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4種方法告訴你:修行人如何看待文字相?

4種方法告訴你:修行人如何看待文字相?

度字【2016】037號(點上方藍塊關注本號)


文 / 法錦


本文為原創文章,觀點僅供參考。


4種方法告訴你:修行人如何看待文字相?



今天在群里有師兄在聊天,聽說取經團隊的沙和尚脖子上掛的佛珠是九個取經人的骷髏頭,並推薦了一位作者介紹的文章鏈接,引用《西遊記》第八回沙僧與觀音菩薩的對話作為證明云云。本文並無意考證或討論這串項珠的來源,而是想引申一個思考的問題:修行人如何看待一些我們所能接觸到一些信息,特別是與修行有關的內容?


筆者有個不成熟的體會是這樣的:閱讀是聞思的一部分,是修行,而佛法說的所知障確實是存在的。比如現在碎片化的文章不比流傳千古的經典小說,小說的可信度一定不如公案,公案的某些角度不如經書,所有的經書不如菩薩、善知識的親面對機講法,而無論智者如何對機講法,也不如當機眾(你自己本身)的體證來得更有證明力。以此類推,我們可以做出一個大膽的假設:也許從一開始以來,我們都是錯的,但我們自己並不知道,甚至根本沒有覺察到。


4種方法告訴你:修行人如何看待文字相?



比如:愚痴的筆者,在未理解之前,一直認為菩薩六度是自己與眾生有關的事情。要布施(財施、法施、無謂施)給眾生,要持戒(功德迴向給眾生),要禪定(要清凈或發通度眾生),要忍辱(要無我不貪嗔痴度眾生),要精進(要時刻努力度眾生),要般若(要大智慧度眾生),以為這些才是六度萬行要表達的意思。


應該說這樣理解也不算錯得很離譜(從發心的角度說),問題是筆者又遇到了「三輪體空」的說法:所謂的布施度中的「施者,受者,施事」三者皆空,好吧,這點也可以從意識上理解。再接下來,《金剛經》的四無相又來了,馬上有師兄指出:懂得四無相就不會認為六度是自己與眾生的事,並且「菩薩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也與「三輪體空」也互相證明觀點了。然後,空性、中觀的理論還在後面等著,可以更細更有說服力的告訴我們是如此的了。



4種方法告訴你:修行人如何看待文字相?


看到了嗎?這就是一個很清晰的線條:從筆者自己的一知半解發展到自己從佛法里找證明,到找到更多更細的證明,然後,陷進理論堆去了。知見,層層的知見;知障,層層的知障。因為從錯誤的看法去尋找正確答案最多只是達到了「懂」,只有從正確的做法去形成連想都不用想而如是做,才叫「得」。不知道《大方廣佛華嚴經》裡面講的「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最後的「事事無礙」把「理」字去掉,是不是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是不是聞思只能「懂」,修證才能「得」?如果知見不是自己證實的,是否可以理解為也是「知障」?因為它只「修」在腦海里(意識蘊界)而不是在真心中。筆者認為:何以證懂?以契合佛法為標準。何以證得?以真心起妙用為標準。事事無礙根本就不需要再問別人自己懂不懂了,這樣對不對?



4種方法告訴你:修行人如何看待文字相?


然後,有一天,筆者看到了一段經論(因文字較好理解也怕譯錯文意,暫不表白話):


欲修六度,當凈六根,先降六賊。


能舍眼賊,離諸色境,名為布施


能禁耳賊,於彼聲塵,不令縱逸,名為持戒

能伏鼻賊,等諸香臭,自在調柔,名為忍辱


能制口賊,不貪諸味,贊詠講說,名為精進


能降身賊,於諸觸欲,湛然不動,名為禪定


能調意賊,不順無明,常修覺慧,名為智慧


六度者運也,六波羅蜜喻若船筏,能運眾生,達於彼岸,故名六度。


看到這一段經論的時候,筆者的內心是震撼(請原諒筆者的福薄業重智淺心愚痴)。因為發現問題的解決出發點在自己身上。只有先把自己的六根清凈了,六賊降伏了,才有辦法清凈圓滿六度。否則就是在執相度,貪求度,甚至會出現度的過程中,有嗔痴的相象。這種現象和中醫說的「虛不受補」是很相似的,佛沒錯,法沒錯,是自己錯了。如果自己錯了,怪佛沒用,怪法沒用,要怪自己沒有「用」。


所以,修行如果不是從自身開始,沒有先改變掉自己的問題,根基是不穩的,後面無論如何做多少功德善事,讀多少的佛經藏論,修多高的智慧法門,也許也不會太圓滿。在知見里找知見證明,不如認真觀察自已的身心去改一分習氣,自己修證得到了,也許你會對一切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4種方法告訴你:修行人如何看待文字相?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當修行人面對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處理當下我們所接受到的信息呢?筆者認為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法:


核心原則是不要被文字拉著走,不執著於文字相(文字幾乎都是「指月之指,不是月」,包括佛經,是「拿來用,到彼岸」而不僅僅是「感覺好,拿來念」的);


時刻觀察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起心動念,是否有貪嗔痴的煩惱?特別是觀點異常錯誤的,易起嗔恨而不易起悲愍救護於作者想;


用中道的角度去觀察文章中所傳遞出來的核心思想,看看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是否有落於二邊見(常見、斷見)?如若有疑,繼續觀察,直至真心定解出;


最基礎的做法:好的拿來用,不適合的僅供參考就好,直至二者都放下不了痕



4種方法告訴你:修行人如何看待文字相?



遙想當年,釋迦牟尼佛臨走的時候,阿難尊者請教了四個問題。這就是佛弟子廣為周知的「如是我聞,以戒為師,以四念處安住,以默擯之調伏惡人」,筆者沒有智慧能圓滿解釋這四個意思,但筆者看到了:有三條是從自己做起的,就算面對惡人也只是以默擯之。事實上,閱讀中的對境修心,也可以以此為標準,從「僅供參考」修到「如是我聞」;從「好為人師」修到「以戒為師」;從「被文字境界拉著走」修到「以四念處安住」;從「調伏惡人」修行到如何正確「以默擯之」。


由於筆者知見有誤,以上觀點,還請諸大德同修批評指正。



4種方法告訴你:修行人如何看待文字相?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喜舍度 的精彩文章:

你以為這叫修行,其實是「打醬油」
修行:我們可能對「隨喜功德」有點誤會
《大魚海棠》:輪迴中相遇,請記得帶著愛

TAG:喜舍度 |

您可能感興趣

你知道如何念佛號修行的方法嗎?
阿難尊者的修行方法,你知道嗎?
注釋《老子》也要看修行 宋元兩代文人的修行如何呢?
七種修行方式,如何得真法
修行人該如何守戒,看完這篇你就知道了!
如瑞法師:你說這是不是修行?
答問:佛教修行者如何解決負面情緒?
佛法修行的首要問題:如何令「戒」清凈?
修行一般的方法是什麼?
修行人該如何睡覺?
明一法師:如何是修行
如何使護法成為你的修行?
如何才是真修行?
道教師父如何教弟子修行?主要方法有八種!
修行的訣竅,你知道嗎?
聖嚴法師:忙人的修行方法!
印光法師:什麼樣的修行人不是善知識?
《十告修行人》,今世有緣得正法,輪迴誰料是何身?
佛說該這樣修行,你做對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