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青城山道教志》系列一:青城山與道教

《青城山道教志》系列一:青城山與道教

開欄語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青城山在祖國「山」族這個大家庭中,它不算高,也不算大。可它以獨特的清幽和它狀如城郭的奇妙構造,在眾多「山」族中可說是獨具一格,專美於它山之外。青城山是塊風水寶地,它孕育了蜀道教文化,也完成了中原道教文化和蜀道教文化的融合。


自今日起,問道青城山全媒體平台將推出《青城山道教志》系列文章,將對青城山的自然奇趣作較深層次的探索,其中也涉及一些巴蜀文化和古代宗教文化的演變,當然探討得更多的是關於青城山道教的發展歷程......敬請道友們關注!


《青城山道教志》系列一:青城山與道教



人類社會歷史進程中,伴隨人類進步而產生的精神支柱之一,就是信仰。大抵人類都經歷萬物有靈—人神同文、同性、多神崇拜—特有的宗教佛、道、喇嘛教、天主教的完整的信仰體系。


蜀族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成員之一。自殷周以來,甲骨卜辭、鐘鼎彝文以及《尚書》、《國語》以下。可以說史不絕書。楊雄的《蜀王本紀》還比較系統地記錄這古老民族的開國和世系。可是,蜀族因年代久遠,而極少有本民族的典籍可考,研究起來十分困難。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商末,這支民族已完成氏族社會到部落聯盟的過度,並且參加武王伐紂的盛舉。關於這點《尚書·牧誓》是這樣記載的,「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及庸、蜀、羌、?、盧、彭、漢,稱爾戈,比爾干、立爾方,予其事。」孔穎達《尚書正義》說:「此八國皆西南夷也,文王國在西,故西南夷先屬焉。」由此可知,當時的蜀族已經作為邦國,冢君(即邦國之王)有資格參加伐紂大事,可見其經濟文化都有一定發展。


《青城山道教志》系列一:青城山與道教



蜀族作為成都平原的土著民族,最先居住在山嶽地區,過著「所居無常,依隨水草」,洞居穴處,以漁獵為生的原始社會生活。隨著成都平原的水患漸除,特別是李冰治水的成功,這支氏族理所當然步入農業社會。關於這點,許多史書上都可以獲得佐證。那麼,蜀族的史實,究竟對研究《青城山與道教》有多大的史料價值呢?我認為價值不僅有,而且很大,也許它還是打開中國道教為什麼會在青城山發祥這一課題的一把至關重要的「金鑰匙」。


關於蜀族自身的崇拜,史料不多,但從零星記載看,其先還是信奉原始宗教「萬物有靈」(Animism),崇拜天、地、山、火、樹、石……等具體事物。關於這一點,還可從鄰近的羌族中得到有力的佐證。例如汶川孫蘿蔔寨羌人碉房平台女牆上有五塊白石頭,理縣二枯上三里,羌人碉房屋頂有九塊白石頭,都分別代表他們心中的天、地、山等神靈崇拜。而到了奉滅巴蜀時,這種具體事物的崇拜,似乎又加上一些新的內容,如「江神」「亡靈」等,但並沒有形成嚴格的神靈系統。


這時的中原「人神同文同性」的多神崇拜,已經佔了上風,已經形成了比較嚴格的神靈系統。如共工、女媧、蚩尤、羿、嫦娥、西王母以及社(土地神)、稷(穀神),連中華民族共同祖先伏羲、神農、軒轅等,都給予神的尊號。人們相信上有天堂,相信人類是由上天主宰的,而天神也同人一樣,有七情六慾,同人一樣有喜、怒、哀、樂,也有愛戀和婚配。中原還有溝通人神的「使者」在民間叫「巫」,官方稱為「卜」、「祭司」,而且每天重大事務,諸如「災害」、「戰爭」,都要事先「向天」,「祭祀」,「禱祝」。通過「巫」「卜」神職,卜、祭等手段,來得到崇奉的目的。連儒家大聖人孔子也說:「祭神、如神在。」這類宗教活動,學者稱它為原始宗教。

