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懷孕 > 分娩是一個生理事件,它就是這麼自然的發生!

分娩是一個生理事件,它就是這麼自然的發生!


分娩是一個生理事件,它就是這麼自然的發生!



我喜歡把分娩稱作「生理」分娩,而非「正常」分娩或「陰道」分娩。這樣做的原因是,現今「正常」分娩也可能指剖腹產,因為在英國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女性選擇剖腹產分娩方式。而「陰道」分娩也並不代表生產過程中毫無人為干預。對於我們所說的自然分娩,大多數導樂師和助產士都稱之為生理分娩。

另外一個原因是,如果我們稱一件事為「正常」,就意味著其他方式的分娩變成了「不正常」的。而對於不想要但卻不得已做剖腹產的產婦而言,這會愈發加重她已有的挫敗感。不僅僅只有明說出來的話會傷人,我們所用語言中隱含的意義也可能讓人難過。



分娩是一個生理事件,它就是這麼自然的發生!



「生理分娩」究竟意味著什麼?

生理過程是不需要「思維」的大腦參與、藉助激素作用在女性身體內自然而然發生的一種反應。分娩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生理機體功能,並且我們的身體知道如何操作。就像身體知道如何咳嗽、打噴嚏、產生廢棄物、消化以及將食物轉化成能量一樣,女性的身體知道如何懷孕生子。


雖然現在醫療知識和技術的發展已經使分娩更加安全,但依然沒有完美的分娩方式。而不幸的是,我們似乎越來越少地依賴自身機能,越來越強調研究和學習如何能「正確地」分娩。


分娩的過程變得過於學術化、理論化,脫離了對自然和本能的遵從。越來越多的女性以為她們可以控制分娩,方法是在分娩前不斷修訂計劃,學習各項技巧,以及把大多數時間用在練習大腦新皮質來為分娩做準備。當分娩結果的責任全部取決於孕婦對此事的了解程度有多深入時,如果分娩過程沒有按她預想的那樣進行,我們會怪誰呢?



分娩是一個生理事件,它就是這麼自然的發生!


當然是孕婦自己——她學的不夠多!然後這將會給她產後帶來怎樣的影響和感覺呢?很可能的情形是,她會感覺自己非常失敗或者不是一個好母親,因為她都沒能按計劃好好生這個孩子,她又怎麼可能做對其他的事情?


既然分娩是生理性的,發生在本能和激素起作用的舊腦中(我們原始發育的那部分),女性們在準備分娩時就應該關掉她們思維的大腦。她們應該花時間和子宮裡的嬰兒多交流,以及做瑜伽或者其他體育運動來與自己的身體溝通。


我認為女性在分娩前最應該學習的就是全方位了解分娩的生理機制,這樣她在自然分娩時才能知道如何自助。


我喜歡把生育類比成另外一種生理過程:入睡。我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第二天需要早起趕飛機或者參加重要的活動。我們躺在床上,想著「我必須要睡著,否則明天會很累」。但我們越是想讓自己睡著,越是難以入睡。


相反,如果我們想「噢,睡不睡都無所謂,只要休息了,我就會沒事的」,睡眠很快就降臨了。通過改變我們的想法,我們「欺騙」了自己思維的大腦,而我們原始的大腦就會開始產生促使我們睡眠的激素。分娩和這個道理幾乎一樣。


分娩是一個生理事件,它就是這麼自然的發生!



女性分娩的時候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


當胎兒長到可以分娩的時候,會給母體的大腦發出信號,讓母體知道時機到了。一種說法是,該信號是一種引起宮縮的蛋白質,宮縮標誌著分娩的開始。另外一種理論是,一旦胎兒的肺發育成熟,就會給母體發送一種化學信號。

不管怎樣,有某種東西觸發了母體的腦垂體開始產生催產素。催產素也被人們稱為「愛情荷爾蒙」,女性在分娩、哺乳和做愛期間體內都會有很高水平的催產素。


催產素,一種親密的激素,可以通過撫摸、按摩、溫暖和愛觸發產生。這種激素也會導致子宮肌收縮以此把胎兒向下推,並促使子宮口擴張。催產素在希臘語中的意思是「快速分娩」;女性體內催產素水平越高,分娩越快。催產素分泌的同時,大腦也開始產生內啡肽。


內啡肽是身體自身的止痛系統,單詞「內啡肽」在希臘語中的意思實際是「內在的嗎啡」。人體內產生的內啡肽的功效是合成嗎啡的八十多倍,它們是自然生成的,因此對母親和胎兒都沒有副作用。


在分娩最初階段,宮頸口位置需要從向後移為向前,然後子宮頸開始變薄。女性子宮有點像鼻尖,是由環形肌組成。人體內所有的括約肌都是相連的,這意味著嘴和宮頸口也有一定的關聯。舉世聞名的助產士伊娜·梅·加斯金自創了「括約肌定律」,根據她的觀察,宮頸、陰道、肛門和尿道在私密的環境下擴張效果最好。



分娩是一個生理事件,它就是這麼自然的發生!



分娩開始時,許多女性會說她們感覺下腹部緊縮,有點像痛經一樣。這種緊縮感每隔半個小時會產生一次,並且隨著次數增加持續時間逐漸增長、閉合越來越緊。這些緊縮感是子宮肌伸拉、放鬆和收縮導致的,與其他肌肉參與的身體運動一樣。這種現象並不意味著出了什麼問題,腹內胎兒也不會因這些緊縮感到「難受」。胎兒只是感覺像被子宮擁抱一樣,所以可能還很享受這種感覺呢!


