意,濕氣、暑氣難消下,就容易造成脾胃受困,使人體出現精神萎靡、缺乏食慾、胸悶腹脹等諸多不適。


為避免上述情況發生,建議飲食上應多用甘味來補脾。同時,適度選用健脾利濕、清熱解暑的食物入菜,譬如,綠豆、薏仁、黃瓜、山藥等下列5種食材,就是不錯的食療選擇。


立秋後,濕氣重的人要改改祛濕方法了



1、薏仁:薏仁味甘、性微寒,歸脾、胃、肺經。適度食用有健運脾胃、利水祛濕之效。


2、綠豆:綠豆味甘、性寒,煮湯食用有清熱解毒、止渴、消暑利尿,代謝身體多餘水分的作用。


3、山藥:山藥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除了有補中益氣、養陰之效外,適度食用有利除寒熱邪氣,還有補脾肺腎的效果。

4、冬瓜:冬瓜味甘性涼,入肺、小腸、膀胱經。適度食用能解暑、利尿、健脾胃。


5、黃瓜:黃瓜味甘性溫,入肺、胃、大腸經。有清熱解渴、生津止渴、利水消腫的作用。


本身濕氣重的人,則推薦喝點赤小豆薏仁茶


一般人立秋後養生,平時多吃以上食材即可,但如果本身濕氣重的人(典型癥狀:大便不形成、舌苔厚膩、頭暈身重、怎麼也睡不夠、有小肚子等),又碰上立秋後濕熱嚴重,則最好選擇赤小豆薏仁茶的食療方來調理,這是出自《本草綱目》的改良方,健脾祛濕的效果非常好。



立秋後,濕氣重的人要改改祛濕方法了


赤小豆薏仁茶:薏米仁炒到發黃,將炒薏米仁、赤小豆、芡實冷水浸泡2小時,入電飯鍋加水,按煮粥鍵(用鍋的話就煮兩小時),煮好後,將淡竹葉、馬齒莧、槐米、綠茶用紗布包好,投入電飯鍋,再煮半小時即可。喝茶即可,一日可多次。


嫌赤小豆薏仁茶煮起來麻煩,也可以去網上看看有沒有類似的產品,兩廣地區的人由於濕氣重經常喝,那些因為濕氣重導致的虛胖、長痘、口臭、肥胖、疲乏、便溏,都可以通過喝赤小豆薏仁茶來改善。


總之,每個季節都有其特點,順應季節來養生,效果更好。而恆古不變的健康理念是運動,無論什麼季節,能堅持運動總是好的,「運動治百病」的說法雖然誇張,但不無道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微健康網 的精彩文章:

養胃堅持「六不原則」,喝它暖胃還殺菌妥妥噠
還在為怎麼祛濕煩惱?別再勸大家喝紅豆薏米了!
排骨湯竟然不在十大補鈣食物之列
血管的「保質期」長還是短,你也可以說了算
45到55歲是生命危險期,是疾病爆發期,注意保健

TAG:微微健康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立秋後濕氣高發,濕氣不除百病生,想要祛濕,方法可別用錯了
立秋後,濕氣重,不要吃這幾種水果蔬,不祛濕反助濕
入伏之後濕氣重,幾種常用方法祛濕除病,還能美容養顏
入伏之後濕氣重,6種常用方法幫女人祛濕除病,還能美容養顏
濕氣重怎麼辦 最有效的祛濕方法,教你一招逼出濕氣!
這裡越油光的人,濕氣越重,一個快速有效辦法祛濕
濕氣過重的4個自測方法 了解一下如何祛濕效果才好
濕氣重怎麼調理 分享一些超有效祛濕氣重的方法
臉色暗黃、體重不減,或是體內濕氣重,祛濕驅寒怎能少得了它
濕氣重患者怎麼辦,這裡有小方法,健脾祛濕!
脾濕是體內濕氣重的根源,不能盲目祛濕,要區分寒濕和濕熱
立秋後,是趕走濕氣的好時機,中醫1個方子祛濕簡單
春季潮濕體內濕氣重 怎麼才能有效祛濕?
夏季濕氣最重,學習正確祛濕方法,排除體內濕氣,健康又漂亮
濕氣重難纏?學會這幾個方法輕鬆祛濕
體內濕氣重,用這六個小方法快速祛濕!
何為濕氣,如何去濕氣,祛濕偏方
夏季來了,中醫祛濕的方法,你學會了嗎,絕對讓你百試不爽,濕氣全無
體內濕氣過重怎麼辦 這樣的祛濕方式效果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