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古梅花觀談莊周-有用無用之辯

古梅花觀談莊周-有用無用之辯

莊子對有用和沒用這個問題論述挺多的,樹木因木材不好而保全,鵝鴨因不會鳴叫而被宰殺。所以,那就讓人們看著有用,而又似乎又沒用,看著無用,而似乎又有用,讓主宰者迷茫而不好做決定,於是就尋找好做決定的用來殺了,如此得以保全自己。


但這麼以來,似乎很難把握有用和無用的分寸,所以最後庄子說,表現有用或無用應和於大道造化,該表現有用就有用,該表現無用就無用,這樣就保全了!


辨析到這裡似乎可以了結話題了,其實不然。

我們把有用和無用的情況統計一下,做個歸納,找出原因和規律,就會發現一個全新的理解。


一、有些用途是必須殺死它並取它的材質,如樹木,豹子的皮毛,象牙,鹿角,君王的權勢和財富等,都是此類。


二、另外一種用是讓它好好的活著取用的是他的功能,死了就沒有功能了。比如:鵝鴨的叫聲、花草的景觀、耕地用的牛、人的才能等,人的才能甚至連心情不爽都可能不好好發揮,那對這些人不但讓他活的好好的,還要照顧好他的心情。這個規律可以拓展到工具,工具壞掉就不能用了,所以就保護好,以便下次再用。


作為人來講,人的肉不吃,皮都不用,所以無殺死吃肉的危險,要想安全,則至少無害。如果一個人死了會讓人得利,那麼得利者會巴不得你死了,他自己得利或者害處消失。如果人處在這個境地而又無防禦能力,那是很危險的!

能給別人帶來福利和快樂的人,一般都會受人擁戴的,比如那些娛樂明星等,把這個規律推廣到不是人的東西也合宜,比如蘋果4代、平板電腦、互聯網、村外的小橋流水等等。


處乎材與不材之間,仍然「未免乎累」,作為人世間的事情,那是「合則離,成則毀,廉則挫,尊則議,有為則虧,賢則謀,不肖則欺」,此道者反之動也哉!


人生在世,就是這麼殘酷和充滿變數危險。所以,莊子最終的意思是:「乘道德而浮游」以及「物物而不物於物」。


所謂「乘道德而浮游」,又及:「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解釋如是:該當龍的時候當龍,該當蛇的時候就當蛇,不要被名聲所累,根據實際情況變化,不要固執於一種不變通的專為。這種態度和「處乎才與不才之間」的「投機騎牆態度」表面看起來沒有大的區別,其實則不然,何時去之,何時就之,何時顯之,何時隱之,暗合忤合之道。


在莊子眼裡,世間沒有棄物,那不會叫的鴨只有肉可以吃的功能,會叫的鴨卻既可以看門又可以吃肉,超大的葫蘆可以做船,大樹做木頭不行卻以遮陰。老子說善於攝生者,以其無死地也。只有根據實際的情況,把自己全生而有用的才能展現出來,把必須殺死自己才能用的用途隱藏起來,才可以全生,才可以無死地。對我們的指導就是,根據情況變通自己,多有利他人,少去妨害他人。

莊子與弟子,走到一座山腳下,見一株大樹,枝繁葉茂,聳立在大溪旁,特別顯眼。但見這樹:其粗百尺,其高數千丈,直指雲霄;其樹冠寬如巨傘,能遮蔽十幾畝地。莊子忍不住問伐木者:「請問師傅,如此好大木材,怎一直無人砍伐?以至獨獨長了幾千年?」伐木者似對此樹不屑一顧,道:「這何足為奇?此樹是一種不中用的木材。用來作舟船,則沉於水;用來作棺材,則很快腐爛;用來作器具,則容易毀壞;用來作門窗,則脂液不幹;用來作柱子,則易受蟲蝕,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壽。」


聽了此話,莊子對弟子說:「此樹因不材而得以終其天年,豈不是無用之用,無為而於己有為?」弟子恍然大悟,點頭不已。莊子又說:「樹無用,不求有為而免遭斤斧;白額之牛,亢曼之豬,痔瘡之人,巫師認為是不祥之物,故祭河神才不會把它們投進河裡;殘廢之人,徵兵不會徵到他,故能終其天年。形體殘廢,尚且可以養身保命,何況德才殘廢者呢?樹不成材,方可免禍;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


莊子愈說愈興奮,總結性地說,「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卻不知無用之用也。」

古梅花觀談莊周-有用無用之辯


師徒二人出了山,留宿於莊子故友之家。主人很高興,命兒子殺贗款待。兒子問:「一贗能鳴,一贗不能鳴,請問殺哪只?」主人道:「當然殺不能鳴的。」第二天,出了朋友之家,沒走多遠,弟子便忍不住問道:「昨日山中之木,因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贗,因不材被殺。弟子糊塗,請問:先生將何處?」莊子笑道:「我莊子將處於材與木材之間。材與木材之間,似是而非,仍難免於累……」莊子欲言又止,弟子急待下文:「那又怎處世呢?有材不行,無材也不行,材與木材間也不行,究竟如何是好?」


莊子沉思片刻,仰頭道:「如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無毀,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不肯專為。一下一上,以和為量,浮游於萬物之初,物物而不物於物,則還有什麼可累的呢?此神農、黃帝之法則也。至於物之性、人倫之情則不然:成則毀,銳則挫,尊則議,有為則虧,賢則厚,不肖則欺。怎能免累呢?弟子記住,唯道德之鄉才逍遙啊!」


弟子道:「道德之鄉,人只能神遊其中;當今亂世,人究竟怎樣安息?」莊子道:「你知道鵪鶉、鳥是怎樣飲食起居的嗎?」


弟子道:「先生的意思是說:人應象鵪鶴一樣起居、以四海為家,居無常居,隨遇而安;象鳥一樣飲食:不擇精粗,不挑肥瘦,隨吃而飽;象飛鳥一樣行走:自在逍遙,不留痕迹?」莊子微笑著點點頭。

這就是莊子的結論,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起按實際出發。


------------------------------------------


我們有時候認知不了世界,那是自身智慧的不足,所謂學到的知識學問,有時候就是通向智慧的障礙需要堪破!(吳圓康)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南道教全真嗣龍門派 的精彩文章:

古梅花觀與您詳細聊聊什麼是犯太歲及化解之法
古梅花觀與您說說王母娘娘
生活道教-健康小常識
古梅花觀與您說說農曆7月15中元節由來
金蓋拾得雲巢隨記之四十一

TAG:江南道教全真嗣龍門派 |

您可能感興趣

「有用「無用」之間
有用與無用
有用,無用
無用·有用 文章千古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包政:無用和有用
吳用:小聰明到底有沒有用?無用!
皇太極用人:有用則用,無用則廢
少說無用話,多做有用事
去愛,無用之用——「有用」的人不缺,快樂的人少見
梁山有個智多星,拿把扇子像諸葛,可他到底有用「無用」呢?
他手持無用之物,靠裙帶上了梁山,到底是有用還是無用呢?
無用的社交,不如有用的獨處
夏季晒傷用蘆薈膠真的有用嗎
周易取名有用嗎?
沒有用的英語
巨星雲集卻沒有用,阿根廷荷蘭竟有可能無緣世界盃,梅西帶不動啊
善良有用,是你沒用
深扒:林心如、徐若瑄等眾多女明星都在用的同款美容儀到底有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