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什麼微信很難在海外成功?

為什麼微信很難在海外成功?

為什麼微信很難在海外成功,比不過 LINE, Viber, Telegram 之類的 App?

知友|企鵝智酷

「企鵝智酷」是一個已被知乎認證的「機構帳號」,文末有對這位新朋友的介紹:)

微信沒能海外複製國內成功,原因很複雜,微信主觀上對海外業務很重視也很努力,在華語文化地區(港澳、新加坡)也取得了不錯的表現。

如果放眼全球格局,就像題主貼的那張圖,微信確實沒有佔據更多的「領土」。

主要因素,我們分析可能有兩個:

1. 社交絕非新興行業,海外對手有強大的先發優勢。

2. 產品輸出的前提是文化基礎,尤其社交產品更依賴於文化認同。(不同類型產品在海外輸出時,所附著的文化依賴是不同的。這個話題以後有機會可以進一步聊。)

社交產品本質上是滾雪球的集群效應,在一個群體中,大家會趨同。如果周圍大多數人在使用一款聊天 App,周圍未使用或使用其他聊天 App 的用戶都會被帶動使用這款 App。

這種情況下,進入一個市場的時間就變得非常重要,後來者要承擔對手巨大的先發壓力。

微信在 2012 年發力海外市場,當時全球移動通訊市場的分布是這樣的:

海外市場基本被 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 把控。

2016 年,全球移動通訊市場分布是這樣的:

四年之後,海外市場依舊基本被 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把控。

通訊類 App 的屬性註定用戶習慣養成後就很難打破。基於上面的對比數據,可以推測,如果市場沒有顛覆性技術誕生,Facebook Messenger、WhatsApp 沒有犯下大的錯誤,四年之後,海外移動通訊市場依舊由它們把控。

究竟是什麼因素讓社交通訊 App 的用戶習慣如此難以打破?

另一個原因就是開頭總結的第二項因素:社會文化。

不同類型的產品,在輸出海外時,所附著的文化依賴是不同的。在傳統通信時代,文化印記並不明顯。而當社交產品走進移動互聯網時代,更多的功能和交互被開發出來後,產品所附著的文化印記變得更強。

而作為高粘性應用,用戶對於文化的認同感也變得非常重要——通常,不被認同的文化附著,對於低頻應用尚可接受,但高頻應用會引發「不適感」。

LINE 在日本、台灣、和東南亞的成功,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在於產品本身附著的文化印記,以及這些地區對這種文化印記的認同感。

對於微信而言,儘管其海外版本 WeChat 與國內版本「微信」進行了差異化處理,但依然有著明顯的中國標籤(產品內標籤和產品外的感知標籤——「這是一個中國的應用」)。

同時,產品和功能本身的文化理解差異,也讓微信很多好的功能,難於落地。美國的微信產品經理 Dan Grover 曾經描述過「紅包」的案例:

紅包在中國文化中很容易理解,但翻譯成英文卻發現很難有精準對應的詞。

Dan Grover 說,他們曾經把紅包叫做「Lucky Money」,但感覺像在賭博;翻譯成「Red Envelope」(紅色信封),一些香港用戶無法理解;翻譯成「Red Packet」,馬來西亞的用戶又不能理解,因為馬來西亞雖然有「紅包」的文化,但它是綠色的。

「Red Envelope」和「Red Packet」同樣不適用於日本,因為日本雖然也有「紅包」傳統,但它是用白色信封包著的。

類似「紅包」這樣的文化障礙還存在於公眾號中,公眾號是微信的核心功能之一,但是因為中、西方媒體環境的差異,微信公眾號在國內積累的經驗同樣無法在海外展開。

補充一點:如何定義成功

由於先發優勢,文化差異等原因,我們看到,微信的海外版本沒有能夠在更大範圍內獲得市場空間。但微信本身的一些功能,正在被海外的產品學習借鑒。

《經濟學人》雜誌近期發表了一份文章,稱「微信引領社交未來趨勢,國外巨頭紛紛效仿」,裡面也提到了微信在中西方文化差異下的難題,但它更多關注了微信功能和產品創新對於其他國家產品的意義。

Facebook Messenger 聊天應用的負責人大衛·馬庫斯認為,微信是一款頗有啟發意義的服務。

他本人也計劃將 Messenger 打造成一個方便人們與企業溝通,並直接完成網上購物的平台——對於微信用戶而言,這樣的功能恐怕並不陌生。

過去,我們常常看到,國外先進產品因為各種水土不服無法在中國落地,但他們的創新被國內同類產品學習模仿。

如今,微信也在經歷類似的事情,它沒有在一些地區很好地落地產品,但卻輸出了創新。

所以,我們如何去評價成功?

這也是一個有趣的話題。

註:企鵝智酷和微信屬於兩個獨立部門,我們的分析不代表微信官方的觀點。

什麼是知乎機構帳號?
「知乎機構帳號」是機構用戶專用的知乎帳號,與知乎社區內原有的個人帳號獨立並行,其使用者為有正規資質的組織機構,包括但不限於科研院所、公益組織、政府機關、媒體、企業等。

如何申請知乎機構帳號?
機構帳號採用邀請制,我們會邀請各行業和領域優秀的組織機構進駐,與大家分享專業、優質的內容。

非受邀機構如希望申請開通機構帳號,請發送機構名稱、機構官網地址、聯繫人姓名、電話、郵箱至 org@zhihu.com,我們會在審核篩選後與申請者取得聯繫。


「閱讀原文」
下載「知乎日報 App」
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通常犯罪的動機都有哪些?這些都是可以預防的嗎?
該怎麼讓孩子知道,上幼兒園並不是生離死別
瞎扯|如何正確地吐槽
沒有科舉,那歐洲都是誰來當官兒

TAG:知乎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海藻做成的肉可能是什麼味道?
為什麼愛古玩的男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為什麼壞脾氣的人更容易被認可?
為什麼你過得這麼難?就是因為脾虛
你相信什麼就成為什麼
財布施有什麼忌諱?可不可以借錢來做功德?
你為什麼那麼容易焦慮?
為什麼蒼蠅很難被拍到?
你炫耀什麼,就容易失去什麼!
你很好,為什麼還單身?
為什麼老外那麼愛吃洋蔥?知道真相後震驚了:原來它有這麼多功效!
我們為什麼很難記住自己的夢?
為什麼人們更容易信神而不是進化論?
減肥「成功」的你為什麼不快樂?
榴槤之外,新加坡還有什麼水果不可辜負?
外形「奇葩」的橋,都是什麼樣?
廉頗為什麼「一飯三遺矢」?真實原因能讓你笑掉大牙
什麼是外陰炎?外陰炎有什麼癥狀?
這是為什麼?痛風為什麼要忌海鮮?
他為什麼這麼問呢?是因為佔有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