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心理|分清「不開心」和「可能有問題的抑鬱」,不要嚇唬自己

心理|分清「不開心」和「可能有問題的抑鬱」,不要嚇唬自己

題圖來源:《丈夫得了抑鬱症》

如何區別抑鬱症和普通的抑鬱情緒?「抑鬱狀態」又是指什麼?

知友|Sedio Lee

說來感慨,十幾年前我覺得有好多人不知道抑鬱症這回事,總是希望人們能有所認識。

現在可好,抑鬱症已經變成了一個大眾辭彙,家喻戶曉,我反倒開始擔心這個詞會不會被過度引申,啥都往上套了。

本文不涉及生物學改變,不涉及社會人文影響,專門說抑鬱和抑鬱症本身。不建議對照自查。

涉及抑鬱的相關辭彙,在精神醫學中實在是太多也太亂了,普通人根本搞不清楚輕/中/重性抑鬱發作、反應/內源性抑鬱、遲滯/退行性抑鬱、原發/繼發/複發性抑鬱、季節性抑鬱、產後抑鬱、老年抑鬱、腦病/感染/內分泌/中毒/藥物/毒品等引起的抑鬱、精神病性/神經症性抑鬱、應激性抑鬱等等等等......這些概念要麼存在不同的評價體系,要麼來源於不同的起因,內涵處於各種交叉混雜的狀態中。

而抑鬱症在精神心理譜系當中雖然有很多限定,可是 ICD 和 DSM 翻書如翻臉,一會加加一會減減,把抑鬱症分來分去,一會給了神經症,一會給了雙相中的一相,一會給了心境障礙,現在乾脆把這個「病」給半除名了,等到下一版診斷手冊出來,還指不定多亂呢。

但是除非你要落筆寫在資料上,這些我認為意義不是太大,叫什麼名字也不太有所謂,診斷畢竟是醫學人員方便自己的一個手段,具體到每一位來訪者身上,我們只需要關注他們發生了什麼,而不是想方設法把對方歸納到自己的知識框架里。

抑鬱這個詞,嚴格來說不是描述一個情緒,而是一組情緒,包括悲傷、苦惱、沮喪,這是任何人都會遇到的,我們可以籠統的把這一組情緒統稱為「不開心」。

這描述了情緒的一個向量,即:向下的,也就是低落,和高漲相對應。

情緒還有一個向量,指向時間,我們今天可以是開心的,明天可以是不開心的,這一小時是開心的,下一小時可以是不開心的。

然而在情緒之下,還有個內隱的東西叫情感(心境),情緒是反應性的、短期的,情感(心境)則因為和認知結構價值觀念人格特徵結合了起來,更加穩定和長遠(表問我情懷)。

當抑鬱情緒綿延數周甚至數月、數年像林黛玉那樣,她的「整個人都不好了」,因為長期的不開心已經滲入了她的情感乃至人格。

所以,分辨普通抑鬱還是「可能有問題的抑鬱」,第一個最顯著的指標就是時間。

看到這裡你自然而然會問「多久?」,這個一時半會還說不好,診斷標準是一回事,實際情況則可能千差萬別,有的標準說 2 周就成立,也有的說 3 個月。

但是就算氣質類型是抑鬱質的人,人家一輩子都可能處於輕微的低落心境中,而從來不會達到疾病的標準。遭逢大難的人,人格都可能發生持久的改變,也未必就會出現臨床癥狀。

情緒的另一個向量是強度,「有點不開心」和「很不開心」是區別蠻大的,達到「可能有問題的抑鬱」的強度一般來說是嚴重的,我們都接觸過各種抑鬱量表,所以知道分級打分是評價抑鬱程度的辦法之一,其作用是儘力貼近對方的真實感受,測量出抑鬱到底多重了,同時也不可避免出現誤差和假陽性。

