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行氣活血,這12味葯一定要記牢!

行氣活血,這12味葯一定要記牢!


行氣活血,這12味葯一定要記牢!



導讀中藥的應用,在我國已經有了很悠久的歷史,而每一味藥物因其性味歸經的差異,其功效也各有不同,但也有那麼一些藥物,有著相似的功效。今天,小編和您一起聊聊那些具有行氣活血功效的藥物,看看它們都是如何發揮功效,如何應用於臨床的吧!

一、木香性味:辛、苦,溫。


歸經:入肺、肝、脾經。


功效:行氣止痛,溫中和胃。主治中寒氣滯,胸腹脹痛,嘔吐,泄瀉下痢,里急後重,寒疝。


禁忌:陰虛津液不足者慎服。

臨床應用:《簡便單方》廣木香,溫水磨濃汁,入熱酒調服,治一切走注,氣痛不和。《太平聖惠方》木香丸(木香、枳殼、川大黃、牽牛子、訶黎勒皮),治療一切氣,攻刺腹脅脹滿,大便不利。《本草匯言》稱:「廣木香,本草言治氣之總葯,和胃氣、通心氣、降肺氣、疏肝氣、快脾氣、暖腎氣、消積氣、溫寒氣、順逆氣、達表氣、通里氣,統管一身上下內外諸氣,獨推其功。然性味香燥而猛,如肺虛有熱者,血枯脈燥者,陰虛火沖者,心胃痛屬火者,元氣虛脫者,諸病有伏熱者,慎勿輕犯。」顧氏常將木香與活血通絡祛瘀葯相伍,主要取其行氣止痛之效,如傷後氣滯血瘀所致之胸腹部諸痛,增強止痛的效果,但所用木香應在10克之內,並根據病人體質,適當配合麥冬、白芍等養陰葯,恐其辛燥劫陰。


二、青皮性味:苦、辛,微溫。


歸經:入肝、膽經。


功效:疏肝破氣,散結消痰。主治胸脅胃脘疼痛,疝氣,食積,乳腫,乳核,癖塊。


禁忌:氣虛者慎服。

臨床應用:《方脈正宗》用青皮、白芥子、蘇子、龍膽草、當歸尾治肝氣不和,胸脅刺痛如擊如裂者。《沈氏尊生書》青皮丸(青皮、山楂、神曲、麥芽、草果)治療食痛、飽悶。《珍珠囊》稱:「青皮主氣滯,破積結,少陽經下藥也。陳皮治高,青皮治低。」李杲認為「青皮,有滯氣則破滯氣,無滯氣則損真氣。」顧氏常常取青皮疏肝破氣之效,治胸脅諸痛氣滯尤甚者,用10克,若輔助活血葯則用5克,量可減少。


三、香附性味:辛、微苦、甘,平。


歸經:入肝、三焦經。


功效:理氣解郁,止痛調經。主治肝胃不和,氣鬱不舒,胸腹脅肋脹痛,痰飲痞滿,月經不調,崩漏帶下。


禁忌:凡氣虛無滯、陰虛血熱者忌服。

臨床應用: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用炒香附、薑黃治療跌打損傷。《瀕湖集簡方》用香附子、蘄艾葉治療心氣痛、腹痛、少腹痛、血氣痛不可忍者。《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小烏沉湯(烏葯、炒甘草、香附子)治心腹刺痛,調中快氣。《本草求真》謂:「香附,專屬開郁散氣,與木香行氣,貌同實異。木香氣味苦劣,故行氣甚捷,此則苦而不甚,故解郁居多,且性和於木香,故可加減出入,以為行氣通劑,否則宜此而不宜彼耳。」顧氏在應用香附時,常與木香同用。香附偏入肝經,木香偏入脾經。


