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為什麼如此開放?
唐朝為什麼顯得比較開放?這跟唐朝建立者的民族成分有很大的關係。
史書記載唐王室屢現「亂倫」之象,太宗死後唐高宗便把太宗的美妾武則天擁為己有了。所謂「亂倫」是後人的說法,在唐高宗看來並無此嫌疑,「妻其後母」是游牧民族的古老習俗,對於突厥出生的唐王室來說不存在道德障礙,乃是一種很自然的事。游牧民族自古沒有守寡的傳統,故唐代公主再嫁也多。武則天的故事與清初皇太后下嫁多爾袞類似,在當事人看來並無不妥,完全符合風俗習慣。
李世民有廢太子名叫「承乾」,史載他學胡人椎髻,說胡語,吃胡食,愛慕突厥狼頭纛,甚至不願過宮廷生活,喜歡去草原游牧,結果被廢黜。同樣的事情北魏也發生了,魏孝文帝太子元恂留戀草原竟不願南下,被迫南下後又擅自北上,孝文帝大怒,把他廢為庶人。兩個太子的行為已經清楚地反映出他們的民族背景。
我們看到唐初的「刺史」(地方軍政首領)為清一色的突厥人,並且都是世襲,那是游牧民族固有的氏族軍事組織的影子,與遼金時代的「探馬赤軍」蒙元時代的「達魯花赤」非常相似,這種軍事制度並不來農耕文化。
唐太宗的身份首先是突厥可汗,其次才是中原人的皇帝,兩者主次分明,就像忽必烈首先是蒙古的大汗,其次才是中國的皇帝一樣。
唐太宗昭陵有14個蕃王石像,唐高宗乾陵有61個,這種立蕃王石像的葬制不是漢民族固有的葬制,那是突厥墓前立殺人石習俗延續。突厥可汗墓前立殺人石代表他生前殺死的敵方首領。《闕特勤碑》有這樣的話:「我為我父可汗立了殺人石,以無者可汗石列其首」。唐太宗立蕃王石像是對古老游牧文化的認同和傳承。
《闕特勤碑》把「唐人」視作自己的遠房兄弟,告誡突厥子孫引以為戒,不要去走唐人的漢化之路,這從另一角度反映出他們存在血緣認同。而《闕特勤碑》的立碑者竟是唐朝皇帝,漢文碑文竟是唐玄宗所撰,又進一步說明了這個問題,碑文中有「結為父子」之語,如果沒有對突厥的認同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
正因為唐朝皇帝是突厥血統,他們才會以極開放的心態面對中亞的游牧民族國家,他們的眼光不局限於中原,他們有興趣去開拓廣闊的東北和西北,那裡自古以來都是他們的活動區域。
我們看到唐朝與游牧民族交往的那種深度和廣度是漢民族創建的朝代從未有過的,因為統治者的血緣對其基本國策必然產生深遠的影響,唐朝皇帝的游牧民族血緣正是唐代開放大氣的深層原因。歷史上中國人一直在迴避唐朝皇帝的血統來源,因為不願看到大唐盛世與胡人的關係。當我們以此去閱讀和思考《舊唐書》的時候,許多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





TAG:愛自己 |
※梁漱溟說了什麼,讓毛澤東如此憤怒?
※是什麼讓澀谷如此「潮」?
※你為什麼如此疲憊?
※乾陵里究竟藏了什麼秘密令郭沫若如此神往?
※為什麼朱元璋的畫像如此醜陋?哪個畫師如此大膽?
※你們這兩棵樹什麼關係?竟然私下進行如此「陰暗」的交易!
※被貓壁咚是什麼體驗?放開那隻喵,讓我來
※為什麼你總是如此疲倦呢?
※黃河現在為什麼沒有洪水了?我們對黃河做了什麼?
※如果穿越到唐朝,你要注意什麼?
※關羽武不如呂布,文不如孔明,憑什麼得到曹操的器重?
※為什麼她們變美如此容易,我卻不行?
※為什麼在封建王朝里會說伴君如伴虎!看完這個你就什麼都明白了!
※左撇子右撇子,為什麼如此不同?
※佛源老和尚禪七開示:什麼是禪?禪是什麼?
※清朝皇帝為何會接連絕後?是什麼原因?
※劉備為什麼暗示曹操殺呂布,曹操竟然還照做了?
※慈禧為什麼要稱為「老佛爺」?這背後有什麼玄機?
※明朝為什麼放棄越南?廢「交趾省」改「安南國」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假如去火星我們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