東漢順帝(126-144)時,沛國人張陵(今安徽濉溪縣西北),以戰國時大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經》為底本,雜以莊周等人學說,作成道書,宣傳老子「抱一」、「無為」、「好靜」、「無事」、「無欲」的思想,又製作符書,為百姓驅妖除魔,使百姓過著「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美滿生活。張陵離開安徽,進入四川傳道,後止於大範圍的今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縣和彭州市一帶山區活動。故晉人常璩在《華陽國志》中說:「漢末,沛國人張陵,學道於鶴鳴山,造作道書,自稱「太清玄元」,以感百姓。」常璩這條記載,並非完全無誤。張陵生活在順帝時,順帝後有沖、質、桓、靈、少、獻六帝共74年,並非漢末。但就整體內容而言,卻是不錯。張陵傳道初期,並無固定宮觀,大都在山區結茅而居,散處民間遊走,但活動大範圍在青城山區,這是確定無疑的。張陵從傳道時,也並無道教這一名稱,故六十一代天師張仁晸在《天師譜》中說:「張陵死後葬於青城山。」天寶七(748)年,唐玄宗李隆基將江西貴溪縣西南180華里上清鎮的龍虎山,賜給二十代天師,建立嗣漢天師府。但張陵的後裔,歷代天師還是以青城山為祖庭。唐玄宗還在朝廷設天下道門使,道教這一規範化名稱,為官方確認。青城山第三混元頂岩腹天師殿上層有天師洞,石龕中有隋刻天師像,歷代天師朝「祖庭」時,均到北朝拜先祖。



《青城山道教志》系列一:青城山與道教



天師張道陵


青城山為什麼會成為道教發祥地之一,這事還需從遠古時期部族遷徙說起。岷江上游的羌族直接來源於龍門山脈北端的甘青高原的河湟之間,是秦獻公時卬的後裔。這部族中的某些支派與居住在今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縣和彭州市的先民融合,形成一些新的部族—蜀族。從歷史學看,這種部族遷徙、融合,在人類發展史上曾多次發生:從地域看,不僅中原有,其他東西南北均有。只是在歷史長河中,有的興盛了,有的則湮沒了。而蜀族則在這西土,逐漸繁榮昌盛,形成自己的部落聯盟、邦國,有自己的君長。武王伐鄒時,蜀族作為西土的 邦國,參與牧野之盟,並出兵參與行動。周滅殷商,蜀和巴、彭等為周武王承認,作為附庸之國。後來,巴、蜀都逐漸壯大,形成西土兩大國——巴國、蜀國。而蜀國奄有今四川大部,其勢力範圍達到雲、貴的部分地區。故後來,人們以蜀作為四川的代稱,這與古代的「蜀」,不無關係。在人神「同文同性」的歷史時期,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都有自己的神靈、傳說,而蜀族的神靈、傳說,由於它是從山地民族發展而來,故這種傳說,大都集中在山區。秦滅蜀,作為一個政權,被消滅了。甚而作為一個族屬,也在國破之後,一部分四處流散。據史家考證,今雲南和越南的一些地方,尚有蜀族後裔。一部分也在秦滅蜀後,秦以秦民移入,在民族大融合中融合了。作為一個民族,雖然不存在了,但它的一些精神上的,諸如宗教、神靈、風俗、傳說,還是被保留下來,這是張陵能夠在這裡傳道,並使我國唯一的大一統宗教——道教,能夠迅猛發展的社會原因和歷史原因。

青城山這個名字的出現,還是唐開元十八(730)年的事了。這位風流天子在解決飛越寺僧與常道觀道家,爭奪這塊「神仙都會」而發生的歷時20多年馬拉松式的佛、道之爭,作出了「觀還道家,寺依山外舊所」的裁決。不知他是否有意,在親書手詔時,將「清城」去水作「青城」。皇帝的天威,自然不敢違背。致使青城之名,流傳至今。唐明皇可稱作一字之聖,後來賈島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一推一敲,一字之別,成為詩壇佳話。而李隆基去「水」作青城,僅僅抹掉水旁,不變音,而意境卻極為不同。「青」概括這座名山的神韻,可稱得上是神來之筆,也是千古絕筆。也或許是歪打正著,卻起到了概括這種名山神韻的作用。