四、柴胡性味:苦,涼。


歸經:入肝、膽經。


功效:和解表裡,疏肝,昇陽。主治寒熱往來,胸滿脅痛,口苦耳聾,頭痛目眩,瘧疾,下痢脫肛,月經不調,子宮脫垂。

禁忌:真陰虧損,肝陽上升者忌服。


臨床應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逍遙散(當歸、白芍、白朮、柴胡、茯苓、生薑、薄荷、炙甘草)治血虛勞倦,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目昏重,心忪頰赤,口燥咽干,食少倦卧;又治療女子血弱陰虛,營衛不和,痰嗽潮熱,肌體羸瘦,漸成骨蒸。《博濟方》柴胡散(柴胡、鱉甲、甘草、知母、秦艽)治營衛不順,體熱盜汗,筋骨疼痛,疲倦乏力,食少。《醫學溯源》謂:「柴胡,少陽、厥陰引經葯也。婦人產前產後必用此葯。善除本經頭痛,非此葯不能止。治心下痞、胸膈中痛……引胃氣上升,以發散表熱。」《本草備要》記載:「柴胡,外感生用,內傷升氣酒炒用根,中行下將用梢,有汗咳者蜜水炒。」顧氏多取其引經之性用之,多能奏效。


五、川芎性味:辛,溫。


歸經:入肝、膽經。


功效:行氣開郁,活血止痛,祛風燥濕。主治跌扑腫痛,寒痹筋攣,風冷頭痛眩暈,脅痛腹疼,經閉,難產,產後瘀阻塊痛,癰疽瘡瘍。


禁忌:陰虛火旺及氣弱之人慎用。


臨床應用:《葯對》謂「川芎,得細辛療金創止痛,得牡蠣療頭風吐逆」。《日華子本草》稱川芎「治一切風,一切氣,一切勞損,一切血,補五勞,壯筋骨,調眾脈,破癥結宿血,養新血,長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瘺,腦癰發背,瘰癧癭贅,瘡疥,及排膿消瘀血」。《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川芎茶調散(川芎、荊芥、香附、薄荷葉、防風、白芷、羌活、甘草)治諸風上攻,頭目昏重,偏正頭痛,鼻塞聲重,肢體煩疼,肌肉蠕動。《簡便單方》用川芎一錢,茶葉二錢,水煎,食前熱服,治風熱頭痛。顧氏在應用時,常與細辛配伍。


六、大腹皮性味:辛,微溫。


歸經:歸脾、胃、大腸、小腸經。


功效:行氣寬中,行水消腫。主治濕阻氣滯,脘腹脹悶,大便不爽,水腫脹滿,腳氣浮腫,小便不利。


禁忌:氣虛體弱者慎用。


臨床應用:《仁齋直指方》指出用大腹皮煎湯外洗,治療漏瘡惡穢。《本經逢原》稱:「檳榔性沉重,泄有形之積滯;腹皮性輕浮,散無形之滯氣。故痞滿膨脹,水氣浮腫,腳氣壅逆者宜之。惟虛脹禁用,以其能泄真氣也。」顧氏對於骨傷引起的腫脹,尤其是下肢,常用本品配合活血葯,取其行氣利水消腫之效,消腫作用明顯。


七、薑黃性味:辛、苦,溫。


歸經:入脾、肝經。


功效:破血,行氣,通經,止痛。主治跌扑損傷,臂痛,癰腫,心腹痞滿脹痛,癥瘕,婦女血瘀經閉,產後瘀停腹痛。


禁忌:血虛而無氣滯血瘀者慎服。


臨床應用:《本草綱目》論述道,「薑黃、鬱金、蒁葯三物,形狀功用皆相近,但鬱金入心治血,而薑黃兼入脾,兼治氣,蒁葯則入肝,兼治氣中之血,為不同爾。古方五痹湯,用片子薑黃治風寒濕氣手臂痛。戴原禮《要訣》雲,片子薑黃能入手臂治痛,其兼理血中之氣可知」。《赤水玄珠》薑黃散(薑黃、甘草、羌活、白朮)主治非風非痰引起的臂背痛,腰以下痛,加海桐皮、當歸、芍藥。《傷科方書》用桃仁、蘭葉、丹皮、薑黃、蘇木、當歸、陳皮、牛膝、川芎、生地、肉桂、乳香、沒藥組成薑黃湯治療一切跌打損傷。顧氏應用此葯時,對於氣滯血瘀的胸腹痛、肢體疼痛,常配延胡索、香附。