隨著分娩繼續,子宮頸擴張,胎兒開始從女性的骨盆中向下移動。懷孕期間分泌的激素會使韌帶和關節變柔軟,在胎兒下移的過程中,一些女性會感覺寶寶在她們下背部移動。但這也取決於胎兒所在的位置,因為產婦在控制著骨盆的位置以找到最合適的體位。


研究表明,在分娩過程中胎兒一直在移動,大多數寶寶可能在臨盆初期所處位置並不理想,但最終分娩的時候都會在一個完美的位置。如果產婦能找到她自己感覺舒服的姿勢,通常也恰恰是對她和胎兒來說的最佳體位,同時這也非常有可能幫助寶寶轉換到一個理想的體位!


當產婦得到充分的支持,產房溫暖、燈光昏暗的時候,催產素和內啡肽水平會急劇上升,這表明子宮肌收縮帶來的強烈疼痛尚可控制。在這些緊縮過程中,女性可能會經歷一些強烈的感受,但通過呼吸以及充分利用兩次緊縮間的空檔好好休息,產婦便可以很好地應對這些感受。


通常,子宮頸變薄到足以讓胎兒的頭露出來的時候,產婦會感到緊縮非常強烈,而此時可能是分娩過程中非常痛苦的一個階段。隨著胎兒逐漸接近出口,產婦往往會感覺她們忍無可忍,想回家再也不生了!



分娩是一個生理事件,它就是這麼自然的發生!



如我前面所說,女性生育已經有一百多萬年的歷史,但是進化的速度沒有趕上我們現在生活方式變化的速度。在狩獵採集年代,孕婦清楚什麼時候臨盆、清楚寶寶什麼時候出來至關重要。我們都知道,當我們受到威脅或者緊張焦慮時,身體會產生腎上腺素。而腎上腺素會引發「戰鬥或逃跑」反應,我們需要評估所處的環境,然後決定究竟應該繼續留下來或者逃命。


如果我們是採獵者,在外面收集食物並且要分娩了,我們會感覺腎上腺素急劇上升,此刻急需趕緊回家。如果嬰兒已經快出來了,為了自己也為了孩子,我們需要回到自己的山洞裡,在舒適安全的環境下生產。


這個過程在現今女性分娩時仍然可以看到。大多數女性到達分娩活躍期的時候,子宮頸打開大概4-5厘米,體內會釋放腎上腺素警醒她們該回「山洞」了。腎上腺素觸發了「戰鬥或逃跑」反應,通常也會引發恐懼感。一旦女性在分娩過程中感到恐懼,她體內的催產素和內啡肽水平就會略微下降。因此,宮縮的感覺會更強烈。隨著感覺幅度增強,產婦會開始害怕,甚至可能開始懷疑自己是否能生下這個孩子。


如果她越來越害怕,那麼就很可能進入所謂的疼痛與恐懼的惡性循環。她越感覺疼痛,就越害怕,意味著會釋放更多腎上腺素導致分泌更少的內啡肽,因此會引起更深的疼痛感。儘管這種腎上腺素激發的狀況屬於原始警告系統,是提醒女性們應該開始尋找安全的地方,但身在醫院的產婦,此時大都會注射一些止痛的藥物。


這一階段通常只會持續大約四十分鐘左右,隨著產婦進入分娩活躍期,她體內的催產素和內啡肽水平會重新增加。要知道這種感覺並非意味著什麼事出錯了,相反,它代表著一切順利,認識這點對把生產中該過程理解為出問題的產婦可能會有所幫助。如果女性了解體內激素在分娩過程中的自然上升與下降,她們就能更好地理解這些現象,從而免於陷入疼痛與恐懼的怪圈中。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寶貝說 的精彩文章:

懷孕四個月發生子宮破裂,她的事為無數孕媽敲響警鐘

TAG:育兒寶貝說 |

您可能感興趣

女性生理期,這幾件事不要做!
異地戀分手的原因,不是生理需求,而是這些
沒毛病,人生理想大概就是這樣了!
女生生理期的前一天,千萬不能這樣做,否則會變得又老又丑
沒有什麼羞恥的,人的性慾只是一種生理本能
這隻狗狗因為生理缺陷,體重只有不到一斤,經常以為自己是一隻貓
男女每天必發生6大生理現象,你都有嗎?沒有就要注意了
生理期疼痛不怕,做做這幾個體式
男人也有生理期?他有這些舉動,證明生理期到了,需要關懷
一吵架就哭,為什麼會有這麼慫的生理結構?
關於生理期的三大傳言,居然只有這個是真的!
睡覺時突然一抖,像踩空一樣,這究竟是什麼生理現象呢?
很常見一種生理現象,有了可能你的健康已經出現問題,這是給你的信號!
小鮮肉鹿晗竟然有這個生理缺陷,這個問題真解決不了
驚呆!生理期這樣做居然能瘦這麼好
假如一個男生也有生理期,那……
不要擔心,這些都是寶寶的生理現象!
這些是懷孕超初期的癥狀還是只是生理期前的癥狀?傻傻分不清楚!
古代的太監有了生理需要,竟然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