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於袁大頭孫小頭重量問題總結

關於袁大頭孫小頭重量問題總結

1)大小中央版頭銀圓重量是多少?


答: 民國3年(1914年),北洋政府公布《國幣條例》,開鑄袁世凱頭像銀幣,規定一圓銀幣為國幣,即本位幣,重七錢二分(庫平一兩=37.31克),銀九銅一,後改為89%,幣面鑄有袁世凱頭像和鑄造年份,背面為嘉禾紋飾及「壹圓」字樣,通稱「袁頭幣」。這種新幣,形式劃一,花樣新穎,容易識別,成色重量又能嚴守規定,發行後,很快在全國各地風行。


1933年3月8日,國民政府公布《銀本位幣鑄造條例》規定,銀本位幣定名為「元」,銀九銅一,總重26.6971克,即含純銀23.493448克。銀本位幣每元重量及成色,與法定重量、成色相比之下公差不得超過0.3%,同年4月,國民政府實行「廢兩改元」,發行全國統一的銀幣—「孫中山頭像」銀元。


關於袁大頭孫小頭重量問題總結



2).銀圓重量產生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答:一種原因是機械故障,另一種是人為因素;

A)讓我們先了解一下當時中央造幣廠機鑄銀幣的生產程序,即:配料(按規定標準配料) - 熔煉 - 鑄胚料 - 輾片(通過機械壓延成片狀) - 回火(清除輾壓時材料產生的內應力) - 清理錢胚表面雜物與氧化物 - 平胚(使錢胚平整,便於入機壓花) - 壓花(通過衝壓機械的冷衝壓,使錢胚兩面的文字和花紋一次壓製成形) - 滾邊花(凡設計邊道有花紋的錢幣還要通過滾花機壓制邊道的花紋)。由此得知,中央造幣廠在生產銀坯過程中,由於機械原因,造成銀坯的厚度和直徑偏離標準值,最終導致個別成品銀圓重量產生差異,結合已知的銀圓重量,可得出結論,銀幣重量在25—27.4克之間都屬正常,超出這個範圍的就算各例了。


B)紅軍、軍閥和民間銀匠在當時,處於不同的目的,所生產的銀圓重量有很大差異,也能充分反映哪個時期不同政權所代表的各自利益,在閱讀了大量文獻資料,可得出這樣的結論:「紅軍那時為了革命事業和廣大勞苦人民的利益而不惜犧牲個人利益,把銀圓製造的成色足,分量重,也就是說,紅軍製造的銀圓優於當地流通的銀圓(當地流通的銀圓不見得是中央版大小頭);而軍閥和民間銀匠就是為了個人利益而犧牲他人利益,往往製造出來的銀圓成色低和份量輕。另外,從實踐中獲悉,軍閥和民間銀匠生產的絕大多數銀圓都小於中央版。


3)重量異常銀圓是如何劃分等級的?


答:本人借鑒拳擊規則劃分如下:


28.1克以上 - -罕重27.5—28.0克 - 超重27—27.4克 - -羽重

26.1—26.9克 - 標準 26—25克 - 羽輕 24.9—23克 - 超輕22.9克以下 - 罕輕


4).重量異常銀圓有收藏價值嗎?


答:這類銀圓是客觀存在的實物,特別是罕重、罕輕、超重和超輕大小頭極為稀少,它代表了民國時期不同的制幣工藝,也反映了不同黨、不同組織和不同人群的生存本質,這些實物,為廣大泉友提供了了解當時的社會現象和狀況的證據,即透過實物看本質。筆者在長期的實踐中,依靠「重量」的研究,有效的劃分了小頭的版別,對我而言,重量異常銀圓的研究價值大於收藏價值。


剛介入收藏的新朋友要注意,雖然重量也是辨別真偽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現在仿品已經攻克了重量關,要結合其它知識綜合判斷,如果重量偏離標準重量太多,還是要小心,以上文章只適應有一定收藏經驗的朋友參考。


【專業從事古董古玩的,如果您手上有上述藏品可以在下方加微信與我們交流!】

ID:182--1777--0742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三爺 的精彩文章:

解:羊脂玉的文化與鑒別
實拍:綠玉髓的開採實錄,吃瓜群眾來圍觀
看!奇石裡面的扛把子,這上面的圖案夠霸氣吧!

TAG:歷史小三爺 |

您可能感興趣

袁大頭的價格——版別——重量
小重量也能練出大肌肉
大重量才長肌肉,小重量就沒用?
訓練中大重量和小重量究竟對增肌有什麼區別
冥王星氮冰重量過大使地殼斷裂形成盆地結構
在情感關係中,摩羯肖猴者重質不重量。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遺骸出土 重量等於十頭霸王龍
大重量才增肌,小負荷就沒用?胡扯!
健身初階的小誤區:追求大重量的動作訓練
為什麼大重量結合小重量,圍度和力量都漲得快?
袁大頭的重量與市值存在區別嗎?
為什麼你需要大重量訓練!
袁大頭的重量與價值存在區別嗎?
健身不要盲目追求大重量,如何選擇杠鈴重量?
健身訓練的時候,只能小重量多次數?看看大重量與受傷的關係
相當於20頭大象的總重量的巨型恐龍:阿根廷龍
你的硬拉重量輕鬆的完爆你的彎舉重量
卧推練胸,重量越大效果越好?
如何選擇啞鈴重量?力量訓練怎麼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