八、鬱金性味:辛、苦,涼。


歸經:入心、肺、肝經。


功效:行氣解郁,涼血破瘀。主治胸腹脅肋諸痛,失心癲狂,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婦女倒經。


禁忌:陰虛失血及無氣滯血瘀者忌服,孕婦慎服。


臨床應用:《本草匯言》謂,「鬱金,清氣化痰,散瘀血之葯也。其性輕揚,能散郁滯,順逆氣,上達高巔,善行下焦,心肺肝胃氣血火痰郁遏不行者最驗,故治胸胃膈痛,兩脅脹滿,肚腹攻疼,飲食不思等證。又治經脈逆行,吐血衄血,唾血血腥。此葯能降氣,氣降則火降,而痰與血亦各循其所安之處而歸原矣。前人未達此理,乃謂止血生肌,錯謬甚矣」。《奇效良方》辰砂一粒金丹(炮附子、鬱金、乾薑)主治一切厥心痛,小腸膀胱痛不可忍者。《醫方摘要》中記載,用鬱金研末水調,治療痔瘡腫痛。顧氏取其涼血破瘀之性,骨折早期氣滯血瘀及瘡瘍未破之時,均可應用。對伴有心煩多夢者,常伍遠志。


九、延胡索性味:辛、苦,溫。


歸經:入肝、胃、心、肺、脾經。


功效:活血,散瘀,理氣,止痛。主治跌打損傷,心腹腰膝諸痛,月經不調,癥瘕。


禁忌:血熱氣虛及孕婦慎服。


臨床應用:《本草綱目》稱延胡索「活血,利氣,止痛,通小便。延胡索,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故專治一身上下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本草匯言》記載:「玄胡索,凡用之行血,酒制則行;用之上血,醋制則止;用之破血,非生用不可;用之調血,非炒用不神。隨病制宜,應用無窮者也。」《太平聖惠方》中記載用延胡索治療墜落車馬,筋骨疼痛不止。《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中用黃酒送服3~6克延胡索末治療跌打損傷。《醫林改錯》少腹逐瘀湯、膈下逐瘀湯用延胡索活血祛瘀,行氣止痛,主治瘀在膈下,形成積塊,或小兒痞塊,或肚腹疼痛,疼處不移,或卧側腹墜似有物。顧氏在骨傷臨床十分常用。


十、乳香性味:辛、苦,溫。


歸經:入心、肝、脾經。


功效:調氣活血,定痛,追毒。主治跌打損傷,氣血凝滯之心腹疼痛,癰瘡腫毒,痛經,產後瘀血刺痛。


禁忌:胃弱勿用,孕婦忌服。


臨床應用:《醫學衷中參西錄》稱,「乳香、沒藥,二葯並用,為宣通臟腑、流通經絡之要葯,故凡心胃脅腹肢體關節諸疼痛皆能治之。又善治女子行經腹疼,產後瘀血作痛,月事不以時下。其通氣活血之力,又善治風寒濕痹,周身麻木,四肢不遂及一切瘡瘍腫疼,或其瘡硬不疼。外用為粉,以敷瘡瘍,能解毒消腫、生肌止疼,雖為開通之品,不至耗傷氣血,誠良藥也。乳香、沒藥,最宜生用,若炒用之則其流通之力頓減,至用於丸散中者,生軋作粗渣入鍋內,隔紙烘至半熔,候冷軋之即成細末,此乳香、沒藥去油之法」。《醫學衷中參西錄》活絡效靈丹(當歸、丹參、生明乳香、生明沒藥)治氣血凝滯,痃癖癥瘕,心腹疼痛,腿酸臂疼,內外瘡瘍,一切臟腑積聚,經絡湮淤。《本草匯言》記載,用乳香、沒藥、當歸尾、紅花、桃仁,治療跌扑折傷筋骨。顧氏常用乳香、沒藥配伍治療跌打損傷,不論內服外用,均有效果。