青城山在歷史上名稱很多,兩晉、隋唐、開元十八(730)年前叫「清城山」,這有山上大字岩石石刻可證。兩漢和三國時叫「汶山」或「天谷山」,秦時叫瀆山。此外,還有丈人山、赤城山、清城都、天國山諸名。這些山名,各有各的來龍去脈,不必一一敘說。其中,只說它的原名「清城」和「丈人山」兩條,這是可說明它同道教的淵源和它飽含東方道教文化的精髓。先說「丈人山」,這個名字見諸典籍的事《雲笈七籤》卷七十九引東方朔《五嶽朝真圖》序;它的來源是,我國第一代先祖黃帝,戰北方蚩尤不下,乃至山下拜求時任「陶正」(主管燒制陶器的官員)的寧封,寧封教黃帝龍蹻飛行之術,後來黃帝戰勝蚩尤,統一了華夏民族,成為中華民族公認的共同祖先。黃帝為了答謝寧封,封寧封為五嶽丈人。這就是該序所說「拜清城為丈人、署廬山為使者」的出處。青城山上現在的「訪寧橋」「龍蹻棧道」,就是這傳說的遺迹。由此可見,這傳說的流傳十分久遠。至於「清城」之名,則源出古代神話中的「清虛的神守」的典故,意為這裡是清虛空靈的仙境,是神仙都會。《列子·周穆王篇》說:「清都、紫薇,天帝所居也!」,西北的昆崙山,則是西王母的居處。青城山還有一個最古老的名稱,叫「成都載天山」。(見《山海經》卷十七)這個名稱同蜀王的宗教祭祀有關,原來在古蜀國時,蜀民以青城山為神仙之山,傳說中的蜀王杜宇後來也隱居山上,成仙而去,故稱為「載天山」,是蜀王祭祀山川的聖地。據《史記·封禪書》及《漢書·郊祀志》的記載:秦並天下後,令負責祭祀的官員,將全國名山大川編排為序,統一規定祭祀級別,瀆山(青城山)、江祠(祭祀李冰的祠宇)都是皇帝敕封的國家祭祀山川的聖地,可說是蜀、秦文化的延續。這裡附筆說一句與本文額無關,而又極為重要的話:本人考證1974年出土的李冰和堰工石像,是漢繼秦緒的國家級祭祀江祠的主神,府君是漢帝敕封的尊號,意為水府之君。秦的敕封,更加強青城山名山大川的地位,不妨這樣說,在秦漢,青城山已是國家級的名山。



《青城山道教志》系列一:青城山與道教


青城山的範圍,歷代說法不一。大抵古時瀆山、汶山都泛指西界諸山,即今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縣等與之連接的諸山,故又稱為「西山」。故北周宇文邕道經《無上秘要》(洞天品),「清城山周圍二千里。」前蜀徐太亨《青城山丈人詞廟碑》云:「夫丈人山者,本青城山,周圍二千七百里」。這些說法,都由於古人對地域觀念不很精確的緣故。同一原因,在行文時也時常出現名義而實同的稱謂,這種狀況,一直衍至宋代。宋人的地理專著《方輿勝覽》才明確規定它的範圍:「天國山在永康縣,左連大面,右接鶴鳴,前鄰獅子,後枕大隋,諸山絡繹,不一其名,要皆青城山之支峰也」。其範圍是 都江堰渠首岷江以西,西岷六頂以東,壽溪河以南,?江以北。古代蜀人稱為「西山」的山嶽地區,也是前文提及的「瀆山」、「汶山」。該地區秦時統屬於臨邛縣,漢時統屬於江原縣,以後又分屬於齊基、晉原、清城、永康、大邑,崇慶等縣。按照近代行政區劃,古之青城山跨今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縣及汶川相鄰地區。今之青城山,由於各支峰均各自成名,其範圍已有縮小,統在今都江堰市境內,分青城主山、前山和後山。


開元十八(730)年,唐玄宗李隆基將「清城山」改為「青城山」。這一字之改,將玄妙的仙都同媚麗的仙姿巧妙的結合,形成仙凡結合,人神共欣,具有形象生動、意氣飛揚的特色。如同雁盪山一樣,應該是名山中山名之一絕。


青城山的特點是「青幽」,這是古今中外的一致定評。卅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和那幽深的溝壑,交錯其間,構成具有仙意的神奇布局。而峰梁、溝壑、洞窯均長滿青黛、濃綠的古樹,新花布滿,裝點成青色的城、綠色的海,更有老藤懸於峭壁,苔蘚附於蒼岩,幽蘭藏於空谷,仙鳥翱翔於林間,這一切都體現出青城山清幽的自然特色。