畢竟,我們不是對方,不可能 100%了解對方的真實感受。就算你自己抑鬱過,也不能確保他人的抑鬱和你是同樣的。

通過行為,我們能覺察到的很少,比如抑鬱的人可能會哭泣,但是更嚴重的抑鬱,連哭都哭不出來。

所以我們只有從經驗上來摸索——抑鬱到什麼程度就可能是有問題的了?這裡有兩個辭彙需要特別關註:沉重和壓抑

其實抑鬱這個詞是很貼切的,一個人可以是「郁」的,即悶悶不樂。

但在「郁」的同時未必會感到「抑」,這種壓抑感反映了精神活動的抑制,同時也是抑鬱症的重要表現。

沉重則是這種壓抑感的量度,抑鬱症的人通常會感覺胸口發悶,描述如同一塊大石頭壓在胸口的感受,壓得自己呼吸都困難甚至疼痛。

而當抑鬱好轉時,他們更多的會描述「石頭落地了」、「輕鬆了」、「解脫了」、「出氣兒都順暢了」,這比他們描述「心情好了」、「開心了」更有典型價值。

似乎治療不是使他們振作了起來或是找回了喜悅,而更像是去除了他們的枷鎖。

上面所說的都是抑鬱本身,持久和嚴重的抑鬱才是核心癥狀,一般的不開心不算數。

要注意的是,即使抑鬱是持久而嚴重的,也不一定就是抑鬱症。

抑鬱症的判斷,抑鬱固然是一個核心因素,更多要看「附加條件」,沒有這些「附加條件」,我們可以認為你的情緒仍然是可以自主調節的,暫時達不到就醫的標準除非你認為自己需要幫助。

在個別極端的栗子中,抑鬱症甚至都可以不出現抑鬱!有意思吧?因為抑鬱症的另外兩個核心因素是「自我評價降低」和「快感缺失」。

自我評價降低可以存在文化差異 ,比如東亞人的謙虛會被認為是美德,這導致了我們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吹牛逼、不要 show、要低調。

但是抑鬱症的低自我評價常常是離譜的,離譜到最謙虛的人都甘拜下風。

謙虛常常是種社交手段,是要表達給別人看的,而抑鬱症們為了維持一般的社交活動,反而不會故意表達這種低自我評價,因為誠實表達會嚇著人,會尷尬,勉強和大家一樣謙虛,既做作又累又麻煩。

面對最親近的家人朋友時,他們表現出更多的易激惹和自責自罪。

說實話,要不是有古代的神職人員和今天的精神心理衛生從業者,我都想不出來他們還可以把真實的自己表達給誰。(嘆口氣)。

他們不是把這種低評價當成手段,不是拿它去實現什麼目的、引導他人反應,是真的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好各種差勁各種低賤全面無價值,很多 CBT 治療正是從這一特點入手,通過糾正認知上的謬誤來啟動整體恢復。

快感缺失就具有普遍性了。

這裡所謂的「快感」更多指的是心理愉悅而不是生理愉悅(仍可出現知覺遲鈍)。

很多抑鬱症患者分得出食物好吃不好吃,熱天洗澡後會覺得清爽,放鬆下來也覺得舒服,做愛仍可以有高潮,甚至聽相聲看小品也會大笑。

但是!他們失去的,是用「心」去體驗其感受的能力,準確的表達似乎應該是「情感體驗的缺乏」,進而往往導致「求索動力的缺乏」。我端一盆栗子出來大家嘗嘗:

hmm,這個蘋果味道不錯,再來一個?算了。

快憋不住尿了,上廁所?懶得動。

家人愛我,唉真是難為你們了,可是我感受不到。

這個視頻好搞笑哈哈哈,心情平靜如水。

遊戲通關!終於可以放棄了好沒勁。

過去我愛自彈自唱,現在我別說碰琴了,連音樂播放器都懶得按個 play。

今天大家都誇我裙子漂亮,so...呵呵。(當下語境)

熊孩子,越看你越煩,生你就是個錯誤。

叫我出去一起唱 K?不是不行,艾瑪還得洗臉穿衣服,我還是在起床這個階段就放棄吧……

戀人給我準備了驚喜?媽蛋我真的驚到了,可是說好的喜呢?

彩票中了 500 萬?我……我……我 TM 不 care……

通俗的說,抑鬱症仍然可以「爽」,卻怎麼也「享受」不到。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人類確實是由「靈魂」驅動而不是由簡單的生理需求引起的反射型動物啊(仍然要對行為主義致敬)

核心癥狀是通過統計學歸納出來的,有多「核心」只是目前醫學界心理學界暫時公認的一些主流看法,法律意義和書面意義遠遠大於實際意義,可不能死死咬住不松嘴,硬說你有你就是,沒有你就不是,除非你要打官司。不貼標籤是業內常識了,就不強調了。

抑鬱症的附加癥狀。

附加癥狀包括焦慮(共病率可達 40%以上)、激越(罕見)、易激惹(比較常見)、精力喪失(在目前我國很常見,應該與社會文化乃至生物學基礎有一定相關)、睡眠障礙(常見,包括入睡困難、早醒等)、行動遲滯(精神科多見而心理門診少見)、思考困難及注意力受損(同上一條)、食慾/性慾/體重下降(常見,國外的暴食、性癮等反例也不少,國內相對不多)、疑病(罕見)、強迫(少見,往往是抑鬱的前驅癥狀)、恐懼(罕見)、幻覺/妄想/人格解體/現實解體/木僵(罕見,應該怎麼做你懂的)。

大家挑吧,湊夠多少可以算抑鬱症?

