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好好吃饭 就是修行

好好吃饭 就是修行

>>>>导读


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他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阳明心学不仅是身心修行的法宝,还是解决人生问题的灵丹妙药。尤其,是下面这7种直接关系现实生活的真切智慧。

1


最靠谱的修炼是做事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磨练自己,才能立足沉稳,才能达到「无论动还是静,都能保持心中沉定」的境界。王阳明告诉我们,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门。因为如果心不静而躁动,这些躁动就会在做事时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势必要尽量调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而这,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好好吃饭 就是修行



2


一点私心都不能留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克制自己务必要将私心彻底扫除干净,一点私欲没有才算可以。有一点私欲存在,众多的恶念就会接踵而至。如果留存一点私欲,就如同在堤坝上豁开了一道口子,很容易就造成大坝的决堤。所以克己修身,是来不得半点妥协的。


3


工作生活忙乱,皆因得失之心


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处理事情出现有时好有时不好的情况,并伴有困顿失序的弊端,这都是由于被毁誉得失的心所连累,不能实际地获得他的良知。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结果,恐惧得到坏的结果,会蒙蔽自己那颗本来能泰然处之、平和应对的心。起伏得失本是常态,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是合理的态度。

好好吃饭 就是修行



4


只知逃避永远没出息

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事情是要面对的,人是要在事上磨的,逃避是永远没有出息的。


5


蒙蔽心灵的,永远是物欲


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如果没有物欲牵累蒙蔽,只靠良知去发挥作用,那么就无时无处不是道。然而,平常人大多被物欲牵累蒙蔽,不能遵从良知。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义,是阴暗而糊涂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现,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

好好吃饭 就是修行



这个世界没有对不起你


6


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如若不厌外物,复于静处涵养,却好。


你如果是以厌弃外物的心去静中寻求,相反只会养成骄横怠惰的恶习。你若不厌弃外物,再到静处去涵养,这样就是可以了。一切都是你心的问题,你以为你是被辜负,其实不过是你的私心私欲没被满足、顺从和将就罢了。所以,摆正心态是第一步。


7


好好吃饭,就是修行


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现在有些人在吃饭时,即使无事,他的心也经常忙乱而不安定,只因他这颗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从安安静静做好和享受当下开始,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走路的时候就好好走路,睡觉的时候就好好睡觉。这些,正是收摄心思,正是修行炼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阳明心学 的精彩文章:

王阳明心学:人生最怕一个「傲」字!
了解自我真实状态的唯一手段
心学经典:王阳明《<大学>古本序》

TAG:王阳明心学 |

您可能感興趣

学诚法师:修行就是好好吃饭 好好走路!
你有多久没好好吃饭了?
「饿一饿」真能让孩子好好吃饭,可惜很多家长都用错了
让孩子在夏天好好吃饭
再忙也要好好吃饭!上班族的午餐、晚餐这样吃更健康
减肥一直减不下来?还不是因为你吃饭时经常做这件事!
张作霖吃饭有个奇葩的习惯,每次必点这两道菜,张学良看到就想跑
主人每次吃饭,金毛就要跑过去想混口吃的,不给就什么招都用上了
夏天里吃饭怎么能少了它!土豆拌茄子!营养又好吃!
老树 中午出门吃饭,看到路边野草,我们就像孙子,它却长得挺好
好吃又好做的15分钟简易菜谱大公开!学起来,一周吃饭都不重样
2岁宝宝经常哭闹不爱吃饭,原来是它在肚子里作怪!
晚上不吃饭真的更容易瘦吗?
吃饭不能吃的太饱,不然会变成这个样子
脚底软黄金,用法得当:气色好,睡觉好,吃饭香,身体倍儿健康!
听不得别人吃饭时发出的声音?可能是你有病了!
PO:虽然权志龙没有跟你合照,但是他请你吃饭了啊!
当宝妈有这2种奇妙感觉时,一般就是胎宝宝提醒你该吃饭了
宝宝自己吃饭也有黄金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