《青城山道教志》系列一:青城山與道教



青城山的青幽,出乎自然,無處不洋溢著清靈秀氣。它彷彿是一座超脫於塵世之外的仙山,那山上的殿閣樓台,恰似天宇中的瓊樓玉宇。青幽中顯乎聖潔,是「青幽」的更高境界。這青幽盪人心魂,滌盡塵思。登臨此山,便覺俗念頓消,心地空明,油然而生的事虔誠的敬意。大自然的造化,使這塊寶山蒙上一道道靈光,無怪唐代的大詩人杜甫,登臨此山時,不禁揮毫寫下:「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金幽意」。「丈人祠西佳氣,綠雲擬住最高峰。掃除白髮黃精在,君看它時冰雪容」。都格外形象地表現出他對青城的赤誠之心。其後,陸遊、錢起、楊慎等許多詩人,都從各種不同的角度,用「幽」來概括,來形容這塊青城寶山。但系統說明「青城天下幽」的則是近人吳稚暉。1938年,他在文中說「顧青城在亦雄亦奇亦秀外,而其幽邃曲深,似劍閣、三峽、峨眉皆無遜色。故以『天下幽』標明青城特點」。我國近代語言大師、作家老舍則用一個『翠』字,來概括青城的特色。青城山當之無愧的是嵌在天府沃土上的一塊翠玉,它同都江堰這顆明珠,在天府之國互相輝映,也是我國國土中的一塊瑰寶。


青城山第二特徵是「城」,「城」是古代防禦築成的四周牆垣,以山名城,乍看起來似乎有些不倫不類,仔細研究起來卻對這座名山十分貼切。關於這「城」的來歷,大約有兩種:一為歷史性的,古籍說青城山是蜀國的祖山,是開明氏蜀國的發祥地。故《山海經》稱它為「成都載天」,意即為蜀王在這裡「成都」而得蜀地,王家佑先生的《青城道教仙源錄》說:最初的「成都」就是「青城都」。宋人王象之《輿地紀勝》云:「長平山在味江之上,昔杜宇與居民避水其上,城壘居第,往往尚在。」晉人常璩在《華陽國志·蜀志》中則說:「「杜宇」遂禪位與開明,帝升西山而陷焉。」《山海經》第十八云:「西南黑水之間,有都廣之野,后稷葬焉。其城方三百里,蓋天地之中,素女所處也。」這些文字可以說明,古蜀國發展過程中,蜀民最先居住在「西山」,並且在這裡完成部落聯盟的過程。杜宇和開明向平原反展中,亦以此為根據地(祖山),故山中尚有「城壘居第」。這是此山有清城、清城都、天國山、青城之名的來歷。另一種是自然形成和物候方面,宋人王象之所著《輿地紀勝》稱:「三十六峰在青城山儲福觀,天倉諸峰屹然三十有六。天氣清明,於儲福天倉閣望之,一一可數。」這三十六峰,狀若城垣,拱衛天倉,故為「青城」。又云:「青翠四合,狀若城郭,故名青城。」這方面描述最直接、最形象的當推我的芳鄰,崇州市先賢彭洵,這位老先生在他所著的《青城甲記》中云:「青城山中,當天清氣朗,一望皆城郭都市,屋瓦螺青,車與人影往來絡繹,甫詫異聞,移時隱滅。」讀到這段話,想起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一書中,記載了蓬萊一帶出現的蜃景:「登州海中時常看到有雲氣,如宮室、台硯、城堞、人物等等,車馬冠蓋,歷歷可見,叫做海市。」彭洵所記載發生在青城山的奇景,叫做山市。不管海市、山市,都是光在一定條件下,經過大氣的折射和全反射作用而產生的物理現象。蓬萊閣上看到的海市,多系青島、旅順、大連等城市的光線折射顯現出來的。而青城山中的「山市」,也系成都市和鄰近郊縣的光線折射。折射需要光和平面物體的純靜,蓬萊閣是無邊的海面上的水波不興,而青城山的「山市」,則是由於滿山青翠,雲氣蒸騰,在特定的條件下,光經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生顯著折射,把遠處景象顯示在空中,形成「山市」的奇幻景象。



