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禮儀中的五禮及《周禮》一書
中國歷來號稱是禮儀之邦,古代文化也是禮樂文化。不過,中國古代的「禮」遠遠超出了我們現代所說的「禮儀」的範疇,包括了職官、法律等制度。中國古代「禮」的種類,按照傳統的說法,一般劃分為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五類,稱為五禮。「五禮」這一說法,起源於《周禮》一書,見於該書的《周禮大宗伯》章,後來為歷代禮學家所沿用。
《周禮》一書,實質上是介紹職官制度的書。相傳為周公所作,實際上是戰國時期的作品。經秦末戰亂久佚,漢初剛發現時,名為《周官》。王莽用權時,由劉歆奏請,被列入學官,更名為《周禮》。東漢時,鄭玄兼注《周禮》、《儀禮》、《禮記》,遂為三禮之首。
《周禮》涉及的內容非常豐富,體大思精。全書分為六個部分,以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官分別加以敘述。現存部分冬官全亡,地官司祿,夏官軍司馬、輿司馬、行司馬、掌疆、司甲,秋官掌察、掌貨賄、都則、都士、家士等職官亦闕失。
《周禮》全書每一官分為六部分:
天官·冢宰第一:所屬自大宰、小宰起,共六十三種職官。
地官·司徒第二:所屬自大司徒、小司徒起,共七十八種職官。
春官·宗伯第三:所屬自大宗伯、小宗伯起,共七十種職官。
夏官·司馬第四:所屬自大司馬、小司馬起,共六十九種職官。
秋官·司寇第五:所屬自大司寇、小司寇起,共六十六種職官。
所列諸官,先列出其官名、爵等、員數,再分別敘述各自的職掌。
《周禮》冬官部分全部闕失,以《考工記》作為增補。包括治木之工、治金之工、設色之工、刮摩之工、摶埴之工等,共三十種。
可見,《周禮》一書,以介紹西周官製為主。不過本文主要是介紹古代的「五禮」,下面簡要說明一下吉、凶、軍、賓、嘉五禮的內容。
吉禮:即祭祀的典禮,古人祭祀以求吉祥,故稱吉禮。包括:對上帝(即天)、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風師雨師、社稷、五祀、五嶽、山林川澤以及四方百物的祀典。
凶禮:即喪葬和荒禮。包括:喪禮(喪葬)、荒禮(饑荒)、吊禮(水火之災等)、禬禮(財產損失)、恤禮(外患內亂等)。
軍禮:主要是指戰事,還包括需要大量人力的活動,如田獵、建造城邑等。
賓禮:諸侯對王朝的朝見、各諸侯之間的聘問和會盟等等。
嘉禮:包括飲食、婚禮、冠禮、賓射、饗燕、脤膰、賀慶等類。
可見,古代的吉、凶、軍、賓、嘉五禮,不僅僅是禮儀的範疇,還包括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對後世社會影響深遠。





TAG:華燈國學 |
※中國禮儀之「五禮」,禮儀文化的源頭
※禮儀之邦:中國古代禮儀大全
※《禮記》千古智慧,中華禮儀之美
※《禮記》千古智慧,中華禮儀之美!
※五禮:中國禮儀文化的源頭
※古代三書六禮詳細解剖,三分鐘就帶你了解古代的婚禮習俗禮儀
※【佛門禮儀】-敬僧之禮
※古代飲酒禮儀四部曲:拜、祭、啐、卒爵
※禮儀之邦說茶禮
※古都洛陽:中國「禮儀之邦」中的「禮」字從何而來?
※談論古代佛門齋供禮儀
※刀禮 | 世界通行至今的古老禮儀
※歷史的記憶:中國古代風俗百圖,那些中華禮儀的優良傳統!
※讀《禮記》精華,品中華禮儀之美!
※中國「禮儀之邦」中的「禮」字從何而來?
※中華千年茶文化中的茶藝禮儀
※拜佛的禮儀
※最全的中國古代禮儀用語,老祖宗留下的珍寶!
※居家佛堂的禮儀 在家供佛的禮儀及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