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南懷瑾老師:愛的太過分,就是傷害

南懷瑾老師:愛的太過分,就是傷害

南懷瑾老師:愛的太過分,就是傷害



世界上的「吉、凶、悔、吝」是從哪裡來的呢?「吉凶悔吝,生乎動者也。」萬事一動只有好或壞,沒有中間的。你說我不想好,也不想壞,想不動。好只有打坐入定了,才能所謂寂然不動。只有修道的人才能不動,那才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否則一動便有吉、凶、悔、吝,這是聖人的話,孔子的名言。讀《易經》到這裡非常令人讚歎,宇宙人生的道理,孔子統統講完了,懂了這些也不要再研究《易經》了,「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一動好壞就出來了,不動就沒事,但是想不動可不容易啊!

「剛柔者,立本者也;變通者,趣時者也。」這兩句話,包括了一切人生的大道理。政治的大道理、做人做事的精義都在這裡邊。剛就是硬的,柔就是軟的,剛就是陽,柔就是陰。一個人有剛的一面,也有柔的一面。所以帶兵的人要能恩威並濟,恩是柔的,威是剛的,但是這句話也要注意,《太公陰符經》說「恩以生害」。你對他太好了,好到極點了,也會害了他。你看歷史上反叛你的人,都是你對他最好的,都是你自己培養出來的,決不是敵人。敵人推翻不了你,每一個人事業垮掉,都是由於自己最親近的人、最心愛的人發生了問題。皇帝都是死在最親近人的手中,一個人的事業,也往往敗在自己最親近人的手裡。


所以恩里就生害,害里就生恩。譬如父母教育孩子、罵孩子很痛苦,但是等了長大了,才知道你這打、你這罵對他多有用處。用痛苦磨鍊人的教育,雖然當時他恨得要命,過後他會越想越對,就是害里生恩。現在你們教育孩子用西洋化的教育方法,我絕對不贊成,處處將就孩子,統統把青年人害了。所以現在青年人沒有幾個有用處的,都是在溫室里養的,「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女子之手」,終究很難有大用處。


二十年前我就講過,現在我們的教育,第一流的家庭是末等的教育。夫婦都是知識分子,都去工作了,孩子托給傭人照顧,再不然請個保姆,那個保姆的知識程度,未必超過孩子的媽媽,保姆是沒有辦法才來做保姆嘛!結果呢?你第一等的家庭實施了末等的教育,造成了今天教育的問題、社會的問題。所以今天的教育沒有什麼可談的,要談教育,所有的媽媽都要先回到幼稚園去再教育才行。這不是在說笑話,我們的教育的確很有問題。


所謂剛柔的問題就是這樣,恩里生害,害了孩子的一生;害里生恩,所以要置於死地而後生。但是有時候太剛也不行,太柔也不行。要剛柔相濟,恩威並用,才是「立本者也」。不過雖然知道剛柔相濟,恩威並用,還要懂得「變通」。「趣時」是把握時代的,如果不把握時代,只認為《易經》才是文化、才是學問,其他世界的一概不管,那又完啦!所以,孔子是聖之時者也!「時者」,就是懂得把握時代。

本文整理自《南懷瑾選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人生 的精彩文章:

教你兩種睡姿,睡覺補腎出奇效
佛說:不信因果,因果何曾饒過誰?
南懷瑾老師:誰肯放下自私的包袱?
南懷瑾老師:長夏須養脾胃,如何調理有秘方
南懷瑾講女性養生道理:如何防止婦科病出現

TAG:哲學人生 |

您可能感興趣

南懷瑾老師:你越對,得罪的人越多!
南懷瑾老師:睡眠是大昏沉,越笨越愛睡
南懷瑾老師講述:你越對,得罪的人越多!
南懷瑾老師:一個人的兩腿無力,就是衰老的開始
南懷瑾老師:「貪瞋痴慢疑」都是與生俱來的
南懷瑾老師:我的太老師有這樣的本事
南懷瑾老師:富貴不傷身,貧賤不累形
南懷瑾老師:什麼才是最大的迷信?
南懷瑾老師:如何得到別人的尊重?
南懷瑾老師:人心不正不凈,人身就多病!
南懷瑾先生:溺愛是害,要讓孩子知道人生的艱苦
南懷瑾老師:不如人意,就是人生!
南懷瑾老師:佛說人生有八苦,是讓我們找到那個不苦的
南懷瑾老師:一般人都具有的心理病態
南懷瑾老師:佛和上帝是萬能的嗎?
南懷瑾:嫉妒的心理很可怕
南懷瑾老師: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敢承認「心既是佛、心即是道」,因此「高推聖境」
南懷瑾老師:事到臨頭才後悔害怕就晚了,所以說「菩薩畏因,凡夫畏果」
南懷瑾老師:善惡是非是沒有絕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