《青城山道教志》系列一:青城山與道教



彭洵筆下的「山市」,雖說未必構成「城」的意境。但是「三十六峰,狀若城垣」;「青翠四合,狀若城郭」,的確畫出這山的奧秘,只是這「城」並非用於防禦的「城」。這城可以使仙凡通絡,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不論古人和今人,每當天氣清朗,而山中寂靜無聲時,你登上頂峰,一覽眾山伏低時,只覺得那霧,是飄逸的祥雲瑞氣,會使你彷彿置身雲端,是雲中仙子,真有點騰雲駕霧,超凡出世之竟。被唐人成為山中宰相的張令問,他深知其中之樂。他棄世隱居青城天國山,號「天國仙人」。他在寄杜光庭詩中說:「試問朝中為宰相,何如林下作神仙。一壺美酒一爐葯,飽聽松風清晝眠」。而前蜀王衍夫人李舜弦,這位才色具佳的貴夫人,在她隨王衍同禱青城時的《隨駕》詩中說:「因隨八馬上仙山,頓隔塵埃物象間。只恐西追王母宴,卻憂難得到人間。」李舜弦雖然體會到仙山可以遠離塵埃,大概宮中之樂使她情不自舍,故有「卻憂難得到人間」之概。


青城山遠在古蜀時,就是蜀王祭祀山川的聖地,蜀民心中的神仙之山。秦滅巴蜀後,又將瀆山青城列為全國十八個國家級的祭祀聖地之一,古老的蜀宗教文化與中原宗教文化在這裡得到融合。經歷了秦、漢漫長的歲月,蜀宗教文化與中原老莊學說中的某些內容巧妙結合,從而形成了新的內涵,原始巫、卜的色彩逐漸減少。張陵來青城山區結茅傳道時,是以老子學說經過改造深化來傳播的。老子學說的宗旨是「無為自化、清凈自正」。老子是具有極大智慧的古代哲學家,他觀察了自然方面天地及萬物變化的情狀『社會方面歷史的、政治的、人事的成與敗、存與亡、禍於福、古與今相互關係與因果。並從具體事物中發現矛盾性和規律性,他把這種矛盾性稱為「道」與「德」。他所著的《道德經》五千言,就是這種矛盾對立、轉化的自然法則和規律的論著。老子認為正反兩面都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變動,稱為「弱者道之用」,「柔者勝剛強」,「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正復為奇、善復為妖」,含有極深刻的辯證方法。老子學說的另一核心是「無」。他說「有無相生」、「有生於無」,他把「無」當作最高理想,他的政治主張是「損有餘(統治者)而補不足(民)。」東漢後期社會動蕩劇烈,人民迫切希望休生養息。故張陵以無為、清虛、靜止的「無為而化、清凈自正」的學說,作為道家的經籍傳播,很快獲得許多百姓甚至一些文人的贊同,信道的人日益增加,後期甚至要以交納「五斗米資」才能入道,故史書上有稱其為「五斗米道」。


道教的祖天師張陵,是個博學廣聞之士,他諱道陵,學輔漢。東漢明帝永平二(59)年25歲時,以試中直言極諫科,拜江卅(今重慶)令。漢安帝元初六(119)年,他以八十五歲高齡謝官歸里,眼見朝政日非,遂至洛陽北邙山悟道,5年中領悟老子學說精微,著得《三天正法》、《正一科術要道法文》、《正一盟威妙經》、《三一六通之決》等。以西南民族沴厚而淳氣為災,遂於漢順帝漢安二(143)年,以一百零九歲高齡,從洛陽越秦嶺歷時近年,始抵「西山」,初於鵠鳴山結茅傳道,次年「自渠亭鶴鳴,頓駕茲嶺(指今天師洞所在第三混元頂),行明威之法,清滌林澤,折衝萬里,拔鬼城鬼市。」(見唐杜光庭修青城山諸觀功德記)杜光庭這段話,顯然是說張陵以老子學說的精微和他所著道書的精義,改造巴蜀原始宗教。故東晉葛洪在《抱朴子·金丹篇》中說:「青城山、峨眉山,此皆是正神在其山中,其地或有地仙之人」。讀書所錄的《銀函玉匱經》中稱「青城山為第五大洞寶仙九室之天」。張陵在青城一帶山區傳道11年,信徒日眾。漢桓帝永壽二(156)年,羽化於青城山。他生於漢光武帝建武十(34)年,歷經明、章、和、殤、安、順、沖、質、桓10帝,終年一百二十二歲,葬於青城山混元頂,今青城山天師洞張陵羽化飛升之處。唐人徐太亨稱青城山為「仙都眾妙之奧,福地會昌之域,張天師羽化飛升之處焉(見《青城山丈<祠碑>》)」。秦漢時龍烏負圖,圖上有《蜀謠》:「汶阜之山,江處其腹;帝以會昌,神以建福。」今青城山的建福宮,即由此命名。由謠可見,張陵在青城山山區傳道,對蜀民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張陵死,傳子衡,稱嗣師;衡子傳魯,學公祺,初為益州牧劉焉的都義司馬,後據漢中以其祖道術傳人稱為「師君」,後為巴西太守。張魯在漢中、巴西作義舍,義米肉、讓人量服取足,不收費以方便路人。又主張市場售物,要價不能太高,《太平經》卷四六云:「乃謂吾道有平耶?」又教人「教以誠信不欺詐」。


