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錢滿素:美國大選的性價比

錢滿素:美國大選的性價比

本期作者:錢滿素(《自由的階梯》作者)


選舉的性價比


都說美國大選耗資巨大,2012年約60億美元,為史上之最。大選的方式,包括資金募集等是否合理,一直都在爭議和改進。大選不可能毫無缺陷,但稱它為一場「燒錢遊戲」則未免一葉障目。


錢滿素:美國大選的性價比



評估大選的耗費,也有一個性價比。大選是完成一次國家政權的交接,所以只能與其他完成這一功能的方式相比。回顧歷史,主要不外乎世襲、政變和戰爭。


「世襲」最常見也最平穩,但世襲者是否稱職卻無保障,往往繼承大位者並無大德大能,又輕易不能請他下台。撇開其公平性不談,可預見的是世代相傳,遲早會傳到不稱職的一代手裡,這也是世襲制的死穴,更不必提皇室本身的奢華浪費。「戰爭」耗費最大,或外敵入侵,或群雄逐鹿,常常是國力耗盡,國人死半,文明被踐踏,民族遭劫難。相比之下,在一個沒有「正統」觀念的現代人看來,「政變」倒是相對合理,損失也小。關上玄武門,殺來殺去反正都是和權力有關的人,沒必要把老百姓的命搭上。五代的馮道大概就是想明白了這點,當了五朝八姓十一君的宰相,保了一方百姓平安。但是政變之後呢?不過是新一輪世襲的開始。中國幾千年反反覆復的改朝換代史足以說明這個問題了。


錢滿素:美國大選的性價比



公元626年7月2日,在唐朝首都長安城玄武門附近,李世民殺死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成為皇太子並掌握京師兵權。


如此比較,結論便很清楚:大選肯定不是耗資最大的政權交接方式,而且大致不會死人,更難得的是它還具有可持續性。想想人類付出了多少血的代價,才終於找到這一兵不血刃的方式,實在該為這種大智慧感到驚奇呢。人類確實不是一般的物種,能超越自己的生物屬性。



錢滿素:美國大選的性價比


然而,大選的功能還不僅於此,靜觀其過程便可發現,它在不經意間還完成了另一項隱而不彰的功能,那就是全民的民主教育。雖然這不是它宣布的目的,但其意義也許更為深遠,更是上述三種方式永遠不可能具備的。就選舉而言,掛幾幅彩旗,設幾個投票箱,沒那麼張揚,也一樣選出領袖。但大張旗鼓、公開透明的大選顯然更能調動全民的參政熱情,提高全民的民主素養,完善選舉的行為方式,使國家政治得以活躍、修正和更新。大選對美國如同生命的吐故納新,很難想像一個沒有大選的美國。


選舉的由來


北美殖民時期,英國任命的總督只是在殖民地(即建國後的州)的層次上進行治理,地方長官由居民自己選舉產生。早年的美國人煙稀少,生活乏味,宗教禮拜和世俗選舉便具有節日般的狂歡作用。自治是英屬殖民地的傳統,選舉是自治的一個重要內容,沒有人民的自治就不會有真正的選舉。反過來也說得通:沒有真正的選舉也不會有人民的自治。


美國選舉地方長官的做法可以說是新教教會選舉的延伸。新教最大的特點就是教會自治,信徒們自願立約組成教會,各教會間的關係猶如主權國家,平等而互不干擾。這是宗教改革的功勞,它斷然拒絕了那個自上而下層層控制的羅馬教會,為各教會贏得了獨立自主。移居北美的新教徒將教會自治的原則引入世俗政府,民眾依據共同協商的一套規則來選舉和更換長官,並保證服從之,《五月花公約》之重要就在於它開啟了這一自下而上組建政府的傳統。

至1776年立國時,美國人已經對選舉擁有一個半世紀的實際經驗,他們切身體會到選舉是個好東西,誰也別想改變它。美國沒有改朝換代的歷史,國家沒有世襲的主人,憲法更是明文規定合眾國不得頒發任何貴族爵位。在這樣憎惡和警惕君主制的政治氛圍中,華盛頓不稱帝是再正常不過了。倘若中國在18世紀突然冒出一個華盛頓,那就太反常了,不要說1776年的乾隆,就是19世紀的洪秀全、20世紀的袁世凱,全都念念不忘稱王稱帝。他們不會明白:偉大不在於稱帝,而在於不稱帝。對皇權的執著好像不僅寫在了中國文化的記憶中,甚至寫在了基因中。



錢滿素:美國大選的性價比


美國選民在投票站填寫選票。


顯然,一人一票的選舉方式本身,就包含了天下為公的意思,因此只有共和制方可為之。皇權對國家擁有的不只是治理權,更是占有權。逐鹿中原為的是將天下據為己有,還要傳之後世江山永固,這是秦始皇開創的中國政治的最大主題。然而,美國人完全沒有國家可以私人佔有的概念,江山自然自在,有什麼可打可搶?獨立戰爭後,無人覬覦大權,領袖們一個個相互道別,或解甲歸田,或返回本州參政,只剩下一個軟弱無權的邦聯條例下的邦聯政府在維持著新生的共和國。在連續多年的權力空缺後,至1787年憲法制定才設立了總統之位。當總統當然很有誘惑,但不過是白宮的臨時主人,僅握執法之權,與天子相比,絕非一個等級。有才幹的美國人可做的事很多,未見得都想當這個受制衡的總統。富裕如華盛頓,寧可卸下重擔回莊園去安度晚年,又何其自然!


