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懷孕 > PGS臨床應用爭議大:未見顯著提高活產率?

PGS臨床應用爭議大:未見顯著提高活產率?

養生之道網導讀:植入率和活產率是試管嬰兒長期以來面臨的難題,根據相關統計,從2009年至2013年,我國試管嬰兒技術的活產率一直徘徊在30%左右;2016年《Fertil......


不育不孕作為一種特殊的健康缺陷,與癌症、心血管等疾病並列,成為當今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據中國人口協會、國家計生委聯名發布的最新《中國不孕不育現狀調研報告》顯示,中國不孕不育發病率在12.5%-15%左右,患者人數超過4000萬,即意味著8對夫婦中就有1對有不孕不育問題,試管嬰兒等人工輔助生殖技術成為了這些患者生育的希望。


自1978年世界首例試管嬰兒誕生以來,相繼出現了三代試管嬰兒技術。第一代試管嬰兒技術也稱為常規試管嬰兒技術,是為了解決女性因素導致的不孕問題;第二代試管嬰兒技術又稱為卵母細胞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技術,主要為了解決由於男性因素導致的不育問題;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主要分為兩個方向,第一個是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即PGD,第二是胚胎植入前染色體篩查,即PGS。PGD是尋找特定染色體上的已知單基因疾病,PGS是以提高試管嬰兒植入率和活產率為目的的早期產前篩查方法,通過對染色體非整倍體的篩查,選擇染色體核型正常的胚胎進行移植。

植入率和活產率是試管嬰兒長期以來面臨的難題,根據相關統計,從2009年至2013年,我國試管嬰兒技術的活產率一直徘徊在30%左右;2016年雜誌上的文獻表明,隨著女性年齡增加,胚胎整倍體概率顯著下降,超過35歲後,整倍體概率直線下降,試管嬰兒活產率不到40%;此外,在2012年對2282枚反覆流產患者的胚胎進行分析,結果發現胚胎整倍體的概率僅佔35%,同時該雜誌在2010年對113份極體和73份囊胚染色體檢測,結果發現非整倍體率分別為65.5%和45.2%。單純的形態學評價已不足以實現真正選擇染色體核型正常的胚胎植入,而在國外,通過使用PGS技術能夠將活產率提高至70%的水平,因而我國亟需PGS技術來更好地實現健康生育。


然而,對於高齡患者是否要進行PGS檢測,目前還存在很大的爭議。2007年,Mastenbroek等研究人員使用多中心、隨機、雙盲、對照試驗對高齡婦女行PGS和不行PGS進行比較,並於表明PGS不但不能增加反而明顯降低了繼續妊娠率和胎兒出生率,2008年,研究表明,儘管對高齡女性進行PGS選擇健康胚胎移植,胎兒出生率並沒有增加。此外,也於2010年刊文表示不支持對高齡女性進行PGS檢測。

PGS臨床應用爭議大:未見顯著提高活產率? 點擊播放 GIF/87K


PGS是否能顯著提高臨床活產率?這些均沒有統一的說法,仍需進行大規模的臨床驗證。


為了解開PGS臨床爭議之謎,記者採訪了達安基因旗下蘇州貝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下稱貝康醫療)的技術總監。貝康醫療目前正開展PGS大規模臨床驗證項目。貝康醫療是一家專註於高通量測序技術在輔助生殖領域的研發和臨床應用的高科技企業,主要進行胚胎植入前染色體異常檢測(PGS)技術的研發,致力於國內PGS驗證及大樣本PGS檢測標準的建立。


2015年,《PLoSOne》對過去通過全染色體篩查進行胚胎植入前檢測的40多個臨床試驗進行了Meta統計分析,通過對一萬例左右樣本的統計分析,證實了與未進行PGS檢測的對照組相比,進行PGS檢測可顯著提高植入率、妊娠率和活產率,平均提高30%左右,而流產率和多胎妊娠率顯著下降,最多下降可達80%。同年,研究也對高齡女性患者進行PGS檢測表示支持。2016年研究表示多中心PGS檢測後的胚胎臨床結果一致,這意味著PGS檢測技術可以推廣應用。


貝康醫療技術總監向記者介紹到,「早期PGS檢測主要應用FISH和PCR等技術,這些技術主要是針對部分染色體異常進行檢測,從而導致PGS不能顯著提高植入率和活產率。然而,技術總在爭議中進步,隨著二代測序技術及晶元技術的發展,PGS提高胚胎植入率和活產率已被多篇文獻證實。目前貝康醫療正在進行「基於高通量測序技術的胚胎植入前染色體檢測應用及標準化研究」的項目,免費為醫院提供100例臨床驗證檢測,同時也歡迎有意向的臨床醫院參與,一同為PGS標準的建立提供更多的臨床數據。」


關於貝康醫療

蘇州貝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是由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2030)投資的高科技領軍企業,專註於高通量測序技術在輔助生殖領域的研發和臨床應用的高科技企業,主要進行胚胎植入前染色體異常檢測(PGS)技術的研發,致力於國內PGS驗證及大樣本PGS檢測標準的建立。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之道網 的精彩文章:

夏天喝水多會不會影響懷孕測試
孕期腎糖閾降低的危害
小孩可以吃人蔘嗎
胰島素抵抗影響懷孕嗎
食用鹿茸的禁忌

TAG:養生之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CAR-T的臨床治療與應用還有多遠
再次面臨不可預知風險,日本京都大學召回臨床iPS細胞
應對HIV多變難題,又一款臨床有效的疫苗值得期待
突破性RNAi療法早期數據顯著,即將開展3期臨床
Patrick W Serruys教授:可吸收支架應用到臨床尚為時過早嗎?
降鈣素原六大臨床應用
癌症臨床試驗亟需改革!PFS、OS指標或將被淘汰?
《細胞》:效果喜人!多國科學家首次證明,溶瘤病毒聯合PD-1抑製劑免疫治療可以大幅提升癌症響應率|臨床大發現
TAVR術後亞臨床瓣葉血栓風險高於SAVR,DAPT治療無效
口腔CT臨床應用及診療
常用降壓藥氨氯地平臨床應用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臨床常用的7種便秘葯,看了你就學會對症選用了
高血壓有哪些臨床表現和常見癥狀?
HIV:新雙重療法臨床試驗獲顯著成效!
臨床應用排名第一的是哪類降壓藥?適合哪些高血壓患者?
參與藥物臨床試驗的相關方應如何發力,以提升臨床試驗的質量?
乳腺癌標誌物的臨床應用,快看最新指南推薦!
關於槲寄生的臨床應用講解
也由一次肺部小結節看診說起:AI應用於臨床為什麼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