張魯以天地鬼神教化,獲得板揗蠻及漢民的崇信,是張陵後又一為道教天師。張魯令道眾每年交納五斗米,付天倉及五十里亭中,以防凶年及過往行人之需。可見其出五斗米乃是作為道徒「命籍」信物,也是宗教活動的經費,還帶有極大防災、便民之意。在以後一些關心百姓的王朝。也設太平倉,以豐補歉,確也補助一些百姓。張魯在父衡死後,稱「系師」。他與祖張陵,父張衡,並稱為「三張」。他們是天師道的開山祖師。


三張之後,天師道另一個重要首領是范長生。《華陽國志·李特雄期壽勢志》說:「(范)賢名長生,一名延久,又名九重,一曰支,字元,涪陵丹興(今四川黔江)人也。」這范長生可說是一位神奇人物,蜀漢延熙十一(248)年,涪陵豪族徐巨反,諸葛亮遣車騎將軍率軍討平之,「移其豪族徐、藺、謝、范五千家於蜀。」(《華陽國志·巴志》涪陵郡條)范長生率范姓千餘家依青城山,率眾耕食,並團結自保。范長生是天師道的重要首領,他「善天文,有術數,民奉之如神。」晉永寧元(301)年,流民集團為益州刺史羅尚追殺,首領李特被殺,另一首領李流被困在郫城,糧秣缺乏,危在旦夕。流民中大部分是天師道徒眾,經另一道徒徐興到青城山求援,范長生慨然資助軍糧,使流軍威復振。後李雄攻陷成都,建立「成漢」政權。李雄以成漢之立,范賢當推首位,欲延為君而臣事之,范長生固辭,勸雄稱尊號。李難即帝位,尊范長生為「天地太師」、「西山侯」。《華陽國志》稱范長生為「四時八節天地太師」,這是天師之稱的最先由皇帝敕賜的由來。



《青城山道教志》系列一:青城山與道教



杜光庭


青城山另一影響最大的是道教學者杜光庭。杜光庭(830-933),字賓聖,處卅縉雲(今浙江縉雲)人。唐懿宗威通中,應九經舉不笫,入天台山修道。唐僖宗召充麟德殿文章應制,為內供奉,成為道教領袖,人稱「扶宗三立教,海內一人而已。」中和元(881)年隨僖宗入蜀,遂留成都。前蜀王建封地他為「光祿大夫」、「上柱國蔡國公」,賜號「廣成先生」。王衍又以為傳真天師、崇真館大學士。晚年隱居青城的白雲溪,號東瀛子。建歲和閣,奉行上清紫虛吞日用法。他於前蜀天復四(904)年隱居青城,卒於後蜀明德一年(933)時間裡,近三十年在山中完成了《道德真經廣聖義》30卷、《廣成集》100卷、《道門科範大全》87卷以及《大寶論》、《三教論》等其他道教理論典籍等百餘卷。此外,還有多種包括政治、文學方面的著作。道德經過「三張」、范長生和其他先哲不斷規範和完善,至杜光庭進一步理論系統化、宗教規範化,成為我國土生土長的一大教派。



《青城山道教志》系列一:青城山與道教



青城山著名道士唐代有薛昌、楊通幽、徐佐卿。薛昌在青城山創煉丹術。楊通幽為唐玄宗尋覓楊玉環(見白居易《長恨歌》)。北宋有丈人觀道士溝谷符,宋哲宗元佑(1086-1093)年間張陵三十代孫虛靖天師張繼光,興天師道正一派。南宋時通惠真人朱洞元、保一真人李少微、混隱真人南畢道等將宋代盛行的內丹術與符籙術咒相結合,創天師道清微派。南畢道眉州人,他學問很好,通曉天文地理,仕宗,官至廣西巡撫,後棄官在青城山精研道學,為青城山道教發展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清初,武當山的全真龍門派道士陳清覺、穆清風、張清青、張清雲等在青城創丹台碧洞宗,再傳至彭椿仙、易心瑩,現任中國道教協會會長傅元天大師,為天師道丹台碧洞宗第二十三代宗。


