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無功切莫受祿

無功切莫受祿

作者:龍泉道人首發:雲南道教網

無功切莫受祿


「無功不受祿」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功,即貢獻,說簡單點,就是付出;祿,即恩惠、好處。「無功不受祿」即,當自己沒有任何貢獻或沒付出努力之時,不可隨意收受別人的恩惠或好處,甚至饋贈。古語有云:「才不勝不可居其位,職不稱不可食其祿。」其意義和道理與「無功不受祿」差不多。


人常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求財無可厚非,但須堂堂正正,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得,這種財富才能持久。財富是福報的體現,福德夠了,賺錢就輕鬆得多;而當福德不夠時,總會覺得錢財難賺。從這一點看,一個人富貴與否,很大程度上與德行有關。財富的多少通常與德行相配合,不會多,也不會少。所以,「多大頭戴多大帽子」,根本沒必要羨慕那些有的,更不能高高在上鄙視那些沒有的。

無功切莫受祿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並不明白「德不配位,必有災禍」的道理,所以才有「無功而受祿」的情況。實際上,無功而受祿,必有隱患。在無功的情況下所受的祿,是別人的施捨,看似得到了好處,實際上損的是自身的福報。須知,沒有什麼白得的利益。因而,若自己沒有任何付出的情況下突然得到別人的饋贈,則這種饋贈將會轉化為災難。貴重的饋贈轉化為大災,小的饋贈則轉化為小難,不可不知。


記得體育彩票剛開始那會,有一位四川籍婦女花了2元錢買了一注彩票,獲頭獎500萬,她兌了獎後將其取出放入麻袋中想帶回鄉下老家買田蓋屋過下半輩子,未曾想,還沒到家就被謀殺,那些錢不翼而飛。因而,突如其來的財富往往會迅速消耗一個人的福報,《太上感應篇》說:「福盡則壽終。」也就是說當自己的福報消耗殆盡之時,也是死亡之期。正因為如此,哪怕在地上撿到錢包,無論裡面放了多少錢都要盡量聯繫失主將其歸還,不可貪其錢財。

無功切莫受祿



有的人喜歡貪小便宜,禮物呀,小恩小惠呀,好處呀什麼的,很多人以為這些都是別人給的,並非自己主動向別人索取,因此不算貪。不過,貪小便宜也是貪,且屬於「無功而受祿」的範疇。受小祿者所報小,受重祿者所報大,因而,自古儒者不敢取祿於不仁不義,該屬於自己的不讓分文,不該屬於自己的分文不取,這也許就是我們當有的氣節。而那些常常佔人便宜的人最終將會失去更多。

我曾經寫《不要欠神靈任何東西》一文時舉過請客吃飯的案例。接受別人邀請赴約吃飯是很正常,但關鍵是回請別人,經濟條件好點的,多請幾次,條件差的,少請幾次,不僅不會消耗自身福報,還能維護友誼,可謂兩全其美。這也是禮尚往來,有往必有來。總是赴約從不回請別人的人,以為可以省下幾頓飯的錢,實際上,自己的福報也會在不斷流失。付出與獲得是等值的,付出少而得的多或付出多而得的少都是只是暫時的表象。

無功切莫受祿



功和祿也是等值的。我們見過功少而祿多者,也見過功多而祿少者。乍一看是不公平的。然而,除了福報因素,那些多出來的祿可能會轉化為別人的災厄,如身弱、疾病、家庭不和、無妄之災之類。同樣,那些該得而未得到的祿,上天也會以其他方式補足,如長壽、家庭美滿、子女孝順、平安健康等。也許,財多身弱的說法就是對這種功少而祿多的詮釋,獲祿太多而最終身陷牢獄或死於非命者不在少數。


老子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世上有財祿多者,有財祿少者。不過,人道是取法於天道的,財富一旦聚集太多,就會遭受天道的無情平衡。因而,智慧者總能主動舍財,去幫扶那些原本就「不足」的,這是替天行道,則天必佑之。因此,真正的企業家應該是替天行道的,而要想在世俗的社會裡獲得成功,則必定恪守天道,如此才能成其大業。

無功切莫受祿



真正的修行人總能以一種隨緣的心態面對財富,不求、不拒,但若無功絕不受祿,即使無功而受祿,亦將散之。家師曾說,錢財是個好東西,因為可以拿它來做很多事情利益眾生,但若拿來利益自己,就極不明智了。此話不假,一個人,這一輩子總得做點利益眾生的事情,人生才算有意義,否則,生下來,吃了一輩子飯,然後就走了,還不如不來。慈悲。


洛穀道醫館.道醫巨獻

阿洛蘭追風散,感冒發燒一袋搞定。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進入龍泉道人個人微店了解詳情。


編輯‖龍泉道人‖公眾號:雲南道教網 | yntaoism


歡迎為雲南道教網賜稿,道濟天下。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間道教 的精彩文章:

王羲之的道緣
方術、神仙、道教與中醫本草學
還好,你見不到鬼!
出軌是條不歸路
《黃帝內經》中的「天年」

TAG:人間道教 |

您可能感興趣

無兄弟不嘻哈 無功夫不中國
四戰不勝利物浦急需自救 克洛普不斷變化緣何無功而返?
此人無才無功,憑什麼獲得連蕭何都不如的尊崇地位
楊健侯秘傳太極拳內功述真!若無理解。則不能握其機巧。若無功夫。理解必成空疏。必待身授,可始親切
語不驚人死不休善治者無功,善教者無徒,善學者無師,善行者無跡
放生:執著功德則無功德
鬼谷子教你施之不求,求之無功
有善心無功利的人,結果不會令人失望
佛說做四種善事不僅無功反而造作罪業
練架不由衷,累死也無功,再談站樁的目的,功效和方法
這樣供奉菩薩不但無功還有過!
只讀書不實踐往往徒勞無功
吳三桂死後究竟葬身何處?為何康熙派人數次尋找都無功而返
善治者無功,善教者無徒,善學者無師,善行者無跡
他綠林出身五槍滅六鬼子,無墓無功無後勝過一切「順溜」
七月首戰無功無過 中超看曼薩諾能否續寫神奇
大臣:無功受賞,慚愧!皇帝:我生兒子,豈能容你有功?
如何有效的練出人魚線、腹肌?拒絕徒勞無功!
李淵曾三次出手阻止李世民兄弟相殘,為何皆徒勞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