十一、小茴香性味:辛,溫。


歸經:入肝、腎、脾、胃經。


功效:祛寒止痛,理氣和胃。主寒濕腰痛,寒疝腹痛,睾丸偏墜,脘腹冷痛,食少吐瀉,脅痛,痛經。


禁忌:陰虛火旺者慎服。


臨床應用:《醫林纂要》稱,「茴香,大補命門,而升達於膻中之上,命門火固,則脾胃能化水谷而氣血生,諸寒皆散矣。肝膽宜興命門之火,肝木氣行,則水濕不留,虛風不作,故其功亞於附子,但力稍緩耳」。《證治要訣》記載,炒茴香與豬腰子同吃,治療腎虛腰痛,轉側不能,嗜卧疲弱者。《千金方》小茴香搗末治療蛇咬久潰。顧氏臨床多用3~6克,取其溫腎散寒行氣之功,尤其是治療腎虛腰痛者。


十二、大茴香性味:辛、甘,溫。


歸經:入脾、腎經。


功效:溫陽,散寒,理氣。主治腎虛腰痛,寒疝腹痛,中寒嘔逆,干、濕腳氣。


禁忌:陰虛火旺者慎服。


臨床應用:《簡便單方》記載,「八角茴香(炒研)每服二錢,食前鹽湯下,外以糯米一二升,炒熱,袋盛,拴於痛處,治腰痛如刺」。《本草求真》謂:「大茴香,據書所載,功專入肝燥腎,凡一切沉寒痼冷而見霍亂、寒疝、陰腫、腰痛,及乾濕腳氣,並肝經虛火,從左上沖頭面者用之,服皆有效。蓋茴香與肉桂、吳茱萸皆屬厥陰燥葯,但萸則走腸胃,桂則能入肝腎,此則體輕能入經絡也。必得鹽引入腎,發出陰邪,故能治疝有效。余細嚼審八角茴味,其香雖有,其味甚甘,其性溫而不烈,較之吳茱萸、艾葉等味更屬不同,若似八角大茴甘多之味,而謂能除沉寒痼冷,似於理屬有礙。鹽水炒用,得酒良。」顧氏取其理氣散寒止痛之功,用3~6克,用於筋骨寒滯濕痛。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脈診動畫以及脈歌「學中醫把脈超實用工具」
為啥中醫名家多道士?
道教的禁忌,別冒犯了神仙或道人

TAG:道醫 |

您可能感興趣

中藥 | 行氣活血,這12味葯一定要記牢!
三九過後,這個葉子這麼用!行氣活血,養心助眠,驅寒氣,速看!
你這麼「懶」,給你一個睡著就能行氣活血的方法
這個樹皮很樸素,沒想到它行氣消脹的作用卻這麼好!
四個動作每天自己按摩10分鐘,讓你補腎行氣又活血!
草書好不好,看這幾點知道——行氣關係,營造氣勢
奇聞,這種果子需要四年才能成熟,吃了行氣活血
荔枝養血,健脾,行氣,消腫,卻有1樣不好
活血止痛,行氣解郁
八角居然可以入葯,活血行氣很有效
中醫 | 推拿結束前再搓一搓,行氣活血又舒筋通絡
中藥的應用:常用的活血行氣葯要記牢
這果實很多人喜歡吃,還是行氣的好葯!卻和砒霜同為一級致癌物!
護頭養心行氣血,端午節這麼過才對!
每日記一味中藥:烏葯(行氣止痛,溫腎散寒)
「怪病多由痰作祟」,1味中藥行氣化痰,理氣健脾
瑜伽五行氣是什麼?能吃嗎?
經常腹脹?你的脾虛了!這些補氣食物幫你行氣解腹脹
仙人掌的果實,有行氣活血之效,常吃還能養顏護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