道家崇高古樸,師法自然。青城山「雲作玉峰時北起,山如碧浪盡東傾」的土貌特徵,是大自然的偏愛,造就了無數的青峰翠谷,如虎據,如龍蟠,如筆矗立藍天,如城垣屏障四野。神女由把這塊寶山,妝成橙、黃、赤、綠、青、藍、紫的絢麗多姿的顏色,金鞭岩金光燦燦,白石岩銀色溶溶。這滿山青翠,開著四時不謝的花;仙鳥飛鳴徜徉於林間、翠谷;更有空谷幽蘭,布馨香於清新甜潤暖暖氣流之中。唐人賈島有首《尋隱者不遇》詩云:「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首詩的意境,在青城山的許多地方也很貼切。


青城山自有其鮮明而獨特的個性,這個個性便是離塵脫俗的清幽。三十六峰像一道黛色的長城將她懷抱、環護;溫馨潔白的雲彩,像一張碩大的紗巾,為她蔽日、拂塵。世上滾滾紅塵,山外的喧鬧嘈雜,全被青色的城,綠色的海隔絕了。只剩下綠色的海,神奇的洞壑和那和煦的仙風及天籟般的松風竹韻,使青城山自古即為「洞天福地」,為眾仙所聚的神仙都會。《福地記》云:「中國名山、以青城峨眉為西嶽佐理」。山上靈異聖跡極多,幾乎每一山頭、溝壑,甚而花草鳴禽,都有一段令人神往的故事。


漢末,天師道以青城山為祖庭,建安三(198)年天師道立八游治,傳播天師道。八游治的「師君」,均出自青城山。


青城山在唐宗時全山(含今中興、玉堂、兩河等鄉鎮的青城支脈)有宮觀七十二座,羽衣、仙客數千人。這些林玉仙宮,都建於幽岩絕谷、掩映在蒼蒼古樹、點點繁花之間。在雲遮霧繞、氤氳和諧之中,碧瓦紅牆、琳官仙宇,送來陣陣仙樂,形成一個神奇幽秘的大善慈悲的玄妙世界。


位於第三混元頂下的常道觀,建於隋大業(605-617)年間,是青城山的祖殿,也是天師道的發祥地。整個建築佔地面積為7200平方米,房屋建築面積5749平方米。內有張天師造像及唐明皇手詔碑、清聖祖康熙御書「丹台碧洞」匾額,有古樹奇花和歷代收藏的書畫和其他珍貴的歷史文物。左側有三島石奇觀,巨石鼎足危立,上合下分,傳說為張天師降魔所劈,故稱試劍石、降魔石。清光緒九(883)年,六十一代張仁晸;來此朝祖時手書「降魔」二字,刻於石上。從觀南門上行數百步到古龍橋,傳為寧封所建。又南為擲筆槽,裂槽深約70米,寬18米,兩壁墨黑,間有朱痕,傳為天師與鬼兵誓言,硃筆畫山,墨跡成槽。



《青城山道教志》系列一:青城山與道教



位於高台山之陽是上清宮,始建於晉,是青城山最早的道觀之一,傳為最早天師道祭祀之所。唐明皇幸蜀時,曾同益州副使崔圓、近衛將軍陳玄禮、內侍高力士等到此朝拜李老君嗣福,並出資重建。上清觀至第一峰路側有玉皇坪,坪內有前蜀王衍行宮遺址。據《前蜀世家》等書記載,衍常同太后、太妃游青城。宮人衣服皆畫雲霞,飄然入仙;又作《甘州曲》、令上下和歌。王衍建行宮時,又捐資重修上清宮。上清宮三清殿南樓前有鴛鴦井,旁刻張大千手書「鴛鴦井」三個大字。二井一方一圓、一濁一清、一深一淺,清人高溥有《鴛鴦井》詩:「盈盈雙井小廊西,賜號鴛鴦費品題。地面相離剛咫尺,泉源歧出異高低。水原清凈無瀾起,理有雌雄莫浪迷。寄語棲真諸羽客,盈虛消息即玄機。」


