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兩岸歷史教科書如何評價李自成、太平天國與曾國藩?

兩岸歷史教科書如何評價李自成、太平天國與曾國藩?

翻開高中課本的古代史部分,兩岸的不同立刻彰顯。因為立場不同、政治視角不同,兩岸對於一些歷史史實的判斷、定論也不同。李自成是闖王還是流寇?太平天國運動是具有先進性的農民起義還是禍亂?曾國藩作為打擊太平天國運動的將領,究竟該如何評價?



兩岸歷史教科書如何評價李自成、太平天國與曾國藩?


作者:徐天


翻開高中課本的古代史部分,兩岸的不同立刻彰顯。因為立場不同、政治視角不同,兩岸對於一些歷史史實的判斷、定論也不同。


李自成是闖王還是流寇?太平天國運動是具有先進性的農民起義還是禍亂?曾國藩作為打擊太平天國運動的將領,究竟該如何評價?


本報記者選取了幾處中國古代史中體現兩岸觀點碰撞的歷史事件和人物,結合兩岸學者的觀點,為讀者一一解讀兩岸文化的差異。

曾國藩是地主還是「衛道士」?


台灣教材摘錄


曾國藩,湖南湘鄉人,深受儒家傳統的熏陶,為一位講求義理、崇尚經世濟用的學者與官員。


咸豐二年,他奉命幫辦湖南團練,因痛恨洪秀全的殘暴與破壞禮義人倫,決心創建一支有理想、有訓練的新武力,以衛鄉、衛道與衛國。


經他振臂一呼,許多書生與鄉農起而響應,便組成了湘軍。

曾國藩輩奮鬥的動機在此,其制勝的關鍵亦在此。至其影響,則主要為漢人政治地位提高,滿人勢力減弱,與民族意識的再度興起。


觀點


台灣:曾國藩打破了太平天國運動早期的不敗神話,台灣的課本對他充滿了讚許,認為他講求義理,且崇尚儒家思想,一心想恢復被迫害的人倫。


另外,課本還在太平天國運動一節的最後部分,划出單獨的小標題,講述和曾國藩同期的,以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為主的地方督撫、士紳,對太平天國攻擊儒家、民間信仰等行動的回應,並以此延伸開,講述了他們為主的漢人勢力的崛起。


大陸:大陸在太平天國運動這一章里提到過曾國藩,只有一句話、一幅圖,且給他下了定論:「漢族地主武裝」,與洪秀全等所代表的「農民階層」完全對立。

除了此處,課本還在必修第二冊的經濟史中提到了他,他和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建起軍械所、製造總局,「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點評


北京市101中學的歷史老師孫淑松認為,大陸略去對以曾國藩為首的湘軍的介紹,以及後來地方勢力的崛起,是因為大陸教材在古代史的處理上,始終著眼於中央集權是如何形成的。


而督撫、士紳是地方勢力,屬於統治階級的下層,並且還是漢族勢力,與朝廷的滿清勢力不同,所以不在主要講授的範圍內,沒有著重處理。

不過,孫老師告訴記者,曾國藩、李鴻章等在課本中出現主要是作為洋務派代表人物,形象已經比較正面。另外,他們也會加一些額外的知識,如《李鴻章傳》等,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


曾參與過台灣歷史教科書編寫的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王仲孚認為,對曾國藩的看法以及對漢人勢力的崛起問題,兩岸的教科書很早就存在不同看法。


因為政治視角的問題,大陸肯定太平天國運動,因此曾國藩是「不正義的」,所以大陸也不太會提及曾國藩。


台灣對曾國藩肯定,一方面是因為並不覺得太平天國運動是「正當」的,另一方面是因為包括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為首的漢人勢力,站出來維護被破壞的傳統中國文化。


另外,台灣在講授歷史時,不僅只著眼於政治史,還會關心「庶民文化」,像士大夫這樣階級的崛起、發展歷程,雖不屬於權力中心,但也是古代社會發展風貌的一方面,因此也在他們的編寫中。



兩岸歷史教科書如何評價李自成、太平天國與曾國藩?



李自成


李自成是闖王還是「流寇」?


