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讓精深科學「飛入尋常百姓家」

讓精深科學「飛入尋常百姓家」

又到全國科普日。


從2004年到2016年,全國科普日與公眾的「約會」沒有中斷,且感情日深。為什麼要科普?其實這個問題真的不需要回答。歷史長河中,多少人窮其一生,可能才為世界留下了一句科學結論、一行計算公式,甚至是未完成的邏輯推演。人類的文明如沖積平原,一代人的智慧衝過來,又一代人的知識蓋上去。通過科普,我們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問題,從一無所知前往眾所周知。所以,我們離不開科普。


眼下,科普工作有了新的環境,站在了新的起點上,想要繼續深化,依靠的不僅是不斷湧現的科學創新成果,還有生動的形態和便捷的途徑。藉此,我們才能在「賽先生」的陪伴下行以致遠。

精深的科學知識「飛入尋常百姓家」,需要靈活多樣的表現形式。從《十萬個為什麼》里經典的問答式行文到《七堂極簡物理課》中哲理與詩性的語言,從有聲科學讀物到電視節目《加油向未來》中的科學實驗……成功的科普是多方合作的結果和共同受益的過程,翻譯家對語言的理解、媒體對科學的宣傳,都在塑造著科普的形態,也通過傳播豐富著科普的內涵。


權威的科學之聲,不僅來源於傳播知識的揚聲器,也來自科學爭鳴的輿論場。從上世紀愛因斯坦與玻爾關於量子力學的科學之辯,再到今天關於「中國是否應該建超大對撞機」問題的理性之爭,健康的爭鳴使科學面目更清晰,公眾見證著真理如何越辯越明,也在互動中真切感受科學精神。


從這個層面上講,科普傳遞的不僅是知識,更在傳播一種能力——理性的思維、批判性的思考、永恆的好奇之心和探索精神。好的科普能賦予我們兩種視線:一種是向外的投射,投向周遭環境、關注萬物生靈、眺望曳曳星空,給予我們觀察世界、看待事物全新的多維視角。一種是向內的審視,「科學的極致是哲學」,我們通過對外界事物的認知,來更深刻地觀照自身。


「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以科學為鏡,我們不斷擦亮認知的雙眸,觀照著自身與世界的面貌。借科普之力,我們思考科學與人性的平衡與邊界,最終形成求真唯實的科學世界觀,讓我們既有反躬自省的勇氣,也有行遠自邇的決心。

《 人民日報 》( 2016年09月22日 15 版)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機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NASA科學家驚奇大發現 土衛六上竟有冰雲
日或與美巡航南海 專家:若進12海里將採取強硬措施
南京50歲阿姨貪玩智能手機 右眼突然失明
用食物對抗「多事之秋」

TAG:手機人民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飛入尋常百姓家——皇宮椅
重點實驗室光明行:讓科學 「飛入尋常百姓家」
家庭醫生如何才算「飛入尋常百姓家」
飛入百姓家的常見水果—葡萄
兩千年歷史天文歷算「飛入」西藏尋常百姓家
冬病夏治正當時,「三伏貼」飛入尋常百姓家,入伏以來 上萬百姓到省中醫院貼敷
宋代插花,從佛堂供花飛入尋常百姓家!
日皇長孫女真子公主與大學同學情定一生 放棄皇籍飛入尋常百姓家
無人機丨飛入尋常百姓家 民用無人機大有可為
日本皇室長孫女真子公主飛入尋常百姓家
曾是難得一見的名貴「山珍」,現已飛入尋常百姓家
以前有錢人的文藝大玩具旅行車,如今飛入尋常百姓家
古代宮廷養顏方,今朝飛入百姓家
富貴飛入尋常百姓家!這3大生肖7月初發橫財,金元寶抱回家!
PCIe SSD飛入尋常百姓家靠什麼?
英女王下令 禁無人機飛入皇家莊園
美艷絕倫的青春女子醉人心,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清純可人遠勝眾多同齡人的女子,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古代的身份證腰牌:舊時王謝堂前燕,今日飛入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