上清宮上彭祖峰,有呼應亭。夜宿上清宮可以觀日出、看雲海、賞神燈。


長生宮是范賢范長生的祀祠,也是他當年的居所。建福宮原名丈人祠,它是青城山主治神仙寧封的祀廟。青城山還有一處與皇家地緣的宮觀,天倉山下儲福宮。儲福宮原名威儀觀,天寶十四年(755),安祿山兵犯長安,唐玄宗李隆基倉惶西行入蜀。唐玄宗早已出家為女冠的同父異母的兩個妹妹——金仙和玉真公主,亦隨之而行,到青城山留戀山靈毓秀,竟在儲福宮住下,不肯再回長安。儲福宮公主故物飛龍鼎,作為歷史文物,現陳列在伏龍觀大殿。沈少南詩:「割盡奇封奉魯元,更開泌水占名園。何如帝子空山外,落日騎驢芳草原。」胡叔豹詩:「棄形如遺但養神,阿兄爛醉梨園春。人百撼之耳不聞,何物女子乃獨醒。徑來空山卧自雲,不見漁陽胡馬塵。」這兩詩如泣如訴、道出了盛唐時期的一段往事,曾經開創開元盛世的風流天子李隆基,晚年沉緬酒色,任用奸佞,終至安祿山、史思明叛亂,使中原百姓陷於水深火熱之中。唐宗雖未覆滅,而如日中天的盛唐,卻從此走上了衰亡之路。



《青城山道教志》系列一:青城山與道教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青城山在祖國「山」族這個大家庭中,它不算高,也不算大。可它以獨特的清幽和它狀如城郭的奇妙構造,在眾多「山」族中可說是獨具一格,專美於它山之外。四川這塊寶地,由於大山屏繞,用李白的詩說:「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這塊在古時幾乎與中原完全隔絕的地方、有著幾乎與中原完全不同的文化層,政治的、經濟的、宗教的……。秦漢之際,中國實現大一統,各族也實現大融合。任何一個意識形態的產生和形成,都有它特定的諸多條件,包括政治意識和自然環境諸因素在內。道教作為宗教,它是意識形態的一種上層建築。綜觀道教的發展史,不妨可以說,中國的道教是中原宗教文化,主要是老莊的「清靜」、「無為」和蜀宗教文化的「怡養」、「樂性」相結合,再經過「三張」、范長生、杜光庭等許多先哲,他們孜孜不倦的研討,勤勤苦苦的傳播,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青城山是塊風水寶地,它孕育了蜀道教文化,也完成了中原道教文化和蜀道教文化的融合。


這篇文章著重對道教源流,青城山的自然奇趣作一點較深層次的探索,其中也涉及一些巴蜀文化和古代宗教文化的演變,僅管還較膚淺。但我覺得提出道教是中原宗教文化和古代巴蜀中的蜀宗文化相結合,是「三張」和范長生、杜光庭等人不解努力,在青城這塊風水寶地完成的,它是中國思想界中的一枝奇花。


故將此文定名為「青城山與道教」,並奉獻世人。


願中國傳統文化的道教文化,發揚光大。並願道教「信天」、「愛民」、「抱一」、「無為」為核心的精神,為我國人民富強康樂,作出更多的貢獻。


願道觀興旺,道友寧靜安樂。(本文有刪減,編輯:三道)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問道青城山 的精彩文章:

青城山道教中元勝會法訊
道教《三官經》
道教的三官信仰
生人受福,祖宗得度——青城山道教將舉行中元節法會
道醫記載香湯沐浴可改運?

TAG:問道青城山 |

您可能感興趣

《青城山道教志》系列:青城山道教音樂究竟需要哪些樂器?
道教名山青城山,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
張大千和青城山道教
悟道青城山 青城天下幽
青城山道教舉行老君聖誕慶祝法會
獨家實拍青城山道教九皇會 道長仙風道骨露真功夫
青城山道教中元勝會法訊
青城山劉永寧道長故事
這個國慶節,與您相約青城山道教九皇會
道教名山青城山之大美景彩竟如此洗眼
丁酉年青城山老君聖會視頻
青城後山景區位於青城山後,都江堰市泰安鄉境內
洞天福地,巴蜀行之問道青城山
《今年九皇會看什麼?》系列報道:青城山道教邀您參與年度最為隆重的法會盛事
青苔薄霧,曲徑通幽,給你不一樣的青城山!青城山國際越野挑戰賽
到傳說中的青城山旅遊,享受綠水青山
天官賜福,青城山道教祈福迎祥法會圓滿
與道結緣,11名美國休斯頓弟子在青城山建福宮正式皈依!
青城派掌門為何拒絕一代武俠大師金庸上青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