台灣教材摘錄


(明代)萬曆至崇禎七十年間,天災連年,其中陝西受災最嚴重,成為產生流寇的溫床。


其中以闖王高迎祥及李自成(高死後李稱闖王)、張獻忠為最強。他們在邊事吃緊、政府剿撫不定的情況下,乘機坐大。


觀點


台灣:在台灣的教科書里,有一個很不一樣的詞語——「流寇」。這個詞是對李自成的稱呼,「流寇之禍」則指明末清初的農民運動。


課本中提到,因為明後期宦官、權臣等弄權,造成朝綱敗壞,李自成就是在這個情形下發家的。


大陸:在大陸新課標的古代史部分,記者並沒有找到關於李自成的內容,倒是上一版人教版的教材中,李自成被稱為「農民起義領袖」,課本還沿用了他為自己起的「闖王」稱呼,每一個學過這段明清史的學生,都應該會記得書中所寫到的「迎闖王,不納糧」的歌謠。


點評


王仲孚認為,台灣的教科書是站在各個朝代的立場來寫的,因此「起義」必然是亂,李自成自然是「流寇」了。


而大陸的教科書則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凡是反封建專政都是正義的,農民起義也都是正義的,李自成作為農民起義領袖,大陸也是持褒揚的態度。


孫淑松說,大陸現在的課本里已經沒有李自成這個人物了,對農民起義的觀點已經淡化,也不像台灣那樣說他是流寇,基本屬於冷處理。


太平天國是「有局限性」還是「愚妄殘暴」?


台灣教材摘錄


太平天國起事後曾盛極一時,但卒歸失敗,原因雖多,主要為其愚妄殘暴,措施荒謬,違背歷史文化與人性情理,引起一般知識分子與社會大眾極大的反感。


觀點


台灣:台灣課本對太平天國運動的介紹用了整一節,在對該運動下定論時,課本認為它愚妄殘暴、措施荒謬。


而對太平天國的領軍人物洪秀全,台灣用了中性詞「首領」稱呼他。


大陸:大陸對太平天國運動也是花了一整節來介紹,屬於「求民主、反封建」的運動。其中,天朝田畝制度所反映的平均主義思想被著重突出,認為這是「幾千年來農民反封建思想的結晶」,運動後期的《資政新篇》被認為是「先進的中國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設想」。


點評


王仲孚認為,大陸教材對農民階級懷有善意和同情之心,因此對太平天國運動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評價。但台灣的課本則站在了歷朝歷代的立場,尤其是中國傳統文化被打破的立場,將太平天國運動定論的較低。


孫淑松表示,大陸對太平天國運動的評價,已經改了很多,從上世紀50年代完全的表揚變成了現在會說一些局限性、帶有批判的眼光看待。


比如對天朝田畝制度以及後期太平天國領袖的內訌等,都有很明確的態度,認為這是革命性和落後性的雙重體現,並認為農民階級也有其局限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文讀史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自身清廉,卻為何用公款請客送禮?
娶妻當得陰麗華—看歷史上真實的劉秀與陰麗華
不贏球就去死:歐洲足球背後的戰爭與政治
揭秘:宋朝軍事實力真的「積貧積弱」嗎?
佔領東瀛——二戰中國駐日佔領軍計劃始末

TAG:談文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看看美國大學歷史教科書怎麼評價宋朝:中國文明的頂峰
慈禧如何評價曾國藩、李鴻章?
各國歷史書是如何評價中國的?
各國歷史書是如何評價中國的?俄國稱中國「天下」,韓國歪曲歷史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如何評價李鴻章和晚清?與中國人看法迥異
慈禧怎麼評價曾國藩、李鴻章?
李綱是治國能臣 還是書生誤國?評價李綱南宋建炎元年政策
英國與美國曾如此評價晚清重臣李鴻章
如何評價俄羅斯帝國的衰落?
佟國綱的墓葬在哪兒?佟國綱簡介及歷史評價
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將洪秀全剁成肉醬,該如何評價
國外教科書是怎樣評價中國歷史的?最不要臉的果然是韓國
美日韓三國歷史書都是怎麼評價中國的?真的是讓國人無語
如何評價王國維 王國維的死因探究
韓國教科書怎樣寫朝鮮戰爭?關於中國軍隊的評價很讓人意外!
孫楊為國征戰世界泳壇十年 看看菲爾普斯如何評價孫楊?
歐洲史書這樣評價中國明朝!
郭嘉在史書《三國志》中的地位和評價為什麼不是很高?
國軍上將徐永昌,在日記里如何評價閻錫山、魯迅、蔣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