請去翻 DSM、ICD 和 CCMD,我怕有人拿著說明書學習,學著學著就快樂地給自己確個診,所以這裡就不列出來了。

自殺及自殺觀念:自殺觀念按冷酷無情的統計分析來說,應該屬於抑鬱症的附加癥狀而不是核心癥狀,因為僅佔15%,而實施自殺的又少些,實施成功的又少些(不敢列數字了)。

自殺本身就是一門學問,一個大課題,抑鬱症是自殺的一部分,同時自殺也是抑鬱症的一部分,這一部分重疊的多少暫且不說,但是由於該觀念變成行為的破壞力太大,一旦成功的後果就是沒有然後了,所以不得不單獨拿出來重視。

我在這裡基於抑鬱症的文本敘述,故不再展開討論自殺及自殺觀念的問題。

只提請大家注意:即使來訪者有自殺觀念,也不等於「媽呀這人都不想活了一定是很嚴重的抑鬱症」,自殺觀念/行為同樣來可以來源於各種適應|應激性障礙、心因性反應、某些人格障礙、物質濫用、以及精神分裂症。

只是在對方表現出自殺觀念的時候,別管他是不是抑鬱症了,你一定得知道該怎麼辦。

好奇的童鞋們請大家記住哦,你確診不算,我確診……嚴格來說也不算,因為「抑鬱症」這個名詞只是個皮相,它囊括不了你,我也不會按圖索驥照書開藥。

你是誰?你咋了?咋能好?這三個問題才是我們這些從業者真正關心的,等你好了以後,你隨便安個啥病名都行。

總結和 FAQ:抑鬱是正常的,要達到抑鬱症的程度,我覺得好多人還得加油才行(誤)。

你如果看完了全文,就會發現抑鬱症是「一系列改變」而不是單純的情緒問題,它的影響範圍是廣泛的,從生理上到心理狀態到人際關係到社會功能都可能受到損害。

這些癥狀是可逆的嗎?absolutely yes!

抑鬱情緒是抑鬱症的開端嗎?不一定,這涉及的可能因素就海了去了,無法全盤羅列。

我需要治療嗎?就算你一腳踩進了抑鬱症的門口,也不等於非來找我們不可,但如果你還在苦苦掙扎,我擔心你掙扎到耗竭了反而失去求助意願。

抑鬱狀態是什麼?沒有這個詞。最接近的意思可能是惡劣心境,惡劣心境是個診斷但不是病名,要求持續 2 年以上才成立,有抑鬱症的部分特點但主要集中在飲食睡眠社會功能的輕度損害上,也就是過去所謂的抑鬱性神經症。

可以把這種心境障礙看作是個平台,在這個平台上,容易(幾乎是肯定會)發作抑鬱症。


回復「心理」可查看「日報·心理合輯」
「閱讀原文」
下載「知乎日報 App」
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機場安檢要過 X 射線?即使不說輻射也很難讓人放心
為什麼經濟學家不喜歡黑色的天鵝?
小事|西天取經的背後是一場爭奪銀河系霸權的陰謀
旅行|只去故宮頤和園,簡直浪費了北京的美
從手機標配攝像頭開始,人們的生活就這樣改變了

TAG:知乎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分清「不開心」和「可能有問題的抑鬱」,不必自己嚇自己
不是所有痛经都是“寒”,解决痛经先要分清自己是哪种痛
心臟驟停不等於心臟病發作?一旦心臟出了問題還得分清這不同信號
想瘦腿並不難,主要得分清腿型,不同腿型的你要瘦的方法也不同
不是所有痛經都是「寒」,解決痛經先要分清自己是哪種痛
甲亢也有真假,你可能沒分清楚
分清不同眼用液體的功能很重要!
不懂岩茶的「香」,你可能無法分清茶的質量好壞
你能分清楚女人的屁股和肚子嗎,不好意思在這裡你不行
腎衰竭和尿毒症,是不是一定治不好了?分清情況最關鍵!
護膚大講堂,敏感肌不是過敏肌,你真的能分清嗎?
便血不能忽視,痔瘡和直腸癌你要區分清楚
孕婦適量運動益處多,但要分清適應症,否則不如不運動
不用問醫生,自己就能分清體質是陰虛還是陽虛!
不可思議,葯膳進補也要先分清藥性
姑娘,你一定要分清楚「不愛」和「三觀不合」
熱性、寒性哮喘要分清,對症食療效果才會好,否則只能適得其反
結石里主要是鈣,所以補鈣不好?這幾個傳言你要分清真假!
心語:願好壞你能拎得清,是人是狗你能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