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全國每年54萬人因它死亡,僅次於癌症!

全國每年54萬人因它死亡,僅次於癌症!

在我國,每年有54萬人死於心臟猝死,僅次於癌症死亡人數?這是真的嗎?醫聊君帶您尋找其中的答案!


9月24日,為探討交流心臟猝死相關領域的學術課題及最新研究成果,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第十二次學術雙年會在長沙舉行。


心臟性猝死(SCD)是現代醫學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指因心臟性原因導致的,在急性癥狀出現後1小時內發生的自然死亡。

目前,心臟猝死的預防包括二級預防和一級預防,但近年來,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猝死率逐年提高。



全國每年54萬人因它死亡,僅次於癌症!



「儘管已有針對心臟猝死的一二級預防標準和措施,然而由於存在長期的誤解和思維定式,心臟猝死的防治沒有得到有效開展。」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第十二次學術雙年會主席、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黃從新教授呼籲,「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其SCD的高危人群量很大,應加強對其一、二級預防顯得尤為重要。」

為什麼如此重要,相關數據和現狀凸顯問題的嚴重性!



全國每年54萬人因它死亡,僅次於癌症!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張澍教授介紹,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54萬人死於心臟猝死 ,國家十五攻關對於心臟性猝死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的數據顯示,心臟猝死在中國每百萬人口的發病率達到了41.8人。「SCD 對人類生命構成嚴重威肋,在對死因的統計分析提示,SCD 僅次於癌症的死亡人數。 我國現有慢性心衰患者420萬,其中猝死高危患者60~80萬。」



全國每年54萬人因它死亡,僅次於癌症!


江蘇省人民醫院曹克將教授強調,目前針對SCD的預防國際上通用的主要有兩個方法,一是通過建立全方位的心臟急救系統來實現,二是通過對高危患者植入埋藏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治療。我國每年發生SCD的總死亡人數高達54.4萬,然而目前全國每年ICD的植入量卻不到3000例,遠遠無法滿足防治SCD的臨床需求。「由於ICD高昂的價格,國家醫保政策以及國內循證醫學數據的缺失,使得一級預防工作並沒有完全開展。因此,我國學者提出一個概念,即在ICD一級預防人群中找出更加合適的患者,這些患者置入ICD更加合算,ICD置入後效益更好,即所謂1.5級預防的概念。」



全國每年54萬人因它死亡,僅次於癌症!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黃德嘉教授表示,要更有效的預防心臟猝死,至關重要的是在危險因素與患病之間,建立完善、科學的風險預警體系,盡量讓患者不發病、少發病。」如果能在現有的臨床研究基礎上,結合進一步的前瞻性研究,借鑒抗凝、抗栓經驗中血栓危險性評分的方式對心臟猝死的人群進行高危因素打分,評定打分標準能更好的幫助我們識別心臟猝死的"1.5級預防"人群,也能更有效幫助身邊遇到的這類高危患者預防心臟猝死的風險。」


全國每年54萬人因它死亡,僅次於癌症!



如何進一步推進我國心臟性猝死一級預防工作,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華偉教授說,大力宣傳ICD一級預防的應用適應證和必要性是改善我國一級預防不足的重要措施。美國政府將每年10月份定為心臟性猝死知曉月,對大眾宣傳心臟性猝死的預防知識,極大地提高了廣大民眾和臨床醫師對於心臟性猝死一級預防的認識,ICD一級預防應用走在了世界前列,挽救了大批猝死高危患者。「鑒於此,中華醫學會心臟起搏與電生理分會也發起我國的心臟性猝死宣傳活動——健康心跳健康心,希望藉此提高我國普通群眾及醫師對於心臟性猝死預防的重視。」



全國每年54萬人因它死亡,僅次於癌症!


衛生部北京醫院楊傑孚教授介紹,心力衰竭發生心臟性死亡的原因主要是進行性心力衰竭和/或心源性猝死( SCD),與心律失常相關的SCD占心衰患者死亡的30% -50%,對於輕中度心力衰竭患者,猝死佔總死亡50%以上。針對心力衰竭患者進行的除顫器相關一級預防治療的臨床試驗證實:與藥物治療相比,ICD死亡率明顯下降。因此,對於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策略,僅僅降低心功能低下引起的死亡是不全面的,對猝死的防治尤其重要。



全國每年54萬人因它死亡,僅次於癌症!



背景+


本次大會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主辦,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協辦,湖南省醫學會、湖南省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專業委員會、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承辦。


會議1個主會場,28個分會場,21個專題論壇,51個Sessions,4個Dabates,1場全天手術演示(8個病例7種操作技術);各種評選及比賽5場(其中中青年優秀論文評選1場,好術者評選1場,病例大賽1場,優秀進修醫生選拔1場,青年辯論賽1場);會前及相關基礎知識與技能培訓8場;9個大會報告,279個講題,264人次主持;大會收到論文439篇,大會交流19篇,大會中青年優秀論文交流23篇,壁報交流95篇,書面交流302篇。


大會設立十餘個學術板塊,包括冠心病心衰與心律失常、基礎研究、起搏器械治療、心房顫動基礎研究與臨床防治、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室性心律失常基礎與臨床防治、無創心電監測、介入護理論壇、新技術新業務、疑難心電圖及特殊病例討論、介入新技術手術演示等。


會前開設基礎培訓課程,包含基礎培訓、心臟起搏器標準化隨訪培訓、心電生理和植入器械基礎培訓、心房顫動的導管消融培訓、技術員與護理專業臨床技能培訓等。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徐雙雙 王建新


醫聊君:前中新社記者,報道醫療衛生N年。


湖南醫聊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獲取更多健康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hnyiliao。


湖南醫聊每日提供最專業、最權威、最實用、最及時的健康科普和資訊,讓我們一起收穫健康,收穫幸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醫聊 的精彩文章:

午睡超過一小時,患糖尿病風險增加46%?
湖南省首例臍帶血移植成功
郴州老人腸子長腫塊,借天然「神間隙」 切除腫瘤!
肺癌等12類癌患者有救啦?最新抗癌藥同步進入大陸
出行旅遊,哪幾樣護牙小工具必不可少?

TAG:湖南醫聊 |

您可能感興趣

它比癌症還可怕!全球3.4億人受傷害,每年「殺死」100萬人
中國每年有250萬人因癌症去世!到底怎樣避免患癌?
中國每年有250萬人死於癌症,如何逃離絕症的魔爪?
全球每年880萬人死於癌症,7個防癌招快收好!
1年死2000人,只因一個原因變成癌症縣,嫁人一定要注意
每年400萬人死於「吃出」的5種癌症,你今天吃癌了嗎?
癌症80%的人死於這個原因,2000多個抗癌成功結晶
驚呆,170萬年前就有人得癌症了?
每年270萬人患癌死亡 女性最常見的3種子宮癌症
國人40%癌症與6種因素有關,60%或因「壞運氣」
曾是主持人,27歲憑一角走紅,卻因癌症去世,享年59歲
21歲出道,霸屏50餘年成老戲骨,卻因癌症去世,享年71歲
37年患5種癌症,活到了90多歲,被贊「抗癌英雄」
26歲出道,憑藉一角走紅,32年無緋聞卻因癌症逝世,享年58歲
我國每年新增200萬癌症患者!癌痛比死還難受?
20年癌症死亡率下降25%!抗癌,美國能給我們哪些啟示?
又一名年輕的影星因癌症逝世 年僅27歲
每年超過1000萬人患上癌症,美國專家給出了6條防癌建議!
她30歲得癌症,如今已經80歲了,絕對的癌症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