曾聽一位長者教誨:「總統也有壞的,皇帝也有好的,唐太宗就是個好皇帝!」此言甚是費解,似乎人治的君主制和法治的共和制不過半斤八兩,按此邏輯,為實現共和所作的努力豈非多餘?李世民果真睿智天縱,共和制只能使他更偉大,至少他可以大大方方競爭上崗,不必染指陰謀。只是兩種制度的目的和性質截然不同,君主的駕馭之術恐怕未必能用到共和國的政治里。


一場聲勢浩大的民主教育運動


大選是有組織的,但組織者不是政府,即使在職總統參選也不能動用政府資源。政府在大選中的角色只是例行執法。那麼組織者是誰呢?是政黨,有時還有獨立候選人自組的競選班子。半個多世紀來,美國的政黨政治在削弱,現在政黨的主要任務就是組織競選——提出政綱、推舉候選人、發動宣傳攻勢、動員投票等。候選人一旦當選,就是全民的總統,不能再代表一黨的利益和觀點。


公開公平是大選的基本條件,程序的公開公平和辯論的公開公平缺一不可。整個大選延續一年多,環環相扣,每個環節都公開透明,達到相應目標。選舉年的上半年是預選,即黨內競爭,候選人在全國範圍各自亮相,向選民提出國家面對的重要議題,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他們還彼此辯論,讓選民明白其中的差異。這是候選人顯示實力、考察人氣之時,自知機會不多的候選人在這階段就自動放棄了。


下一步是各州選舉兩黨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有政黨基層會議或直接投票兩種方式:前者是從選舉點、縣、選區到州逐級召開代表會議,選出本黨代表;後者在形式上如同普選,目前大多數州採用後者。代表確定後,兩黨在第三季度分別召開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提名本黨的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


至此,兩黨的競選才正式開始,這一過程要持續兩個多月,直到十一月的投票日。期間,候選人穿梭於全國各地,逐州爭取選票,發表競選演說、與選民面對面交流、澄清選民疑問、進行公開辯論、召開記者招待會,並輔以廣告大戰等多種形式,目的是宣傳自己對國內外事務的政策主張,同時駁斥對方論點,以期贏得選民的贊同和信任。


說兩黨只是為了方便,美國歷史上經常不止兩個党參與大選,三四個黨同時競選也非個別,有時還有獨立候選人來湊熱鬧。歷史上參加過大選的小黨不勝枚舉,如反共濟會黨、自由黨、禁酒黨、綠鈔黨、人民黨、進步黨、社會黨、共產黨、綠黨等等,許多小黨只為單一目標而建,隨著問題解決便自行消失。他們勝出的機會很小,但作為發出聲音和打破壟斷還是有意義的。



錢滿素:美國大選的性價比


2012美國大選辯論,左為當時的候選人羅姆尼,右為奧巴馬,中為主持人。



競選的核心是辯論。辯論的目的是說服,辯論的基礎是人的理性和判斷力,相信在公開公平、無人獨霸講壇的條件下,真理總會越辯越明,因為人類社會是講道德的(至少在口頭上),公開無恥只會適得其反。辯論有中心而無禁區,全國性的問題都可以拿到陽光下來曬一曬,是非對錯、經驗教訓,都可以辯個子丑寅卯,休想矇混過關。辯論是一個充分發表意見的過程,選民面對不同觀點,必須學會獨立思考,分辨是非真偽。如此四年一次地循環往複,美國有多少大事,人民知道得一清二楚:歷史如何,當下如何,有些什麼觀點和應對,什麼可行,什麼不可行……有了這樣經常性的反思和檢討,真相如何還能隱瞞?思想如何還能混亂?孰是孰非孰優孰劣如何還能分不清?


