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熱癤頭」困擾「熱性體質人群」

「熱癤頭」困擾「熱性體質人群」

【概要】 酷暑餘熱未消 熱毒集聚體內

「熱癤頭」困擾「熱性體質人群」


許多老上海人或許仍記得,以前一到夏天,不少人會發「熱癤頭」,一般只要放出裡面的膿水就會好。其實,這些「熱癤頭」就是由熱毒所致。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七人民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葉玉妹教授表示,近日盛夏餘熱未消,氣溫仍然很高,而人體的熱毒正是由於內蘊熱邪外觸暑熱之邪而發,加之多數人喜歡「孵」空調,不出汗以致人體無法自行發散熱毒。所以長夏之際仍不可掉以輕心,尤其熱性體質人更易感受熱毒導致疾病。


18歲的小程剛考上大學,最近正在準備新學期用品。但這兩天,小程的額頭上陸續出現了好幾顆「痘痘」。一開始只是紅腫,一碰就疼得厲害,到後來開始出現膿包。小程也沒當回事,以為只是最近火氣太重,休息好就會退掉了。小城的奶奶見到這些「痘痘」,立馬認出這就是上海人俗稱的「熱癤頭」,挑破膿包放出膿水就會好。但小程的父母不放心,便帶著小程來到了醫院就診。


對此,葉玉妹教授解釋,小程所生的「熱癤頭」中醫稱為熱癤,是指夏日所生之小膿腫,歸「溫毒」範疇,又稱暑癤。因感受暑毒之氣而成,具體指易發於夏秋季節的單個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可分為有頭癤(毛囊癤)和無頭癤(汗腺癤)兩種,症見局部紅、腫、熱、痛,有易膿易潰易斂的特點。中醫認為,如果通風差、室內悶熱,或護理不當、皮膚不潔,毛孔閉塞,體內之熱不能外泄,內外熱毒交阻於皮膚,就會產生癤腫。而許多人喜歡「孵空調」,希望夏天最好能不出汗,其實並不利於健康,也更容易導致體內熱毒無法通過排汗排出。如今正處夏末秋初,天氣往往冷熱反覆、乍冷乍熱,這樣容易導致人體抵禦外邪侵襲的能力下降,加之酷暑餘熱未消,熱毒更容易集聚體內,導致疾病。


此外,不同體質人群也對熱毒的表現不同。葉玉妹教授介紹,一般而言,寒性體質人群不易受熱毒影響,而熱性體質,如平時容易臉紅、口渴、出汗,小便黃、舌苔黃的人則最易感受熱毒。因此,葉教授建議,尤其是熱性體質人群,首先要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忌食辛辣剌激食品,忌油膩、飲酒、海鮮、腥葷及發物,保持大便通暢、情緒舒暢等,不要抓撓,不要熬夜。通過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藥,比如金銀花、菊花等泡水喝,也有助於排出體內的熱毒。葉玉梅教授提醒,對於一些喜歡待在空調間,不怎麼出汗的人來說,最好勤加運動促進出汗來進行人體自動排毒,有利於預防熱癤的發生。

葉雪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晚報 的精彩文章:

白露燥邪當令 荸薺潤燥養生
三款食療方吃掉脂肪肝
扶養陽氣有效防治亞健康
攜程擬發行美國存托憑證及可轉債
留學熱推高英國「中高考」熱 中國大陸報考量創新高

TAG:新民晚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測一測:「熱性體質」還是「寒性體質」?
熱性驚厥和癲癇
為什麼只有寒性體質沒有熱性體質這個概念呢?
茶有涼性 溫性 熱性,別亂喝
不要錯過,中醫教自身的體質怎麼分辨質(熱性或寒性)
國外人員測試冰淇淋抗熱性 場面詼諧有趣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要忌食熱性食物
小強寒涼性與溫熱性水果分類
濕熱的夏天可以喝熱性的肉骨茶
熱性體質的你,夏天怎麼瘦呢?
在中醫看來,食物有寒性、涼性、熱性、溫性四性,根據體質你食用正確了嗎
預防小兒熱性驚厥與癲癇
食物是寒性還是熱性?一分鐘教你快速辨別
天氣升溫,敏感性肌膚需警惕熱性蕁麻疹!
武漢正威中醫門診教你熱性體質養生妙招
告別宮寒的痛苦,每天多吃點溫熱性食物 做一個健康的「暖女人」
茶也分寒性和熱性嗎?喝對茶,更養人!
紅棗是熱性還是涼性
怕熱不出門,錯!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耐熱性,排毒又養生