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歷史文化非遺——舊事新說:陳家舞獅傳承者

中國歷史文化非遺——舊事新說:陳家舞獅傳承者


中國歷史文化非遺——舊事新說:陳家舞獅傳承者



寧德市霍童線獅館內

蕉城區霍童鎮的姓氏很多,宗祠也很多,設有宗祠的一般都是大姓,但在眾多的大姓中,估計陳姓交集得最密切,因為他們是古鎮里唯有舞線獅的陳姓……



中國歷史文化非遺——舊事新說:陳家舞獅傳承者



現場舞獅

中國沒有獅子,卻對獅子情有獨鍾,分為南北兩大流派,北獅表演陣容由「引獅員」、「雙獅」5人組成,獅型為頭大嘴方,手呈金黃色。形態動作雄壯威武,情態動作委婉和順。南獅從北方獅脫胎而來,表演形式主要是單獅(2人)在「樁陣」上表演為主。動作靈巧活潑,突出在蹦、跳、飛躍、踩青等動作上,南獅的舞法與配合技巧亦特別講究,要有紮實穩固的下盤功底,揉合武術里的腰力、馬步、麒麟步等步法及武術中的腿功、腿法等,配合靈活的舞獅動作、暄天的鑼鼓伴奏,風格獨特。



中國歷史文化非遺——舊事新說:陳家舞獅傳承者



傳承人陳新發製作線獅


與獅舞同時代發展的,還有木偶戲。中原地區擁有最早的木偶,隨中原移民帶來的福建木偶也分南、北兩個流派 :漳州的「布袋木偶」屬於北派,泉州的「提線木偶」屬於南派。北派唱詞使用北調(漢調、京調),表演時採用京戲做派,並且一直保持京劇打擊樂的風格。南派唱詞使用南調(梨園戲)唱「傀儡詞」,更有木偶的惟妙惟肖,陳姓是霍童鎮的大姓,在鎮上都有自己的祠堂。陳姓人在這裡生活了幾百年,在各類表演節目中,有「中華絕活」之稱的線獅是最具特色的壓軸節目。「霍童線獅」的技藝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燈會中最具特色的節目之一。2006年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關於霍童線獅的起源,陳姓說法不一。家稱是由當地的老人做線扎獅子,以太師椅靠背為架,拉動線繩,「獅子」便上竄下跳,「站定」很重要,隊里的成員都是平常宗族裡對線獅感興趣的年輕人,女性則幾乎沒有,她們因為身體原因。因不斷創新,霍童線獅表演隊不斷收到國內外的邀請:從1989年至今,陳家的線獅被邀請參加過福建首屆藝術節、全省民間絕活大比拼、六省一市春節電視聯歡晚會等節慶藝術活動,榮獲過表演一等獎,民間絕活金獎等榮譽,對於陳家來說,相比正宗之爭,守護線獅技藝,傳承宗族實力似乎更貼合他們的初心。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借著祖輩留下的滄海智慧,陳家堅守本分,腳踏實地,在相互遷就間,各自輝映,努力成為霍童夜空那顆最亮的星。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古玉的歷史文化與傳承
美女和英雄:改寫中國歷史的榆林四大愛情故事
巫鴻:漫談中國美術歷史 「復古」是複雜的文化現象
「官窯」 中國瓷器在國際上書寫輝煌的瓷器歷史文化
中國三大語系佛教歷史傳承介紹
廣東姓孫的都是韓國人?韓國歷史學者:有史料為證
歷史與寫實:談唐勇力《新中國誕生》
中國歷史清朝和唐朝的致命遺憾!
傳承歷史文化留住鄉愁記憶
解密文景之治在華夏文明的歷史長河中冥冥之中自有傳承
張國剛新書向大眾傳授歷史智慧
百年春和樓:見證青島歷史滄桑 傳承中華飲食文化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英談村
家族的小歷史,中國的大歷史《祖先》
歷史新解:中國近代「背黑鍋」冠軍李鴻章
中國神話歷史中的玉皇大帝
劉慶柱:遷安考古發現與黃帝歷史文化解讀
臘梅的歷史故事與歷代文人的讚美詩詞!
閻照祥:歷史學家眼中《大憲章》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