正是在各方觀點的交流中,共識逐漸形成。這個共識不是誰說了算,而是全民辯論出來的,是在理解的基礎上比較出來的。達不到共識的問題,起碼也觀點清楚,存而不論。由於在開國定製時,美國人對於憲政、分權、制衡、公民權利、司法獨立等根本問題早已達成共識,所以大選的議題往往相對具體,早年如國家銀行、西部開發、奴隸制、金本位等,當代如越戰、財政、槍支管理、墮胎等。


美國歷史上最精彩的辯論大概要數林肯挑戰道格拉斯那場了。1858年,奴隸制將美國人分成尖銳對立的兩派,林肯和道格拉斯此時競選伊利諾伊州的聯邦參議員,中心議題自然離不開奴隸制,準確地說是奴隸制在新領地上的法律地位。號稱「小巨人」的道格拉斯是北方民主黨領袖,他和林肯幾乎同時從政,年齡還小於林肯,但已擔任過兩屆聯邦參議員,這次是謀求連任。林肯只當過一屆聯邦眾議員,這個「小人物」代表的是剛成立不久的共和黨。道格拉斯提出「人民主權論」,主張由當地居民來決定該地是否實行奴隸制,他企圖迴避奴隸制的道德問題,通過將其轉化為地區問題來防止國家分裂。林肯則旗幟鮮明地反對奴隸制向新領地滲透,並公開譴責奴隸制的非人道。一個立足於美國傳統的自治原則,一個堅守獨立宣言中的人權立場。



錢滿素:美國大選的性價比


林肯和民主黨候選人道格拉斯辯論。



作為開場白,林肯發表了著名的「裂開的房子站不住」的演說,道格拉斯也作了相應演講。從8月下旬到10月中旬,兩人在七個選區連續進行七場辯論,每場延續兩個小時——正方發言半小時,反方答覆一小時,正方再反駁半小時。交鋒直指當時的敏感話題,唇槍舌戰,每次都吸引數千觀眾冒著酷暑悶熱前來觀戰,精彩轟動全國。道格拉斯雖獲連任,但真正的勝者卻是林肯,他收穫了更多普選票,從此聲名遠播,迅速登上全國政壇。奴隸主對他深感恐懼,1860年林肯剛贏得大選還未上任,南方便如驚弓之鳥匆匆宣布脫離。


看來,不是人為設計和操控的大選,似乎更接近一場人民自編自導自演自評的民主教育運動,選民和候選人都邊干邊學,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倘若關起門來大選,沒有觀點的充分表達和比較,選舉的教育功能還剩多少呢?


本文摘自《自由的階梯》第二部分之《選舉的別樣功能》,作者:錢滿素。文中圖片皆為編者所加,圖片來自網路,大標題為編者所加,編輯:張寧。


作者簡介



錢滿素:美國大選的性價比



錢滿素,1946年生於上海,哈佛大學美國文明史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研究員,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主要從事美國文明的研究,著有《愛默生和中國對個人主義的反思》《美國文明》《美國自由主義的歷史變遷》;論文集《飛出籠子去唱》《一個大眾社會的誕生》;主編過《年輕的美利堅》《我有一個夢想》《我,生為女人》《韋斯特小說集》等書,發表過不少有關美國歷史、文學、政治的論文和文章。


圖書簡介



錢滿素:美國大選的性價比



《自由的階梯》彙集錢滿素近年來發表的有關美國文明的文章。內容涉及美國作為英國殖民地創立至今的許多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社會文化現象,貫穿於其中的一條主線就是美國人的思維習慣和政治理念,及其來龍去脈。正是這些思想和信念決定了美國人在歷史關鍵時刻作出何種選擇,並影響這個國家的發展方向。


欄目簡介



錢滿素:美國大選的性價比



檢書燒燭短,看劍引杯長。讀書在今天可以變得更便利,但不會變得更輕鬆。為增廣智識的讀書,不妨給自己加一點點難度。


騰訊思享會獨家稿件,未經授權,其它媒體不得轉載。


歡迎朋友們轉發至個人朋友圈,分享思想之美!


關注我們,可在微信里搜索ThinkerBig添加公眾號,或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添加訂閱。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思享會 的精彩文章:

梅然:一個國家會為對內「維穩」而對外打仗么?|學術劇4.5
秦暉:南非的「地方選舉」何以轟動全國
梁濤:用「新四書」重建儒學的經學體系
趙士林:中華文明如何實現突破?
趙士林:中華文明的第一次精神突破

TAG:騰訊思享會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和美國物價最新對比——果然赴美是正確的!
美國大選與美國核心價值觀的迷失
美國大選里的段子手
看完淚奔!中國和美國物價對比
美國大選里的數學——希拉里是怎麼「選」贏的
美國驚現比牛還大的雞
美國大學之間的貧富差距,比你想的還要大
粗口迭起的美國大選
美國金錢雜誌:本年度全美性價比最高大學排名
不是「美國製造」的美國十大品牌 深受美國人的喜歡!
美源星:美國大選 經濟選擇題
天壤之別:中國和美國對待聯合國維和為何差距這麼大
美國人是這樣愛美國滴——真的比不了
美國大選系列:希拉里的致命傷
美國和加拿大發現新型毒品,強度是嗎啡的一萬倍
中美特種部隊對比:相比美國,中國存在一致命弱點
比起美國的百老匯,這裡還有更多的選擇
特朗普若贏美國大選 比特幣交易量將升3倍
美國人的大選--兩害相權取其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